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自然观察者.doc
7页J、小自然观察者魅力之始冬去春来,万物生长大地慢慢披上了不同的颜 色当你经过一片草地时,很容易就会发现一颗一颗 白色小绒球那就是蒲公英俯身用嘴轻轻一吹,无 数的“降落伞”立刻各处飞散但是,你们是否知道 几周前的蒲公英的样子?再早些又是怎样呢?如果能 够从幼苗萌发、植株生长到开花结果进行连续观察, 那么大自然在孩子们的眼中、心中就不仅仅是某一幅 静止的美丽画面,而是一段连续的自然体验之旅这就是自然之于孩子的至高魅力孩子从自然中来,他们携带着天真、质朴、纯净 的气息,因此与大自然有着灵魂上的契合与天然和谐 的关联当孩子接触大自然之时,完全感受大自然, 拥抱大自然,而后才是认识与了解飞舞的蝴蝶、枝 头的瓢虫、被惊扰的蚯蚓,还有路边偶尔路过的毛虫, 这些内容在儿童眼里,没有具体的分类,更多的是一 种精神意义上的探索和融合著名生物学家、社会生物学的创始人威尔逊(Edward Wilson)在回忆自己是怎样成为一位博物学家时,也回溯到自己丰富的童年自然经历他谈到他 童年时代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时,特别谈到童年的 自己是怎样地沉迷在天堂海滩的:“一个小孩来到深水 边缘,满心期待地准备迎接新奇事物他就好像是远 古的原始人来到马拉维湖滨或莫桑比克海峡边一样充 满了好奇。
孩子对整个大自然、自然事物的无意识的 探索,都是一次对新世界的开启,一次进入新世界的 邀请因此,儿童被哲学家称为‘对世界的坦率开放’ 也正因为这种开放,儿童的世界比成人更加丰富多彩当然,自然的知识,获取的渠道很多很多,可以从老师那儿听到,可以从书本里读到,还可以从网络 上看到但是这些对孩子们的影响远远比不上真的走 到自然中来身处大自然中,孩子们会动用视觉、听 觉、嗅觉和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求知欲望会更加强烈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早已被 大家熟知他认为除了传统的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 能、空间智能外,人的智能还包括运动智能、音乐智 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这几方 面每个人所拥有的优势智能组合是不同的,同一个 人处于人生的不同阶段其优势智能也会发生变化现 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接受并践行这一理论,从更全面 的角度培养孩子,以期孩子能够与自己、与他人、与 环境融洽相处,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以积极、坦 然、从容的心态迎接未来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 则是对孩子多元智能的培养尤为有效的方法进入自然课堂带着孩子走进自然,需要做哪些准备呢?首先根据孩子的年龄不同选择目的地。
年龄较小 的幼儿,适宜在家附近的公园活动父母可以指导孩 子感受温度、阳光,风、雨和云等气候变化,能够观 察到叶、花或果不同的植物,生存于不同环境中的动 物,最终认识到生物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五到七岁的 孩子,这些事实性内容远远不够了,强烈的好奇心驱 使他们要解答心中更多的问题父母可以给孩子们准备一些简易的观察工具:放 大镜、望远镜、尺子,记录表来进行简单的测量与记 录,还可以准备几本常见花鸟虫的图鉴,指导孩子在 自己观察之余,利用图鉴辨认生物种类,并尝试通过 “找不同”的游戏来逐渐感受和理解分类的原理与方 法随着孩子年龄继续增长,可以指导孩子进行一段 时间的连续观察,尝试思考每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 系当然也可以进一步深入:植入新的户外博物识别课程,如何让孩子对识别博物知识感兴趣并用多种 方式呈现这些课程,如在活动中考虑加入摄影课程、 美术写生课程等用拍摄自然题材照片,对于如 何用相机、等摄影器材拍好这些生物更是兴趣十 足这是他们的天性在自然课堂中,孩子们表现出来一种兴趣和热情, 这是孩子对自然热爱的天性,也源于我们对课程的设 计,在自然中释放天性,但需要在老师指导下,引导 他们进入博物领域,激发新的兴趣点。
参与过我们活动的孩子,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六 年级,小到五岁,大到12岁在他们的眼睛里,我们 能够读出他们的兴奋与好奇孩子们特别认真,老师 每讲一种植物或动物,大家很快围拢过来听讲解,有 的小朋友边听边在本子上记录;有的小朋友热爱摄影, 拿着单反相机或卡片机,根据老师的指导选取角度并构图拍摄,时而蹲在地上,时而踮起脚尖;有的小朋 友还带着放大镜,蹲在地上专注地拿着放大镜观察细-f-p| J O在一次活动中,有个八岁的小姑娘表现得特别出 色她拿着卡片机,紧紧地跟在老师的身后,认真地 听老师对于植物和动物的讲解,也努力地学习每一种 植物如何拍摄向老师询问,在老师给出更好的拍摄 建议时重新选角度拍照,反复练习由于她才上二年 级,字认得还不全,在拍完每张照片之后,都让妈妈 帮忙在本子上记录下她拍摄植物或动物的名字,以便 回家后查看一次活动,孩子们可以学习到30〜40种动植物知 识,平均当天可以记住15种左右对于零摄影基础的 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学会如何取景、构图;对于 有一定摄影基础的孩子,会学到更多的微距摄影技巧 在活动中,我们也会强调“爬一座山,清一条路”的 环保理念,下山的途中,部分孩子可以做到将路上所 见的垃圾带下山,增强了环保意识。
当然,在自然课堂里,除了学习植物知识和摄影 技巧,还可以爬山、玩水、野餐,这些都是孩子们特 别感兴趣的事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尽情地玩耍, 释放天性在自然课堂里,孩子们不仅仅记住了一些 植物与动物,我们更注重的,是引领他们如何观察大 自然,培养他们对于自然探索的兴趣,让他们觉得自 然界的有趣,从而更加热爱生活乐在其中在与孩子们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的求知欲 与记忆力超乎想像有时候我会担心我们的导师在讲 解的过程中信息量过大,孩子们记不住,几次活动之 后发现,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孩子们对于他们感 兴趣的内容尤其印象深刻特别喜欢孩子们对我或者其他导师提问,有些问 题十分有趣,我知道他们在认真思考我们会用他们 能理解的方式讲给他们,而他们的问题,有时也让我 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认识某种植物或动物因为我们 的活动身处大自然中,即使是在同一个地点,不同的 时期观察到的动物植物也会略有不同有时在自然活 动中,我也会观察到自己不认识的物种,那种兴奋之 情和孩子们是一样的带孩子们出去,我深刻地感受到城市里的孩子们 对于自然的热爱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我很高兴可以 给孩子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利用空余 的时间,参与到这种生动有趣的自然课堂中来,一起 探索自然。
郑洋自然摄影师,博物旅行倡导者,北京博物文化传 播有限公司创办人摄影作品及文章发表在《三联生 活周刊》、《人民日报》、《中国国家地理》、《影像视觉》、 《户外探险》等多家平面媒体上作为新华社、蚂蜂 窝旅游攻略、穷游网、蜂鸟网、绿野户外、自然之友讲堂主讲人,定期为亲子家庭、企业和学校进行自然 摄影、博物旅行相关讲座,组织博物旅行探索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