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早期书法史的演变.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3001509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9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早期书法史的演变    陈 劲(山东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摘 要:历史学上有一种分期方式,将唐朝称为中古的结束,而把宋朝称为近世的开端而在书法上,似乎可以将唐朝以前视为中国书法的中古时期,也就是书法风格的古雅时期——中国书法演进的早期时代;而把宋朝之后视为书法的近世时期Keys:早期;书法史;演变J292.1       :A       :1007-0125(2014)06-0303-01在唐以前,中国书法,经历的是一种扬弃和选择的创造性思想,是一种处在未知的前进和摸索当中的创新思想而且这种创造是跟随汉字字体的不断演变一直前进的譬如,为我们大家所熟知的中国最为古老的文字甲骨文,距今已经有三千年历史,相传黄帝时“其史仓颉,又取象鸟迹,始作文字;“《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倘若没有这文字的发端和创造,难说会有日后中国文字的演化和改进,也就不会有古文字和今文字的一系列区分,更不会有中国书法的各种风格的出现和变化,或许中国书法会沿着另一条路线推进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自成一体的文字,与世界其他最早的文字,诸如埃及的纸草文字,古巴[来自www.lW5u.CoM]比伦的泥版文书交相辉映,为推动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贡献。

      但是,其他古文字不过是昙花一现,只有中国的甲骨文在使用中与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一脉相传虽然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汉字字形有所变异,但从文字的点划、结构上仍然有传承之迹可寻,成为当今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因此,甲骨文是世界文明宝库中的珍品,极大地日升了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我们如今所能阅读到的所有先秦经典,无不使用了古文字的书写,例如“《汉书·艺文志》记载:‘武帝末,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这种创造性思想,是以甲骨文的抽象图画风格为主,这种风格由于书写者的契刻水平和每个时期的风格变化以及书写材料的的不同而产生变化,总的而言,甲骨文书法是古朴繁杂的于是又在时代的历史推进当中,不得不一直产生创新和遗弃,把优秀的风格存留下来,把不适合书写的风格抛弃,于是我们就看到,在日后的书写当中,另一种相当简便快捷的书体应运而生,这种书体,相比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古文字的古朴来说是一种新体,这就是隶书过去上有人说,隶书是因为奴隶的发明创造而形成的一种字体,也有一种说法则是程邈创制的方便书写的字体,但无论那一种说法,都证明了中国古人集体的聪明智慧,在早期一直是充满创新性的,至少我们在文化艺术方面,在对待精神方面,总是在不断地进行着伟大的创造,隶书的出现和使用,对于今后书法的发展是一种极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从早期出土的秦简中明显可以看出一些草化特征,这种草化特征,这也是古人的一种不自觉意识促成的创造,是一种由篆书到隶书快速书写形成的风格,一种自然而然形成的创新百年后的两汉,隶书蔚然成风,此时的隶书,已经成为了官方和民间通行文字,在大部分石碑上面都使用了汉隶书写,这样的使用是以前绝无仅有的,汉隶中石门颂的奇肆奔放,张迁碑的端庄厚重,以及曹全碑的温婉尔雅等风格,在整个中国书法史上都首屈一指,不可复制而在之后的银雀山汉墓以及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汉简当中,我们就看到类似草书快速书写的特征了,这样的特征,已经预示着隶书的下一步创造是什么而赵壹《非草书》中推测草书起于秦末……西汉早期简帛上隶书,有些偏旁部首已经出现简化和连笔,有草书化的迹象……这种保存有隶书笔法、字字独立的古典式草书,魏晋以后为区别于连绵纵逸的今草,而名之曰‘章草’而汉人只称之为草书我们都知道,人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希望更加的变化和快速,只有省时省力才会倍受亲睐,同理,书体的创造和演进,也是如此,只有越来越符合人们的书写习惯,越来越符合社会的变化,才能够更流传在隶书创造之后,还有那些发挥自身创造性的楷书草书大家们,钟繇和张芝等人,中国书法继续向着下一个创造性阶段继续前进,直到战乱纷仍的东晋时代,没有了大汉帝国往昔的安宁与强大,最后只剩下一点点苟延残喘的偏安朝廷,[来自www.lW5U.coM]但是就在这个看似即将灭亡的年代当中,却迸发出一个最强大的力量和声音,这就是耳熟能详的王羲之。

      可以说,中国书法只有到了王羲之,才真正立下了万世不变的书法极则,“尽善尽美”的中国书法标准从此发端;也从而向上,既可追溯至甲骨文的创制,又汲取大篆,小篆,隶书等诸多营养;下启唐宋元明清,从而形成了中国书法史的完整体系Reference:[1]王宇信.中国甲骨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华人德.中国书法史·两汉卷[M].上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