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物态变化.ppt
48页考点1 物态变化【中考说明】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1.物质的三态: 固态 、 液态 和 气态 1)固态:有固定形状和体积,如铁钉、冰块等2)液态:没有固定的 形状 ,但有固定的 体积 ,如水、牛奶、雾、冬天在室外呼出的“白气”等3)气态:没有固定的 形状 和 体积 ,如水蒸气、空气、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等2.物态变化: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相互转化 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陕西考点解读注意注意:判断一个变化是否发生了物态变化,要明确三点:①在变化过程中物质的种类是否变化;②在变化过程中物质是否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③形状的变化与状态的变化不是一回事3.物态变化的特点((1)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①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熔化过程 吸 热②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固过程 放 热③晶体和非晶体a.熔点或凝固点:晶体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b.晶体与非晶体熔化、凝固时的特点陕西考点解读 陕西考点解读比比较类型型晶体晶体非晶体非晶体熔点(凝固熔点(凝固点)点)有固定的熔点(凝固点)没有固定的熔点(凝固点)举例例冰、海波、石英、食盐、水晶、明矾、萘、各种金属等石蜡、松香、玻璃、沥青等熔化图像过程AB段为固态,吸热升温;BC段为固液共存态,吸热,温度不变;CD段为液态,吸热升温;B点对应的温度值为熔点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条件达到熔点,持续吸热持续吸热 陕西考点解读比比较类型型晶体晶体非晶体非晶体凝固图像过程AB段为液态,放热降温;BC段为固液共存态,吸热,温度不变;CD段为固态,放热降温;B点对应的温度值为凝固点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持续放热持续放热((2)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①汽化:物质从 液态 变成 气态 的过程,汽化过程 吸 热。
②汽化的两种方式陕西考点解读方式方式蒸蒸发沸沸腾 不不 同同 点点发生部分液体表面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发生条件在任何温度下达到沸点,持续吸热剧烈程度缓慢的汽化现象剧烈的汽化现象影响因素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相同点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③沸点及其影响因素a.定义:液体 沸腾时 的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 ℃b.沸点与气压的关系:通常情况下,不同液体的沸点 不同 同种液体的沸点受气压的影响,气压越大,沸点越 高 ④液化:物质从 气态 变为 液态 的过程,叫液化,液化 放 热⑤液化的方式:降低 温度 和 压缩 体积抢分必练正正误判断(正确的打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的打“×”))1.只要达到液体的沸点液体就能一直沸腾 )2.烧开水时产生的“白气”是水蒸气 )3.蒸发在任何温度都可以进行,因此不需要吸热 )陕西考点解读×××4.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 ℃的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的温度高 )5.零度以下的液体不蒸发 )((3)升)升华和凝和凝华陕西考点解读定定义吸放吸放热情况情况实例例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吸收热量樟脑丸变小,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凝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放出热量霜、雾凇的形成,玻璃窗内壁出现冰花××抢分必练正正误判断(正确的打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的打“×”))1.白炽灯灯丝变细是因为灯丝熔化了。
)2.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由固态变为液态的性质 )3.寒冷的冬天窗玻璃上经常会出现冰花,它是水蒸气 形成的,这层冰花会出现在窗玻璃的 侧4.打开冰箱门会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许多“白粉”,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用湿抹布擦拭冰箱内壁时会发现抹布粘在了内壁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陕西考点解读××凝华凝华内湿抹布上的水遇冷凝固为冰【教材图片解读】陕西考点解读考点分析考点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满分必练满分必练:如图所示是晾晒湿衣服时的情景,左图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中间图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右图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的关系考点分析考点分析:液化的方式满分必练满分必练:如图所示,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过程要放热【教材图片解读】考点分析考点分析:升华现象满分必分必练:如图所示,在试管的底部放入少量碘,用橡皮塞将试管口塞紧,将试管底端放入热水中加热,可以观察到试管底部的碘逐渐减少,橡皮塞及其附近试管壁上出现了固态的碘,且逐渐增多。
说明碘受热后变成了碘蒸气,碘蒸气冷却后又变成了固态的碘陕西考点解读【中考说明】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发表自己的见解1.温度的表示((1 1)定)定义: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2 2))单位位:摄氏 度 ,符号为 ℃ 3)表示方法)表示方法:5 ℃读作 5摄氏度 ,-5 ℃读作 零下5摄氏度 4))摄氏温度的氏温度的规定定:把标准大气压下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规定为0 ℃,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陕西考点解读考点2 温度的测量((5)常考的温度估)常考的温度估测((见超重点超重点满分秘籍分秘籍P18))2.温度的测量((1 1)温度)温度计的原理的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液体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2 2)温度)温度计的使用的使用①选:观察温度计的 量程 ,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②看:观察温度计的 分度值 陕西考点解读太阳下摸起来烫手的石头的温度高于37 ℃人的正常体温37 ℃考场内的温度26~30 ℃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25 ℃人洗澡时舒适的水温40 ℃③放: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触碰 容器底 和 容器壁 。
④读: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 物体 ,视线与液柱相平⑤记:测量结果由 数字 和 单位 组成3)体温)体温计体温计是用于测量人体温度的特殊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通常是 35~42 ℃体温计使用前应将玻璃管中的水银甩回玻璃泡中,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注意注意:体温计测量体温的规律是“居高不下,遇高而升”如果体温计的原示数低于待测人的体温,则体温计示数上升,所测体温准确;反之,体温计示数不变,则所测体温有可能偏高陕西考点解读使用温度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注意:①判断刻度在零刻度的上方还是下方,若图中没有标明零刻度,则温度示数由下往上越来越大,为“零上”,反之为“零下”;②温度计的选择:使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内液体的沸点或低于液体的凝固点教材图片解读】陕西考点解读考点分析考点分析: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满分必练满分必练:如图所示,应从图中B处看温度计的刻度线读数如果小明在A处读数,测量结果会偏大;如果小明在C处读数,测量结果会偏小考点3 水循环【中考说明】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1.水循环系统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
2.自然界的水循环示意图陕西考点解读①汽化 ②液化③升华 ④凝华⑤熔化 ⑥凝固点击进入陕西8年中考类型一 物态变化辨析(重点、易错点)例例1(2018·交大附中三模)为保护河流和湖泊的宝贵的水资源,我国专门建立地方“河长”负责制进行管理在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域,人们会收集露水使用,图中物态变化与露水的形成相同的是( ) 重难突破强化重难突破强化【思路突破】【思路突破】A.霜是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水蒸气→霜,气态→固态,是凝华,与题意不符;B.冰凌是冬天下雪后,房顶的积雪融化,顺着屋檐滴下而冻结成的垂挂的锥状冰柱,水→冰,液态→固态,是凝固,与题意不符;C.山间的云雾,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并弥漫在空中,从而形成雾,水蒸气→小水珠,气态→液态,是液化,符合题意;D.冰雪遇暖消融,固态→液态,是熔化,与题意不符答案】C【满分攻略】1.六种物态变化2.所考查题型如果是填空题,切记字不能错如“熔化”写成“溶化”是错的;“汽化”写成“气化”是错的3.“白气”不是气,是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液态重难突破强化变式式1 对下列图片中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靠近开水壶嘴的玻璃片上出现水珠是液化现象B.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是凝华现象C.炎热的夏天,给室内的地面洒水降温,主要是利用了水蒸发放热D.寒冬,河水结成冰,是凝固现象重难突破强化C 类型二 水沸腾实验(难点)例例2(2018·重庆中考)小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小华加热水的过程中,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为 ℃。
2)小华把水温加热到90 ℃开始计时,每过1 min观察并记录一次水温,观察到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他画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出,水在沸腾过程中要继续吸热,但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重难突破强化【思路突破】重难突破强化【答案】(1)87(2)不变【满分攻略】 2.在图像、图表中找出沸点→温度不再升高的温度值→沸点 3.水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重难突破强化变式式2(2018·四川绵阳中考)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从室温开始加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本地水的沸点是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温较低时加热1 min时间水升高的温度与水温较高时加热1 min时间水升高的温度不同其主要原因是随着水的温度升高, (填序号)A.水的质量变化了B.水的比热容变化了C.1 min时间水向空气传递的热量不同D.1 min时间酒精灯传递给水的热量不同重难突破强化97.0C时间/min012345678温度/℃30.040.049.959.669.278.687.897.097.0【解析】(1)由题中表格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7.0 ℃不变,所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97.0 ℃,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温较低时加热1 min时间水升高的温度与水温较高时加热1 min时间水升高的温度不同,分析原因:水在沸腾前不考虑水的蒸发,故水的质量不变,A错误;水的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大小不变,B错误;根据Q=cmΔt可知,温度差增大,1 min时间水向空气传递的热量不同,C正确;加热相同时间酒精灯传递给水的热量不变,D错误重难突破强化类型三 物态变化中的图像问题(难点)例3(2018·四川攀枝花中考)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1)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 min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 (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3)图乙中第4 min时,物质处于 态4)图乙中,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点时的内能重难突破强化【思路突破】 (1)由图像可知,冰从第5 min开始熔化,到第15 min完全熔化,共耗时15 min-5 min=10 min。
2)由图像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是晶体3)由图像知,图乙中第4 min时,物质还没有熔化,因此物质处于固态4)由图像可知,冰从A到B持续吸收热量,故内能变大,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小于在B点时的内能答案】(1)10(2)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3)固(4)小于【满分攻略】晶体与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及水沸腾分析重难突破强化重难突破强化物物质熔化熔化凝固凝固图像性质图像性质晶体晶体海波、冰、食盐、水晶、明矾、荼、各种金属等AB段为固态吸热升温,BC段为固液共存态,吸热温度不变,CD段为液态吸热升温,B点所对应的温度值为熔点AB段为液态放热降温,BC段为固液共存态,放热温度不变,CD段为固态放热降温,B点所对应的温度值为凝固点非晶体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吸热熔化,温度不断升高,无固定熔点放热凝固,温度不断下降,无固定凝固点水沸水沸腾 AB段为水吸热升温,B点达到沸点,BC段为水沸腾吸热,但温度不变, 内能增大种种类类项项目目变式式3 下列表示晶体凝固过程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 )重难突破强化C基础小实验 中考实验突破考点: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注意: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小练:温度升高时,细管内液面升高考点:温度计的使用注意:测液体温度时,要选用合适量程的温度计,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小练:如图所示,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丁考点:温度计的读数注意:需等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小练:如图所示,读取温度的视线正确的是B,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50 ℃ 中考实验突破考点:物态变化辨识小练:如图,将冰块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给烧杯缓慢加热,发现冰块变小,这是熔化(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此过程需要吸收(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考点:辨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注意: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小练:如图在烧瓶中注入适量的热水,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看到金属盘的底面出现液滴,涉及的物态变化有汽化和液化考点:辨识实验中的物态变化现象注意:注射器中需吸入乙醚,注射孔用橡皮塞堵住小练:向外拉动活塞,乙醚液体逐渐消失,再推压活塞,注射器内又逐渐出现了液态乙醚,实验中乙醚先后发生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说明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中考实验突破考点: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注意:水的沸点是100 ℃,纸的着火点是190 ℃小练:纸锅烧水,水沸腾了,纸锅却没有燃烧,这是因为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不变,达不到纸的着火点考点: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注意:“白气”实际上是小水珠小练:烧开水时,壶口处的“白气”是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教材重点实验实验一一 探究固体熔化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温度的变化化规律律中考实验突破实验图示示基基础技能技能1.实验仪器的使用与读数:温度计、停表;2.水浴法加热的优点(受热均匀);3.搅拌器的作用(通过搅拌使固体受热均匀);4.石棉网的作用(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中考实验突破注意事注意事项1.实验器材的安装顺序(自下而上);2.选用较小固体颗粒实验的目的(易均匀受热);3.烧杯中的水量规定(水量不宜太多,避免加热时间过长,只要能够浸没试管内固体即可);4.试管插入水中的位置要求(不接触烧杯底和烧杯壁);5.水浴法加热固体熔化的条件(固体的熔点低于水的沸点)实验分析分析1.判断熔点(随时间的变化,温度不变时所对应的温度值即为熔点);2.判断是否为晶体(观察是否有固定的熔点);3.用图像判断是否为晶体(看是否有与时间轴平行的图像)4.熔化前后的图像的倾斜程度为什么不一样(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不同);5.判断物质在某温度或时间段的状态(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总结得到结果); 中考实验突破实验分析分析6.烧杯口处的“白气”、试管与烧杯壁上水珠的成因(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7.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给烧杯加热,而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的原因(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试管中的水不会继续吸热)实验结论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从外界吸热;2.晶体是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的,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非晶体没有熔点;3.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处于固液共存态,非晶体熔化时不存在固液共存态;4.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是持续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是持续吸热,温度升高实验归纳的的规律和律和技巧技巧应用用1.“水浴法”加热时如果大烧杯和小试管中装的都是冰,当大烧杯中冰熔化时,小试管中的冰不熔化(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而小试管中冰不能吸热);2.熔化过程中内能、温度及热量的变化(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吸收热量、内能增大,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吸收热量、内能增大);3.晶体吸热增能温不变,非晶体吸热升温内能增大 中考实验突破例例1小宇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
1)本实验除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缺 2)在图乙中BC段表示 过程 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3)计时5分钟时烧杯中的物质是 (填“固体”“液体”“气体”或“固液共存”)状态这种晶体熔化经历了 分钟4)从图乙看水的沸点是 ℃;凝固点是 ℃停表冰熔化DE固液共存31000(5)水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 6)图乙中 段不是根据本实验装置所测得的数据画出来的 (7)AB和EF段倾斜程度不一致的原因: 8)物质在第6 min时的内能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3 min时的内能9)该实验应该选用 (填“较大的冰块”或“较小的冰块”),这种加热方式的优点: 10)当实验进行到第2 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B(填“A”“B”或“C”),此时的温度是 ℃11)加热过程中容器口看到的“白气”是 形成的,这和冬天人口前的“白气”一样吗? 。
中考实验突破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比热容不同大于较小的冰块可以使冰均匀受热-11液化一样EF【解析】(1)实验中要记录温度随时间的变化,除了温度计外,还需要用到停表2)AB段是冰吸热升温的过程,到0 ℃温度保持不变,说明BC段属于熔化过程,CD段是水吸热升温的过程,到DE段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是水的沸腾过程3)5 min时,冰处于熔化过程,为固液共存态4)由题图乙知,DE段为其沸腾过程,沸腾时温度保持100 ℃不变,所以沸点为100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 ℃不变,所以熔点为0 ℃,可知其凝固点为0 ℃5)由题图乙知,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6)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完全沸腾完,EF段为气态,气体不易收集,不易测温度7)AB段是固态,EF段是气态,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不同,在温度-时间图像中图线的斜率不同8)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变大,所以物质在第6 min时的内能大于第3 min时的内能9)用较小的冰块做实验,可以使冰受热更均匀中考实验突破(10)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表面保持相平,故B正确题图丙中的温度计液面在0 ℃以下,分度值为1 ℃,因此读数为-11 ℃。
11)“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这和冬天人口前的“白气”是一样的实验二二 探究水沸探究水沸腾时温度温度变化的特点化的特点中考实验突破实验图示示基基础技能技能1.实验测量仪器的使用与读数:温度计和停表;2.硬纸板的作用(减少热损失,加快水沸腾);3.石棉网的作用(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中考实验突破注意事注意事项1.实验器材的安装顺序(自下而上);2.烧杯中的水量规定、水温不能太低(避免加热时间过长);3.温度计插入水中的位置要求(玻璃泡不能接触烧杯底、烧杯壁、玻璃泡不能露出水面)实验分析分析1.判断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要持续吸热的方法(撤去酒精灯,观察水是否会继续沸腾)2.撤去酒精灯水继续沸腾的原因(水可以吸收石棉网和烧杯的热量)3.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沸腾前:少量气泡,下面的气泡大,上面的气泡小(如图乙);沸腾后:大量气泡,下面的气泡小,上面的气泡大(如图甲)]4.沸腾前气泡由大变小的原因(上下水温不均匀,气泡上升液化)5.烧杯口处“白气”是水蒸气吗?成因?(不是水蒸气,水蒸气看不见,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中考实验突破实验分析分析6.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当地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时水沸点达不到100 ℃)7.判断水沸腾的方法(水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此时的水温即沸点)。
8.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和内能的变化特点(温度不变,吸收热量,内能增大)实验结论1.水沸腾时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保持不变;2.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不断吸热实验归纳的的规律和律和技巧技巧应用用1.加快水沸腾的方法(①选初温高点的水;②水量少一点的;③加盖子,减少热量损失);2.从图像判断沸点(与时间轴平行部分对应的温度);3.从表格中判断沸点(不变的温度就是沸点)例例2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重难突破强化(1)规范组装器材,如图甲所示,应按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各个仪器2)器材安装好后,为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同学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此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3)点燃酒精灯,待水温升至90 ℃时,小明同学每隔1 min读出一次温度计示数,小华同学及时将读数记录在以下表格内,如此持续8 min后停止了读数例2题图自下而上68 ℃请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丙的坐标系中画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答案】(3)如例2题答图所示(4)该次实验时,水的沸点为98 ℃,说明该地的气压 (填“等于”“小于”或“大于”)标准大气压。
(5)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重难突破强化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8989898小于不变(6)如图丁所示是两组同学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是 (答案合理均可)(回答出一条即可)7)撤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将水倒入烧瓶中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将其倒置,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如图戊所示,结果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会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8)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地冒“白气”,白气的形成是 现象,图己中 是水沸腾时的现象解析】(1)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调整好铁圈的高度,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其位置,所以按“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各个仪器2)由题图乙可知,温度计里的液面在0 ℃以上,分度值为1 ℃,所以示数是68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题图丙中描出对应的点,然后将各点平滑连接,如答图所示重难突破强化液化a水的质量不等降低(4)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水的沸点达不到100 ℃,说明该地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5)水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6)从题图丁可以看出,水的沸点相同,只是b加热时间较长,可能是因为b中水的质量大于a中水的质量,或b的酒精灯火焰较小 (7)在瓶底浇冷水后,瓶内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气体压强减小,因为水的沸点会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因此,水会重新沸腾起来8)水在沸腾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温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大量的小水滴,形成“白气”;题图己a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是水沸腾时的现象重难突破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