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一章 中学生心理辅导概述.ppt

35页
  • 卖家[上传人]:命****币
  • 文档编号:107447494
  • 上传时间:2019-10-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55.51KB
  • / 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中学生心理概述,,中学生心理之——,,,,Page 1,,LOGO,中学生心理概述,【想一想】我们每年都会看到许多这样令人目不忍睹、骇人听闻的消息,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当孩子们的心理素质越来越脆弱时,我们不禁要问,校园惨案为何频发?究竟是什么原因把孩子压垮的?,案例导读,中学生自杀案例回顾,心理与学校心理的内涵,心理的产生与发展,中学生心理,面对和走出比哭泣更重要,1,2,3,本章主要内容,,,,4,5,我有“心病”吗?,Page 2,,Page 3,,LOGO,第一节 心理与学校心理的内涵,,,,Page 4,,LOGO,第一节 心理与学校的内涵,,,心理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心理主要解决的是来访者心理或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心理是一种专业的助人行为,而不是一般的帮助活动 第三,心理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气氛 第四,心理是一种学习和人格成长的过程Page 5,,LOGO,第一节 心理与学校的内涵,(二)与心理相关概念的辨析 1.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 (1)心理问题(mental problem)是一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 (2)心理障碍(mental disorder)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反应较为剧烈,患者自身难以克服的,而且会影响个体正常生活的局部心理功能失调。

      (3)心理疾病(mental disease)是指心理障碍发展加重并持续较长的时间Page 6,,LOGO,,第一节 心理和学校的内涵,你需要心理医生吗?,,,Page 7,,LOGO,第一节 心理和学校的内涵,,,2.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心理健康教育,(1)概念的界定 ①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 counseling)是指咨询者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语言、文字和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来访者帮助、启发和教育,以维护和增进其身心健康,促进其人格完善和潜能发挥的过程Page 8,,LOGO,第一节 心理和学校的内涵,,,2.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心理健康教育,②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是指在良好治疗关系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和缓解来访者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和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发展,进而恢复其心理健康 ③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是指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预防学生心理问题,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Page 9,,LOGO,第一节 心理和学校的内涵,(2)心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心理健康教育四者的区别,2.对象不同,1.目的不同,5.时间不同,4.方法不同,3.方式不同,6.实施的主动性不同,,Page 10,,LOGO,第一节 心理和学校的内涵,(3)心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心理健康教育四者的联系,①从心理健康教育途经而言,心理、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都是其中一种重要途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属概念,后三者是并列关系,是种概念; ②从服务的范围广度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依次是包含关系; ③从解决问题的深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依次是递进关系; ④就其共同点来看,它们面对的问题都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中遇到的心理问题,都是从心理上帮助人、教育人的过程,采用的理论方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希望通过与求助者之间的互动帮助其成长和改变,都注重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此作为帮助其改变和成长的条件,它们之间具有某种程度的渗透性和一致性 广义理解,四个概念有较大的交叉和重叠Page 11,,LOGO,第一节 心理和学校的内涵,1-1 心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探讨,实务训练1-1,根据上图,你能说出心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心理健康教育四者的关系吗?,,Page 12,,LOGO,第一节 心理和学校的内涵,,,二、学校心理的内涵,,(一)学校心理的概念 学校心理,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集体、个别、教育教学中的心理以及家庭心理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学校心理与德育的关系 学校心理工作主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学校的德育工作主要解决的是学生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但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有时二者可能互为促发条件,有时可能组成同一问题的两个侧面或两个层面因此,学校心理与德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LOGO,第一节 心理和学校的内涵,Page 13,主客体关系不同,LOGO,第一节 心理和学校的内涵,Page 14,学校心理适当补充了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学校心理为有效地实施德育提供了心理基础,,Page 15,,LOGO,第二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一、心理的产生,,(一)国外心理的产生,国外学校心理的起源可追溯到1900年的美国早期的心理先驱也纷纷响应当时的社会需要,积极开展心理活动这一时期心理的影响在社会上日益夸大, 但还没有形成较为规范的职业标准,也没有成熟的职业培训计划,,,,Page 16,,LOGO,第二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二)我国心理的产生,大陆地区的心理最初也是从职业起步的台湾心理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香港地区的学生心理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Page 17,,LOGO,第二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二、学校心理的发展现状,,,,国外学校心理的发展现状,美国心理的发展现状,日本心理的发展现状,,Page 18,,LOGO,第二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二)我国学校心理的发展现状,,我国心理的发展,,,,,调查、呼吁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尝试、起步阶段(20 世纪80年代中后至90年代初期),探索、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推进、繁荣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Page 19,,LOGO,第二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①学校心理工作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我国学校心理的发展现状,我国心理的现状,,(1)取得的成就,,②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对学校心理工作的组织领导③各地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校心理活动④注重学校心理的理论和实验研究⑤加强了学校心理师资队伍的建设⑥编撰出版了一批学校心理的读物2)存在的问题,,①观念陈旧落后,形式主义严重,②地区间差异大,整体水平偏低,③师资队伍薄弱,专业人才匮乏,④理论水平较低,指导实践不力,⑤操作缺乏规范,显现消极倾向,,Page 20,,LOGO,第二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三、学校心理的发展趋势,,(一)欧美国家学校心理的发展趋势,1.学校心理工作者资格认定的职业化、高学历化,2.学校心理工作者培养的专业化、实践化与研究化,3.学校心理的综合化、多样化与整合化,4.学校心理的全球化与本土化,,Page 21,,LOGO,第二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二)我国学校心理的发展趋势,,1.学校心理将会纳入教育机制,使之更加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3.学校心理教师培训体系的形成,使从业者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2.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学校心理将获得广泛而普遍的发展,,Page 22,,LOGO,第二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二)我国学校心理的发展趋势,,4.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引入,学校心理的技术将日益科技化,6.建立校内外一体化网络,将形成学校、家庭、社区联合模式,5.建立中国化的心理理论体系,学校心理本土化特色将更加显著,,Page 23,,LOGO,第三节 中学生心理,,,一、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一)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影响,,(二)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反抗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勇敢与怯懦,高傲与自卑,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Page 24,,LOGO,第三节 中学生心理,,,,Page 25,,LOGO,第三节 中学生心理,,中学生心理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中学生心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中学生心理是加速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Page 26,,LOGO,第三节 中学生心理,谁还愿意通过这座小木桥呢?,,,Page 27,,LOGO,第三节 中学生心理,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Page 28,,LOGO,第三节 中学生心理,,,,三、中学生心理的目标与内容,,(一)中学生心理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Page 29,,LOGO,第三节 中学生心理,(二)中学生心理的内容,,形成正确自我意识,增强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学生学业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Page 30,,LOGO,第三节 中学生心理,心理健康的标准,,,Page 31,,LOGO,第三节 中学生心理,四、中学生心理的原则与途径,,(一)中学生心理的原则,1.教育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主体性原则,6.保密性原则,4.尊重性原则,5.差异性原则,,,中学生心理原则,,Page 32,,LOGO,第三节 中学生心理,1-2 心理老师的尴尬,实务训练1-2,小莹,19岁,某中学高二女生,一天,小莹走进咨询室,在要求老师保密的前提下,诉说心中的秘密:初三第一学期时,小莹认识了大她5岁的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张小鹏,经过一段时间接触,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山盟海誓,并多次偷吃了禁果。

      初中毕业后,小莹考进高中,离开农村初中进入城镇高中,从此两人见面减少 高二上学期某天,小莹得知小鹏与同事结婚已一个月消息传来,有如晴天霹雳,小莹万般痛苦,终日泪流满面,脸色憔悴,精神不振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小莹的心情有所好转,精神痛苦基本解除,但还是不能专心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父母党察到小莹心情不好、身体瘦弱、成绩骤降和经常进入咨询室,非常焦急,通过学校领导,采取要扶手段,要求心理教师说出小莹的秘密 心理教师处于相当被动的两难局面:一方面,领导和家长要求了解实情和秘密;另一方面,如果将秘密透露出去,不但小莹学习、精神、声誉等将受到伤害,心病将加重,而且小鹏的新家庭可能会受到影响;更严重的是,小莹今后将无法面对生活和未来 如果你是这位心理老师,你将如何做?,,Page 33,,LOGO,第三节 中学生心理,(二)中学生心理的途径,,1.开设专门的心理课,2.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渗透,3.开展个别心理咨询与,4.建立家、校及社区相互沟通的心理渠道,,,,,,中学生心理的途径,,Page 34,,LOGO,中学生自杀案例解析,,中学生心理概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