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壮剧《螺丝姑娘》的原型及民族特色.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凹**
  • 文档编号:162175448
  • 上传时间:2021-01-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1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壮剧《螺丝姑娘》的原型及民族特色   一、壮剧《螺丝姑娘》的取材由来   《螺丝姑娘》取材于流传在富宁县一带的壮族民间传说,有一年春天壮族赶"陇端";螺丝姑娘趁阿甲在普厅河上打鱼时,私自出水面来与阿甲相见,互相倾诉衷情,产生爱慕,后来结成情侣,相亲相爱,共享百年富州土司残暴贪色,无恶不作,已有妻妾十三房而不满足,见螺丝姑娘美丽出众,妄想霸占为他的第十四房太太螺丝姑娘坚决不答应,土司便施展阴谋诡计,出了"织布";、"造酒";、"养猪";、"称头";等几道难题,企图难倒螺丝姑娘哪知,螺丝姑娘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的解决了这几个难题狡猾的土司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又用"蚂蚁穿鼻子";、"灰搓绳子";、"颜色染山";等难题来要挟螺丝姑娘,并要她在一天之内做完螺丝姑娘在众乡亲的帮助下,又巧妙的做完了这三件事,使土司的阴谋全部落空于是,土司恼羞成怒,凶相毕露,要动武抢走螺丝姑娘螺丝姑娘忍无可忍,搬来普厅河水,淹没了土司府衙,淹死了吃人害人、欺压壮族人民的土司从此,她与阿甲和乡亲们自由幸福的生活在壮乡   《螺丝姑娘》以螺丝姑娘和青年渔民阿甲的爱情为主线,从"为与阿甲来会面,离宫出水到人间";开始,通过她与啊甲从相见到相爱再到结婚,土司从诱婚到逼婚再到抢婚,中间穿插了赶"陇端";、贺新婚、出难题、斗智谋,一直到后来搬来普厅河水淹死土司等一系列重要的情节,来展开戏剧矛盾冲突,掀起戏剧高潮。

      讴歌了壮族男女青年的自由爱情,鞭挞了封建土司制度的落后和野蛮,揭露了土司的愚蠢和贪婪   二、《螺丝姑娘》的民族特色      《螺丝姑娘》具有十分浓厚的民族特色如戏的第一场,选取了壮族人民一年一度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陇端";(又称"风流街";)为背景,展示了"年年春天三月三,普厅河上闹声喧,河东哥哥河西妹,陇端街上来相见";风情画卷让观众在轻松愉快中领略了"这一旁姑娘舞花伞,一旁小伙弹三弦一船跟着一船走,歌声笑声费满天";的欢快热烈的场面这就是富宁县一带壮族人民赶"陇端街";的真实写照,先声夺人,她新鲜活泼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给人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该剧从布景的设置、道具的运用、舞蹈以及壮族民歌的穿插等方面,都充满了壮族人民浓郁的生活气息如第一场普厅河风光,青山绿水,翠竹摇曳,木棉花红那些打着花伞,戴着篾帽,吹着木叶,弹着三弦,唱着山歌的壮族男女青年游弋在青山绿水之间,使人有了"人在画中,画在人中";的美感又如第二场阿甲家的竹屋、竹桌、竹凳、木缸等,就是壮家日常生活中使用之物,给人以真实、朴素、美观、大方的感觉第四次戏中把壮族地区广为流传的"手巾舞";、"碗舞";、"花棍舞";、"丢花包";以及"酒歌";、"郎恒山歌";、"天保山歌";等穿插运用,表现了壮族人民能歌善舞的特点,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使人尤感亲切,美不胜收。

      该剧的民族风格从头至尾贯穿始终,既"通俗";又"典雅";,既"新鲜";又"朴实";,真可谓"雅";、"俗";共赏,是一首如歌如画的民族诗   《螺丝姑娘》成功地塑造了螺丝姑娘和阿甲等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戏剧矛盾冲突和动作发展中展示人物性格螺丝姑娘对人间生活的向往,对贫苦渔民阿甲的真挚的爱情,体现了壮族青年对自由爱情和幸福生活的憧憬她不畏强权,不怕淫威,敢于当众揭露土司的丑恶嘴脸,与土司斗智斗勇,最后搬来普厅河水淹死土司,体现了壮族劳动妇女敢于反抗封建压迫的本色在封建社会里,壮族劳动妇女被压迫在社会的最低层,她们受压迫、受奴役、受歧视,说话不敢大声,走路不敢抬头,婚嫁被叫做"卖";,过着逆来顺受的凄苦生活螺丝姑娘勇敢反抗土司的行动,正是千百万壮族劳动妇女的光辉典范,她斗争取得的胜利,是旧时代广大壮族劳动妇女与封建统治阶级不屈不挠斗争的结晶螺丝姑娘聪明、机智,是壮族人民智慧的化身当土司屡设难题,妄图驯服螺丝姑娘时,她凭着聪明、机智的才华,巧妙的解决难题,使土司作茧自缚,狼狈不堪如土司要她称他的头有几斤的时候,观众不为她担惊受怕螺丝姑娘神情自若地接过秤杆,出现了下面这个精彩的场面:"螺丝姑娘(唱)不用称来不用称,老爷人头有一斤。

      土 司(白)啊!老爷的人头才一斤?你胡说!螺丝姑娘(接唱)老爷若是不相信,砍下头来称一称 ";这样的几句唱词、对话,恰当的表现了螺丝姑娘的聪明、智慧和土司的横蛮、愚蠢,令人拍手叫绝   紧接着,狡猾的土司又要螺丝姑娘在一天之内,办完"蚂蚁穿鼻子";、"灰搓绳子";、"染山";这三件难事,并自以为是,量定这三件事神仙也办不成螺丝姑娘在众乡亲的帮助下,又巧妙的全部办完 "绳子抹猪油,要粘蚂蚁一大串";,"用火烧草绳,草尽火熄绳不变";,"烧山、砍山,砍的一半现黄土,烧得一半成焦炭";土司膛目结舌,气得眼睛翻白   阿甲是个贫苦的孤儿,他勤劳,大家都在"陇端";街上欢娱之时,他却为了生计,在普厅河上打鱼,以求换取衣食他勇敢,看见土司追赶民女,他怒火满腔,"土司在追民女,我前去看看! ";于是撑船迎上,"用桨将土司的船一戳,螺丝姑娘在一戳,土司跌入水中 ";他善良,四面撒网打不着鱼,都打着同一个螺丝壳时,他内心有了新的发现:"这个螺丝真不错,金光闪闪映水波,拿回家去陪伴我,听我吹叶和唱歌 ";他的身上具有壮族青年勤劳、勇敢、善良的美德在后来螺丝姑娘与土司的几次斗争之中,他都敢挺身而出,成了螺丝姑娘的得力助手。

      他忠于感情,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他与螺丝姑娘的情感,像桃花一样的鲜艳火红,像扁桃一样的香甜可人,像芭蕉一样的从头到尾一条心体现了壮族青年诚实、朴素的情怀   对土司这样的反派人物,剧本只用"老爷生性爱风流";和"老爷只有老婆十三个,还要三个才满两桌";,以及"好哇!办喜事都不请老爷我? ";这短短的几句话,再加上后来出难题等,活生生的刻画出了土司好色、横蛮、阴险、狡诈、贪婪的嘴脸   《螺丝姑娘》继承了壮族民间文化的优秀传统,保持了传统的基本风格,又经过重新创造,有了新的发展,使古老的民间传说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