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正银鲫及养成.docx
13页方正银鲫及养成方正银鲫,与普通鲫统称为鲫鱼、鲫瓜子(东北)、喜头(湖北)、 鲋鱼、寒鲋(台湾)、鲫仔(闽南)、鲭(古名)等方正银鲫原产 地为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该鱼在分类上属鲤形目,鲤科,鲤亚 科,鲫属,鲫种,银鲫亚种方正银鲫与分布在前苏联欧洲地区和日本的单性型银鲫(只有雌 鱼,没有雄鱼)不同,它具有雌、雄两性,且两性的染色体数和核型 都相同,是世界上仅有的两性型三倍体银鲫种群,以营雌核发育繁殖 后代银鲫分布于整个西伯利亚的太平洋水系中流入咸海各河川的下 游也有此鱼在黑龙江省的镜泊湖、兴凯湖、五大连池、龙凤山水库 等湖泊、水库和内蒙古的达费湖、贝尔湖都分布与方正银鲫相同的两 性型三倍体种群,而在松花江、黑龙江、嫩江等水体仅是三倍体的单 性型种群方正银鲫具有生长快、营养丰富、易饲养等优良品质在长江流 域至珠江流域,养殖周期为一年,当年可养成体重0.15~0.4千克的 商品鱼;在北方地区,则需要养殖两年,体重可达到0.2 干克鱼肉 中富含蛋白质(鲜肉粗蛋白含量为17. 6%左右)和10种必需氨基酸 (含量为 8.45%)因此肉味鲜美,是淡水商品鱼类中的上品目 前,方正银鲫的市场售价为 20~3O 元/千克,是水产品市场颇受欢 迎的商品。
方正银鲫从1975年以来,已在全国推广13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推广面积达到 40 多万亩(亩为非法定计量单位, 1 亩=1/15 公 顷,下同),经济效益达亿元以上由于该鱼具有营养价值高,味道 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养殖前景十分广阔为保存方正银鲫原种,1991年12 月经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 员会审定批准在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建立国家级方正银鲫原种 场1997 年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原种一、外部形态特征体型短,体高而侧扁头小,吻钝,口端位,下唇厚,唇后沟仅 限于口角无须,眼小,位于头侧上方背鳍具有硬棘,外缘平直, 后缘锯齿粗,排列稀胸鳍不达腹鳍尾鳍分叉浅,上下叶末端尖 鱼体背部、背鳍和臀鳍为黑灰色,体侧深银白色,体侧每个鳞片的边 缘颜色稍深二、生活习性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是一个富营养型中型丘陵水库,位于 黄泥河上游,1965 年建成,集水面积 175 平方千米,总库容 600 万 立方米,实际养鱼水面4050亩,多年年平均积温为2500〜2600°C, 全年无霜期为120〜130天,冰圭寸期为150天左右库区最高水温 31C,最低水温为0.1C。
明水期透明度偏低,平均为39.3厘米 pH值6.79,溶解氧9.28〜12.8毫克/升之间总硬度平均为81.42 毫克/升,总碱度在0.55〜6.1毫克/升矿化度平均72.92毫克/ 升,阳离子中钾钠离子含量高,其重量比占 47%,阴离子中重碳酸 盐重量比占69.1%因此该库水质属CCal型库中浮游生物极为丰 富,生物量平均为17417毫克/升,以蓝藻门种类数量和轮虫数量最 多底栖生物多,平均生物量为48.75克/米2水生植物丰富,以 沉水植物为主,分布在水深0〜1米的沿岸带,生物量为0.55千克/ 米 2栖息鱼类主要是银鲫和狗鱼方正银鲫在这样优越的生态条件 下生长、发育和繁殖,它和其他银鲫一样属典型的底牺鱼类春季,水体解冻,水温上升,它从水库的深水区(越冬场)进入 浅水区,强力摄食,4 月中下旬或5 月初开始产卵繁殖;整个夏天, 它和子代都在水草丰富的浅水区中生活,特别是黄泥河上游,由林区 随雨水带入有机质的浅水区,这里浮游生物丰富,聚集着大量的幼鱼; 秋季,进人9 月中下旬,生活在浅水区的银鲫开始回到深水区过冬 在越冬中,它们聚集在一起,集群过冬,集群有利于抵御低温银鲫 可生活在盐碱水域,但对偏酸性的草炭水域不适应。
它们对水中溶解 氧的要求不严格,在几乎测不到溶氧的水中,仍能活着因此,北方 的许多浅水湖泊、水库因溶解氧不足,没有其他鱼类生存,而鲫鱼成 为主产鱼类双凤水库实际是一个鲫鱼和狗鱼型水库三、食性(一)仔、稚鱼的食性(1) 全长5.5〜7毫米的仔鱼,其食物主要是轮虫、小型枝角类 和单细胞藻类2) 全长 7〜10 毫米的仔鱼,以桡足类的无节幼体为主3) 全长 10〜12 毫米的仔鱼,食物中出现摇蚊幼虫和腐屑4) 全长 12〜14 毫米的稚鱼,主要食物为低等甲壳动物和摇蚊 幼虫,许多单细胞藻类和腐屑的分量增加5) 全长 12〜20 毫米稚鱼,食物中以植物性食物和腐属为主,并含有相当多的摇蚊幼虫和低等甲壳动物6) 全长 21〜29 毫米的稚鱼,以植物和腐屑为主7) 全长 29〜38 毫米的稚鱼,再次转变为摄食浮游生物8) 全长 40 毫米的幼鱼,食物成分与成鱼相似二) 成鱼食性成鱼的主要食物是腐屑和藻类方正银鲫不同季节的食物成分也 有所变化,春、夏、秋季植物性种类出现率较高,而在秋季动物性种 类逐渐增高,冬季肠中也充满食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方正银鲫的 肠道中商品饲料占主要成分四、生长特性 方正银鲫生长很快,各龄组的生长速度明显超过其他水域银鲫和 鲫的生长,尤其在第3 年至第5 年之间,它的生长表现出如下特点:(1)3 龄以前,每年的生长几乎比前一年快1 倍,4 龄达到最佳 生长值,5 龄以后生长明显减慢。
2)与一些水体(龙凤山水库、五大连地、镜泊湖、达费湖、 松花江、嫩江、黑龙江)的银鲫比较,2 龄以前生长相似,但3 龄以 后该鱼生长明显加快,大大超过这些水体同年龄鱼的生长值如方正 银鲫的 3 龄鱼体长相当于龙凤山水库的4 龄鱼,五大连池、镜泊湖、 嫩江和松花江的5 龄鱼;方正银鲫的4 龄鱼体长超过龙凤山水库、达 赉湖、嫩江、松花江、兴凯湖的6 龄鱼3)与莲花泡、扎龙湖等水体鲫鱼比较,方正银鲫鱼的生长从 玉龄开始就超过两个湖鲫鱼生长值的1 倍以上,表现出该鱼明显的生 长优势4)方正银鲫第 2 年开始性成熟,体长在 9 厘米左右,但与其 他鱼类不同的是,其性成熟后继续表现生长优势,一直维持到 5龄以 后池塘养殖条件下的生长速度 :方正银鲫在池塘人工养殖条件下, 其生长速度和放养密度、生长期有密切关系在上海地区,池塘养殖 方正银鲫和异育银鲫,当年鱼个体重可达到0.15 千克;在外荡养殖, 体重可达到 0.3 千克在湖北,池塘套养异育银鲫(因方正银鲫雄鱼 很少,都用鲤鱼雄鱼精子人工授精),亩放更花鱼种 80 尾左右,当 年个体重可达到0.2〜0.25千克;池塘主养,亩放夏花鱼种1000尾 左右,当年个体重可达到 0.15 千克左右;湖泊放养,当年个体重也 可达到0.15千克。
在湖南和广东,池塘养殖当年个体重可达到0.3〜 0.4 千克而在北方,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等省(区)养殖 方正银鲫或异育银鲫,池塘套养,亩放夏花鱼种100 尾左右,当年个 体重可达到 0.10 干克;池塘主养,则能培养50 克左右的鱼种,需两 年养成由此可见,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方正银鲫可当年养成,养 殖周期一年方正银鲫南移后的生长快,并不是它的遗传特性有所改 变,而是由于生长时间延长的结果五、养成(一)池塘养殖池塘成鱼养殖,在北方地区,以养殖方正银鲫为主而长江流域 以南地区,则主要养殖异育银鲫这是由于前面提到的,方正银鲫群 体中雄鱼很少,很难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要,而鲤鱼雄鱼的精液量很 大,几尾、几十尾就可以满足生产的需要同时,异育银鲫都为单性, 同龄雌鱼体重要比雄鱼高 15%左右因此,养殖异育银鲫可提高产 量笔者认为,方正银鲫和异育银鲫生长相似,这是多年反复试验的 结果目前,各地池塘养殖成鱼的方式有多种,归纳起来主要为三种, 即池塘主养、鱼种池套养和成鱼池套养这些养殖方式所要求的池塘 条件(如面积、清塘、消毒、施肥等)和日常管理与鱼苗、鱼种和亲 鱼培育等条件基本相似,这里不再重述。
但作为成鱼养殖的池塘要想 获得高产稳产,根据实践,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面积适中,以5〜10 亩为好;池水较深,一般在 2〜2.5 米;有良好的水源和水质,注排 水方便;池形整齐,堤坝较高、较宽,池底平坦,不渗水,洪水不淹, 便于操作,并有一定的面积种植饲料作物如鱼池达不到上述要求的, 应加以适当改造1、池塘主养根据亩产指标及规格要求,有三种放养方式:(1)银鲫产量占总产量的 40%,当年鱼平均个体重可达到 0.2 千克以上,平均亩产 350 千克左右2)银鲫产量占总产量的 50%,当年鱼平均个体重在 0.18 千 克左右,平均亩产500 干克左右3)银鲫产量占总产量的 60%,当年鱼平均个体重可达到 0.16 千克,平均亩产 450 千克左右2、鱼种池套养一般在每亩鱼种池中套养银鲫夏花鱼种100〜120尾,四大家鱼 鱼种按常规密度放养这种养殖方式对银鲫不单独投饵,也不需要其 它投入,经饲养150天左右,每亩可增收银鲫20〜25千克,平均个 体重可达 0.25 千克左右,而且不影响地中家鱼鱼种的生长和出池规 格湖北曾在鱼种池中每亩套养80、100尾个体重4.35克和11.3克 银鲫的养殖试验(鲢鱼的放养量为每亩 3000〜3500 尾,另加 5%〜 10%草鱼和团头鲂)。
饲养150天,银鲫放养尾重4.35克,出池时平 均个体重为 0.16〜0.23 千克之间,月平均增重 45.7 克/尾,成活率 为 95.8%,亩产分别为14.7 干克和17.45千克另一组银鲫放养尾 重为1 1.3克,出池时平均个体重0.2 2 〜 0.28千克,月平均增重59.67 克/尾,成活率为 92.8%,亩产分别为 20.1 千克和 23.7 千克两 组试验的家鱼种的回捕数量都是3000尾左右,鱼种规格达到12〜15 厘米3、成鱼池套养这种养殖方式,类似于鱼种地套养,每亩成鱼池套养银鲫100〜120 尾,放养规格6 厘米以上,饲养180 天,亩可增收银鲫商品鱼20 千克左右,平均体重 0.15 千克以上投放鲢、鳙、草、团头鲂等鱼 种 700 尾,平均亩产可以达到 250 千克左右二)湖泊放养在4000〜5000亩小型湖泊中,亩投放6厘米以上银鲫20〜30尾, 当年可产商品鲫1〜3万千克,平均尾重达到0.15千克以上这种养 殖方式,在湖北、山东和上海等地已见成效三)饲料及投喂技术(1)银鲫的营养需要 银鲫和其他鱼类一样,需要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这些营养物质 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如果缺 乏其中一种或多种必需的营养物质,将导致生长减慢、鱼病发生,长 期缺乏,将引起死亡方正银鲫是杂食性鱼类,从鱼苗孵出到体长 2.0 厘米以前,主要摄食轮虫等甲壳动物,这与多数鱼类的食性一致; 从体长2.0厘米以后与成鱼一样,以摄食藻类和腐屑为主,能消化其 他鱼类不能消化的蓝藻类,并从这种藻类中摄取的碳,达到 43%〜 50%目前对银鲫的营养需求还无人研究,但从上述食性分析,它的 营养需求,应该介于鲢鱼、罗非鱼和鲤鱼之间由于鲢鱼摄食浮游植 物,不需投饵,无人研究其营养需要而罗非鱼、鲤鱼的营养需求, 则研究较多因此,这里暂借用罗非鱼、鲤鱼的营养需求蛋白质是 鱼体的一切细胞和组织组成成分,约占鱼体混重的 16%〜18%罗 非鱼最适生长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为38.68%鱼类的蛋白质是由二 十几种氨基酸所组成,其中 10 种氨基酸为鱼体本身不能合成,必须 从食物中获得,鲤鱼对这10种必需氨基酸的需求量为35.6%,对脂 肪和必需脂肪酸在饲料中的需要量为5%〜12%,对糖类在饲料中的 需要量为 25%维生素是维持鱼类生长发育,保证体内正常生理活 动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物质,绝大多数维生素是辅基的基本组成 部分,参与鱼体内的各种生化反应,缺少它,鱼体会出现某些酶活性 失调,造成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