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贸易实务》8不可抗力及索赔.ppt
30页第八章 不可抗力及索赔第一节 不可抗力w 不可抗力的含义w 不可抗力的范围w 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w 不可抗力事件的通知和证明w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一、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的含义在签定合同之后发生的不是合同当事人自身的过失和疏忽无法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合同遭受事故的一方可以根据合同或法 律免除违约责任二、不可抗力的范围自然力量社会原因水灾、火灾、地震、暴风雨等等战争、罢工、政府禁令等三、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延迟履行(变更合同)解除或部分解除合同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使履行合同不可能不可抗力事件仅暂时或部分阻碍了合同的履行四、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1. 基本内容不可抗力事故的范围不可抗力通知的期限和方式不可抗力事故的证明机构不可抗力事故的处理原则和办法不可抗力事故范围的规定方法概括式不做具体规定, 只是笼统规定由于公认的不可抗力的原因…… 特点: 含义模糊,容易引起争议, 不宜采用.列举式在合同中一一列举不可抗力事故. 特点: 虽明确具体, 但过于繁琐且容易遗漏, 非最佳办法.综合式 在合同中列举常见的不可抗力事故, 再加上“及其它双方 同意的不可抗力事故“ 特点: 明确具体, 灵活性强, 经常采用.不可抗力事故的处理原则和办法视不可抗力事件对履行合同的影响程度, 有关当事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变更合同我国>规定: 当事人在延迟履行合同后再发生不可抗力的, 不能免除责任.>规定: -- 当事人的免责权利只在履约障碍存在期间有效. 一 旦履约障碍消除, 双方仍应继续履行合同义务.-- 当事人的免责只以免除损害赔偿的责任为限, 不妨碍另一方行使除损害赔偿以外的任何权利.不可抗力通知的期限和方式w不可抗力发生后,不能按规定履约的一方当 事人要取得免责的权利,必须及时通知另一方 ,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而且在通知中应提 出处理的意见。
如因未能及时通知而对另一方 造成的损害,不能按规定履约的一方应予以赔 偿.w一方接到另一方关于不可抗力事件的通知或 证明文件后,不论同意与否都应及时回复否 则, 按照>即视为默认.不可抗力事故的证明机构国外证明文件一般 由当地商会或合 法的公证机关出 具我国证明文件由贸促 会及设在各口岸 的分会出具不可抗力条款举例If the shipment of the contracted goods is prevented or delayed in whole or in part by reason of war, earthquake, flood, fire, storm, heavy snow or other causes of Force Majeure, the Seller shall not be liable for non-shipment of the goods of this contract. However, the Seller shall notify the Buyer by cable or telex and furnish the latter within…days by registered airmail with a certificate issued by the 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or china Chamber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e) attesting such event or events.1234案例分析1我国A公司与英国B公司成交小麦1500公吨, 每吨 CFRLONDON348英镑, 总金额52000英镑, 交货 期为当年5-9月.签约后, 我国发生水灾, 于是我方以 不可抗力为由, 要求免除交货责任. 但对方回电拒 绝, 并称该商品市场价格上涨, 由于我方未交货已 使其损失15000英镑, 要求我方赔偿其损失.问: 1> 我方要求以不可抗力免除交货责任的理由是否充分?为什么?2> 对方要求的赔偿金额是否合理?为什么?分析提示不充分.因为:按照各国法律和国际贸易惯例,对于不可抗力的处理原则, 应视其对履行合同的影响程度而定.如果事件的发生使合同的履行成为不可能,则可解除合同;如果事件只是部分地或暂时性地阻碍了合同的履行, 则只能变更合同或者延迟履行合同.本案中水灾只是暂时性地阻碍了A公司履行合同如期交货,但却不能免除其交货责任。
所以, 尽管水灾属于不可抗力事件,但其影响程度不是根本性的或全局性的,因此A公司只能要求延迟履行合同对方的索赔不合理. 水灾属于不可抗力事件, 由于水灾造成A公司不能如期交货, 根据各国法律和国际贸易惯例规定, A公司可以免除相应的责任.案例分析2某年10月,我国某外贸公司同一外商签订一 份农产品出口合同,交货期为当年12月.由 于同年7/8月间产区遭受旱灾,产品无收,出 口人不能依约交货,于是以遭受不可抗力为 由,向对方提出解除合同的要求. 问: 该项要求能否成立? 为什么?分析提示该项要求不能成立. 因为产区发生的旱灾是在出口合同签订之前. 所以不适用不可抗力条款.案例分析3我国某外贸公司于6月与外商订立一份化 工产品进口合同,订约后由于该产品的国际 市场价格上扬, 外商亏本, 于是外商以不可 抗力为由要求撤约.问: 进口人应如何对待此问题?外商的撤约要求不能成立. 因为, 合同货物的国际市价上扬是商业上的 正常风险, 构不成不可抗力事故.分析提示第二节 仲裁 (Arbitration)• 仲裁的含义• 仲裁的特点• 仲裁协议的形式和作用• 仲裁条款的规定• 仲裁裁决的执行争议或纠纷友好协商调 解仲裁 诉讼贸易纠纷的解决途径一. 仲裁的含义1、仲裁机构属民间性质的;2、仲裁必须是双方同意的;3、仲裁的优点;4、仲裁的结果是终局的;5、仲裁不是强制的。
交易双方达成书面协议,自愿将他们之间的纠纷 提交给一个双方同意的第三者来进行裁决,此裁决对 双方都具有约束力.仲裁诉讼1.法院是国家机器 2.诉讼可以单方提出 3. 诉讼的缺点 4. 诉讼是二审或三审. 5. 法院可强制执行判决.二、仲裁的特点1. 仲裁以双方自愿为基础 2. 仲裁员是由双方当事人选定3. 无法律管辖权5. 程序简单、仲裁员一般是熟悉 国际贸易业务的专家和知名人士 、时间短、费用低、气氛缓和等4. 仲裁裁决是终局的三、仲裁协议的形式和作用争议发生之前 ,争议发生之后 ,1、形式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常见)提交仲裁协议书(Arbitration Clause)(Arbitration Agreement)2、作用双方只能以仲裁方式处理争议(约束性)排除法院的管辖权(排它性)仲裁机构取得对争议的管辖权(强制性 )三、仲裁协议的形式和作用四、仲裁条款的基本内容1. 仲裁事项2. 仲裁地点3. 仲裁机构4.仲裁程序规则5.仲裁效力 6.仲裁费负担1. 仲裁事项明确提交仲裁的争议事项全部一定范围内注意仲裁事项的可仲裁性不能违背仲裁地国 家法律及公共秩序仲裁地/仲裁执行地国家法律允许以仲裁方式处理的事项2. 仲裁地点本国被告国 (较客观公平)双方同意的第三国(应选友好国家)仲裁地点的确定与仲裁/合同所适用的相关法律有密切联系3. 仲裁机构机构临时仲裁机构常设仲裁机构中国国际经济贸 易仲裁委员会(按指定仲裁机构的程序办理, 无需在合同中说明.)6. 仲裁费用7. (争议价值0.1% - 1%)5. 裁决的效力通常由败诉 方承担合同中明 确规定4. 仲裁程序规则(终局性, 对双方具有约束力)五. 仲裁裁决的执行自觉执行×仲裁机构可否强制执行胜诉方可要求法 院协助强制执行《纽约公约》1958年,联合国主持下在纽 约缔结《承认和执行外国仲 裁裁决公约》(简称《1958 年纽约公约》)。
我国于 1987年1月22日加入该公约 ,同年4月22日生效加入 时作了两项保留: 1.互惠保 留 2. 商事保留 六. 仲裁条款举例All disputes arising from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Contract should be settled through friendly negotiation. Should no settlement be reached through negotiation, the case shall be submitted for arbitration in the country where the defendant resides. If the arbitration takes place in China, the case shall be submitted to the Foreign Trade Arbitration Commissioni of the 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Shanghai and arbitration rules of the Commission shall be applied. 1234If the arbitration takes place in USA, the case shall be submitted to the Foreign Trde Arbitration Commission of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NY and the arbitration rules of this arbitration organization shall be applied. The award of the arbitration shall be final and binding upon both parties. The arbitration fee shall be borne by the losing party unless otherwise awarded by the arbitration organization. 六. 仲裁条款举例(续)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