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pdf
3页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一、汽车在高原和山区使用的特点汽车在高原和山区使用的特点是:海拔高、气压低,发动机冷却系易“开锅 “ ;弯多、坡陡,行驶不安全;海拔高、气压低,发动机充气量减小,导致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下降1.海拔高度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1) 对发动机动力性的影响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压逐渐降低, 空气密度逐渐减小,导致发动机充气量下降,动力性降低海拔高度每增加1000m,大气压力下降约11.5 %,空气密度减小约9%,功率下降 10%左右2) 对发动机经济性和使用寿命的影响汽车在高原条件下使用,空气密度下降, 导致混合气变浓, 从而发动机油耗上升另外,因过浓混合气燃烧不完全,窜入曲轴箱, 冲淡机油, 所以又加剧了机件的磨损,缩短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3) 对发动机冷却系的影响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力的降低,水的沸点也降低因此, 冷却水易发生沸腾现象,蒸发量增大同时,由于冷却水的沸腾和经常添加,冷却系易形成水垢,使散热能力降低4) 对润滑油的影响由于发动机功率下降,所以, 发动机需长时间满负荷工作,从而容易产生过热现象,导致机油变稀,润滑性下降2.对制动系的影响 1) 汽车在山区行驶,制动频繁,导致制动蹄摩擦片和制动鼓发热。
特别是下长坡时,制动蹄摩擦片温度很高,有时超过其所能承受的温度限度(250℃) ,此时,制动蹄摩擦片的摩擦系数急剧下降,严重时可能制动失灵另外,制动蹄摩擦片持续高温,磨损加剧,常有破裂现象2)气压制动的汽车,因高原山区空气稀薄,空气压缩机的供气压力不足,而且制动频繁, 增大了耗气量,所以常常不能保证汽车,特别是汽车列车的安全制动3)液压制动的汽车,在高原和山区使用醇型制动液,制动管路常发生气阻现象,致使制动失灵,造成事故二、高原和山区行车的技术措施1.提高发动机功率1) 适当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采用高压缩比的气缸盖,能够提高压缩比高压缩比缸盖可以是特制的,也可以将原缸盖减薄,使燃烧室容积减小,提高压缩比2)调整配气相位为了适应高原和山区的环境,可将气门间隙适当调大,缩短气门开启期,使配气相位更为有利,从而提高汽车低速动力性3)合理调整油、电路(1) 可按海拔高度调整主量孔,减小流量, 并适当加大空气量孔,以改善混合气质量,提高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2) 除了调整主量孔和空气量孔外,还可以适当降低浮子室油平面,以减少燃油供给量,使混合气变稀 虽然稀混合气的火焰传播速度较慢,功率有所下降,但燃烧完全,热效率相对提高,燃料消耗可以有所降低。
3) 加大点火提前角和火花塞间隙,减小断电器触点间隙因海拔高, 发动机压缩终了的压力降低,火焰传播速度减慢,所以可将点火提前角比平原地区略为提前2~3°适当调大火花塞间隙、调小断电器触点间隙,可以增强火花塞跳火强度,但断电触点间隙不能过小,防止触点烧蚀4) 采用含氧燃料含氧燃料就是在汽油中掺入酒精、丙酮及其它含氧化合物这些物质的分子中含有氧,使燃烧过程中的氧气量增加,从而补偿了高原气压低、空气量不足的问题5) 采用增压设备、采用增压设备是改善车辆高原地区的动力性、经济性的有效方法装有增压器的发动机,进气压力增大,进气量增加,改善了燃烧条件,使有效功率得到提高发动机有效功率的增加与增压压力基本上成正比现代汽车发动机的增压压力一般不超过147~156.8kPa 2.高原和山区安全行车措施1) 采用辅助制动器辅助制动器有电力涡流制动器、液力涡流制动器和发动机排气制动器三种,前两种体积较大,结构复杂, 多用于山区或矿用重型汽车上发动机排气制动是一种有效而简便的措施,它在发动机制动的基础上,再在发动机排气管内装一个片状阀门,利用关闭发动机的排气通道来牵阻发动机的转速,以达到控制车速的目的2) 采用矿油型制动液液压制动的汽车大多数使用醇型制动液,其所含的酒精极易挥发和吸水。
在高原山区使用,制动频繁, 制动管路易发生气阻现象,导致制动失灵,给行车安全带来极大威胁采用矿油型制动液可以弥补该缺陷矿油型制动液具有制动压力传递快,制动效果好、 不易挥发变稠等待点,但使用矿油型制动液必须同时换用耐矿物油的橡胶皮碗3) 改进制动蹄摩擦片材料目前国内生产的石棉制动摩擦片,所耐最高温度指标是250℃, 这对山区行驶的汽车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必须提高摩擦片的耐高温性能4) 制动鼓淋水散热为了防止制动器过热,在下坡前开始对制动鼓外圆淋水进行冷却,这可以基本防止摩擦片的烧蚀现象采取制动鼓淋水的方法虽然很好,但缺水地区无法使用5) 加强制动系的检查和维护工作,保证制动系技术状况完好,并严禁下坡熄火滑行3.加强轮胎维护高原山区的道路等级低,制动、转向、换档次数量明显增加,轮胎磨损加快因此,宜于适当缩短维护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