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晓梅版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优排版)(共23页).docx
23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跨文化交际》要点总结第一章 绪论一、跨文化交际典例:丝绸之路;佛教东传;郑和下西洋;西学东渐;五四学西影响因素:交通通讯技术;经济全球化;人口流动;国际交流与合作最简洁的定义:不同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胡文仲最全面的定义: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之间符号性交流的过程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目标是在交互的情景中给不同的个体创造共享的意义——TingToomey,1999特点:面对面;差异性;易起冲突;大多为善意冲突;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反应;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收获;挑战与收获二、跨文化交际学: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1、兴起:美国诞生标志:霍尔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霍尔是人类学家,他对跨文化交际学的五大贡献:侧重微观;对非语言交际的界定;强调非语言交际中的无意识层面;对差异采取接受和非价值判断的态度;采用学员体验式的跨文化训练2、确立:时间:20世纪70年代;主要表现:课程开发;专著出现;协会成立;专业期刊创刊1966 美国匹兹堡大学最先开课;70年代约200所学校开课《跨文化交际读本》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Samovar ;Porter《跨文化交际引论》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ondon ;Yousef均于20世纪70年代出版第一个独立的专业协会:1974年“跨文化教育、培训与研究协会SIETAR”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研讨会:1972年;东京两个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nals ,1974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773、成熟:(20世纪80年代后)成熟标志:各种理论模式的诞生和研究方法的探索Gudykunst(2003)总结了跨文化交际的15种理论,如:不确定性的减少理论;文化身份的协商理论;面子协商理论;归因理论;跨文化交际网络理论、适应理论、文化尺度理论---提供理论框架Bennett(1998)指出跨文化交际学领域存在两种学派:理论-理论学派 主要阵地:传播学理论-实践学派 侧重应用和跨文化训练 如: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商务管理l 跨文虎交际学的理论基础Hart(1999)经调查,对其影响最大的学科: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传播学1)人类学——最早影响三大贡献:1、文化定义2、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萨丕尔-沃尔夫假说)3、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平等无贵贱)2)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主研:主观文化、文化适应研究(模式、策略、休克)3)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Leech的礼貌原则;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与礼貌策略4)社会学——社会心理学5)传播学——主要阵地和学科归属贡献:建构跨文化交际理论 Gudykunst:陌生人理论;焦虑-不确定性的减少理论;TingToomey:文化身份的协商理论;面子协商理论l 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方法1)人类学背景:观察、访谈2)心理学、社会学背景:量化 大规模数据调查3)语言学背景:话语分析(文化含义和使用规则)4)综合:以实证研究为主、尤其是量化的方法客位(旁观者视角)(一般文化)(系统外部)(创建文化模式)主位(从圈内人的角度)(特殊文化)(系统内部)(发现文化模式)如: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斯图尔特与贝尔特《美国文化模式》三、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1)20世纪80年代引入胡文仲等学者最先介绍北外、哈师大、福建师大最先开课1995哈工大召开中国第一届跨文化交际研讨会,并成立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2)集中研究:中西习俗对比、中西经营管理模式、国民性、价值观、非语言交际3)影响著作: 关世杰《跨文化交际学》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4) 特征概括:起步晚;范围窄,主要集中在外语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研究成果主要是跨文化语用学,实证性研究少四、 汉语教师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更好地理解祖国文化建立敏锐的跨文化意识提高文化适应能力建立开放宽容尊重的文化态度建立在异域环境教汉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策略五、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Fantini(2006):与异文化的人们进行有效而得体的交往所需的综合能力。
四要素:跨文化交际知识、技能、态度、意识六、 对外汉语教师tips任教国的历史、政治、宗教、教育、风俗习惯、工作方式、对待外国人的态度、生活设施和服务第二章 文化与交际一、文化l 文化定义文化是心灵的软件G.Hofstede& G.J.Hofstede,2004)文化是交际,交际是文化Hall,1959)历史、宗教、社会组织、语言(Samovar PorterMacDaniel,2010)把文化比喻成洋葱:象征符号、英雄人物、礼仪、价值观(G.Hofstede& G.J.Hofstede,2004)l 文化的分类:1、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斯图尔特与贝内特,2000)客观文化:文化的社会制度与人工制品主观文化:文化的心理特征(观念价值思维方式)2、主导文化dominant culture与亚文化subculture主导文化:掌握权力的人群亚文化:分享主导文化又体现独特的文化特征;亚文化又叫共文化,强调平等性与身份的双重性l 文化的特点:文化是后天习得的文化是共享的,并世代相传大部分文化是无意识的文化是象征性的文化是动态的二、交际l 交际的要素:传送者、信息、编码encoding、解码decoding、媒介、反馈、噪音l 交际的特点象征性、动态、涉及意义的协商和共建、发生在意义的各个层面、在特定的语境中发生三、 文化对交际的影响霍尔(Hall,1959)文化是交际,交际是文化文化与交际的区别:文化关注的是结构,交际关注的是过程。
文化影响交际(三个方面):文化影响人们的感知、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中国人给客人递茶一般用双手,而伊斯兰国家的人给客人递东西绝对不用左手)l 文化与感知1)文化影响人们对外部刺激的选择:北极对雪の分类2)文化影响分类:uncle——叔伯舅姑父姨父3)文化影响意义联想:美国学生——黑色(死亡邪恶悲伤性感)绿色(嫉妒贪婪金钱)粉色(女性羞涩可爱温柔)红色(生气炎热爱情性)黄色(谨慎幸福阳光温暖)白色(美好纯洁和平无辜)l 文化与交际行为1)文化影响饮食行为:法国人吃蜗牛;韩国人吃狗肉;穆斯林不吃猪肉;信仰印度教的人不吃牛肉;许多信教的人饭前作祈祷;吃西餐喝汤端碗无教养;日本人吃饭时必须端碗才得体2)文化还影响人的穿着打扮、居住方式(榻榻米与四合院)、出行方式第三章 价值观与文化模式一、价值观在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价值观对跨文化交际影响最大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体现一种文化的本质特征l 价值观的定义:不是行为是规则一套什么是真善美的标准系统不是个人喜好是集体文化意识l 价值观的种类:Rokeach(1973):终极性价值观terminal values——关乎生命生存等终极目标工具性价值观instrumental values——关乎道德与能力l 价值观的特点:1)属于深层文化 霍尔把文化比喻成冰山,价值观位于底层。
比成洋葱的位于核心2)价值观是人们行为的指南女士优先是尊重女性的价值观体现韩国人不在长辈面前抽烟是受敬老爱老的价值观的指导3)价值观是稳定的,也是变化的中国人的和谐仁义孝顺观西方人征服自然随全球变暖而变化4)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有相同也有不同儒家: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基督教:你想人家怎样对你,你也要怎样待人5)价值观被违背时易引起文化休克问西方人收入西方人尴尬l 价值观的理论研究1、三个代表:Kluckhohn &Strodtbeck,1961:价值取向理论value orientationHofstede2001:文化尺度理论culture dimension 霍尔1976: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high context &low contextKluckhohn 与Strodtbeck人类学家,1961:价值取向理论value orientation2、20世纪30年代对美国的5个社团的进行研究: 必须面对的5个基本问题:1)人性的本质西方(原罪说 性恶)VS佛教、儒家(性善)美国:曾经信性恶,现在认为有善有恶,可以通过约束和行善,最终完美2)人与自然的关系征服 顺从 和谐 儒家:天人合一 (四合院的天井) ;道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3)时间的取向(强调过、现、未来)过去:中日韩英(保留贵族制度和君主政体)现在:墨西哥未来:美国过去与现在并重:法国、美国黑人文化4)行动的取向(强调行动、静止的存在、发展的存在)行动:以成就衡量人,不考虑背景 :美国 见面:how are you doing? 是你正在做什么而不是你是什么人,喜爱变化竞争户外运动静止:不是消极,而是更重当前的欲望: 拉美墨西哥文化发展:更重人格的成长与发展、喜欢沉思冥想(信佛)泰国(祈祷 坐禅 冥想 日常生活 悠闲)5)人与人的关系权威取向:承认等级,重视出身及地位(阿拉伯国家:接受国王和王室特权)集体取向:东亚 中韩 家庭关系尤其重要个人主义:美国 西欧文化Hofstede荷兰心理学家2001:文化尺度理论culture dimension Hofstede荷兰心理学家最早运用大量统计数据对价值观进行研究的学者,出版《文化的影响》Culture’s Consequences二、文化模式l 四种文化尺度:1)个体主义(强调个人实现、隐私、首创性;美国、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现代工业化国家)2)集体主义(强调对集体的归属、融合与忠诚;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传统农业化国家,寻求一致性,不突出自己,以谦虚为美德)自我介绍——中国人先介绍学校家乡,最后谈自己的爱好3)权利距离定义:地位低的人对社会上权利不平等的接受程度权力距离大的文化 :地位低的承认这个基本事实,接受自己卑微;地位高的则可以强化这种差别权力距离小的文化:虽然有不等,但尽量被淡化。
应该一切依法4)男性文化与女性文化丹麦瑞典等北欧国家,女性文化特征明显日本意大利菲律宾,男性文化特征明显美国偏男性特征,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 形容女性在职场上可望而不可及的职业前途l 不确定性回避程度(一种文化对不可预测的情况感到紧张的程度)不确定回避程度低的文化特征(美国、北欧国家):容易接受不确定性;经常换职业;鼓励冒险;冲突被看成是正面的;期待创新不确定回避程度高的文化特征(日本 秘鲁 希腊 葡萄牙):认为不确定性因素是威胁;职业稳定;冲突被看成是负面的;维持现状l 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Hofstede1)关于价值观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东西方文化比较,这个尺度涉及等级、秩序、坚忍、克制、勤劳、忠诚,又叫儒家动力Confucian Dynamism2)长期导向:亚洲新兴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