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旅游业发展路径.doc
4页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旅游业开展途径内容摘要: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和社会开展问题日益突出,旅游业因其低消耗、污染少等优点往往成为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优先开展产业本文以江西萍乡为例,指出我国某些地区应立足旅游资源,面向市场需求,调整城市功能定位和区域开展方向,推动旅游产业素质提升,为地区经济成功转型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 经济转型 旅游业 据统计,我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约占全国城市总量的18%,总人口1.54亿人目前,我国20世纪中期建立的国有矿山有2/3已进入“老年期〞,440座矿山即将关闭,诸多工矿城市面临资源衰竭近年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开展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安康开展和社会稳定的紧迫问题因此,国家把大力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开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 江西萍乡地处湘赣边界,是以煤炭开采为主的我国老工矿城市之一,迄今有百余年煤炭开采历史全市累计探明煤炭资源总量7.52亿吨,可开采量为4.01亿吨但是百余年的不断开采使萍乡市煤炭资源不断衰减,剩余可开采储量只有1.2亿吨,且近四成为劣质煤,开采本钱成倍增长。
按现有消费才能开采,江西萍乡在10年之内将因煤炭资源的枯竭而造成大批矿井报废或关闭,其煤矿数量已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1116家急剧衰退到2022年的132家,原煤开采量由历史最高点1994年的1600万吨下降到了2022年的995万吨资源日趋衰竭带来的产业构造性矛盾突出长期以来,萍乡经济、财政严重依赖煤炭产业,第一产业、加工业、效劳业较为脆弱,接续替代产业尚未形成LocALhOST由于煤炭资源枯竭,萍乡煤矿企业普遍进入衰退期,消费经营困难,大批工人下岗失业,由此带来的再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层出不穷此外,地面塌陷、酸雨、水流污染等环境问题也成为困扰地方经济社会开展的“瓶颈〞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正式确定江西省萍乡市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旅游产业在城市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及其可持续开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外通常集中讨论的是有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相关方法,国内主要讨论的那么是解决如何“继续开展〞的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通常是地区经济支柱产业由工矿业向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旅游业转变作为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萍乡传统工矿业所发挥的经济效能日渐衰减,经济转型势在必然。
旅游业等新型产业的开展将为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注入持久动力,在持续进步人民生活程度、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环境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旅游业的快速开展不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合理引导还能起到保护和充分利用资源与环境的成效因此,旅游业可以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提供绿色通道萍乡市拥有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系列红色遗址、工矿遗址、武功山、杨岐山、孽龙洞等丰富的高品位旅游资源,开展旅游业拥有独特的后发优势大力开展旅游业对调整地区经济构造、解决充裕劳动力就业、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都将起到积极作用把旅游业作为萍乡市新兴重点产业之一,并逐步开展成为煤炭产业的接续替代产业,使之成为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旅游部门应积极主动融入地区经济转型进程,一方面顺应形势,抓住机遇大力完成原有旅游产业的晋级换代;另一方面,在有重点、分梯次地开发绿色、红色、古色等各类旅游资源,同时注重对工矿业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利用,实现旅游业开展与地区经济转型的无缝对接 旅游业主导下的城市经济转型思路 〔一〕城市功能定位调整 作为资源型城市,江西萍乡长期以来对煤炭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很高。
目前煤炭资源日益衰竭,萍乡市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矿业、矿产、矿城、矿工〞四大问题,其中矿业、矿产是经济问题,矿城、矿工是社会问题萍乡市经济转型应以经济转型为根本,以社会转型、文化转型为根底,既要加快开展,又要治理污染;既要发扬传统,又要开拓创新;既要关注开展速度,又要关注开展质量;既要经济效益,更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应属于限制开展序列,污染少、就业容量大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应大力加以开展,其中旅游业便是重中之重 〔二〕区域开展方向转型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实际上是对资源的再认识过程,大力开展旅游业同样是一个资源再认识过程开展地区经济过程中,从单一依赖矿产资源到将目光投向前景更为广阔的旅游资源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再认识过程原先具备单一消费功能的矿山、矿井、工矿企业可以进一步赋予其完善的旅游功能;进一步重视地区绿色、红色、古色各类旅游资源的深度开掘,使其由资源向产品转化旅游产业替代煤炭产业,为地区经济、社会开展注入强大动力,不仅在于正确认识到资源的旅游价值,更在于旅游产品、经营手段以及效劳理念的创新 〔三〕旅游产业素质提升 江西萍乡旅游产业长期处于经济开展序列中的附属地位,制约了其快速安康开展,旅游产品老套、旅游根底设施不完善、景区建立滞后等问题使旅游产业功能的发挥受到较大限制。
目前应以国家大力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为契机,调整萍乡市旅游产业开展思路,确立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地位,加大各类旅游资源的开掘和开发力度,以“武功山高山草原观光、安源红色工矿旅游、羊狮幕温泉休闲度假、杨岐山禅宗文化体悟、石洞口民俗风情体验〞等工程为重点,推动观光型旅游产品向参与体验式旅游产品晋级,进一步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抓好内部建立的同时,应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力度,依托长株潭城市集群、大武汉都市圈、海西经济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开展,大力开拓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重要旅游客源地以及海外旅游市场 转型中的萍乡市旅游业开展战略 〔一〕产品开发:红绿并举战略 【1】【2】旅游产品开发一方面应顺应市场需求趋势,另一方面那么应依托地区优势资源根底江西萍乡旅游资源较为多样,其中以安源、武功山为代表的“红〞、“绿〞资源最具特色因此,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应施行红绿并举战略,以武功山、安源为两大核心辐射带动地区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到主打产品特色鲜明,辅助产品品种齐全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其体验功能设计,适应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对旅游产品提出更高要求。
〔二〕区域合作:湘赣互动战略 区域旅游合作可以促进区域内和跨区域的旅游资源、产品和客源市场的有机整合,可以通过结合营销、线路组合等手段建立双赢互惠机制江西萍乡是湘赣边界最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与湖南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脉相近,具有良好的区域旅游合作根底两地应在旅游交通、产品开发、线路编排、市场营销等各方面协调一致,广泛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建立无障碍旅游通道萍乡市又是引领赣西与湘东、江西与湖南旅游产业互动的节点城市,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施行湘赣互动区域旅游合作战略 〔三〕市场开拓:纵横四方战略 目前,萍乡市旅游市场组成相对单一,主要客源来自湖南和江西两地,市场总量有限,消费程度相对较低,应进一步拓展核心市场、做强根底市场、争取时机市场和开拓特色市场为进一步开拓旅游客源市场,萍乡应积极向外围拓展,施行纵横四方战略,即向东大力经营“长三角〞,向西逐步挖掘“云贵川〞;向南深度开发“珠三角〞,向北适度开展“京津塘〞对各细分市场都应制定相应的详细市场开发策略,对产品进展不同层次的组合,根据各地市场特征抓住不同侧重点开展市场营销 实现萍乡市旅游产业快速开展的途径 〔一〕提升旅游整体形象 鲜明的旅游形象具有强大的客源招徕力,在旅游市场营销工作中效果显著。
萍乡市旅游业开展总体规划?中提出其旅游主题形象为“百年中国见证,云中绿色家园〞这一形象很好地表达了江西萍乡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符合旅游形象设计的要求但萍乡市旅游形象目前尚未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主要是营销经费投入少、宣传形式单一、配套建立未跟上等问题所造成的因此,要加大旅游形象营销力度,一方面加大营销经费投入,施行立体化旅游形象营销策略;另一方面统一协调内部建立,景区、饭店、交通,乃至市政根底设施建立都应效劳于树立统一的、鲜明的旅游形象 〔二〕优化旅游产品构造 旅游资源要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必须首先形成类型丰富、构造合理、符合市场需求特征的旅游产品江西萍乡旅游产品构造目前相对较为单一,以观光产品为主,表现形式也以静态为主,较为单一当前,旅游市场需求正朝多元化、体验化、休闲化方向开展,萍乡市应依托武功山、杨岐山、安源路矿和特色农业等优势旅游资源,大力开展知识度假、温泉养生、文化体验、生态休闲等专项旅游产品,并着力丰富产品内涵,进步旅游产品的内在品质,为旅游者创造独特的旅游经历和较高的旅游体验价值 〔三〕推进休闲产业开展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进步、休假制度的完善和旅游者的日益成熟,我国也正在进入体验经济时代,休闲市场需求日趋旺盛。
因此,江西萍乡旅游业要顺应现代经济开展大趋势,加紧开展休闲经济,大力开展以观光休闲、度假休闲、商务休闲、运动休闲、文化休闲和美食品赏等为主要内容的休闲产业,制定主城区娱乐休闲业开展专项规划,合理布局娱乐休闲特色街区,丰富旅游者的文化娱乐生活,将萍乡打造成为湘赣边界的休闲度假中心 〔四〕打造一批重点工程 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开展必需要有一批重点工程作支撑,以工程为抓手,进而带动旅游业全面协调开展重点工程安排一方面要考虑资源根底和区位条件,另一方面还应考虑充分发挥其在地区旅游业开展中的带动作用目前,武功山、安源、杨岐山、羊狮幕、石洞口等地具备良好的开展条件,高起点、高标准重点建立,可使之成为将来萍乡市旅游业开展的支撑景区在旅游工程开发与建立上施行“三大工程〞,即重点转型提升工程、创意建立工程和资源主体工程,分别规划设计系列开发根底好、市场前景广阔的旅游工程,以持续带动区域旅游业的开展 〔五〕完善旅游根底设施 江西萍乡旅游根底设施相对薄弱,要凸显旅游业在地区经济转型中的地位与作用,那么必须大力推进旅游区一体化建立,重点加快旅游公路、道路交通标志、旅游景区标识系统建立,根据需要新建或扩建景区停车场,完善连通景区的客运系统。
要抓住国家大力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契机,科学规划,争取国家投入与地方投入相结合,完善各项旅游根底设施为提升地区旅游业综合接待才能,旅游饭店、餐馆和旅游购物、娱乐设施建立也应同步配套开展,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旅游接待效劳体系 参考文献: 1.吴要武.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分析.学术研究,2022 2.萍乡市旅游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萍乡市旅游业开展规划〔2001年—2022年〕,2001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