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数学_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第2课时 补集及集合运算的综合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31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92678865
  • 上传时间:2019-07-1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09M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2课时 补集及集合运算的综合应用,1.了解全集的意义和它的记法.理解补集的概念,能正确运用补集的符号和表示形式,会用图形表示一个集合及其子集的补集. 2.会求一个给定集合在全集中的补集,并能解答简单的应用题.,,学习目标,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题型探究 重点突破,当堂检测 自查自纠,,,栏目索引,,,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 全集 (1)定义: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 ,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 (2)记法:全集通常记作 . 思考 全集一定是实数集R吗? 答 全集是一个相对概念,因研究问题的不同而变化,如在实数范围内解不等式,全集为实数集R,而在整数范围内解不等式,则全集为整数集Z.,,答案,U,所有元素,知识点二 补集,,答案,{x|x∈U,且x∉A},不属于集合A,∁UA,思考 设集合A={1,2},那么相对于集合M={0,1,2,3}和N={1,2,3},∁MA和∁NA相等吗?由此说说你对全集与补集的认识. 答 ∁MA={0,3},∁NA={3},∁MA≠∁NA. 由此可见补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研究补集必须在全集的条件下研究,而全集因研究问题不同而异,同一个集合相对于不同的全集,其补集也就不同.,,答案,知识点三 补集的性质 ①A∪(∁UA)=U; ②A∩(∁UA)=∅; ③∁UU= ,∁U∅=U,∁U(∁UA)= ; ④(∁UA)∩(∁UB)=∁U(A∪B); ⑤(∁UA)∪(∁UB)=∁U(A∩B).,,A,∅,答案,返回,题型探究 重点突破,题型一 简单的补集运算 例1 (1)设全集U={1,2,3,4,5},集合A={1,2},则∁U A等于( ) A.{1,2} B.{3,4,5} C.{1,2,3,4,5} D.∅ (2)若全集U=R,集合A={x|x≥1},则∁U A=________. 解析 (1)∵U={1,2,3,4,5},A={1,2}, ∴∁UA={3,4,5}. (2)由补集的定义,结合数轴可得∁U A={x|x<1}.,,解析答案,B,{x|x<1},反思与感悟,,1.根据补集定义,当集合中元素离散时,可借助Venn图;当集合中元素连续时,可借助数轴,利用数轴分析法求解. 2.解题时要注意使用补集的几个性质:∁UU=∅,∁U∅=U,A∪(∁U A)=U.,反思与感悟,,解析答案,跟踪训练1 已知全集U={x|x≥-3},集合A={x|-3<x≤4},则∁U A=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借助数轴得∁U A={x|x=-3,或x>4}.,{x|x=-3,或x>4},,解析答案,题型二 补集的应用 例2 设全集U={2,3,a2+2a-3},A={|2a-1|,2},∁UA={5},求实数a的值. 解 ∵∁UA={5},∴5∈U,且5∉A. ∴a2+2a-3=5,解得a=2,或a=-4. 当a=2时,|2a-1|=3≠5,此时A={3,2},U={2,3,5}符合题意. 当a=-4时,|2a-1|=9,此时A={9,2},U={2,3,5},A⊈U,故a=-4舍去. 综上知a=2.,反思与感悟,反思与感悟,,1.由∁UA={5}可知5∈U且5∉A,A⊆U. 2.由∁UA={5}求得a后需验证是否符合隐含条件A⊆U,否则会把a=-4误认为是本题的答案. 3.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合理运用补集的性质,必要时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同时应注意检验.,,解析答案,跟踪训练2 若全集U={2,4,a2-a+1},A={a+4,4},∁UA={7},则实数a=_____. 解析 因为∁UA={7},所以7∈U且7∉A,所以a2-a+1=7,解得a=-2或a=3. 当a=3时,A={4,7}与7∉A矛盾,a=-2满足题意,所以a=-2.,-2,,解析答案,反思与感悟,题型三 并集、交集、补集的综合运算 例3 已知全集U={x|-5≤x≤3},A={x|-5≤x-1},B={x|-1≤x1},求∁UA,∁UB,(∁UA)∩(∁UB). 解 将集合U,A,B分别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 则∁UA={x|-1≤x≤3}; ∁UB={x|-5≤x-1,或1≤x≤3}; 方法一 (∁UA)∩(∁UB)={x|1≤x≤3}. 方法二 ∵A∪B={x|-5≤x1}, ∴(∁UA)∩(∁UB)=∁U(A∪B)={x|1≤x≤3}.,反思与感悟,,求解不等式表示的数集间的运算时,一般要借助于数轴求解,此方法的特点是简单直观,同时要注意各个端点的画法及取到与否.,,解析答案,跟踪训练3 设全集为R,A={x|3≤x<7},B={x|2<x<10},求∁R(A∪B)及(∁RA)∩B. 解 把全集R和集合A、B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由图知,A∪B={x|2<x<10}, ∴∁R(A∪B)={x|x≤2,或x≥10}. ∵∁RA={x|x<3,或x≥7}, ∴(∁RA)∩B={x|2<x<3,或7≤x<10}.,,解析答案,反思与感悟,题型四 利用Venn图解题 例4 设全集U={不大于20的质数},A∩∁UB={3,5},(∁UA)∩B={7,11},(∁UA)∩(∁UB)={2,17},求集合A,B. 解 U={2,3,5,7,11,13,17,19}, A∩(∁UB)={3,5},∴3∈A,5∈A,且3∉B,5∉B, 又(∁UA)∩B={7,11}, ∴7∈B,11∈B且7∉A,11∉A. ∵(∁UA)∩(∁UB)={2,17}, ∴∁U(A∪B)={2,17}. ∴A={3,5,13,19},B={7,11,13,19}.,反思与感悟,,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利用Venn图确定哪些元素在A中,哪些元素在B中,哪些元素在A∩B中,哪些元素既不在A中也不在B中.,,解析答案,跟踪训练4 全集U={x|x10,x∈N*},A⊆U,B⊆U,(∁UB)∩A={1,9},A∩B={3},(∁UA)∩(∁UB)={4,6,7},求集合A,B. 解 方法一 根据题意作出Venn图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A={1,3,9},B={2,3,5,8}. 方法二 ∵(∁UB)∩A={1,9}, (∁UA)∩(∁UB)={4,6,7}, ∴∁UB={1,4,6,7,9}. 又∵U={1,2,3,4,5,6,7,8,9},∴B={2,3,5,8}. ∵(∁UB)∩A={1,9},A∩B={3},∴A={1,3,9}.,,补集思想的应用,解题思想方法,,解析答案,例5 已知集合A={x|x2+ax+1=0},B={x|x2+2x-a=0},C={x|x2+2ax+2=0}.若三个集合至少有一个集合不是空集,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 假设三个方程均无实根,则有,反思与感悟,反思与感悟,,对于一些比较复杂、比较抽象、条件和结论之间关系不明确、难于从正面入手的数学问题,在解题时,调整思路,从问题的反面入手,探求已知和未知的关系,这时能化难为易,化隐为显,从而将问题解决.这就是“正难则反”的解题策略,也是处理问题的间接化原则的体现.,,解析答案,返回,跟踪训练5 已知集合A={x|x2-4ax+2a+6=0},B={x|x0},若A∩B≠∅,求a的取值范围.,,解 因为A∩B≠∅,所以A≠∅, 即方程x2-4ax+2a+6=0有实数根, 所以Δ=(-4a)2-4(2a+6)≥0, 即(a+1)(2a-3)≥0,,解析答案,又B={x|x0}, 所以方程x2-4ax+2a+6=0至少有一个负根.,,返回,由①②取公共部分得a≤-1. 即当A∩B≠∅时,a的取值范围为{a|a≤-1}.,若方程x2-4ax+2a+6=0有根,但没有负根,,,当堂检测,1,2,3,4,5,1.设全集U={1,2,3,4,5},集合M={1,2,4},则集合∁UM等于( ) A.{1,2,4} B.{3,4,5} C.{2,5} D.{3,5},D,答案,1,2,3,4,5,,解析答案,2.已知全集U=R,集合A={x|1≤2x+14} B.{x|x≤0或x4} C.{x|x≤0或x≥4} D.{x|x0或x≥4} 解析 因为U=R,A={x|0≤x4}, 所以∁UA={x|x0或x≥4}.,D,1,2,3,4,5,,3.已知全集U={1,2,3,4,5,6,7,8},集合A={2,3,5,6},集合B={1,3,4,6,7},则集合A∩(∁UB)等于( ) A.{2,5} B.{3,6} C.{2,5,6} D.{2,3,5,6,8} 解析 由题意知,∁UB={2,5,8}, 则A∩(∁UB)={2,5},选A.,解析答案,A,,解析答案,1,2,3,4,5,4.已知全集U=Z,集合A={0,1},B={-1,0,1,2},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 A.{-1,2} B.{-1,0} C.{0,1} D.{1,2} 解析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UA)∩B,因为A={0,1},B={-1,0,1,2},所以(∁UA)∩B={-1,2}.,A,1,2,3,4,5,,解析答案,经检验,a=2符合题意,故实数a的值为2.,5.已知全集U={2,0,3-a2},P={2,a2-a-2},且∁UP={-1},求实数a的值. 解 ∵∁UP={-1},∴-1∈U,且-1∉P,0∈P.,,课堂小结,1.补集定义的理解 (1)补集是相对于全集而存在的,研究一个集合的补集之前一定要明确其所对应的全集.比如,当研究数的运算性质时,我们常常将实数集R当做全集. (2)补集既是集合之间的一种关系,同时也是集合之间的一种运算,还是一种数学思想. (3)从符号角度来看,若x∈U,AU,则x∈A和x∈∁UA二者必居其一. 求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时,先化简集合,若是用列举法表示的数集,可以根据交集、并集的定义直观观察或用Venn图表示出集合运算的结果;若是用描述法表示的数集,可借助数轴分析写出结果,此时要注意当端点不在集合中时,应用“空心点”表示.,,返回,2.与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有关的求参数问题一般利用数轴求解,涉及集合间关系时不要忘掉空集的情形. 3.不等式中的等号在补集中能否取到,要引起重视,还要注意补集是全集的子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 module1 2 my new teachers课件 外研版必修1.ppt 高中数学_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2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第2课时 条件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计算.ppt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 unit 1 tales of the unexplained课件 牛津译林版必修2.ppt 商务工作礼仪培训技能ppt模板.ppt 博弈论姚国庆博弈论第一章节.ppt 单片机实用教程——单片机原理·汇编语言·接口技术第15讲.pps play +球类运动.ppt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 的密 铺》课件.ppt 汽车理论 第5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余志生 清华大学 主编课件6.6.ppt 五年级语文上册年级语文版教学第三单元(课堂教学课件3)七律·长征.ppt (广东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_第二部分 阅读 专题十 名著阅读(试题部分)课件.ppt 五年级语文上册年级语文版教学第六单元(课堂教学课件3)天窗.ppt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课件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 络第 八章.ppt 高中数学_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3.2 奇偶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广西专用)2019中考数学一轮新优化复习_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第二章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第6讲 一次方程与一次方程组课件.ppt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 unit 16 stories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6.ppt omron nj专题班.ppt s13-急性孤立性眩晕的诊断.ppt (广西专用)2019中考数学一轮新优化复习_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第四章 三角形 第19讲 全等三角形课件.ppt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