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马克思原著选读考试资料.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lil****ar
  • 文档编号:289231643
  • 上传时间:2022-05-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马克思原著选读资料一.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2.马克思:(1818—1883) 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支持他理论的人被视为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他认为几千年以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的矛盾与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掠夺依据历史唯物论,马克思曾大胆地假设,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3.恩格斯:(1820-1895)是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

      在马克思逝世后,将马克思的大量手稿、遗著整理出版,并且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众望所归的领袖 4.列宁(1870---1924):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笔名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布尔什维克党创建者、苏联缔造者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被全世界共产主义者广泛认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也被世人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5.唯物史观:就是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的发展 最主要的理论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6.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的重要文献,是马克思的最伟大的两个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和核心。

      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根据,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7.《共产党宣言》又译《共产主义宣言》: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执笔写成 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8.《资本论》:是马克思的著作,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9.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以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购买及出售、以及法律、社会习俗惯例,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的一门独立学科10.《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纲》写于1845年春,马克思生前未发表过。

      最早发表于1888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序言中称这个文件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并作为该书的附录首次发表它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起被公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标志二. 简答题: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答:《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之一辩证唯物主义或者说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即实践观点 其一: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理论出发点,确立了完备的实践观 其二,根据对实践的这种理解,马克思进而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认识论建立在实践观点之上,确立了能动反映论的基本思想,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其三,马克思进而立足于实践观点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了他的抽象人性论以及由此导致的抽象的宗教观 其四,马克思最后要求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实践来理解人类历史,强调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总之,实践观点构成了《提纲》的中心线索和核心思想2.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答: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表明: (1)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中形成的 (2)既然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社会关系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就不存在什么永恒不变的一般的人的本质恰恰相反,人的本质是随着社会关系的改变而变化的 (3)由于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关系不同,本质也就不同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思想家所宣扬的一般的共同的人性或人的本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破除了以往思想家关于先天的、永恒不变的、普遍共同的人的本质的观点,从劳动、从人的社会关系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 (4)人的本质从社会的性质体系体现出来简单的说就是社会是什么样,人就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生活 、人际...影响一个人的思想.人的性质也从这些反面权势了社会的性质3.《德意志意识形态》所阐述的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1)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把历史归结为精神发展的德国唯心主义历史哲学,认为历史是思辨终止的地方开始 (2)历史唯物主义在研究历史时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具体的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4)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的活动方式、分工、所有制形式,社会关系的分析,把社会历史的发展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大形态 (5)马克思概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状态4.为什么说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历史观上的一场伟大的革命? 答:唯物史观的创立,为人们认识和研究社会历史提供了科学方法以此指导,就会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根源;揭示社会历史的规律性,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科学具有如同自然科学一样的精确性而成为真正的科学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1)结束了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的统治 唯物史观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成为完备的彻底的科学体系,结束了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长期统治,宣告了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无论是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者,在历史领域都没有正确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于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这前,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上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正确解决,打破了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领域的一统天下2)为人们正确观察社会历史提供了根本的科学方法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历史观走向科学的里程碑,因其在方法论上的重要意义,也是人类认识史、思想史上的一场伟大变革。

      首先,唯物史观的创立,使唯物辩证的科学原则首次在历史观上得到了彻底贯彻,实现了历史观及共方法论的根本转变,完成了历史观上的一场伟大变革 其次,唯物史观的创立,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体的作用以及社会主体和社会历史之间的辩证关系 再次,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导 最后,唯物史观的一系列科学原理,对我们党科学地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实践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关系,通过改革和创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5.《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方针,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战斗纲领。

      从此,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6.《导言》中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是如何论述的? 答:《导言》认为,社会生产是一个整体,它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仅仅限于描述它们之间的表面联系,以及形而上学地割裂这四个环节内在联系的错误观点,阐述了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提出了生产对其他环节居于首位的原理他说:“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他并认为在一切有机整体内部,不同要素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 (1).生产和消费①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生产是消费:一方面是劳动力的消费,另一方面是生产资料的消费消费是生产通常说是消费是指生活消费,是人们恢复劳动力的消耗并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自身的再生产马克思说:“人吃喝就是生产自己的身体②A生产和消费互相依赖,每一方都以对方为媒介、为手段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首先,生产为消费提供材料、对象其次,生产决定消费的性质和方式再次,生产通过产品引起消费的动力B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不是消极地受生产决定,它对生产起着积极的反作用表现在,首先,消费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其次,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后成其为产品再次,消费创造出新的需要,创造出生产的动力③生产和消费是有差别的,是不能完全等同虽然生产和消费在一定意义上具有直接的同一性,但它们作为再生产过程的两个要素,各有不同的职能,是有差别的,生产居于支配地位,是决定要素 (2).生产和分配①分配结构决定于生产结构②生产要素的分配决定生产结构也决定分配结构③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 (3).最后,交换和流通,生产与交换的关系交换“是生产以及生产决定的分配一方和消费一方之间的媒介要素“,它作为生产的一个要素,包含在生产过程之中这是因为:第一,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者之间的各种活动和能力的交换本身就属于生产活动第二,各生产部门以及各企业之间进行的生产资料的交换,也包含在生产过程之中的行为第三,直接为消费进行交换,虽然表现为独立于生产之外的事情,但也是由生产决定 (4).综上所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一个总体各个环节,是构成再生产过程的统一体,生产决定着分配与交换,分配与消费,交换与消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都具有反作用。

      分配与交换,分配与消费、交换与消费也都存在着相互作用马克思所以要详尽的论述四环节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