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在多民族混合学校的适应性-基于多民族混合学校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docx
8页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在多民族混合学校的适应性基于多民族混合学校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 杨玲 张红红摘要:目的:探析王英春、邹泓等编制的人际交往能力问卷(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Questionnaire)在多民族混合地区学生中的适用性方法: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随机抽取了3所民族混合中学,共550名学生统一做答人际交往能力问卷采用SPSS16.0和Liser18.70进行信效度分析,并对结构模型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量表具有较好的鉴别力,决断值CR检验显著(p=0.000<0.001);交往动力、交往认知、交往技能三个分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分别为0.702、0.846、0.924,人际交往能力总量表的系数为0.937;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三个分量表的因子拟合较好结论: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在多民族混合地区的中学生中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多民族混合地区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关键词:多民族混合学校 中学生 人际交往能力问卷 心理测量学研究1.引言作为一个社会个体,人与人之间随时进行着信息的沟通和物质品的交换,通过这种动态的相互作用人们之间形成情感联系,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质量对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技能、自我意识、学业成就和必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青少年应该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否则就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进一步影响其社会适应因此人际交往能力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青少年必须将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作为在青年期完成的发展课题之一对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测量,心理学家经常使用社交测量法、参照测量法、贝尔斯测量法和自陈式量表法等国内近几年也有一些测量人际关系的量表出现,常见的有郑日昌在其主编的(伏学生心理诊断》一书中提供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属于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诊断问卷,与人际交往能力的测量是有区别的Buhrmester指出,人际关系能力是个体发展亲密关系的能力,如与父母、亲密朋友、配偶或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他编制了“人际关系能力问卷”(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questionnaire ICQ),并用其考察了大学生和青少年的人际关系能力后来王英春、邹泓等对此量表进行了修订并用于对初中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问卷共35个项目,包括发起交往、提供情感支持、施加影响、自我袒露和冲突解决等五个维度,但是此问卷主要是对发展亲密关系的能力的测量,对于从总体上研究多民族混合地区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太适合。
近年来,王英春、邹泓等编制了“人际交往能力问卷”(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Questionnaire),包括交往动力、交往认知和交往技能三个分问卷,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但是以上信效度的测量主要是在汉族地区青少年中得到的,并且只用于对汉族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综合以上可以看出,关于人际交往能力测量的有效工具还是比较少,尤其是用于对民族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更少,本文用“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对民族混合地区的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施测,探讨本问卷在民族混合地区青少年中的适用性,以为民族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2.对象与方法2.1对象本研究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随机抽取了3所中学,包括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年级,发放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14份,回收率94%,其中汉族205人(39.9%),回族101人(19.6%),藏族140人(27.3%),东乡族68人(13.2%);男生261人( 50.8%),女生253人(49.2%);初中311人(60.5%),高中203人(39.5%)2.2研究工具王英春、邹泓编制的“人际交往能力问卷”。
包括交往动力、交往认知和交往技能三个分问卷,共62个题项交往动力分问卷包括交往欲望和主动性两个维度;交往认知分问卷包括交往重要性认识、交往原则认识和交往知识认识三个维度;交往技能分问卷包括沟通能力、提供支持能力、影响能力、情绪能力和适应能力五个维度问卷采用5点记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做“1”~“5”分,计算各维度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明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水平越高2.3数据的统计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问卷的项目分析、相关分析和信度分析;Liser18.70软件进行结构效度的验证性因素分析3.结果3.1人际交往能力问卷的项目分析将交往认知问卷、交往动力问卷和交往技能三个分问卷的总分分别按高低得分排序,分别取其前27%作为高分组,后27%作为低分组,将两者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1由表1可以看出,三个分问卷极端组之间比较的差异值,即决断值(CR)检验达到了显著(p<0.001),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鉴别力,可以做进一步分析3.2结构效度[来自WwW.lw5u.cOm]3.2.1因子与各分问卷的相关因子与总分之间、各分问卷间以及与问卷总分的相关见表2在相关分析中,交往动力分问卷中,题项7,11和12;交往认知分问卷中题项8,18;交往技能分问卷中题项3,13与各分问卷的相关介于0.343~ 0.386之间,低于0.4,但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01);各分问卷的因子之间的相关保持在中等程度,且相关系数低于与问卷总分的相关,说明因子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各因子能较好地反映问卷所要测量的内容。
由表3可以看出,各分问卷之间的相关低于与问卷总分的相关,且达到了显著(p<0.001),由此可见,人际交往能力问卷能较好的反映所要测量的内容,有较好的同质性3.2.2验证性因素分析采用Liser18.70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如表4由表4可以看出,各分问卷的拟合情况较好3.3人际交往能力问卷的信度通过克隆巴赫系数对问卷的一致性信度进行分析,结果如表54.讨论4.1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一所初中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同学们对有些题项的理解不是很清楚,比如青少年人际交往问卷一中第2题“我会积极主动发起与别人的交往”,中的“发起”一词,大家觉得有点抽象,并且与“主动”一词有点语义的重复,对此我们将该词删掉;所以题项12也修改为“我比较内向,不会主动与人交往”题项13“与人交往可以让我们避免孤独”中的“避免”改为“逃避”题项17“我会主动与刚刚认识的一个朋友进行交谈”,这句话的语义有点歧义,所以后来改为“我会主动与刚认识的人进行交谈”将青少年人际交往问卷二中的题项21,“我能清楚的阐述自己的观点”中的“阐述”改为“表达”,使得初中生在理解上更容易4.2项目分析中,决断值检验都较好的达到了显著(p<0.001),CR介于7.484一16.532 (>3.00)之间,可以看出,题项具有较好的鉴别力。
通过条目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分析,反向计分的题项与问卷总分的相关介于0.343~ 0.386之间,虽然达到了显著,但相关较低,这可能是由于题目数量比较多,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习惯了正向题,所以对反向题的反[来自wwW.lW]应不是很好分问卷各维度与问卷总分的相关介于0.720~ 0.920之间,但是交往动力分问卷中,题项7、11和12,交往动力分问卷中题项8、18,交往技能分问卷中题项3,13与各分问卷总分的相关介于0.343~0.386之间,低于0.4,相关不太高各分问卷之间的相关低于与总问卷的相关系数,即人际交往能力问卷能较好地反映所要测量的内容4.3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交往动力、交往认知和交往技能三个分问卷的拟合度指数2/df分别为4.56、3.25和2.60,即拟合度比较好相对而言,交往技能分问卷的各项拟合度参数都达到了适宜的水平;交往动力和交往认知分问卷的有些拟合参数介于0.85-0.89之间,但由于本研究涉及到回族、藏族、东乡族和汉族四种民族,所以拟合参数可以接受原有问卷的交往动力和交往认知分问卷的拟合参数都比较理想,而交往技能的拟合参数介于0.856~ 0.875之间,这些差别可能正是由于民族差异所引起的。
4.4信度分析中,交往动力分问卷的交往欲望的一致性系数为0.489,相对较低,但是如果删除个别题项的话,此维度的一致性系数反而降低,另外考虑到民族的多样性,予以保留其他各维度的一致性系数介于0.540-0.818之间,即都达到了较好的程度,交往动力、交往认知和交往技能三个分问卷的一致性系数在0.702-0.924之间,由此可见,问卷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综上所述,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验证性因素分析所发现的结构表明,此问卷具有较好的跨文化一致性我国是有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本研究选取的民族只是一部分,所以在其他民族青少年中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分析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