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毕业设计 淮北童亭煤矿贯通测量工作.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42106638
  • 上传时间:2024-01-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7.50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测量专业毕业设计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 淮北童亭煤矿贯通测量工作 系 部 采矿工程系 班 级 2010级矿山测量 学 号 1002290 姓 名 张利衡 指导老师 马清利 年 月 日目 录摘要……………………………………………3关键词…………………………………………………………3引言……………………………………………………………3第一章 矿区及工程概况…………………31.1矿区概况…………………………………………………31.2工程概况…………………………………………………5第二章 贯通工程允许偏差值及贯通设计的技术依据………………52.1贯通允许偏差的确定………………………………52.2 贯通设计的技术依据………………………………5第三章 贯通测量方案设计……………………………………53.1 井下平面控制测量方案设计………………………………53.2井下高程控制测量方案设计………………………………8第四章 贯通测量方案误差预计………………………………94.1 误差预计基本参数………………………………94.2 贯通相遇点K在平面方向上的误差预计………………………………104.3 贯通相遇点K在高程方向上的误差预计………………………………114.4 误差预计结论………………………………11第五章 施工测量方案设计………………………………145.1 施工测量方案………………………………14 5.1.1 标定开切点及临时方向………………………………14 5.1.2 巷道中线的标定及延长………………………………15 5.1.3 巷道腰线的标定及延长………………………………16 5.1.4 巷道中腰线的检查及调整………………………………175.2 巷道贯通主要技术措施………………………………19结束语………………………………………………………………参考文献………………………………………………………………20摘要:淮北矿区位于苏豫皖三省交界处。

      东有郯庐大断裂,西有阜阳~麻城断裂,北有秦岭纬向构造带,南有宿南断裂(五河~利辛断裂)1929年11月19日五河县东北的郯庐断裂附近发生5.5级地震,裂度为Ⅶ度;1931年9月26日在潘集东北部的龙子山断裂附近发生6.25级地震,震中裂度为Ⅷ度;1937年5月13日在灵璧县东北部发生5.5级地震,裂度为Ⅶ度;1937年9月22日在濉溪县青疃与丰涡断裂之间发生4级地震,1965年3月15日在芦岭及固镇~长丰断裂之间发生4级地震;1983年11 月7日5时9分,山东菏泽市与东明县交界处发生5.9级地震,波及淮北矿区关键词:贯通测量,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标定开切点,巷道中线的标定,巷道腰线的标定,巷道贯通引言:为了相向掘进巷道或由一个方向按设计掘进巷道与另一个巷道相遇而进行的测量工作采用贯通的方法掘进巷道可以加快掘进速度、缩短工期,并可以改善通风条件,因此,广为矿山、铁路隧道和水工隧道等所采用第一章 矿区及工程概况 1.1矿区概况童亭井田位于安徽省北部平原、淮北市濉溪县五沟镇境内,北距淮北市约42km,东距宿州市30km西北以赵口断层与临涣矿井毗邻,东以4线与杨柳井田相连,南部以孟集断层、张家断层、煤层露头作为技术边界。

      东西走向长8.58km,南北倾斜宽2.07km,井田面积约17.26km2童亭井田东距京沪铁路宿州站约30km,井田西部10km有青阜铁路通过符夹线铁路与京沪铁路、陇海铁路干线相接,区内青芦支线已建成,矿井专用线在青芦支线的小湖集选煤厂站接轨,经小周家、周小庄进入矿井装车站公路可直通徐州、宿州、淮南、阜阳、河南永城,正在施工的淮六公路,穿过本井田;水路方面童亭矿在蒙城设有船运码头,交通十分便利,见图1-1 图1-1 童亭矿交通位置图井田内地势平坦,地表自然标高+25~+28m,相对高差不超过3m总体表现为北高南低之势,均为201.50~291.67m的厚层新生界松散层覆盖井田北端有浍河流过,井田内农用沟渠纵横交错井田北端有浍河流过,流量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雨季可形成内涝,积水深度0.50 m最高洪水位为+28.34m,最大洪峰流量为865m3/s(1965年7月)本区属海洋—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多风,夏季炎热多雨,春秋两季温和年平均降雨量为900mm,最大降雨量为1481.3mm年平均气温14.3℃,最高气温40.3℃,最低气温-23.2℃最大积雪深度22cm,最大冻土深度15cm。

      最大风速20m/s,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淮北矿区位于苏豫皖三省交界处东有郯庐大断裂,西有阜阳~麻城断裂,北有秦岭纬向构造带,南有宿南断裂(五河~利辛断裂)1929年11月19日五河县东北的郯庐断裂附近发生5.5级地震,裂度为Ⅶ度;1931年9月26日在潘集东北部的龙子山断裂附近发生6.25级地震,震中裂度为Ⅷ度;1937年5月13日在灵璧县东北部发生5.5级地震,裂度为Ⅶ度;1937年9月22日在濉溪县青疃与丰涡断裂之间发生4级地震,1965年3月15日在芦岭及固镇~长丰断裂之间发生4级地震;1983年11 月7日5时9分,山东菏泽市与东明县交界处发生5.9级地震,波及淮北矿区根据国家地震局南京地震大队1973年9月的鉴定意见,本区地震基本裂度为Ⅶ度本矿地处华东平原,地区经济较发达,工农业基础好,对能源需求大,土地肥沃,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工业主要有煤矿、化肥、以发电、农机、食品加工及手工业等开发该井田对加快华东经济区的建设和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具有重要意义矿井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水源均取自处理后的浅层地表水;第三系、第四系第二含水层为矿区主要饮用水源 供电电源,从海孜110KV变电站引双回路35KV专用供电线路,保证了矿井双回主供电电源。

      1.2 工程概况由于采矿工程的需要,童亭矿计划在-50米南大巷和-150米水平大巷中布设一个轨道下山为了加快掘进进度经矿技术部研究决定采用相向贯通即由-50米与-150米水平相向掘进,贯通处设在轨道下山的中间此轨道下山贯通的主要目的:针对采煤的需要,设计一个轨道下山,能够更好的布置采区使工作面与掘进面采出的煤炭与岩石能够很好的从-150米水平大巷向上运到-50米水平,从而运出到地面,形成一个连贯的运煤系统 第二章 贯通工程允许偏差值及贯通设计的技术依据2.1 贯通允许偏差的确定根据红卫公司坦家冲矿井多年的测量资料的分析及《煤矿测量规程》:对于一般的相向贯通,当贯通面处在贯通巷道的中间时,中线的偏差值应小于20厘米,垂向偏差值也应小于20厘米因此,通过上面的描述可知:Mx极=0.20m Mh极=0.20mM允=1/2M极Mx允=0.10m Mh极=0.10m2.2 贯通测量设计的技术依据1、本矿测量分析资料2、2010版《煤矿测量规程》第三章 贯通测量方案设计3.1 井下平面控制测量方案设计3.1.1 导线测量的方法使用拓普康防爆全站仪GTS- 330型敷设7″级支导线。

      井下导线测量独立进行两次3.1.2 导线布设1.由-50米南大巷南端的已知点N(如附图上所示)通过236的上车场与236的回风巷道到达需要贯通的巷道的贯通面K由于要经过许多弯道,并且还要根据《煤矿测量规程》中对控制导线的要求井下控制导线布设的长度一般应该是60—200米通过这两项要求在贯通巷道的上端布设了如下点N—1—2—3—4—5—K)2.巷道另一端的布设方案也从-50米的南大巷南端的已知点N(如图上所示)结合《煤矿测量规程》对井下控制导线的要求,每条边长只能布设60—200米并且结合巷道的实际弯道情况,经过216轨道下山达到-150米南大巷再经-150米南大巷再沿设计的轨道下山向上布设到需要贯通轨道下山的贯通面K(如附图上所示)由于经过的距离较远,因此布设了较多的点具体为(N—O—P—Q—R—S—T—U—V—W—X—Y—Z—A—B—C—D—E—G—H—K)导线的技术统计最长边边长最短边边长导线总长导线边数平均边长366.19m12.45m2710.62m27100.39m3.1.3选点和埋石选埋导线点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永久点至少应当在观测前一昼夜埋设好,待混凝土将点芯铁固牢后在开始观测。

      2、标石埋设示意图如图3-1-3所示 图3-1-33.1.4 观测方法采用三联脚架法, 1. 观测开始前,应认真调整好望远镜的焦距 2. 测回间采用倒转望远镜观测,以消除视准轴误差和水平轴倾斜误差的影响,并通过计算2C值检查观测质量3. 上、下半测回照准目标的次序应相反,并使观测每一目标的操作时间大致相等3.1.5精度要求及限差进行井下控制导线测量时,所用的仪器和作业要求应符合:表3-1-5-2 表3-1-5-2 井下控制导线测量要求及限差导线类别使用仪器观测方法按导线边长(水平边长)15m以下15~30m30m以上对中次数测回数对中次数测回数对中次数测回数7″导线GTS- 330测回法332212多次对中时,每次对中测一个测回若用固定在基座上的光学对中器进行点上对中,每次对中应将基座旋转360°/nn—为对中次数导线水平角的观测限差应为:表3-1-5-3 水平方向观测要求及限差仪器级别同一测回中半测间互差(″)两测间互差(″)两次对中(复测)测回间互差(″)GTS- 330201230注意:平巷与斜巷交汇处2C值在平巷与斜巷2C值之间。

      3.1.5 测量仪器及注意事项 在用全站仪进行井下边长测量时: 1. 测定气压读至100Pa,气温读至1°C; 2. 每条边的测回数不得少于两个采用往返(或不同时间)观测时,其限差为:一测回读数较差不大于10mm;往返(或不同时间)观测同一边长时,化算为水平距离(经气压改正和倾斜改正)后的互差,不得大于1/6000;3. 在井下使用全站仪测距时,应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3.2井下高程控制测量方案设计3.2.1井下高程测量的方案井下高程测量,平巷中采用水准测量,布设Ⅰ级水准路线,平巷中用DS3水准仪,采用后前前后方法进行往返观测;斜巷中采用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与导线同时施测井下水准路线沿井下7″级导线点布设,把导线点作为水准路线的水准点3.2.2 导线布设在进行高程测量时,布点与平面控制的测量的选点一致(如附图上所示)上半部分还是:N—1—2—3—4—5—K;下半部分还是:N—O—P—Q—R—S—T—U—V—W—X—。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