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河南省灵宝五高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题.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Bod****ee
  • 文档编号:51674314
  • 上传时间:2018-08-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3.18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灵宝五高灵宝五高 20142014——20152015 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试题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语文高二语文第第ⅠⅠ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 甲甲 必考题必考题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9 分,每小题 3 分) 河洛地区指黄河和洛水交汇处的广大地区洛阳素以“九朝古都”享誉国内外,根本 原因在于河洛地区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史记·封禅书》 ) ,决定了河洛文化的起源之后朝代兴替,中原逐鹿,河洛地区首当其冲河洛文化有其 独有的地域文化特征,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都显示着河洛人的个性诞生、 成长、发展、繁荣于河洛大地的河洛文化,不同于其他的地域文化它是中央文化、国家 文化、国都文化、统治文化,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成为中国文化的源头和核心,构成中 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相传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浮出,背负“河图” ; 有神龟从洛河浮出,背负“洛书” 伏羲依“图” “书”画作八卦,此即《周易》的来源 后来文王为《易》之卦辞,周公为爻辞,开辟了我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易学儒学、道 学、佛学等也均起源于河洛。

      周公营建洛邑,并在此“制礼作乐” ,创立中国最早的礼乐文 化,以致孔子“入周问礼” ,历代儒家尊周公为“元圣” 老子久居洛阳,是东周管理图书 的官吏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写的《道德经》被称为“万经之王” ,对我国政治、军 事等思想的发展影响深远佛教最新传入中国首先落脚于洛阳,洛阳白马寺被称为“中国 第一古刹” ,千百年来一直以“祖庭” “释源”的身份在佛教中居于超然的地位河洛王者之里” 特珠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河洛文化具有正统性的特征所谓正统, 就是说河洛地区的文化在当时就是人们追求、信仰的象征,引导了华夏文化的发展方向 儒学渊源于河洛三代的礼乐文化此后,儒学的每一次大的变革几乎都离不开洛阳东汉 时期,经学大师云集于此,尤其是郑玄,所创郑学成为官定儒经标本北宋时洛阳成为全 国文化中心, “五星聚奎,伊洛钟秀” 程颐、程颢融合佛道内容,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 理学体系,被称为“洛学” ,后经朱熹发展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可见,儒学发展于东 汉经学,成熟于北宋洛学,影响中国数千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永恒不变的主线和核心 其他如史学、文学、教育、科技、艺术等方面也无不如此河洛居天下之中,有超越一般地域文化的兼容特征。

      有人把它比作漩涡,言其既有强 大的吸引、包容、凝聚的力量,又具有极高的辐射、渗透力洛阳曾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国 际大都市,也是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在洛阳出土的外国钱币,有东罗马金币、波斯萨珊 朝银币、日本和同开尔银币、尼泊尔银币等福先寺,既有武则天御书碑文,还有印度僧 人阿弥真那、日本僧人荣睿等禅居修法的场所佛教源于印度,来中国后,扎根于洛土, 并在河洛发扬光大河洛人对外来的思想和艺术体现出高度的理解和接纳,北魏时,洛阳 被称作“佛国” ,龙门石窟就是历史的见证 (摘缩自韩石萍《河洛文化的特征》 ) 1.下列关于“河洛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河洛文化诞生于河洛地区,以洛阳为中心,其独有的地域文化特征,显示出河洛人的 个性,也反映了河洛人的胸怀B.河洛文化是中央文化、国家文化、国都文化、统治文化,它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核心, 引导了华夏文化的发展方向C.河洛居天下之中,河洛地区有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河洛文化比其他地域文化更早、更 先进,影响了中国数千年D.中国古代文化中,易学、儒学、佛学、道学都起源于河洛,河洛文化构成中国传统文 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A.传说伏羲得“河图” “洛书”而作八卦,后来文王和周公分别为《易》作卦辞爻辞, 才使易学成为我国哲学史上独特的学说。

      B.周公在洛邑“制礼作乐”创立了中国最早的礼乐文化,孔子曾登门向他请教“礼” , 因而周公被历代儒家尊为“元圣” C.儒学从诞生到发展,历经多次变革,东汉的经学大师郑玄创立的郑学,北宋程颐、程 颢建立的洛学均是变革的产物D.洛阳曾出土多种外国钱币,福先寺也曾有外国僧人落脚修法,这些都体现出河洛文化 就像漩涡一样的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代兴替,中原逐鹿,使得河洛文化具有源发性、正统性、兼容性等特征,而稳居中 华文化的主导地位B.佛教传入中国首先在洛阳落脚,使洛阳白马寺能以“祖庭” “释源”的身份成为中国 佛教早期进行各种佛事活动的中心C.老子创立了道家学派,他所著的《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 ,影响大而远,可见 他对河洛文化是有贡献的D.无论是“河出图,洛出书”的传说,还是“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的历史记载, 都表明河洛文化根深源长,影响深远 二、古诗文阅读(36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颜之仪,字子升,琅邪临沂人也,晋侍中含九世孙祖见远,齐御史治书正色立朝, 有当官之称及梁武帝执政,遂以疾辞寻而齐和帝暴崩,见远恸哭而绝梁武帝深恨之, 谓朝臣曰:“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人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

      ”当时嘉其忠烈,咸称叹 之 之仪幼颖悟,三岁能读《孝经》 及长,博涉群书,好为词赋尝献《神州颂》 ,辞致 雅赡梁元帝手敕报曰:“枚乘二叶,俱得游梁;应贞两世,并称文学我求才子,鲠慰 良深 ” 江陵平,之仪随例迁长安世宗以为麟趾学士,稍迁司书上士高祖初建储宫,盛选 师傅,以之仪为侍读太子后征吐谷浑,栽军有过行,郑译等并以不能匡弼坐谴,唯之仪 以累谏获赏即拜小宫尹,封平阳县男,邑二百户宣帝即位,迁上仪同大将军、御正中 大夫,进爵为公,增邑一千户帝后刑政乖僻,昏纵日甚,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 亦不止深为帝所忌然以恩旧,每优容之及帝杀王轨之仪固谏帝怒欲并致之于法后以 其谅直无私乃舍之 宣帝崩,刘昉、郑译等矫遗诏,以隋文帝为丞相,辅少主之仪知非帝旨,拒而弗从 昉等草诏署讫,逼之仪连署之仪厉声谓昉等曰:“主上升遐,嗣子冲幼,阿衡之任,宜 在宗英方今贤戚之内,赵王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寄公等备受朝恩,当思尽忠报国, 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之仪有死而已,不能诬罔先帝 ”于是昉等知不可屈,乃代之仪署 而行之隋文帝后索符玺,之仪又正色曰:“此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 于是隋文帝大怒,命引出,将戮之,然以其民之望也,乃止。

      出为西疆郡守 隋文帝践极,诏征还京师,进爵新野郡公开皇五年,拜集州刺史在州清静,夷夏 悦之十年正月,之仪随例入朝隋文帝望而识之,命引至御坐,谓之曰:“见危授命, 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 ”乃赐钱十万、米一百石十一年冬,卒,年六十 九有文集十卷行于世 (《周书》列传第三十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武帝深恨之 恨:嫉妒 B.然以恩旧,每优容之 优容:宽容 C.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假:授,给予 D.命引出,将戮之 引:拉3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帝杀王轨 / 之仪固谏 / 帝怒 / 欲并致之于法后 / 以其谅直 / 无私乃舍之 B. 及帝杀王轨 / 之仪 / 固谏帝 /怒 / 欲并致之于法 / 后以其谅直无私 / 乃舍之 C. 及帝杀王轨 / 之仪固谏帝 /怒 / 欲并致之于法后 / 以其谅直无私 / 乃舍之 D. 及帝杀王轨 / 之仪固谏 / 帝怒 / 欲并致之于法 / 后以其谅直无私 / 乃舍之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之仪幼年颖悟,长大后,喜欢写词赋,曾经给梁元帝进献了一篇《神州颂》 ,文 辞典雅富丽,梁元帝亲自回书称赞他的才能。

      B.颜之仪曾被选为太子侍读,可后来太子征讨吐谷浑时,在军中有不轨行为,其他 人都因不能纠正辅助而受到责罚,只有颜之仪因为屡次劝谏而获赏 C.宣帝去世后,刘昉、郑译等人伪造遗诏,让隋文帝接替宣帝做皇帝,颜之仪知道 不是宣帝的旨意,拒绝相从 D.隋文帝做了皇帝后,将他征回京师,加封了他爵位,认为颜之仪是一位能“见危 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人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2)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二)(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9 题(11 分) 临江仙 送光州曾使君① 周紫芝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注】①光州,今河南潢川,南宋时期是接近金国的边防重镇使君,汉唐以来,称州郡 的长官为使君,此沿袭旧称②青冥:青色的天空这里代指朝廷飞诏下青冥:指皇帝 下令征调回朝 8.简要赏析上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 有什么作用?(5 分)9.下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每空 1 分,共 6 分) (1) ,知来者之可追觉今是而昨非2)鹤汀凫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桂殿兰宫, 3)《陈情表》中作者感慨“从外亲上说,没有人为家中人穿孝服,从经济看,连个使唤 童仆也没有”的一句“ , ”乙乙 选考题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能选做 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4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 5 分) 与周瑜相遇 迟子建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 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那晚,我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 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声去了,结 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 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时,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 瑜 周瑜也注意到了我,因为在这旷野上,睁着眼睛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 周瑜。

      我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 是这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 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 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 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 才算结束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 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 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着战争 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声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了鼓槌和号角,他朝我走来,他说: “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 我们不再对话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双减”背景下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趣味化教学策略探析.docx 超越表面趣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真实情境创设与高阶思维培育的优化路径.docx 高中语文整本书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究——新课标背景下的模式创新与能力培养.docx 新课标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反思与能力提升路径探析.docx 初中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实践路径与策略研究.docx 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实践路径探究.docx 基于真实学情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索.docx 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安全管理与操作规范.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docx 10《苏武传》(教案)-【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09《屈原列传》(教案)-【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0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训练答案.docx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和反思.docx 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docx 浅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的现状及应用策略.docx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生习作水平.docx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docx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优化策略.docx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