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袁行霈笔记——1先秦秦汉.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266985
  • 上传时间:2017-08-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9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Songsongduyan- 1 -神话 “通过人民的幻想 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 加工过的 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时期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主要神话意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 鲧禹治水 的文化内涵】创世神话 盘古故事最为著名,宇宙卵生神话对中国的阴阳太极观念有极重要的影响;同时宇宙生成的人格化、意志化过程也反映了先民对人类自身力量的坚定信念始祖神话 《女娲补天》 (《淮南子·览冥训》 )女娲用各种方法制止洪水的细节,间接反映了人类最终战胜自然生存下来的历史,显示出她作为宇宙大神的重要地位女娲不仅有开辟之功,也是人类的创造者补天中的女娲是一个奇异神通而又辛勤劳作的妇女,所作的一切都充满对人类的慈爱之情,反映人们对女性延续种族作用的肯定,对女性社会地位的认可洪水神话 鲧禹治水(《山海经·海内经》 ) 弥漫天下、祸害人间的洪水终于被大禹制服了,而一个不辞辛劳、为民除害而又充满智慧的英雄形象在中国文化史上树立起来战争神话 通过写黄帝对炎帝的对内兼并战争,和蚩尤的对外抗御战争中的大显神威,确立他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的形象发明创造神话 主人公通常是人的形象,都有着神异的经历或本领,业绩在于创造和征服。

      代表为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仓颉后羿发明弓箭,也是神射手,最为辉煌的业绩为射落九个太阳,射九日要神技更要超人胆略《夸父逐日》 (《山海经·海外北经》 )和精卫填海讴歌了人类顽强的生命力在奋斗中死去的英雄给人们一种激情和振奋,另外大力士的形象表现了对力量与勇敢的倾慕和追求,显示了人类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神话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深重的忧患意识 “女娲补天” “鲧禹治水” ,神话主人公正视灾难并锲而不舍的斗争表现了先民对苦难的深刻体验厚生爱民的意识 炎帝采药为民治病, “一日而遇七十毒” 先民的反抗精神 刑天即使被斩首也对天帝大舞干戚,其精神十分壮烈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源泉 原型意义大于素材意义 艺术规则 为人生1> 为后世各类文学作品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散文如庄子《逍遥游》的鲲鹏之变;曹植《洛神赋》中宓妃形象;诗歌如屈原的楚辞和李白的诗歌;小说如《西游记》 《封神演义》 2> 作为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先民浓郁的感情因素原型的意义大于作为素材的意义如:屈原受现实世界打击 毅然转向神话,巡游天界蒲松龄:表现了对这个不公平世界的厌弃3> 神话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成为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指明方向。

      神话富于情感、富于形象、富于想象的特征,也极大地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发展诗经《诗经》1>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本称为《诗》或《诗三百》 ,汉代以后才尊为“经” 2> 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诗歌共 305 篇包括《国风》 《小雅》 《大雅》 《颂》 深刻的反映了西周初至春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笙诗六首,有目无词的笙奏曲3> 收集和编订有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汉代司马迁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4>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5> 关注现实、抒发真情实感的“风”精神诗经作用 祭祀、宴享时奏唱;外交场合的谈辞;教育的课本四家诗,毛诗虽遭秦火焚劫,而以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的特点,至汉复得流传,汉代传授《诗经》有四家,即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赵人毛苌称为鲁、齐、韩、毛四家诗四家诗均在注释中力图宣扬儒家思想,但对诗之解释大同小异 三家诗 前三家为今文学家,官学兴盛,西汉时皆立于学官,置博士《毛诗》 事实多联系《左传》 ,训诂多同于《尔雅》 ,为古文诗学,较晚出,系私学相传,东汉郑玄 Songsongduyan- 2 -为毛诗作笺,盛行于世。

      魏晋以后三家诗先后亡佚,毛诗独传★诗经的思想内容周部族史诗农事诗《七月》直接反映了周人农业生产生活,是“风”中最长的一篇燕飨诗 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展示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如《小雅·鹿鸣》 战争诗有的从正面描写了天子、诸侯的武功,但多数作品表现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充满了忧伤的情绪如《大雅·江汉》 兵役徭役诗 反映当时繁重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抒发愤怨情绪如《邶风•击鼓》 、 《王风•君子于役》 服役有士大夫为天子、诸侯服役,下层人民为国君服役变风变雅中的讽刺诗和怨刺诗:西周后期到春秋时期政治黑暗,开始出现一批反映问题,讽刺时弊的作品,收于“二雅”和“国风”中,与歌颂的基调不同,被正宗的经学家称为“变风” “变雅”国风中下层人民抨击政治的讽刺诗 对统治者的讽刺和对治国政策的批评,形象生动、情感浓郁 《墉风•相鼠》对贵族统治者的荒淫无耻的愤慨;《魏风•伐檀》 《魏风•硕鼠》宣泄对剥削的不满和反抗情绪小雅中士大夫作的怨刺诗 指斥政治的黑暗,悲悼周王朝国运已尽,忧国忧民,且感叹自身遭遇《节南山》 ,抒发生活郁懑和人生忧伤的诗如《王风•黍离》 情爱婚姻诗 歌咏美丽,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亲相爱。

      《郑风•溱洧》写男女自由爱情;《邶风•静女》诗风温文典雅;“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写婚嫁场面和家庭生活等的婚姻家庭诗 《周南•桃夭》 ;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痛苦的弃妇诗 《卫风·氓》 有些诗在歌唱婚恋爱情时,也反映着某些相关的社会问题 《郑风•将仲子》 风、雅、颂 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 “风”指音乐曲调,国风是不同诸侯国和地区的地方土乐,诗经中有十五国风;“雅”即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缘于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 、小雅(74)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音乐舒缓,有周颂,鲁颂和商颂《七月》内容梗概全诗八章,按月歌唱大体依照春耕、蚕桑、收割、打猎、修缮房屋和年关祭祀的次第,平铺直叙一年四季适应不同节候的各种劳作,也反映农夫在衣食住等方面的情况,有较大的史料价值史诗艺术特色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的祭祀诗,或叙述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或赞颂先公先王的德业,抒发周民对先王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大雅中《生民》 《公刘》 《绵》 《皇矣》 《大明》 周人由产生到逐步强大,最后灭商,建立统一王朝的历史过程,得到了完整的表现 《生民》写始祖后稷的诞生和对农业的发展,履帝足迹生子的神话是母系向父系社会过渡的诗化折射;《公刘》歌唱公刘率族迁 地定居的故事; 《绵》歌唱了古公 父由于昆夷侵扰,自 迁至岐地建功立业。

      《皇矣》歌唱了王季、文王发展周族,征战敌国的历史;《大明》歌唱了武王伐纣,建立周朝的辉煌形式上:长篇巨制,都是现在民间传唱,后来被记录下来性质上:属于再现叙述性亚里士多德“史诗是用叙述体和韵文来模仿的艺术” 艺术上具有传奇色彩,故事曲折生动★论述《诗经》的艺术特点偏重写实,抒情与写实的统一写实是基本特点,不是运用极度夸张和离奇的想象去表现生活,而是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去描摹生活,按内心的切实感受去抒发情怀有的叙事作品,叙述描写朴实自然,写出如在面前的生活场景和画面,如《大雅》中的史诗情感真实《伐檀》 、 《硕鼠》表示对不平等和不劳而获现象的不满;抒情坦率《关雎》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叙事诗中也包含作者情感《七月》表现内心浓郁的不平之气 Songsongduyan- 3 -艺术表现:赋、比、兴(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朱熹《诗经集》赋:铺陈直叙,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运用最多的表现方式直接叙事《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直接刻画《溱洧》以春日为背景,继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又转向青年男女踏春游戏热闹场面的描写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社会政治诗、情爱诗都是如此。

      比: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部分修辞最常见《卫风•硕人》连用“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等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王风·黍离》中“中心如醉” 、 “中心如噎”以“醉” “噎”比喻难以形容的忧思;整首用比《魏风•硕鼠》 “他山之玉,可以攻石(喻广招人才)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兴: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在诗歌的发端起起韵作用,或与情思相关时起烘托作用;《关雎》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此起彼伏的水鸟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的求偶《诗》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圆熟,已达到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对后世诗歌意境的创造,有直接的启发, 《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起兴后再以赋法叙写借景抒情,通过对具体景物,生活图景的描写,对感情抒发起烘托、渲染的作用,既非比兴也非赋,而是以景写心,以物写情 《秦风·蒹葭》通篇只是对秋天水边凄清萧瑟景色的点染和对所追寻的意中人扑朔迷离的描写,但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眷恋、思慕之情却渗透在字里行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苍茫的芦苇:主人公的心境伊人的位置:恍惚迷离诗歌风格:中和之美就情感而言,经常把社会义务与个体需要,苦与甜、愁与乐,冷与热等两极的东西放到一首诗中来表现 《小雅·采薇》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卫风·伯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形式和韵律也讲究规范和谐之美句式结构:四言为主,参差变化二节拍的四言句节奏感强、音韵谐恰,有天然的音乐美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但又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参差变化,比较灵活 《伐檀》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重章叠句:多整篇诗都用一个调子或相同的句式,只更换几个词,同一旋律读来回环往复,舒卷徐缓字词随变而意义相同如《关雎》 ;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如《黍离》 语言:大量的双声叠韵和形式多样的押韵,增加了诗歌音乐美语言形象生动“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国风杂言多,语气词多,雅颂多运用严整四言句;双生叠韵如《小雅·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押韵形式多样,但极有规律的隔句押韵、交韵、抱韵先秦散文甲骨卜辞 殷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卜后把日期、卜人、所占事,有的还包括日后吉凶应验情况,刻在甲骨之 卜兆旁,卜辞所记的内容相当丰富,包括祭祀、农业生产、战争、多方面,真实朴素地反映殷商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状况。

      记事比较简单,不成系统,但未经后人加工,保持了商代记事文字的原貌,散文的最早源头可追溯到甲骨卜辞清末发现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盘庚迁殷后至殷亡时遗物,距今三千多年铜器铭文 商周时君王、公侯、臣子都可作铜器铭文,君王所作铜器被视为国之重宝铭文有长有短,广泛记述了社会生活;铭文记事简单,形式一律,至商周文字增加,内容复杂,不仅有记事还有与《尚书》诰命类似的记言反映了我国早期记事、记言文字由简至繁的发展《尚书》 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 、 《夏书》 、 《商书》 、 《周书》四部分字句古奥典雅,语言技巧超过了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文诰都是单独成篇,有完整的结构,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的影响历史散文:(纪实性散文)春秋 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通称后称经孔子编订的鲁国编年史,以鲁国君王在外的年次为时间线索,记录了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国家的事件,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记事极其简括一字寓褒贬 Songsongduyan- 4 -左传 《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 ,作者不确定,司马迁和班固认为是左丘明,进入战国后,儒生根据讲史补充润色内容上:记事以春秋为线索,内容丰富得多,记事范围也超出春秋。

      维护周礼,崇礼尚德,记述周王朝的衰落和诸侯的争霸;体例为笔记录体;艺术上有独立的文学价值,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叙事之最” ★《左传》叙事语言:以言语写性格,理富文美,词约义丰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辞令因为行人身份及对象的不同而风格各异 《烛之武退秦师》 “郑既知亡矣” ;郑亡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