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罗姆贺拉斯和施莱尔马赫三种翻译模式对比学习范文.docx
11页杰罗姆,贺拉斯和施莱尔马赫三种翻译模式对比学习 摘要:本文对杰罗姆,贺拉斯和施莱尔马赫三大翻译模式进行阐述,并就翻译案例对三者进行对比研究本文最终得出结论:不同类型文本的翻译需要不同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杰罗姆模式 贺拉斯模式 施莱尔马赫模式 对等 忠实 直译一意译 由于翻译标准一直受到历史,动态和民族的限制,“翻译”在不同文化环境,文化模式和文本模式下也就有不同的定义不过翻译是不同民族之间重要的交流活动,通过翻译使人类知识和财富达到了的共享和传承但是古往今来究竟哪种翻译模式和翻译策略更适合各种文本翻译,这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围绕不同文化环境和不同文本模式中翻译方法的选择问题展开对三种翻译模式进行对比,力求探讨不同文化里不同文本的翻译方法,对“不同文本需要不同的翻译策略”(Bassnett, S.& Andre.Lefevere,2022,P4) 进行例证 一、三种翻译模式――杰罗姆模式贺拉斯模式,施莱尔马赫模式 翻译模式数不胜数,但这里我们讲到的仅限于这三种特定的翻译模式――以杰罗姆,贺拉斯和施莱尔马赫这三位翻译理论家命名的杰罗姆(St.Jerome)模式,贺拉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模式和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E.D.Schleiermacher)模式。
(一)杰罗姆模式 杰罗姆模式其实是一种逐字逐句翻译的典范在这种翻译模式框架里翻译者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本,在当时也就是要忠实于《圣经》对等概念是杰罗姆翻译模式的核心,它指的是使译文机械地与字典里的词条解释相对应具体说来也就是,要把原文本按照字典解释绝对忠实地翻译到第二语言由于具有神圣而又深远的影响,《圣经》成为能够经久不衰的忠实翻译的标准当时最忠实的翻译也就莫过于这种逐字逐句.一一对应的翻译了这种翻译框架要求被翻译的词必须在字典中找到目的语中与之相对应的那个词来匹配,翻译时还必须使原词和译词上下一一对应逐渐地这种翻译模式不仅应用于《圣经》翻译还扩展到其他文本类型的翻译好的字典在这里可以保证译文的忠实性,因此目的语译文也就能够忠实于原文本 基于这种模式的翻译没有词汇和句子结构方面的任何替换,增减和变化,更谈不上其他细节上的调整杰罗姆模式着力于解决语言层次上的问题,因此这种逐字逐句的翻译不仅不能使译文达到句法上的平衡,而且还使译文非常晦涩难懂这种翻译模式没有考虑到原文本与目的语之间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模式的差异,也没考虑到文本模式之间的不同因此长期以来这种翻译模式一直牵制着翻译工作者的研究进展。
好在随着《圣经》影响力的递减,对等概念可以重新定义对等从此不再上机械地从字典里找对应词了,而是一种根据具体文本类型对对应词决策性地选择选文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被目的语文化所接受的,也就可以较为达意地翻译入目的语了没有真空中的翻译,也没有真空中的接受”这一事实也就被证实了 (二)贺拉斯模式 从时间上来看要先于杰罗姆模式的贺拉斯模式力求忠实于翻译者的主顾――目的语读者忠实翻译”不再是忠实于原文本,而是忠实于目的语读者忠实”的翻译者必须在两类文本和两类不同语言的读者间进行“共谋”(negotjate)以求两者兼顾 这种“共谋”是对谨遵传统对等翻译的挑战对等已不再是绝对意义上的对等,而是常常偏向优势语的对等,例如当时风靡一时的拉丁语和现在广泛盛行的英语贺拉斯模式强调生成于语言和由之生成的文本之间的文本模式和概念模式框架的存在,这是对杰罗姆模式的一大补充它在“文化资本”范围之内的具体翻译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共谋”受目的语读者的接受程度所影响共谋”帮助翻译者进行翻译时调节不同文化之间的优劣平衡首先翻译者要把翻译活动建立在概念和文本框架之上而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框架之内贺拉斯模式深受西塞罗(Marcys Tullius Cicero)的影响,赞成活译。
另外,贺拉斯模式强调译入语的文化环境,文化模式和译入语文本结构因此,我们可以把贺拉斯称之为“归化派”翻译的先驱 (三)施莱尔马赫模式 强调向译文读者保留原文本特色的施莱尔马赫模式对由类比产生的自动标准化提出了异议类比被用于否定译入语的优势地位和保留原文本的特色施莱尔马赫在他著名的演讲“论翻译的不同方法”中提出,一种语言被译人德语后应该读起来和听起来与德语有所不同施莱尔马赫模式强调“异化”翻译的重要性施莱尔马赫说,准确的翻译是基于对原文本的正确理解之上的,因此他认为翻译可以分为两类: 1.以作者为中心的翻译:读者应该站在原作者的立场上来读译文以获取更多文本信息 2.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译者在翻译时应该尽可能联系读者实际,在译文里尽量多提供信息,是读者阅读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 这两个翻译策略突破了直译和意译的界限,它们是“异化”翻译策略尽管有时这种模式下的译文不是很自然流利,但是它们可以拓展和丰富目的语 总之,杰罗姆模式是一种字面翻译模式,贺拉斯模式则是一种忠实于译文读者和优势语的意译模式,然而施莱尔马赫模式强调目的语的作用,这种翻译已经超越了直译和意译的界限这三种翻译模式在对等,直译和意译等问题上存在着一些差异。
二、三个翻译模式相关问题讨论 (一)对等 人们从传统上和字面上把“对等”理解为相似和近似相似而不是同一翻译中的“对等”指“与原文相同却又截然不同”对等概念尽管在翻译中达不到绝对对等,但它一直是翻译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其首要目标在于译者在不同类别文本中能够使用不同的词汇,短语,段落,篇章等译者应该考虑到语言单位的形式,意义,题材和一致每一个语言单位都需要他的对等效果奈达把对等分为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两类(Nida,Engene,2022,P156)动态对等满足读者的语言和文化上的需求,而形式对等顾名思义则是形式上的对等要达到一种好的对等效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译文要达意;2.译文要忠实于原文本;3.译文表达要自然明了;4.译文信息是读者熟悉的 (二)直译 直译实际上是一种逐字逐句的翻译直译要忠实于原文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好的字典翻译者很少会根据不同文本类型而考虑到语言单位的调整,例如:字词顺序,句型,修辞和意象忠实是杰罗姆模式的评判标准直译在对同族语言翻译时和在同一种文化模式中不同表达翻译是较为常见但是有时直译实在另人难于接受:1.当字词包含不同含义时;2.当字词作为功能词而不是实义词使用时;3.当翻译用的句型在目的语中没有对应时;4.当目的语中找不到与翻译词对应时;5.当原文本与目的语对应词不是同级词时。
把每个词的字面意思弄懂是必要的,但翻译文本时只做到这点是远远不够的 (三)意译 在直译不能达意翻译时,就需要意译了直译只能提供原文本的轮廓和大意,还需进行充实意译有时可以充实和丰富亘译,使文本变得优美为了满足读者理解文本需要,意译可以删减,替换,压缩,概括和解释意译牺牲了原文的表达方式和作者的原意图,达到译文自然达意尽管意译对文本改变很多,但它极大地保留了原文本意图 三、翻译实例研究 以下举了些格言,俗语和成语来讨论如何选择翻译策略格言,俗语和成语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经典表达,它们可以为翻译策略选择提供典范 (一)对等翻译 尽管不同国家存在不同的社会习俗和文化背景,但还是存在一些可以对应的表达方式,英汉语当然也有例如: A、.Easy come,easy go.来得容易,去得快 B、T0 err is man,to forgive is divine.犯错的是人,宽恕的是神 C.Well begun is half done.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D.Better late than never.迟到总比不到好 E.Grasp all, lose all.贪多求少。
这些句子在荚汉表达上存在对应的形式,内容,结构和用法对等翻译可以消除文化和文本差异以求取在原文本和译文中更好的对等效果 (二)直译 直译是翻译中的首选策略僵硬的直译阻碍翻译研究,而恰当的直译可在文化见自如地传播信息但是.正确的直译方法要求对原文本在形式,意思.语法结构的保留另外,译文必须自然达意例如: A. Marry in haste,and repent at leisure. 结婚匆匆,后悔无穷 B.All roads lead to Rome. 条条大路通罗马 C.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 笑到最后笑得最甜 D.More haste,less speed. 欲速则不达 E.Do not all you can; spend not all you have; believe not all you know. 力不可全用,物不可全尽,话不可全信,言不可全吐 当原文本像格言,俗语和成语一样能够在形式和功能上近似对等,直译就可以保留原文的风格了 (三)意译 尽管意译会在文本的形式,结构和意象等造成很大改动,但在直译不能把原文译得“信、达、雅”时,就该考虑意译。
但是意译可以尽可能准确地传输原作者的最初意图例如: A.As you make your bed,So you lie on it.自作自受 B.To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 C.Justice has long arms.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D.A man of all trades begs his bread on Sundays.艺多不养人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不同文化会用不同的意象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如果采用直译,翻译过来的文本就不能达意,更会造成两种文化上沟通障碍正确的翻译应该做到跨越两种文化差异,并为他们建立桥梁,是原文本和翻译为目的语的译文理解起来自然明了除此之外,一些文本还需要在结构上增减,替换和解释等适当调节来对应原文的表达例如: A.The fox may grcw grey,but never good.本性难移 B.A boy is a boy,two boys are half boy.and three boys are no boys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很多翻译案例都会涉及到文化问题。
如果译者对文化环境,文化模式了如指掌的,他们有可能翻译出好的译文,如果读者也对它们熟悉的话,就可很好理解译文和原文了如: A:Theree helping one another bear the burden of six.一个好汉三个帮 B.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集思广益 (四)其他情况 有时对于某些文本来说直译法和意译法都可一采纳因此我们不能说直译的比意译的好,或意译的比直译的好例如: A.Better die standing than live kneeling. a. Literal Translation: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b. Free TransIation: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B.Honey is sweet.butthe bee stings. a.Literal Tnwslatlon:蜜甜蜂蛰人 B. Free Translation:事有利弊 另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不同语言存在文化上的鸿沟,译者要考虑到文化因素 总之,三种翻译模式――杰罗姆模式,贺拉斯模式,施莱尔马赫模式在翻译中只要不相互排斥的话,可以各占一席。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