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弈论姚国庆博弈论第一章节.ppt
15页第一章 导言,第一节 什么是博弈论 第二节 博弈论的经济学渊源 第三节 博弈论革命 第四节 博弈论要点,第一节 什么是博弈论,我们首先看几个例子 例1.1 石头、剪刀、布,,,例1.2 诺曼底登陆,例1.3 鸽派和鹰派,从上面的三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概括出一个博弈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利益相冲突的参与者、参与者总是根据对手可能采取的策略来采取相应的行动----相互依存的策略和行动、参与者总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根据这些共同特征我们就能给出一个博弈的定义,只要符合这个定义,就可以将其纳入到博弈论的研究范畴之中 定义1.1 博弈是指利益存在冲突的决策主体(个人,企业,集团,政党,国家等等)在相互对抗(或合作)中,对抗双方(或多方)相互依存的一系列策略和行动的过程集合在定义1.1中,我们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策略的相互依存性对于策略的相互依存性,传统的经济学不是不想研究,而是缺乏有效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博弈论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产生的也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有了博弈论的定义 定义1.2 博弈论是专门研究博弈如何出现均衡的规律的学科 正是由于博弈论将博弈如何出现均衡列为核心,因而博弈论对于各门社会科学而言,就具有了方法论意义,成为各门学科的有力分析工具。
第二节 博弈论的经济学渊源,博弈论与经济学存在着不解之缘,主要是由于下面几个方面: (1)博弈论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学最早提出并加以系统研究的 (2)博弈论理论发展主要是经济学的需要推动的,也主要是由经济学家加以发展 (3)博弈论中的主要问题基本上都涉及到经济利益冲突问题一、模型 所谓模型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对某种现象进行说明与解释、甚或推演的逻辑体系模型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不一定必须是数学建立起来的才能称为模型一个模型通常有三个最基本的部分组成: 理论假设 逻辑推理 理论假说 评判一个模型是好是坏关键取决于实践检验,但由于模型总是简化的,因而检验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实际上,当我们观察到一个现象,将其抽象为一个模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简化的过程,简化不同可能得出完全矛盾的结论,真理与谬误相差只不过是毫厘之间,所谓既科学也是艺术就是这个道理二、博弈论的经济学渊源 经济学的一些思想为博弈论提供了基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所谓的“理性人” 描述理性人的工具就是所谓的理性偏好为了方便,我们又用效用函数(在博弈论中称为收益函数)来表示偏好 构成博弈论基础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定理就是所谓的理性选择原理:如果决策主体的偏好是理性的,那么(有限)选择集中就一定存在最优选择,这个选择可能是唯一的,也可能是多个。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表达同一个偏好的收益函数不唯一,但在单调变换下却是唯一的 (2)理性并不等同于自私自利 (3)理性选择理论是有局限性的三、博弈论革命,所谓革命是指博弈论对经济学(其他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经济学失灵的五个领域正好体现着博弈论的价值和意义: (1)非完全竞争;(2)外在性; (3)公共产品;(4)逆向选择; (5)道德风险在其他社会科学中,博弈论同样可以用来解释各种现象,比如政党,利益集团,甚或人类的基本制度 比如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罗尔斯《正义论》 在自然科学中,博弈论被运用在人工智能,物种演化等方面 所以称博弈论革命并不为过第四节 博弈论要点,一、博弈的四个要素: (1)参与者,博弈中的决策主体 (2)博弈规则,对博弈如何进行做出的规定 (3)结果,博弈最后出现的情形 (4)收益,就是参与者对结果的偏好二、博弈的基本式 如何将博弈表示成一种便于研究和分析的形式显然是很重要的如果用参与者、策略和收益函数来(科学)描述一个博弈,就称为博弈表达的基本式 三、博弈的扩展式 博弈的扩展式就是非常详细地描绘出一个博弈的参与者、策略、行动顺序以及行动时拥有的信息、可能的结果和收益等细节就称为博弈的扩展式。
四、信息和顺序 完全信息和非完全信息,完全和非完全判断的标准就是如果有些信息只有一部分参与者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公共信息,那么博弈就是非完全信息博弈 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静态和动态的区别并不在于时间上是否同时,而是在信息上的一种同时行动 公共知识与一般信息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