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页.ppt
27页第五章第五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编辑ppt5.1 传统比较优势说适用性的争论 •否定观点(代表人物G·菲科特克蒂)–国际服务贸易是提供劳动活动与货币的交换而不是物与货币的交换;–国际服务贸易中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大多是同时发生的,提供的劳动活动一般不可储藏–统计方式不同,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而在海关进口中没有显示编辑ppt1.肯定观点(代表人物理查德·库伯)–作为一个简单的思想,比较优势说是普遍有效的,即每个团体都专注的共同利益正是自身效率更高的那项活动所带来的–正如存在于商品生产中那样,比较优势也存在于服务业中2.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争论–希尔:将比较优势说应用到服务贸易中存在着度量问题–山姆普森和斯奈普:应放弃“生产要素两国间不能流动”的假设,否则会阻止服务的国际流动,国际服务价格的均等化以及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编辑ppt1.琼斯与鲁安因:2. 服务产品贸易或特定服务要素贸易涉及贸易收益,但相对收益取决于国家的相对服务要素禀赋和相对技术比较优势;只有在产品和要素贸易同时发生时,才能保证通过完全专门化实现贸易收益最大化,否则,服务产品价格或特定要素报酬将在国家间均等化,其他差异则扩大。
3.萨皮尔和卢兹:一个国家的要素配置对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有重要影响经验分析表明:有形资本(实物资本)充裕的国家在运输服务业享有比较优势,人力资本丰富的国家在保险和其它私人服务业等方面拥有比较优势编辑ppt1.辛德利和史密斯:2. 在理论和经验分析中,没有必要在概念上严格区分商品和服务,服务贸易研究的困难不在于理论而在于测试和统计,在于如何利用政策去改变国家所处的比较优势3.塔克和森德伯格:传统理论对服务贸易的分析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局限:H-O模型主要从供给角度分析国际贸易;商品和服务在R&D投入和广告效用上存在差别;许多服务存在着两个阶段的函数;市场结构和国内管制环境对服务的生产与分配更具影响编辑ppt5.2 国际服务贸易纯理论的发展与深化 5.2.1 国际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论B 显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某国某种产品的出口额/该国全部产品的出口额)/(世界该种产品的出口额/世界全部产品的出口额) 若RCA>1,则意味着该国以出口该种产品为主RCA说明一国在某些服务方面实际的对外贸易地位或竞争地位编辑ppt5.2.2 迪尔道夫模型B•商品和服务贸易的互补性–商品和服务贸易与传统的比较优势说相符。
–互补性服务不可贸易不会影响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分析中的适用性1.要素移动的服务贸易 通过生产要素的跨境移动并结合东道国的相关资源优势从而能以较低的价格提供服务编辑ppt1.含有缺席要素的服务贸易–要素禀赋决定服务贸易的模式–在某些情况下,要素也可能发生递向流动,即由价格较高的一国流向价格较低的一国(如管理要素)–迪尔道夫在比较优势说的适用性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进一步证明了商品与服务贸易的不可分性,但过于强调要素,最终决定要素出口与否的是服务价格编辑ppt5.2.3 伯格斯模型B •揭示不同国家服务提供技术上的差别是如何形成比较优势和商品贸易模式1.在市场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如果技术相同的两国商品可自由贸易(服务不可贸易),即使无一种要素能在国际上流动,两国的要素价格和国内服务价格的差异出也会缩小或完全消失(在运输成本忽略为零的情况下),从而降低市场参与者从事服务贸易的动机编辑ppt1.如果存在技术或政策贸易壁垒,技术差别将成为一国商品比较优势的重要决定因素但具有服务技术优势的国家不一定会给相对密集使用服务的部门带来比较优势–服务提供上的技术优势可能造成服务价格的昂贵。
编辑ppt•即使由于技术先进服务相对低廉,也可能造成服务密集部门相对于其它部门规模上的扩张,以及那些大量使用服务部门中密集使用的要素的部门也将扩大规模可见,即使服务部门的产品不可贸易,服务技术的国际扩散也会对收入分配和贸易条件产生影响•服务技术的国外转让对本国贸易条件的影响应视服务技术优势在竞争优势中的地位以及服务技术转让是加强了还是消弱了其它方面的比较优势(如要素比较优势)编辑ppt5.2.4 萨格瑞模型C 主要论证技术差异和熟练劳动在国际金融服务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地位5.2.5 服务价格国际差异模型A•关于穷国服务业价格低于富国服务业价格的解释:(克莱维斯·巴格瓦蒂) 各国的贸易品行业的工资因生产率的不同存在着差异,表现为穷国的贸易品行业的工资低于富国贸易品行业的工资;而各国贸易品行业的工资率决定非贸易品(主要是服务业)的工资率,这就决定着穷国的服务业工资低于富国服务业工资;另一方面服务行业的国际间生产率差异较小,其结果是穷国单位服务的工资成本低于富国,即低收入国家或地区的服务和其它非贸易品的低价格编辑ppt1.关于穷国和富国服务业内部结构差异的解释:2. 由于穷国的劳动力禀赋相对丰富,穷国的劳动力密集型服务的价格水平较低,因而在工程承包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
3. 由于富国资本、技术要素禀赋较为丰富,因而在金融、工程咨询、信息处理等资本型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编辑ppt1.服务价格水平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法尔维·格默尔)–国家间服务价格与人均实际收入成正相关–其它因素不变,农业耕地、矿藏、资本较大的贸易赤字和较高的贸易品价格(由于贸易政策的影响),将倾向于提高国内服务价格和人均实际收入;而较多的人口和劳动力禀赋倾向于降低国内服务价格–非熟练劳动力的增加将降低服务价格,而熟练劳动力的增加则可能降低,也可能提高服务价格编辑ppt5.2.6 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服务贸易A •规模经济与垄断竞争更能贴切地解释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增长的现实•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 企业产出水平的提高,收益的增加和要素分工的益处促使企业分散生产区段;由此产生协调、管理、运输和金融服务等组成的服务链;当生产过程的分散呈国际化趋势时将诱发国际服务贸易编辑ppt1.生产过程的分散化2.单区段的生产过程3.生产区段······消费者4. 总成本函数:TC1=a+α1Q5. 平均成本函数:AC1=a/Q+α16. 边际成本函数:MC1= α1 7.分散化的生产过程8.生产区段Ⅰ 服务链 生产区段Ⅱ······消费者9. 总成本函数:TC2=a+α2Q10. 平均成本函数:AC2=a/Q+α211. 边际成本函数:MC2= α2 编辑ppt总成本TCaba’b’产出平均成本ACOOAC1AC2产出cc’编辑ppt边际成本MCMR1MR2OMC1=α1 MC2=α2产出编辑ppt总成本TCabMH总产出Oc当产量小于h时,采用国内分散生产方式;当产量大于h时,采用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分散方式进行生产;随着国际电信、运输和金融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技术的进步,跨国生产所需的最小规模变得越来越小。
H’eh2)国际贸易中的服务链h点为国内分散生产与跨国分散生产的界点产量编辑ppt1.对“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的不同解释:1.李嘉图解释2.采用国内分散生产方式的条件:3.(aL1*+ aL2*)/ (aL1+ aL2)>w/w *4.采用第一个生产阶段在本国,而第二个生产阶段在外国的生产方式的条件:5.aL1*/ aL1>w/w *> aL2*/ aL26.其中, aLi表示国内边际劳动投入系数; aLi*表示国外边际劳动投入系数;w表示国内工资率;w *表示国外工资率编辑ppt东南大学远程教育服服务贸易易第第 十七十七 讲主主 讲 教教 师:毛:毛 传 新新编辑ppt1.“H-O”解释:2. H-O模型主要考虑不同生产区段要素密集度的要求3. 由于各国资本、劳动力禀赋不同,且即使在实行自由贸易的情况下,某种要素的价格也存在国别上的差别,这就为具有某一要素密集特征的生产区段放在国外生产提供了可能性4.埃塞尔解释:5. 国际贸易的规模报酬递增依赖于零件多样化程度,即差异化所带来的收益这一点与琼斯等人的观点不同编辑ppt1.马库森理论:2. 规模报酬递增是资本密集型中间产品的生产和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生产的共性,而许多中间产品又呈现差异化或与国内要素互补的特征,这时生产者服务贸易优于单纯的最终产品贸易。
3.弗兰科斯理论:–服务部门的专业化导致规模经济效应的出现,专业化应用于生产过程的程度依赖于每个厂商的生产规模,而生产规模又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编辑ppt1.服务贸易自由化导致服务产品种类增多,生产规模扩大,使服务进口国向更专业 化生产方向发展,服务出口国或向专业化,或向非专业化生产方向发展,并使要素总收益相联系的制成品价格下降2.马库森强调服务部门内部的专业化,弗兰科斯则强调服务在协调和联结各专业化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编辑ppt1.本章小结:–作为一个简单的带有普遍性的思想,比较优势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仍适用于解释服务贸易,表现为拥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围绕服务要素开展贸易,如含有缺席要素的服务贸易、要素移动的服务贸易等–服务业技术比较优势是形成服务业贸易的又一重要因素,但一国服务来技术比较优势及其扩散对该国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编辑ppt•传统的商品贸易强调的是供给方的生产成本优势,而服务贸易由于自身的特点更强调需求因素所导致的成本增量式消费者的选择性,如运输成本、信息成本、消费者收入及其偏好,系列服务质量,包括售后服务和购买环境如信贷条件、保险要求等由于现实经济中大量存在着的垄断竞争与规模报酬递增现象,造成随着市场需求规模、需求结构的变化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多样化、分散化的出现,由此带来服务贸易的发展。
服务贸易的发展即是国际商品贸易发展的结果,又是国际贸易存在的条件编辑ppt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编辑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