
基于绘本教学的团队研课模式的实践探索.doc
8页基于绘本教学的团队研课模式的实践探索东洲第二幼儿园方慧仙【内容摘要】为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过程中,在整 个幼教界普遍关注幼儿的早期阅读的问题,对于早期阅读的意义已经获得了认 识在一次幼儿早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专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绘本教 学作为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我们一线教师而言,却只是个模 糊甚至非常陌生的领域为了能让我们教师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幼儿园的专题 研究中,如果幼儿园园本教研以绘本教学为切入口展开了团队研课模式的系列 研讨,通过群体互动的形式,不仅帮助教师能更好地理清绘本教学的内涵,把 握绘本教学的重点,而且还提升教师绘本的教学水平关键词】 绘本教学 团体研课 实践探索 提升水平一、问题提出在进入21世纪以来,幼教界也以空前未有的热情关注和推广着早期阅读教育 理念尤其是《纲要》颁布之后,幼儿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早 期阅读活动的研究然而我们幼儿园也开展幼儿早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专题研 究,实践研究表明,教师的引领、支持和适宜的教育是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养成的关 键因素然而,绘本教学作为早期阅读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幼儿园的一线教师而 言却只是个陌生的领域。
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简单地认为绘本教学就是幼儿 的语言教学,就是看图说话,讲讲故事而已,有些教师甚至把它教成早期识字了 对绘本教学的目标一点都不明晰,在教学过程中更侧重于认知、社会性的教育意 图,而忽视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感染力、想象力、幽默感的培养;有些教师仅仅 是阅读绘本的文本而非研究绘本,对绘本中隐含的一些阅读元素和细节熟视无 睹,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去引领和指导幼儿阅读;也有的教师先把绘本读给幼儿听, 然后再开展延伸为科学活动、美术活动、社会活动等等,把它做成一个“大拼盘”, 却忽略了极有价值的早期阅读资源,在引导幼儿阅读的过程中反而丢失了幼儿自 主阅读那么,绘本教学与传统的语言领域教学有何X别,如何在传承语言教学的精华 的基础上把握绘本教学的精髓,从而通过绘本教学引领幼儿自主阅读、促进阅读 能力的发展?我们教师在困惑中摸索、在迷茫中前行……鉴于此,我们幼儿园 园本教研以绘木教学为切入曰,展开了团队研课模式的系列研讨,通过群体互动 的形式,以“研读绘本——确定目标——设计方案——观课研课——轮番执教” 的流程进行教研,旨在帮助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理清绘本教学的内涵,正确把握 绘本教学的重点,提升绘本教学水平,让我们的绘本教学彰显价值,真正成为幼 儿园本早期阅读教育的助推器。
二、绘本教学团队研课的实践策略(-)以“绘本阅读分享会”的模式,提升教师解读、分析绘本教材的能 力绘本教学不同于其他的教学,绘本里面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有富于趣味性的 图画、有精彩的语言描述、缤纷的色彩运用、合理地细节描写等……这就需要教 师要很好地去解读、去分析绘本教材所以我们尝试“绘本阅读分享会”的模式, 在每一次教研活动之前,让教师先仔细去阅读某一绘本,然后在教研活动中首先 谈谈自己对绘本内容的初步理解,比如:绘本中给你印象最深的I田i面,你认为最 有价值的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的地方……其次,在初步感受的基础上分析解读绘 本的价值以及不足的地方,根据幼儿的现有的能力和水平,对作品内容进行一定 的选择再详细点,可概括交代这类教研活动的组织过程、目的、效果、收获 等等,目的是使读者了解你们是如何开展“绘本阅读分享会”这一教研模式的)1. 故事性绘本的解读故事性绘本是老师接触得最多的一种绘本,通常一本书讲述一个故事,这也 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类绘本我们以这类绘本为切入口,让教师先来阅读绘本的 基础上,尝试挖掘绘木中的一•些重要因素:着重寻找重点观察画面、富有韵味的 细节、以及关注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联系。
案例一:《很大很大的蛋》《很大很大的蛋》中有丰富生动的语言、童蔑十足的情节,耐人寻味的意境, 在它的画面上,每个动物都有不同的色调,既柔和,又富于变化;它描绘的动物 形象憨厚、有趣;同时画面补充了故事语言对环境描写的言犹未尽它以“松鼠 在池塘边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蛋”拉开序幕,它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朋友们 大家都去看那个蛋,可奇怪的是,狐狸觉得那个蛋很普通,小熊甚至觉得那个蛋 很小很小一个蛋怎么一会儿小、一会儿大呢?难道它是一个魔法蛋……故事一 环一环引人入胜,想去弄明白这是一个怎样的蛋画面上小动物的表情很丰富:■惊讶、好奇、快乐……”,为什么它们的表情 会随着蛋的变化而变化呢?同一幅画面上三只猫头鹰面前的蛋为什么会有大、 中、小呢?(因为猫头鹰没有亲眼看到这个蛋,所以它不知道这个蛋到底是怎样 的?)不断出现的橡子、树枝、熊掌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等通过故事性绘本的解读,老师认为首先要孩子充分地感受故事的趣味性,然 后再引领幼儿观察具有代表性的画面,寻找隐含在画面中的一些线索,帮助他们 来理解绘本内容2. 散文式绘本的解读散文式绘本更像一首散文诗,没有生动的内容、有趣的情节,而是用散淡的 叙述、简单的语言、活泼的画面来表达一个明确的主题。
类似于这样的绘本,我 们首先要寻找最能表达主题的画面,寻找隐含在书中的线索案例二:《勇气》勇气是什么?怎样才能使孩子充满勇气?这本可爱的图画书用风趣幽默的 文字和画面,为孩子们揭示了勇气的含义一一勇气是小草从冰雪下破土而出;勇 气是能留下一根棒棒糖明天享用;勇气是大方地向陌生人问好;勇气是不开灯就 能上床睡觉;勇气是辛辛苦苦做好的沙雕被人踩烂却能从头再来;勇气是勇敢品 尝自己不喜欢的蔬菜;勇气是看见了美丽的花却能忍着不摘它……《勇气》中的画面很多,有一些事我们(包括幼儿)容易理解的,比如:站 在跳台上跳水,花儿好看能忍住不摘,能把爱吃的棒棒糖留到明天,搭好的玩具 破坏了能从头再来......但也有一些是不容易理解的,比如:勇气,是去参加智力 竞赛,而你的题目是“墨”字怎么读……所以我们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筛选,选择了一些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幼儿容易 理解的内容,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国度的文化差异,调整原有绘本的画面 排序,设定绘本线索:勇敢是一种勇气,坚持是一种勇气,主动是一种勇气,控 制是一种勇气散文式绘本的阅读首先要明确阅读的主题,搭建利用各种支架让幼儿来理解 绘本内容,同时需要用语言的意韵引导孩子欣赏画面,在视觉和听觉的交融中让 幼儿理解内容,感受意境。
3. 数学式的绘本解读像这一类的绘本中,通常通过美妙的故事让幼儿知道时间,知道统计和概 率归纳,还有平面和立体、收集和整理、分类和排序、整体和部分、加加和减减、 这些充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初的最浅的最好玩的最实用数学知识数学概念, 都完美地蕴藏在这些美妙的故事里,让孩子在感动的同时也打开了心智,有美有 暖有智慧陪伴童年案例三:《让谁先吃好呢?》《让谁先吃好呢?》这个绘本中在这个小小的故事里,我们不仅认识了很多 小动物的身体特征,同时也从故事中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为了先吃到大桃子,想了 各种办法来排列顺序可是,最后吃到大桃子却被毛毛虫先吃了在故事中,小动物为了吃到大桃子,纷纷按着自己的个子高矮、嘴巴夫小、 耳朵长短、尾巴长短、体重的轻重进行正向、逆向排序,并且还知道在逆向排序 中得第一名的始终就是我们的小毛毛虫所以啊,大桃子就是毛毛虫吃到了所以像这类绘本中把数学中枯燥的概念简单化了,让幼儿从愉快的故事情境 中了解了数学中的一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通过“绘本阅读分享会”中的平等交流,教师对于“绘本教学”的“未知 区”和“盲区”有了新的突破,能够更清晰的认识到“绘本教学”并非就是把 内容讲一遍,而是需要教师反复对作品进行细细地研读,思考分析作品所表达 的内涵,挖掘作品的意义,并根据幼儿的当前经验与学习需要,对绘本中的内 容进行适当处理。
二)以“一课多研”的模式,提高教师对绘本教学目标价值的定位能力1. 第一研:澄清绘本教学的目标教师对于绘本有一些接触,但对绘本教学的接触还是个开始,所以在具体实 施过程中常常会把绘本内容上成一般的故事教学两者虽然很相似,但它们之间 却有本质的区别:一般意义上的故事教学更侧重于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从中让幼 儿感悟到一些简单的道理而“绘本教学”是以绘木为载体,借用集体教学 模 式,在师幼互动中共同解读画面,它是建立在欣赏画面的基础上的因此,让孩 子学会看书是绘本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长远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幼儿的自主阅 读能力以绘本《很大很大的蛋》为例,我们对教师预设的1=1标进行了调整: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⑴通过看看,讲讲,理解松鼠发现蛋后发生的一系列情节⑵观察,比较,知道测量工具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⑶在合作测量的过程中,学习相互协商,共同解决问题修改后的目标⑴学习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能用故事性的语言描述蛋的大小⑵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并体验在阅读活动中预测情节发展的快乐3) 了解测量工具长短与测量结果有关2. 第二研:关注绘本教学的难点绘本阅读通常是围绕一个故事展开,每张画面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 能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承载着故事的信息。
图画的内容信息丰富,既能引发幼 儿的浓厚兴趣,也给幼儿提供和营造了一种专门的情境和氛围,拓展了孩子原有 知识经验水平本着这样的理念,大家针对第一研后进行的绘本教学活动《很大 很大的蛋》进行了反思和梳理⑴怎样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渗透前阅读的技能,帮助幼儿积累前阅读的经验?⑵怎样凸显故事的趣味性,让幼儿充分地感受?⑶搭建怎样的支架让幼儿来学习故事中的描述性语言?并提出以下建议:⑴侧重蕴含细节画面的观察和讲解,让幼儿能够把前后的画面联系起来,积 累一定的前阅读的经验⑵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及身体的动作,以及和幼儿的互动等让幼儿 充分感受《很大很大的蛋》的趣味性⑶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调整活动内容,在感受故事趣味性的基础上, 抓住“用故事性语言表述蛋的大小”这个重点,搭建多种支架,充分地解决这个 活动难点在儿次教研活动后,大家惊喜地发现,教师对于绘本教学已经不再是“一脸 茫然”,能够努力地去挖掘绘本中的元素,采用适当地方式组织幼儿逐层深入地 学习探索,让孩子能够在材料操作中阅读、在分角色表演中阅读,能够有意识地 引导孩子根据画面内容去回忆、联想;去推断、思考;去表达、创造,并为他们 提供了使用语言进行交往的机会。
同时能让教师的提问、讨论和示范也为幼儿准 确运用语言提供了范例,自始至终保持绘本阅读的有效性,在教学和教研的轮番 互动中,思路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开阔能够在关注自身的同时,更多地关注 到孩子的表现和学习三)以“反思”的模式,增强教师对绘本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力反思”是教师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绘本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有 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绘本教学的重点,关注绘本教学的过程,关注绘本与幼儿, 教师与幼儿的互动1. 执教教师的教学反思每个绘本教学教研都会经历分析、试教和评析,也都要经历儿次的教学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体会最深、收益最大的当属执教教师所以在儿次的绘本教学后, 我们都要求执教教师围绕“最初的思路、设计的调整、幼儿的反应、同伴的反馈” 等,lul顾自己的绘本教学经历,充分利用理论的书籍和同伴的反馈,以及幼儿在 活动中的表现等,反思教学过程,帮助自己积累、总结和提升绘本教学经验,提 高自己的反思能力2. 教师群体的活动反思绘本教学对于本园教师来说是“零”起点,所以集体教研中的交流分享与反 思在我们在绘本教学的教研中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每一个人谈谈自己对绘本内 容的感受:让老师关注到了更多自己不以为然的画面,关注到了一些没有察觉的 细节,拓展了自己对于绘本内涵的认识。
教师集体反思,使得大家慢慢厘清绘本 教学的思路,对绘本教学中的一些常见的问题认识有了一个更高的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