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艺术活动课后评议.docx
9页大班艺术活动课后评议开展艺术活动,作为大班的教师要做好课后评议,应时时处处注 意激发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创作欲,站在幼儿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幼 儿,竭尽全力肯定幼儿的一切努力,激励幼儿进步,促进幼儿各方面 能力的培养及个性、人格的完善,使幼儿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下面是店铺整理大班艺术活动课后评议的范文,欢迎阅读! 大班艺术活动课后评议篇一在培训中,我们观摩了大班的美术绘画活动《花儿朵朵》,受益 匪浅,在观摩中学习、在参与小组讨论中评析、在聆听讲座后反思, 学习观评活动的过程中,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对该活动的思考一、目标制定体现适宜性目标是活动的起点与归宿它的科学性十分重要,老师在说课时 呈现的目标设定充分考虑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发展方向、最近发展 区,体现了适宜性重难点的定位恰当如,重点:大胆用水粉颜料 表现花的特点难点:学习组织画面,表现花的形状、色彩美二、教师提问体现有效性 通常,教师在活动中运动得最多的引导方式就是提问,提问是否 有效直接关 系到孩子的学习是否有效老师的预设提问与追问都充分 考虑到这一点1、在欣赏花的图片的环节,老师问:“你喜欢哪朵 ?说说它的形 状、颜色 分析:这是老师在活动前经过精心思考设计的预设提问, 这样的提问紧紧围绕本次活动的目标进行,意在让幼儿在观察花的形 状、颜色时,把握画花的关键要素:形状、颜色。
为后面绘画环节起 到很好的铺垫作用2、欣赏名画《向日葵》时,老师问:“看看这朵花像什么?”有 孩子回答:“花心像洗脚盆、花瓣像辣椒”在充分观察《向日葵》 后,老师及时追问:“你准备画一朵什么形状的花?”分析:老师启发幼儿将花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为后面部分 幼儿创想花的形状作铺垫教师的追问:“你准备画什么形状的花?” 即是在前一问题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大胆将生活中看到 的形状设计成花的形状,如,有孩子的回答:“心形、梯形等等”孩 子的回答充分体现了老师层层深入的递进性提问的有效性三、绘画工具的使用体现合理性美术绘画活动注重幼儿使用绘画工具的良好操作习惯、卫生习惯 的培养要 培养好这两种习惯,老师提供的绘画工具与示范操作要考 虑从合理性老师的活动就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事先为每桌有序、整 洁摆放好颜料、画笔、纸巾,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干净的绘画环境绘 画活动中,老师在做教学准备时,操作工具能摆放得艺术,其实是能 为孩子的良好绘画习惯培养起到很好的暗示作用的老师在示范绘画环节,每一个细节动作都注重了对孩子良好绘画 习惯的培养,如:将笔上沾的多余颜料轻轻刮在颜料瓶颈,防止颜料 洒落在地上、桌面上。
细节往往是孩子潜移默化学习的重要地方老 师注重细节式的操作方式充分体现了绘画工具使用的合理性四、 欣赏与作品展示、评价体现审美性 审美性是美术活动基本要素要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美,他们 才能更好的 发现美、创造美1、开始的引入环节,老师让孩子欣赏几种有代表性的花的图片分析:美丽的花,冲击着孩子的视觉,把孩子带入花的世界仿 佛置身于花的海洋,丰富的视觉感知为孩子在后面部分表现花的美, 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2、在孩子绘画完后,作品一一呈现出来时,观摩的老师们不禁感 叹:“好美呀!”孩子们也在互评中,纷纷表达自己的喜欢的作品、表 达自己欣赏到的美分析:细细分析,作品让人感觉这么美的原因——老师展示作品 的方式很讲究艺术气息,将黑卡纸为背景的画贴在白纸做的长纸卷上, 黑白搭配的“装裱”方式,十分具有视觉美感让欣赏者有艺术享受、 让绘画者有创作成就这正是美术活动审美性的充分体现3、谈谈自己一点的疑惑:在幼儿绘画时,老师用PPT展示了许多 美丽的花的图片而孩子在专注作画,没有欣赏图片,也没有从图片 中得到绘画启示这些图片是否在本次活动前,作为前期准备让孩子 欣赏了,丰富了孩子的经验,如果没有在活动前欣赏,只是在本次活 动中第一次呈现。
那这些图片在孩子绘画时呈现,是否起到了暗示引 导的作用?观评活动中,自己一直力求从浅思考者向深探究者发展,经验的 积淀是必备条件为此,作为一名经验欠缺的一线教师,我将努力在 观摩、学习、研讨中循序提高自己观评活动的能力 大班艺术活动课后评议篇二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教育评价在教育过程中不断 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让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认识到:评价在教育 过程和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起到巨大的作用然而,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们虽然在美术教学目标的 制定、活动的设计、现代技术与美术课教学的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 的成果,但却忽视或忽略了对美术教学评价的实践与研究,使得美术 教学评价相对滞后,教师对幼儿的评价步入了诸多的误区:只重视占 少数的较好与较差的作品,忽视占大多数的一般的作品 ;只重视美术作 品的结果,忽略幼儿美术活动的过程;只重视作品评价,而忽视了对教 学活动本身产生问题的反思,较少思考教师教育行为、方法的不足与 矫正;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幼儿的主动参与;只重视幼儿美术作 品所表现出来的现状,忽视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等等教学评价体现的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学评价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 中适当、正确、灵活的运用显得格外重要。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认为:评价不是为了区分而是为了 改善所谓的“改善”,即通过评价获得反馈,从而对教学加以调节, 使之获得最佳的教学效益幼儿园美术评价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幼儿绘 画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 干,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一、评价主体多元化,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作为一名教师,应时时处处注意激发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创作 欲,站在幼儿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幼儿,竭尽全力肯定幼儿的一切努力, 激励幼儿进步,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及个性、人格的完善,使 幼儿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1. 自我评价:幼儿对自我的一种评价形式,是把评价幼儿学习成 就的权力,由教师转向幼儿;幼儿由被动评价者转向主动参与者,从而 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日本教育家木地一说的好:“如果 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的孩子将会成 为英雄和天才幼儿自评时,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评定,给予他们充 分的肯定,幼儿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了自信,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也日益 提高如大班美术活动《神秘的树林》这一活动,我就将幼儿的自评 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整个活动我为幼儿提供一个“树林”背景, 然后幼儿自由想象,每人完成一张线描的草图,并与周围同伴交流— —谈一谈自己构图的优点以及与他人想象的不同之处,到最后介绍自 己完整作品的优点。
幼儿通过自评,不仅激发了自信心,而且可以取 长补短、互相学习,同时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2. 幼幼互评:这种评价是让孩子之间互相展开各种形式的评价, 从而保持他们学习的兴趣,而这种互评活动也能使一些较难的技能技 法及问题迎刃而解例如在大班美术活动《我的谢师卡》教学中,要 求幼儿设计出各种形状和装饰谢师卡是教学的重点,在课后展评时, 我就请幼儿把自己的作品都集中摆放在一起,然后请幼儿围成半圆坐 好,分成红黄两队,先让个别幼儿来介绍自己的作品,然后再由两队 幼儿以竞赛的形式来说说这张邀请卡哪里设计得好?哪里设计得还不够 好?怎么设计会更好?等等一系列问题,从而让幼儿在相互评价的过程 中,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作品的好坏以及改进的方向,提高了幼儿对评 价活动的兴趣因此,互评活动能使幼儿发现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同 时也使他们了解和认识到自己的不够,以此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3. 家长评价:对幼儿来说,教师和家长对他们的影响是一致的, 家长的评价对孩子在美术能力方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 们现在的教育往往在家长评价方面做的还不够,家长的评价标准不够 贴切,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许多家长就喜欢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 孩子进行比较,总感觉自己家的孩子画的不如别人好。
针对这一现状, 我就利用家园栏这一优势,经常向家长宣传新的美术评价标准,运用 评语评价的方法在幼儿作品的背面写上评语,如:“大胆构图,线条 流畅”、“想象力丰富,能画出与他人不同的作品”、“观察仔细, 物体重叠关系表现较好”、“色彩搭配大胆,鲜艳”、“画面丰富, 构图巧妙”、“画面夸张、有趣”等等各具特色地评价,让家长形成 看幼儿作品的小评语,慢慢地改变家长的观念,了解美术作品的评价 标准是以幼儿的心理与认知为重点,学会欣赏幼儿画中的童趣4. 教师评价: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对于孩子的作品,教师要采取 多层评价的方法首先要考虑的是整体评价,在本次活动中有多少幼 儿能达到预定的目标,所完成的作品从美学角度看具有什么样的水平 其次要对幼儿进行部分评价,可以从幼儿的情感和能力等方面进行逐 一评价情感方面的评价对幼儿的发展非常得重要,良好的情感是绘 画的基础,孩子愿意画、喜欢画,才能绘画出自己想画的作品来在 此基础上,教师再对不同的幼儿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要对幼儿进行 纵向的评价,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由于建立了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参与和幼儿自我反思、自 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在师生的相互沟通中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 信任,形成了积极、民主、平等、友好的评价关系。
有利于幼儿找到 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使之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二、评价方式多元化,促进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积极性由于孩子年龄较小,他们的关注点总是在自己身上,因此在组织 幼儿进行美术作品评价时,他们往往只对自己的作品感兴趣,而对于 别人的作品却很少关心为此,教师应从多种角度、多种形式开展, 吸引幼儿评价的目光,从而提高幼儿评价的积极性1. 赏识式评价:教师在指导幼儿美术活动时应及时对幼儿作品进 行表扬与鼓励,如:《漂亮的民族娃娃》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对每个孩 子给予了不同的评价:“你的民族服装想的和别人不一样,它的样子 真多呀!”、“你画的民族娃娃的衣服上的图案真是别具一格!”、“你 的色彩搭配很鲜艳,真漂亮!”、“你观察的很仔细,能发现民族娃娃 帽子上的装饰不一样”、“你今天画得可真认真等等不同纬度的 评价这种鼓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绘画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 极的肯定,让幼儿有继续作画的愿望,使每位幼儿有成功的体验,给 幼儿树立了自信心,是幼儿自主学习的驱动力2. 故事式评价:这是采用故事的形式结尾的一种快乐教学评价方 法例如:幼儿创作画《可爱的小动物》,在引导启发幼儿讨论、绘 画出各种动物后,让幼儿讲述一段关于小动物的故事。
这个小故事可 以是教师讲的故事,也可以是幼儿自己根据所画的小动物之间的联系 创编的故事这样既加深了幼儿对动物的了解,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 展,更激发了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积极性3. 画展式评价:教师在完成美术活动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让幼儿 互相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例如:绘画《快 乐的六一》,教师指导幼儿尽情发挥自己的水平,使幼儿能够画比较 好的作品在美术活动最后,教师组织幼儿开一个画展,让幼儿既能 欣赏到别人的作品,又激起了幼儿对绘画的热爱之情通过开展故事、游戏、展览等多种评价形式,使幼儿在轻松、快 乐的评价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关注到了同伴的作品,积极参与了美术 作品的评价活动,提高了自身的评价水平三、转移评价重心,提高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主动性1.关注兴趣表现,进行适宜性评价幼儿年龄小,知识面窄,对 事物的认识不深刻,思维方式非常幼稚,所画物体往往也不成比例, 多为象征性的作画,他们所画的人物往往是头大身体小,有的干脆用 一条直线代表一只手臂或一条腿,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他们的作品虽然稚拙,但由于孩子眼中的世 界,或主观或夸张,极富有独创性和新颖性,因此,他们的作品却也 妙趣横生,作为教师应保护幼儿的这种绘画兴趣和特点,与幼儿一起 分享他们创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