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学生自我参照效应的性别差异实验研究-来自听觉任务呈现方式的证据.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57052388
  • 上传时间:2022-02-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6.65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学生自我参照效应的性别差异实验研究来自听觉任务呈现方式的证据                    谢威士摘 要:研究采用听觉呈现方式和口头报告的任务完成方式,采用4参照条件(自我、父亲、母亲、他人)×2形容词效价(积极与消极)组内实验设计,比较自我、父亲、母亲和他人参照对人格特质记忆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得到参照父亲和母亲的记忆与自我参照有同样好的成绩,均显著优于参照他人的记忆;男生在参照父亲的记忆成绩高于女生,而在参照母亲记忆成绩低于女生这支持了东方文化下的自我概念包括父母的观点;男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中纳入了父亲的更多成分,女大学生的自我感念中纳入了母亲的更多成分关键词:自我参照效应 父亲参照 母亲参照 听觉任务呈现方式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effect,简称SRE)当前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1]Rogers等(1977)人[2]发现,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系时的记忆成绩比其他编码条件好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自我参照效应一般认为,自我在长时记忆内是一个丰富的、高度精加工的结构,与那些较少精加工的图式相比,与自我联系材料的记忆效果要好于与他人联系的材料[3]Rogers[2]等人最初的研究范式是选用40个人格形容词为实验材料,被试分成结构组,韵律组,同义词组和自我参照组(简称自我组),分别给每组被试[来自Www.lW]呈现相应的问题,引导被试进行相应的加工。

      最后,被试进行自由回忆结果表明,自我组的记忆成绩优于包括语义加工在内的其他3种编码条件,即出现了自我参照效应Conway和Dewhurst(1995)[4]将R/K判断程序用于SRE的测验中,要求被试首先对每个项目做新/旧判断,即是否在学习时见过该项目,然后对旧项目再判断是“记得”还是“知道”它结果发现自我参照效应只发生在R反应上Keenan等人[5]以美国人为被试的研究发现,母亲编码加工并未出现与自我参照效应类似的结果,而是与语义编码加工的结果一致对于这一差异,朱滢等认为,西方人和东方人的自我概念有所不同,其中东方被试的自我中可能会包含母亲的成分国内有关自我参照效应研究近年来较多,朱滢,张力[6]和戚健俐,朱滢[7]采用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范式(self-referenceeffect)研究中国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结果发现中国大学生母亲参照的记忆成绩并不低于自我参照的记忆成绩在研究中比较了自我参照、母亲参照、名人参照以及语义参照对人格特质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父亲参照与母亲参照与名人参照编码和语义编码相比较,出现了明显的自我参照效应这些研究结果可以暗示,中国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中体现了与父母的联结成分。

      杨烨,滕飞[8]采用内隐联结测验(IAT)的研究范式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对父母的内隐态度差异显著无论使用他人参照还是自我参照,中国大学生对母亲和父亲的内隐态度差异显著,其中对母亲的内隐态度要亲近;并且男女之间存在分离效应,男生对母亲和父亲的内隐态度差异不显著,而女生对母亲和父亲的内隐态度差异显著陈健芷,林超[9]在自我参照范式中加入偶发编码加工方式,采用R/K判断范式,研究发现:在R指标上,偶发编码方式和外显编码方式中均出现了自我参照效应和母亲参照效应;参照自我加工的记忆成绩显著高于参照母亲加工的记忆成绩;外显编码方式中的记忆成绩显著高于偶发编码方式的记忆成绩周爱保[10]等采用听觉的任务呈现方式与口头报告的任务完成方式研究了加工深度与随意编码条件下自我参照效应的发生机制并检验了新研究范式的可行性,发现自我参照条件下人格特质形容词的自由回忆率显著高于他人参照条件,表明新的研究范式可以用来探究自我参照效应,注意可能是自我参照效应产生的原因路浩[11]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自传记忆中的自我参照效应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自传记忆也有自我参照的特点,表现在对有关自我情绪的信息记忆更好,对有关父亲、母亲线索事件信息的记忆优于老师、朋友、其他人组,且存在性别差异,女性表现明显,男性差异不大。

      目前国内外的有关自我参照效应研究主要有两种范式:“经典SRE研究范式”、“R/K研究范式”和“内隐联结测验(IAT)研究范式”其中经典SRE研究范式一般程序包括三个阶段:学习阶段、分心阶段和测验阶段在学习阶段,要求被试对一些词汇做出不同类型问题的判断,问题包括对自我及其他参照对象描述的形容词,如“这个词是在形容你吗?”,或“这个词是在形容你的朋友吗?”或“这个词是形容你父亲的吗?”等等,或者是从词的表面编码水平进行判断,如“这个词是以元音开始的吗?”,或“这个词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等等在分心阶段主要包括间隔一段时间,或者是做一些分心的作业等,测验阶段主要包括被试对词的回忆率,或再认率,或再认反应时间等以此来判断不同编码水平词汇在记忆结果的差异其实验材料的主要呈现方式大都为视觉编码呈现方式,即运用计算机呈现自我和其他参照对象相关的描述词这种研究范式的实验材料主要采用的视觉呈现方式,即一般是通过计算机呈现让被试学习,然后再通过计算机呈现让被试再认,或者让被试回忆那么对于中国大学生而言,男女大学生自我概念中纳入了父亲、母亲的成分是否存在差异?杨烨,滕飞[8]采用内隐联结测验(IAT)的研究范式研究了中国大学生对父母的内隐态度差异。

      结果发现无论使用他人参照还是自我参照,中国大学生对母亲和父亲的内隐态度差异显著,其中对母亲的内隐态度要亲近;并且男女之间存在分离效应,男生对母亲和父亲的内隐态度差异不显著,而女生对母亲和父亲的内隐态度差异显著本研究受到上述研究的启发,考察在听觉呈现条件与口头报告任务完成方式下,大学生自我参照效应、父亲参照、母亲参照以及他人参照等是否与视觉呈现条件下的一致,以及探讨在听觉呈现条件与口头报告的任务完成方式下大学男生和女生在父亲参照条件和母亲参照条件下的自由回忆得分是否存在差异2.研究方法2.1 被试抽取合肥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27名,其中男生11名,女生16名,其年龄范围是18-23周岁之间,平均年龄是19.96±1.29岁,被试均为自愿原则下参加实验,实验结束后会获得一个小礼品所有参加实验的被试听力正常2.2 实验材料从刘源主编的《现代汉语常用词词频词典》[12]中选取高频率人格特质形容词的64个,作为实验材料其中积极(褒义)词与消极(贬义)词各32个,64个形容词分别进行相似程度与形容词效价的匹配后,平均分成4组,每组中都有8个积极形容词和8个消极形容词,一组与自己的名字一起出现,一组与父亲的名字一起出现,一组与母亲的名字一起出现,一组与他人(温家宝)的名字一起出现,并且4组形容词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平衡,即在实验中两组形容词都可能与自己一起出现,也可能与父亲、母亲、他人(温家宝)一起出现。

      2.3 实验设计采用4参照条件(自我、父亲、母亲、他人)×2形容词效价(积极与消极),其因变量指标为被试对人格特征词的自由回忆率2.4 实验程序实验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学习阶段、分心阶段和测验阶段学习阶段:实验采用听觉的任务呈现方式和口头报告的任务完成方式所有问题均有训练有素的主试来单独向被试提问不告诉被试实验目的,每名被试都需要完成形容词是否与自我参照条件(描述自己的形容词)、父亲参照条件(描述父亲的形容词)、母亲参照条件(描述母亲的形容词)、他人参照条件(描述温家宝的形容词)符合的判断具体操作为:将指导语和所要提问的问题清单打印在A4纸上(所有材料均为宋体、四号、加粗,1.5倍行间距);选取系统学习过实验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作为主试,主试条件为普通话水平均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共选出8名;在正式实验前对8名主试做系统的培训,并通过预实验考查合格后方能参加正式实验,最后筛选出4名主试正式实验为了保证各组实验间不产生相互干扰,4名主试分别在实验室的4个房间进行,主试与被试面对面进行测试,1位主试一次只测试1名被试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被试只需要认真听主试的提问,然后口头报告自己的答案。

      具体操作程序为:主试分别将打印好的指导语和问题清单有主试读给被试听首先主试宣读指导语,并询问被试是否明白指导语,待被试明白后方能对被试提问问题清单上的问题;主试读一个问题,被试口头报告做出明确判断后,主试再接着读下一个问题;主试依次按照上述顺序读取64个问题如:主试问:“你聪明吗?”被试口头报告:“我聪明”或“我不聪明”;主试问:“你父亲坦率吗?”被试口头报告:“我父亲坦率”或“我父亲不坦率”;主试问:“你母亲善良吗?”被试口头报告:“我母亲善良”或“我母亲不善良”,主试问:“温家宝正直吗?”被试口头报告:“温家宝正直”或“温家宝不正直”等被试回答完64个问题后进入分心阶段分心阶段:主试要求被试对26个英文字母按正序(A到Z)隔一个口头报告一个,即被试口头报告:“A、C、E、G、……”;然后按倒序(从Z到A)也隔一个口头报告一个,即被试口头报告:“Z、X、V、T、R、……”,若被试回答时间超过5分钟可终止该测验之后进入测试阶段测试阶段:要求被试尽可能多的自由回忆在学习阶段用来描述自己、父亲、母亲与他人(温家宝)的人格特征词,并写在事先准备好的答题纸上3.结果与分析四种参照条件(自我、父亲、母亲、他人)×不同形容词效价(积极词、消极词)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如表1),大学生对描述自我、父亲、母亲、他人(温家宝)的特征词的回忆率的主效应差异显著:F(3,27)=13.931,p=0.000;对积极词和消极词的回忆率的主效应差异显著:F(1,27)=47.254,p=0.000;特征词和形容词效价的交互作用不限制:F(3,27)=2.562,p=0.056。

      事后检验发现,大学生对描述自我、父亲、母亲的特征词的自由回忆率两两均无显著差异,而对描述自我、母亲、父亲的特征词自由回忆率均明显高于描述他人(温家宝)的特征词自由回忆率这有力支持了中国人的父母概念与自我同等重要,包含于自我概念中,故自我参照和父亲参照、母亲参照均不存在差异;而在自我参照中明显优于参照他人(温家宝)的记忆不同性别(男、女)×参照条件(自我、父亲、母亲、他人)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主效应差异不显著F(1,27)=2.194,p=0.142,参照条件主效应差异显著F(3,27)=13.513,p=0.000;性别与参照条件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3,27)=2.022,p=0.116进一步分析,不同性别(男、女)×父母参照条件(父亲参照、母亲参照)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主效应差异不显著F(1,27)=2.346,p=0.132,参照条件主效应差异不显著F(1,27)=0.393,p=0.534;性别与参照条件的交互作用显著F(2,27)=4.659,p=0.036;即男生在父亲有关的特征词的回忆率高于女生,而在母亲有关的特征词的回忆率低于女生如图一所示图1 不同性格与父母参照条件的交互作用4.讨论本研究发现,采用听觉呈现方式与口头报告的任务完成方式下自我参照效应实验的结果与先前大量的采用视觉呈现方式与再认形式完成自我参照效应的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采用听觉呈现方式条件下同样发现了大学生自我参照、父亲参照、母亲参照的自由回忆率显著高于他人参照条件,即大学生在自我参照、父亲参照、母亲参照三种条件下的自由回忆率不存在显著差异,而自我参照、父亲参照、母亲参照三种条件下的自由回忆率均明显高于他人参照条件,这说明出现了自我参照效应这一结果与以前的研究者[7],[8],[11]等采用的视觉呈现方式的实验结果一致这为“父母被中国人视为自己人而纳入自我概念中”提供又一证据,更有力支持了中国人的父母概念与自我同等重要,包含于自我概念中,故在自我参照中明显优于参照他人的记忆[10]说明中国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是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