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强化模拟题.doc
5页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一、名词解释1. 明传奇【答案】明传奇是中国早期戏曲剧种之一,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来它是明代戏曲的主体,其繁荣标志着中国戏曲发展进入新阶段传奇是宋元南戏发展到明代时的改称,主要指那些以南曲演唱为主的中长篇戏曲明传奇在明代后期发展到辉煌时期,并形成“临川”与“吴江”两大流派临川派以其领袖人物汤显祖为江西临川人得名,代表作家还有阮大铖、吴炳等,这一派注重传奇的文学性,讲究辞藻文采,主张“以意趣神色为主”吴以其领袖人物沈璟是江苏吴江人得名,代表作家有吕天成、冯梦龙等,这一派注重传奇的音乐性和戏剧性,主张作曲“协律”,语言“本色”在当时,吴的主张较占优势 2. 汉书艺文志【答案】《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东汉班固编纂,以刘歆的《七略》为蓝本,将古代文献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对先秦学术文艺演变,做了概要的叙述其美学观点,强调文学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认为民歌是由于哀怨或欢乐荡激心灵的产品,君土可以由此而了解民风习俗的轻薄或淳厚 3. 新乐府运动【答案】新乐府运动是指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倡导发起的诗歌革新运动。
他们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新乐府宋代郭茂倩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明代胡震亨说:“乐府内又有往题新题之别,往题者,汉魏以下,陈隋以上乐府,古题唐人所拟作也; 新题者,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 4. 乐府诗【答案】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两汉时期,朝廷乐府机关会采撷、演唱一些新兴的俗乐歌辞,这些歌辞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出于民间乐府民歌是汉代音乐机构从民间采集的“俗乐”,大都是劳动人民或下层士人的作品,是乐府诗中的精华乐府民歌真实地反映了汉代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和人民的感情,其主要艺术特色是以叙事为主、诗体多样、语言朴实生动,代表了汉代诗歌的主要成就魏晋以后的文人,或大力模拟乐府诗,如西晋陆机等; 或沿用古乐府旧题而写新诗,如李白、杜甫等; 或自创新题,咏写时事,如元白诗派等 5. 骈文【答案】骈文是魏晋以来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
在声韵上,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 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由于骈文注重形式技巧,故内容的表达往住受到束缚,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而南北朝时期,亦不乏内容深刻的作品,如庆信的《哀江南赋》,他一方面描写了自己身世之悲,一方面则谴责了梁朝君臣的昏庸,表达对故国怀念之情唐以后,骈文的形式日趋完善,出现了通篇四、六句式的骈文,所以宋代一般又称骈文为四六文直至清末,骈文仍十分流行 6. 七宝楼台【答案】七宝楼台是南宋词论家张炎对吴文英词的比喻张炎《词源》卷下称:“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意谓语言魅力,结构离奇,而意思不相连属数百年来,或言晦昧,或言组钉,多数人对吴文英的词不理解,总未能说清吴文英词的好处吴文英词的突变性章法结构是具有超前性的,类似于现代意识流手法因此,古人对吴文英的指责是可以理解的,而吴文英在章法结构上贡献也是值得称赞的 7. 熏浸刺提【答案】熏浸刺提是梁启超提出的关于新小说的文学主张语出其《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认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而人们特别偏爱小说的原因,在于小说能够提供一种新的境界,使读者得到想象中的满足,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生活,认识自身。
他将小说作用概括为“熏”“浸”“刺”“提”四个方面熏”是指感情潜移默化,“浸”是指感人至深,“刺”是指使人感情受突然刺激,“提”是指读者随书的感情而变化,把自己融入其中 8. 新乐府【答案】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这一概念首先由白居易提出来他曾把自己担任左拾遗时写的“美刺比兴”“因事立题”的50多首诗编为《新乐府》新乐府的特点有三:一是用新题,白居易以新题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二是写时事,白居易继建安诗人及杜甫美刺传统,以新乐府专门美刺现实三是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白居易、元稹等人倡导“新乐府运动”,以诗歌来补察时政,诗歌“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并明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一整套理论,他们写作了大量新乐府诗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代表作家及作品有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元稹的《田家词》《织妇词》,张籍的《野老歌》,王建的《水夫谣》等 9. 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答案】明清才子佳人小说是明末清初的一个小说创作流派,也是人情小说的一个分支和流派从题材上说,明清才子佳人小说写的是才子佳人的恋爱故事,其情节构成大多是郊游偶遇,题诗传情,梅香撮合,私订终身。
其结局或因命运乖违,或因小人拨弄,或出政事牵连,于是佳人逼嫁,才子遭难,但虽经波折,却坚贞如一后来或由于才子金榜题名,或由于圣君贤吏主持正义,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从形式上说,一是其部分作品书名模仿《金瓶梅》,用主人公的名字命名作品如《玉娇梨》《平山冷燕》《金云翘传》《春柳莺》《雪月梅》等; 二是其一般在十六回至二十回之间,十万字左右,相当于现代一部中篇小说的篇幅 10.方回【答案】方回是元代诗人,字万里,号虚谷,歙县(今属安徽)人,著有《桐江集》《桐江续集》《瀛奎律髓》等其诗专主江西,为“江西诗派”之殿军所著《瀛奎律髓》,选唐宋以来律诗加以评论,“于情景虚实之间,三致意焉而尤以山谷、后山、简斋为标准”宗唐者多加以非笑,而学律诗者多以其书有路可寻,故传刻甚多 二、简答题11.简述汉代咏物赋的创作概况答案】汉代咏物赋的创作概况具体如下:(1)西汉时期咏物赋的创作概况①主要作品西汉的咏物赋有贾谊的《簴赋》(残),刘安的《屏风赋》,刘欲的《灯赋》(残),扬雄的《都酒赋》等还有枚乘的《忘忧馆柳赋》,中山王刘胜的《文木赋》,公孙诡的《文鹿赋》,路乔如的《鹤赋》,以及邹阳代韩安国作的《酒赋》《几赋》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原文失传而名目可考的咏物赋,如司马相如的《梨赋》,刘向的《雅琴赋》《围棋赋》等②作品类别西汉诗体赋的咏物一般可以分为:a. 单纯咏物的,如刘向《熏炉铭》等;b. 咏物寄慨的,如羊胜《屏风赋》、孔减的《蓼虫赋》等;c. 咏物、隐喻、调侃兼而有之的如扬雄《都酒赋》等2)东汉时期咏物赋的创作概况咏物赋发展到东汉时期,西汉赋坛流行的那种四言体赋逐渐发生了变异,数量逐渐减少,四言咏物赋逐渐让步于骚体的咏物赋虽然同是咏物,二者之间在某些方面也有继承关系,但无论从句法形式,还是从表现手法方面来说,东汉的咏物赋都表现出和西汉四言咏物赋不同的风貌①东汉早期咏物赋多用“咏物寄意”的创作模式东汉前期,骚体咏物赋中的大多数篇章,如班固的《竹扇赋》,班昭的《缄缕赋》《大雀赋》《蝉赋》等,仍多采用四言咏物赋“咏物寄意”的创作模式②东汉中后期咏物赋多用“借物抒情”的创作模式东汉中后期,张衡的《扇赋》,蔡邕的《短人赋》《笔赋》《伤胡栗赋》《蝉赋》《弹棋赋》《霖雨赋》等,己经不满足于单纯的状物,其侧重点是把咏物与抒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事物性状当 一、名词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