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竹里馆》教学设计.doc
19页2022年《竹里馆》教学设计 2022年《竹里馆》教学设计1 课时安排 教学目标 1、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通过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同样的夜晚诗人不同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 教学难点 1、了解诗中写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学会比较鉴赏的阅读方法教学过程课堂导入 1、板书:竹里馆 指名读,说说竹里馆指的是什么? 竹里馆,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2、看图说话 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给你怎样的感觉? 3、齐读诗名指名读设问导读 1、出示整首诗,了解诗人生平 王维:(701-761),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多才多艺,不仅诗书画很有名,音乐也很精通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1课时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2、自读古诗,读通句子,学习生字 3、交流生字记字方法 4、朗读古诗 指名读-同桌读-齐读交流,你了解到了什么?读诗,学生字,交流 合作探究师: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他告诉我们什么呢? 1、读注释,借助注释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1)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2)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3)深林:指“幽篁” (4)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2、交流 (1)诗句中写景的:(2)写人的: (3)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3、出示译文,指名读,齐读 4、感情朗读,尝试背诵 拓展延伸比较鉴赏《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作业 试着鉴赏一下: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2022年《竹里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意,体会诗境 2、学会诗歌赏析的方法,提高古诗赏析能力 3、在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品味诗歌的美感 教学重点: 分析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诗歌的意境与言外之意 教学方法: 朗诵法、提问法、讨论法 授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同学们,苏东坡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歌:“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人王维的《竹里馆》,看看这里面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一、板书:竹里馆 说说竹里馆指的是什么? 竹里馆,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二、品读诗歌 1、古典诗歌的学习第一步是读,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凝练文字中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和思想情感学生齐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里感觉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回答:幽篁、琴、人、明月……琴声悠扬、啸声轻快、溪水潺潺……】 【感觉可能会有:孤独、寂寞、优美、悠闲等等】 2、全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学生自由发言可从风格、构图、色彩等方面谈) 3、选择留在此处愿意么?盛唐的夜晚是这样的: 长安柳絮飞,箜篌响,路人醉,花坊湖上游,饮一杯来还一杯水绣齐针美,平金法,画山水,诗人笔言飞,胭脂扫娥眉烟花随流水,入夜寒,寒者醉,今朝花灯会,提画灯迷猜一对阳羡茶浮水,琵琶绕,玉笛回,丁祭佾[yì]舞备,铜镜云鬓美 ——《盛唐夜唱》补充王维生平 4、为什么这样一个著名诗人,身居要职却甘愿隐居山林,甚至当值一结束便匆匆回归山林,过长安而置繁华于不顾?诗中有没有隐隐点明原因的文字呢? 人不知——字面意思:别人不知道我在这儿 “知”——了解,别人不了解我。
不了解我的什么呢?以诗中人的行动为抓手,比照竹里馆与长安城夜生活★为何“独坐”—“反义词联想”—多—— 因为长安之夜的人太多了,应酬来往未必真心(有人就有江湖)勾心斗角让人烦恼VS此处无人打扰,心灵得以喘息放松 长安之夜的诱惑太多了,让人沉迷声色享乐,不能坚守本心VS此处那么简单纯净,能让灵台清明不至于忘乎所以 他见识过的繁华太多了(“繁华落尽”今日章台走马,明日可能肠断天涯今日红颜正好,明日或许未老恩先绝今日王侯座上宾,明日可能是江湖落拓人VS世事无常,但是此处自然恒永,轮回有时可以安心寄托心灵,繁华落尽方见真淳 尘世里的俗人太多,诗人与俗人之间的交流必然是痛苦的,甚至会被世俗羁绊做违心不喜之事VS草木无言,诗人反能轻松思考,与大自然,也与自己对话此时的“坐”不是朝堂议事的正襟危坐,也不是宴饮场所的起坐喧哗,是真正的身心放松为何“弹琴” 比较,长安城中的曲乐都是繁弦急管,音色鲜亮入耳不像古琴这样中正平和,平心静气(和雅) 听弹琴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白居易:“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王维爱古琴,自尊自爱,不随流俗 这些音乐的目的是取悦他人,而王维弹琴的目的是陶冶情操、自娱自乐、抒发心声……为自己而弹。
——不论这琴声幽怨还是高亢,随乐曲而飞散的是我的自由心声 ★为何“复长啸”? 弹琴还不够,毕竟要受限于音律指法长啸更自由 在竹林独坐中感受到了某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心情兴奋言为心声但语言总是一种雕琢,长啸无言,更为真挚呼啸的方式可以很自由,口哨、手指、叶子均可,很好玩 呼啸出的是人的气息,人在模仿自然的节奏——风一种与自然沟通的……在长安城夜啸恐怕会被当成神经病吧 【小结】他人哪里知道竹里馆生活平淡自然的妙处,哪里知道王维那追求本真,洗净繁华,自由脱俗的心呀 5、读一读这一句“深林人不知”你觉得伤感么? 淡淡的伤感无奈之外有一种不肯流于世俗的孤高(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消极处世态度也比喻同流合污 6、“人不知”有没有关系呢?没关系——因为 【板书明月】读读最后一句明月∕来∕相照问题又来了:明月真的特地投照到诗人身上吗?当然不是,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其实是诗人在观赏月光呢诗人有明月相伴,之前淡淡的伤感无奈也消失了,更多的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惬意 三、总结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2022年《竹里馆》教学设计3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又重新确定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诗歌一般片言只语,要想充分感受其中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旨意,需要反复的诵读当然这样的诵读不仅仅是一遍遍对诗歌内容的重复上,最重要是从情感、节奏等多层面拿捏作者创作时的体验,这样,文字与读者有了一种心理上的亲近接下来,顺势利导,引领学生进行对诗歌所呈现的画面的想象中,有了具象的思维,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变得清晰起来所以,这节诗歌赏析课,我准备以读、赏为主读”是酝酿一种氛围,“赏”是获得感性的解读,那么,之后的感悟与品味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师领读、学生齐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诗歌,获得一种感性认识 2、在诵读的基础上,借助资料,让学生对诗歌的创作背景、内容意蕴有一种丰厚的认识 3、热爱诗歌,热爱中国雅致隽永的古典文化,从而爱上诗意的美好生活 三、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同学们,苏东坡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歌:“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人王维的《竹里馆》,看看这里面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环节一:读 1、范读、生跟读 2、教师从韵律、词义、情感等角度指导学生朗读 3、找同学读,齐读 4、出示问题:通过反复朗读,我们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环节二:赏 1、引导学生把诗歌内容中所涉及的竹林、琴、诗人王维、明月等内容一一找出,以艺术板书的形式呈现 2、补充“竹”的资料(如下),并提问:通过这些关于竹的诗歌,以及诗歌中的“明月”、“琴”等内容,思索:这幅画呈现出怎样的风格特点? 资料补充: ①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②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③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3、出示王维时代关于唐朝人生活的文献以及诗歌资料,并引导学生思考:王维的生活与其有什么不同?从中可以看出王维是一个怎样的人? 资料补充:宴会、烹饪、饮酒、伶人及其表演、杂耍、摔跤、幻术、驯兽表演、舞蹈、戏剧、傀儡戏、说书、打猎、蹴鞠、马球、斗鸡、围棋、投壶…… ——《中国的黄金时代--唐朝的日常生活》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琵琶行》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将进酒》 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胡旋女》 环节三:悟 1、出示《江雪》、《陋室铭》、《雅舍》等资料,让学生继续感悟与品味中国文人代代相续的高雅情怀 2、继续诵读诗歌,以低缓而韵味的朗读声结束课堂 四、课后反思 中国诗歌尤其是古代诗歌传承了山水派的特点,往往一幅画就是一首诗,一首诗也是一幅画,或者几幅画面的有机融合本课,我以“读”和“赏”为主,达到了一种诗画相连的效果这一课,有诗,有画,有学生的沉浸,有老师的享受,感觉不错!2022年《竹里馆》教学设计4 本诗是人教版七下的一首古诗,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所作七年级的学生对于诗歌意象的理解还有一定的难度,要在诵读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产生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再造意像的能力和审美的能力,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大脑活跃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语言组织能力,真正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效果 教学目标: 1、品读诗句,理解诗歌的意境 2、感知田园诗歌,体会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3、背诵、默写诗歌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想象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教学准备: 王维的知识卡片;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来就不缺乏优秀诗人在唐代璀璨的群星中,王维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脍炙人口的佳作王维还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音乐大师苏轼称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品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人王维的《竹里馆》 二、预习检查 1、背景 《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