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中国古代史(四)隋唐时期考点1.pptx
23页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主题四: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概述,隋朝建立后,统一南北,结束了长时间政权分立的局面隋朝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创立了科举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继之的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呈现出繁荣、富强的盛唐景象,成为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但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至唐末五代,中国再次陷于割据势力膨胀、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思维导图,朝代,隋朝,唐朝,,再次实现了国家统一,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时代,“开元盛世”(唐玄宗),“开皇之治”(隋文帝),“贞观之治”(唐太宗),繁荣,,开放,,选官制度,民族政策,对外交往,科举制,和亲、册封等,玄奘西行、鉴真东渡,时间轴,隋朝,唐朝,隋朝建立,隋朝统一全国,唐朝建立,唐朝灭亡,时序坐标,贞观之治,741,开元盛世,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考点一,01,识记理解知识点,隋朝的统一与灭亡,581年,北周外戚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618年,隋炀帝(杨广)时隋炀帝的残暴统治表现为徭役繁重(开凿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多次巡游;三征辽东等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创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确立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科目增设殿试、武举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实行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维持了约1300年)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度,增加名额,提高进士地位隋朝 诞生,唐朝 完善,发展,明朝 僵化,清朝 废除,科举取士制度创立的影响能力拓展,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3、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维持了约1300年 4、到明清时,采用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材料一: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 材料二: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与科举制度有关的诗,能力拓展,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矣,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大运河的开通,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四段:自北向南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五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隋炀帝时,(605-610年),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2700多千米)积极: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消极:加重了百姓的劳役、赋税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不同时代的诗人对隋朝大运河的评价,能力拓展,(唐)胡曾汴河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唐)李敬方 汴河直进船 汴水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唐)皮日休 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胡诗认为隋炀帝开运河、游江都是隋亡的主要原因李诗却对大运河作了一分为二的评价,皮日休的诗充分肯定了大运河的作用,比一比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能力拓展,1、都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并被后世沿用(秦:中央集权制度;隋:科举制) 3、都修筑或开通了大型工程(秦:长城;隋:大运河); 4、都因暴政被推翻,很短暂,二世而亡; 5、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灭亡教训为后来的统治者借鉴,出现封建社会的盛世。
02,史料研读,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四年,又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 自是丁男不供,始以妇人从役 隋书卷三,材料一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北京、扬州,,积极: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开通大运河的影响消极:徭役繁重,加重了人民负担实战演练,2018江西中考,2“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 A.建立隋朝B.统一全国 C.开通大运河 D.创立科举制,【解析】由材料中“促数年之祚(国运)”“开万世之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2017江西中考,2“16世纪至19世纪,传教士向西方广泛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肯定地认为,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曾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据材料可知,科举制度() A.引发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B.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C.对西方文明进程产生一定影响 D. 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自由,【解析】由题干中“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曾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可知,中国科举制对西方文明进程产生了一定影响。
故选C2019江西中考,18节选穿越时空的伟大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运河恩泽利千秋】 材料一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汴渠), 名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 自板渚引河入汴口,又从大梁之东引汴水 入于泗,达于淮,自江都宫入于海 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自扬、益、 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 行商旅,舳舻 (zh l指首尾衔接的船只) 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依据材料一,分析大运河开凿的利与弊3分),利:贯通了不同水系,便利了南北交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等 弊:劳民伤财,激化社会矛盾感谢聆听,考点二,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