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内能(核心考点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解析版).pdf

14页
  • 卖家[上传人]:文***
  • 文档编号:595089344
  • 上传时间:2024-10-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6.36M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三章内能(核心考点讲练)考点0 1 分子热运动【高频考点精讲】一、物质的构成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2、分子大小:分子很小,人们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无法分辨,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3、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人们通常以1 0 1 m 为单位来度量分子二、分子热运动1、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1)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2)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3)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3、注意:能够用肉眼直接看到的运动不是分子热运动,例如尘土飞扬、云雾缭绕等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1)当分子间距离变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斥力增大更明显,此 时 外 瑞作用力表现为斥力;(2)当分子间距离变大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斥力减小更明显,此时心 居 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注意:当=马时,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相等;当 r 2 1 0 r 0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四、分子动理论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热点题型精练】第 1 页 共 1 4 页1.如图所示,一只锥形瓶中灌入氨气,另一只锥形瓶内壁贴一条浸过酚酷溶液的试纸打开活塞,一会儿就可以看到试纸逐渐变红这个现象主要表明()A.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有作用力 D.分子是很微小的解:由题意可知,打开活塞后,右侧浸过酚酥溶液的试纸逐渐变红,说明氨气从左侧的瓶中运动到了右侧的瓶中,这一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答 案:Ao2.将 2 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p 二 氧 化 氮p 空 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A.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B.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C.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解:由题意可知,图甲中,虽然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是它也会运动到上面的瓶子内,这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最有说服力;图乙中,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在上方,抽去玻璃板后,由于重力的作用,二氧化氮气体会向下运动,所以不能完全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最不合理;图丙中,瓶子水平放置,抽开隔板,气体可以自由运动,互相进入对方,能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但与甲相比,仍不够典型。

      综上所述,最合理的是甲图,最不合理的是乙图答案:Bo3.以下实验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的是()A.用肉眼观察海绵,发现海绵内部有许多空隙第 2 页 共 1 4 页B.将等体积的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用铅笔画出连续直线,用放大镜观察到碳粒间有空隙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血细胞涂片,发现细胞间有间隙解:A、用肉眼观察海绵,发现海绵内部有许多空隙,是物体间有间隙,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故 A 错误;B、体积相等的水和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故 B 正确;C、铅笔画出的线我们可以看到,它肯定是由无数个分子构成的,而分子非常小我们看不到,因此用放大镜观察到碳粒间有空隙也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故 C 错误;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血细胞涂片,发现细胞间有间隙,由于分子是很微小的,光学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有限,不能观察到分子、分子间有间隙,故 D 错误;答案:Bo4 .如图所示,荷叶上的水珠如颗颗珍珠一般,摇一摇荷叶,水珠会很快滑落,荷叶上竟然滴水不沾关于荷叶上水珠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也静止不动B.很小的水珠就是一个水分子C.荷叶不沾水,是因为水珠与荷叶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个较大的水珠,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解:A、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仍在运动,故 A 错误;B、分子十分微小,它 的 直 径 的 数 量 级 一 般 是 肉 眼 看 不 见 的,水珠是看得见的物体,不是分子,故 B错误;C、荷叶不沾水,是因为水对荷叶是不浸润的,而此时水珠与荷叶的分子之间有斥力和引力的作用,且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故 C 错误;D、两滴水珠相遇后之所以会合成一滴是因为当分子相互靠近时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将两滴水珠合成了一滴,故 D 正确。

      答案:D5.打开中药包会闻到淡淡的药香味,这是 扩 散 现象慢火熬制,等药汤沸腾后,药香味更加浓郁,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 剧 烈(选填“剧烈”或“缓慢”)捆扎药包的细绳很难被拉断,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JI力(选 填“引力”或“斥力”)第 3 页 共 1 4 页解:打开中药包会闻到淡淡的药香味,这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即扩散现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在分子间引力作用下,捆扎药包的细绳很难被拉断答案:扩散;剧烈;引力6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的作用力由吸引力和排斥力组成,吸引力对抗拉伸,排斥力对抗压缩如图所示为分子间作用力关系图,r 表示两分子间的距离,r o 表示吸引力和排斥力相平衡的距离,F斥表示斥力曲线,F引表示引力曲线,F表示合力曲线当两个分子相距较远时,F表现为吸引力,当两个分子非常接近时,F表现为排斥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与 分子的距离 有关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斥 力分子间的F斥和F引 随 者 B r 的 增 大 而 减 小有关分子之间作用力说法正确的是 DA.当 =0 时,分子间没有排斥力或吸引力B.当 r r o 时,分子之间只有吸引力D.当 r=l O r o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解:(1)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的距离有关,分子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增大而减小,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2)分子间同存在的引力与斥力,分子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增大而减小;A、当 =0 时分子引力与斥力相等,故 A错误;B、当 r r o 时,分子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故 C错误;D、当 r=l O r o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故 D正确。

      故选D答案:(1)分子的距离;斥力;减小;(2)D 7 .在学习了“分子动理论”后,小宇进行了以下几个小实验:(1)如图甲所示,小宇在一个圆柱形量筒中依次倒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和无色的水,放置3 0 天后,液体变为均第 4 页 共 1 4 页匀的淡蓝色,这 说 明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如图乙所示,小宇先后将5 0 m L 水 和 5 0 m L 的酒精倒入玻璃管中,反复翻转几次后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 于 1 0 0 mL,这说明:分 子 间 有 间 隙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 水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 细(选 填“细”或“粗”)的玻璃管3)如图丙所示,小宇用细线拴住玻璃板的四个角,用弹簧测力计勾住细线,将玻璃板平放在水面上与水面刚好接触,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变大了,这说明:分 子 间 有 引 力这个理由可以用来解释固体很难被 拉伸(选 填“拉伸”或“压缩”)解:(1)水分子和硫酸铜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上面的水分子要向下运动,进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同理硫酸铜分子向上运动,进入到上面的水中;(2)将 5 0 m L 的水和5 0 m L 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小于1 0 0 m L,正是由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间隙,才会导致混合总体积变小;由于水的密度比酒精的密度大,因此应先注入水,其目的是便于记录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由于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化不大,选择内径较细的玻璃管进行实验时,其高度变化更明显,实验现象更加明显;(3)当玻璃接触水面时,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距离较近,故两种分子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引力,用弹簧测力计将玻璃拉起需提供比玻璃重力大的力.说明玻璃和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分子引力;由于分子间引力的存在,固体很难被拉伸。

      答案:(1)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间有间隙;水;细;(3)分子间有引力;拉伸考 点0 2内能【高频考点精讲】一、内能1、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单位:焦 耳(J)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3、特点(1)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第 5 页 共 1 4 页(2)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1、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2)热传递实质:内能的转移3)热传递条件: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4)热传递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5)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6)注意事项热传递是传递热量(内能),而不是传递温度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即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即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热传递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1)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

      2)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热点题型精练】8.以下关于同一物体的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D.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解:A.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 A 错误;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 B 错误;C.同一物体,质量不变,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故 C 正确;D.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 D 错误答案:C 9.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压下活塞,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起来在下压活塞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6页 共1 4页A.活塞对筒内气体做了功B.筒内气体温度降低C.筒内气体的内能不变D.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解:A、活塞下压挤压空气,压缩空气体积,对空气做了功,故 A 正确;B C D、下压活塞时,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使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时,筒内棉花燃烧起来,故 B C D 错误。

      答案:Ao1 0.如图所示,在平底烧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观察到许多物理现象,其中分析错误的是()A.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B.往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少C.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内有白雾出现,是液化现象D.塞子跳出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解:A B、向瓶内打气,压缩气体做功,使瓶内气体内能增大,故 A 正确、B 错误;C、塞子跳出时,瓶中出现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 C 正确;D、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瓶内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 D 正确答案:Bo1 1.如图所示,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第 7 页 共 1 4 页A.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C.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实现的D.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