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语言文化学视角比较俄汉委婉语.docx
4页从语言文化学视角比较俄汉委婉语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与俄罗斯之间交际往来不断频繁,涉及到各个领域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较大,语言礼节也尚不相同,如何使交际双方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从而在交际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本意,这是学习委婉语的重要目的这就需要我们对委婉语进行不断地深入研究,通过委婉语来深入了解两国文化的异同 一、"宗教等级";委婉语中的俄汉民族文化涵义 委婉语起源于"Taboo"; (即塔布) 一词,意为"禁忌";.在远古的时代,人们认为语言和事物是一种等同的关系,语言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甚至有时会给人们带来灾难,语言被赋予了一种超自然的神力,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而作为语言一部分的委婉语也就与宗教信仰密不可分 俄罗斯是一个信奉宗教的民族,他们主要信仰东正教 (基督教的一个分支)公元 988 年,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当政时期接受罗斯受洗1000年之后的 1988 年苏联在庆祝这一伟大节日时提出了"俄罗斯与东正教---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母亲";的口号东正教一直深刻影响俄罗斯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甚至是人民生活因此,委婉语这一语言文化也深受东正教的影响。
比如,教徒是不能直呼上帝的名字的,"бог"; (上帝) 是"богатство"; (财富、资源) 的词根,意思是"财富的源泉";,这是教徒们万不敢触及的为了 回 避 直 呼 上 帝 的 名 字 , 他 们 称 上 帝 为"всемогущий"; (全能主,万能主),"всевышний";(至尊)上帝因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而将其变为魔鬼的化身并把他们逐出伊甸园,人们将魔鬼(чёрт) 称作"злой"; (可恶的)、"нечистая сила";(不洁之力) 而在中国,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宗教信仰,因此中国人对鬼、神的称呼并不避讳,直呼其名对中国委婉语影响最大的因素还是等级因素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悠久,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等级观念深入人心封建观念讲究的是男尊女卑,富贵贫贱,长幼有序等,凡事皆有定律,任何人不能跨越"父为子纲";要求要回避父辈的名字,不能直呼其名;而"君为臣纲";要求不能起皇家的名字,否则将会引来杀身之祸 而对于地处西方的俄罗斯来说,社会思想比较开放晚辈为了纪念长辈可以取和长辈同样的名字,也可以直呼其名;在学校学生们也可以直呼老师的名字,而不是像在中国叫某老师。
二、"政治经济生活";委婉语中的俄汉民族文化涵义 委婉语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政治和经济纠纷中,俄语不断地出现新的委婉语,将政治经济的敏感词汇修饰地柔和而显朦胧有时,一些大国的外交官为了维护本国形象,在发言中用一些含糊的 词 语 来 缓 和 他 们 想 要 侵 略 的 本 意 .例 如 : "перебить"; (打死) 和"уничтожить"; (消灭)两次听上去很刺耳,很残酷,所以,他们就会用"нейтрализовать"; (镇压) "обезвредить"; (不造成危害) 两词来代替而在汉语中此类委婉语的表达是比较少的,因为中国的政局较稳定,与其他国家一直保持着睦邻友好的关系,我国坚持和平与发展原则,绝不会侵略他国 三、"社会职业";委婉语中的俄汉民族文化涵义 职业委婉语指的是"对社会地位相对低下的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美称";.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使社会分工不断增大,一些靠脑力的工作者通常收入或是地位都高于靠体力的工作者,这使得体力工作者会承受到巨大的精神压力人们为了避免"卑微";工作给其工作人员带来精神上的压力,通常会给这些传统意义上不怎么体面的工作起一些美化的名称,这些名称虽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工作者的生活,却能让其感受到应有的体面和尊重,也缓和了因职业歧视而给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
俄语中,这类社会职业委婉语非常丰富,例如 : " чистильщик"; (清 洁 工) 被 美 称 为"косметик города"; (城市美容师),"няня";本就是"佣人";的婉称,而现在有了"домоводство";(家政工作人员) 的美称在汉语中,也有许多类似的词语:比如将"工人";称作"蓝领";;把"伙夫,大师傅";美称为"厨师";;又将进城打工的青年农民叫做"打工仔、打工妹";等 四、"死亡";委婉语中的俄汉民族文化涵义 死亡,是人一生中最难以接受的现实,但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这一自然规律对于死亡的恐惧和神秘,这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永恒的感觉,它使人不愿直言,更不愿面对当人们谈及这一话题时,为显得不那么尴尬,便产生了死亡委婉语 在古代中国,表达死亡的词语有很多,因为受到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对于死亡的表达也不尽相同古代皇帝的死亡叫"驾崩、归天";;皇子皇妃的死亡是"薨";;僧尼是"圆寂、涅盘";,而庶人之死被曰"死";.在现代社会中,没有了尊卑等级之分,人的死通常为"去世、逝世、长眠";等 俄语中也有很多表示死 (умереть) 的委婉语,也不会直接说"死";,而用另一些词语代替。
如:ушёл в лучший мир (去极乐世界 ) , отдать богудушу (去见上帝),прикажать долго жить (寿终正寝),зачнуть вечным сном (长眠),отправитьсяна тот свет (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等用这些委婉语来代替"死";字,不仅仅是避免"死亡";这个可怕的字眼,也表达了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这已成为一种社会习惯 五、"疾病";委婉语中的俄汉民族文化涵义 这里所说的"病";不仅包括疾病, 也包括伤残、人体缺陷等按照人们的普遍心理, 为了减轻或避免对病者的刺激, 也为了表达说话者的同情, 人们在言及伤、病、残时一般都惯用委婉说法比如, 人们常用"失明、失目";代替"瞎"; , 用"失音";代替"哑"; , 用"耳背、失聪";代替"聋"; .此外,还有一些病名的委婉叫法, 如: 罗汉病 (血吸虫病)、青春痘 (痤疮)、 弱智 (痴呆)、半身不遂 (瘫痪)等 俄罗斯人非常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如果生病了,也尽量会把自己的病跟别人说轻些,因此在谈及病症时会用到一些委婉语比如,俄罗斯人在生病 时 会 说 " плохо себя чувствовать";, 而 不 说"болеть";;他们把弱智称作"медлительный ум";.除此之外,一些病症也有固定的说法,例如:把天花病称为"матушка";,梅毒称为"генерал";等。
六、"相貌";委婉语中的俄汉民族文化涵义 在社会日趋发展的今天,人们除了要拥有良好的学识、过人的技能,也需要一个整洁的相貌因此,整容、减肥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汉语中,肥胖会改称作"丰腴,丰满,发福";等,而不会直接说肥胖,那样会给受话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在俄语中,"полный";也被" толстый";代替对于长相平平的人来说,汉语中一般不会用"丑";来形容,"五官端正、相貌平平";是首选而在俄语中也 有 类 似 的 委 婉 表 达 , 比 如 " нормальный 、некрасивый";等,不会用"урод";来形容 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习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俄汉委婉语有共通之处,它就如同一面铜镜,时时向人们展示着语言内在的微妙之处更多的则表现出显着的民族特征,委婉语在中俄人民的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比研究俄汉委婉语,可以深刻地了解到两国民族文化的异同,不仅有助于人们提高语言素养,在交际时准确理解语意,更重要的是对中俄两国的跨文化交际有着积极的、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钱军 英汉职业委婉语探析[J]. 洛阳师范学院报,2005(1)。
[2] 陈磊 俄汉委婉语的异同[J]. 俄语学习,2000(4) [3] 陈洁 俄汉语言对比与翻译[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4] 尹城,丛凤玲 俄汉委婉语对比研究[J]. 中国俄语教学,20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