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的新颖导游词(安徽导游词).docx
10页安徽的新颖导游词 安徽,简称“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春秋两季为由冬转夏,和由夏转冬的过渡时期接下来小编将和你分享安徽的导游词,希望对你们喜欢 安徽铜陵市导游词 铜陵是千年胜游之地据史料考查,仅唐至清代的文人墨客就有200多位来此游山玩水,并写下了吟咏铜陵的诗词400余首其中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于天宝、至德、上元年间三次漫游铜陵,写下了“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及“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郝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等脍炙人口的诗篇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不仅多次游览铜陵,“觞咏竞日”,而且见这里山水宜人、风光秀丽,便让儿子黄相举家自江西修水迁居铜陵,至今已传后二十八代 铜陵今天的旅游业更是日新月异在现有的二十多处人文和自然景观中,有全国重点保护单位1个,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1处其中,铜文化特色尤为明显;铜陵牡丹与洛阳、荷泽牡丹“三分天下春色”;人工养育的“江豚”等珍稀动物世所罕见铜陵北距省会合肥只有130公里,南距世界风景名胜区黄山只有120余公里,东距华东大都市南京不足200公里,西距著名的九江庐山只有300公里,距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九华山更是近在咫尺,只有80公里,且水、陆、铁路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
铜陵现已拥有旅行社16家、星级饭店19家、各类旅游定点单位十余家;AAA级、AA级和A级景点七个,这些都为铜陵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安徽安庆小孤山导游词 小孤山之称,区别于鄱阳湖中大孤山它屹立在宿松城东南六十公里的长江中,秀峰独立,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障百川于千里,纳群山于足下”海门石柱”、“长江绝独”、“江上第一景”均为世人对小孤山之赞誉 此山高八十六米,围仅一里许,因形如古代妇女头上发髻,旧称髻山舟在江中行,船身移动,山貌渐变乡人云:“南望一枝笔,西看似悬钟,东看太师椅,北望啸天龙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赞曰:“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小孤山南岸与彭浪矶相对峙,江流湍激如沸,海潮至此不得上,因有“海门第一关”之称,为横锁长江的“楚塞吴关”小孤山主要建筑是始建于唐代的启秀寺,座落在半山腰,青瓦红墙,寺内祀奉着小姑娘娘像,民称“小姑庙”小姑,乃民间传说中一位纯情美丽的少女她与彭郎相爱,民族风情,但终难成眷属,于是投江殉情,死后化作秀资超然的“小孤山”,又名“小姑山”彭郎因悲于小姑之死,遂化成石矶,立于江边,即“彭浪矶”,亦名“彭郎矶”山顶“梳妆亭”,传为小姑梳妆处亭台甚雅,六角两层,且可凭窗眺云山沃野。
亭后“长生树”,又称“梭罗树”,从石罅中生出,高壮葱茂老者云:“此树酷似月亮里的神树天上织女星用的那把梭子就是用这棵树剜的”小姑庙历来香客众多,香火鼎盛 小孤山,无处不景,无景不奇;庙宇亭台,层次分明山旁有龙角石,临江陡峭;山中有龙耳洞,冬暖夏凉,深不可测;山顶有龙口,势若仰天长啸还有一天门、龙眼石、琼崖滴翠、弥陀阁、先月楼、半边塔、海神龛、天妃殿、界潮祠、碧云梯、卧羊石、观涛石、御诗碑和庙藏文物以及众名士题咏的海门石刻等这些诸多古迹胜景为神话般的小孤山笼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光环游小孤,如步仙境明代谢缙有诗赞曰:“半空岩石架高台,过客登临此处来佩玉尚闻仙子去,乘鸾疑见女郎回澄江秋水明妆镜,绝顶云鬓绾髻堆一望东南形胜阔,何须海上问蓬莱!”今日来“长江绝岛”小孤山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安徽九华山祗园寺导游词 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石奇是天尊石、天鹰、天墙、天马,鬼斧神工,形象逼真,蔚为奇观泉秘,秘是神秘的秘,岩石上两池泉水,找不出水源,却长年不干涸,可以让人好奇探秘这里的谷、峰、石、泉是不是有这些特色,我只先作一点引导,大家很快就能亲身体验,或许你们还会有更好的表述第二个特点是大部分的景点都以“天”字命名,今天游览的是一个天的境界,我为大家导游会常常提到一个“天”字。
说到天字,在《山海经》里记载一个神话,说是有一位叫刑天的人与玉皇大帝争神位,在比武中玉帝砍下刑天的头,但身体没有倒下, 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为口,手拿着刀剑、盾牌翩翩起舞,过了一阵才倒下,玉帝将他葬在一座名叫常羊的山上,于是才有了天天是神秘的,但天道酬勤,虽然我们步行有两个多小时的登山,只要大家悠着点,有只当闲庭信步的心境,有敢于登攀的勇气,定会游得刺激,看得快乐,玩得开心 〔九龙湖大坝与新娘石〕 我们前面看到的是九龙湖的主坝,它是高45米,底宽9.1米,顶宽2.5米,坝底长36米,坝顶长133.2米的一座双曲砌石拱坝水溢为瀑布,水喷是飞虹,格外壮观 大坝的西南方,有一座亭亭玉立的山峰,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远望格外清新明丽,被当地人称为“新娘石”据传它是竹安寨下面的吕屋岗村一位活泼可爱的少女,原有情郎,十分相爱但被财主逼婚,在当新娘时,逃离到这里,被欧阳真仙点化成石,永葆少女贞节其旁边有一座粗壮山崖像个朴实农民,就是她的情郎,寻恋人到这里,也被点化成石,让有情人永远相伴新娘石顶上长有茂盛的林木,吕屋岗人立下村规,绝不能到这山上砍柴,一旦砍了就会招来两个恶果:一是新娘石挡住了城区李姓祖宗祠堂的风煞,林木被砍,风煞挡不住,城区李姓的房子都会长白蚂蚁。
二是吕屋岗李姓的祖屋大门朝向新娘石,新娘石上的林木遭难,就会引发李姓家的女人不安分,去找野汉此为传言,可不可信,自当别论但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保护森林,保护生态,新娘石上的林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八字崖〕 再看大坝东侧这大石崖,中间嵌着一个大“八“字,八是个吉利的数字,八又是“发”的谐音,许多人取8字号码,车牌用8字数字,商品用8字定价等等,求个吉利,保佑发财请大家再看一下,这石崖浑浑圆圆的,像只鸟笼,崖上长着灌木丛林,当地百姓到这里砍柴,常见到许多画眉鸟在林中鸣叫追逐,活像鸟笼中装着许多跳上跳下的画眉鸟,因此把这石崖称为“画眉跳笼”八”字是吉利数,“画眉”是吉祥鸟,大家今天的旅游定会吉祥如意 〔天桥、通天峡谷〕 我们开始游程,这是一条新开辟的游路请大家上天桥,这条峡谷约有40多米,架一座吊桥,走在桥上晃晃悠悠,有如腾云驾雾的感觉走过天桥,我们来到通天峡谷这条峡谷铺有800多米长的栈道说到栈道,让我们想起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说:“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几句是说:秦惠王知道蜀王好色,送给他五个美女,蜀王派五个壮士去迎接,走到一座大山处,见一条大蛇进入洞穴,壮士们用力拉住大蛇的尾巴,引起山崩石裂,壮士及美女都被压死,山也分为五岺。
这是说奇险山道形成的神话有了这峡谷然后才被架起栈道,交相连接才变为通途然而栈道的上面是六条龙拉的车子载着太阳神也过不去的高峰,栈道的下面是激浪冲撞岩石而引起的漩涡逆流这里与李白描述的四川栈道多么相似其实这大峡谷完全是丹霞地貌的产物所谓“丹霞”,其意思是“色如涵丹,灿若明霞”丹霞地貌是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红色陆相碎屑岩地貌那么丹霞地貌又 是怎么形成的呢? 连城冠豸山是中国丹霞地貌的重要分布区之一,是石墙(峰墙)――峡谷地貌组合类型壮年早期单斜式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丹霞地貌中石墙、峰墙、赤壁、峡谷极为发育,单面山、峰丛雄伟壮观,极具观赏性冠豸山地区还保存了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形成、发展、演化过程完好的地质记录冠豸山完整发育了从古生代至中生代,由海相演变为陆相的沉积地层(包括浅海相碎屑岩沉积、碳酸岩沉积、以白垩世的火山岩沉积和红色陆相沉积),形成丹霞地貌的岩石为白垩纪中晚期崇安组中冲积扇相的砾岩、砂跞岩 安徽九华山风景区导游词 九华山在皖南青阳县境内,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登上九华山后,对其赞叹不已,认为天下名山均不能与九华山争长李白曾三上九华山九华山的特点是山奇峰秀,佛寺众多。
早在东晋年间(420xx年),山上就开始建寺庙,以后历代都增建、扩建,形成“三里一小庙,五里一大庙”,庙宇遍布全山,据说兴盛时期多达300余座,僧众四五千人现在保存完整的寺庙尚有五六十座 游九华山,首先到九华街,这里海拔600多米,是九华山的中心,寺庙也主要集中在这里,因此有“莲花佛国”之称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山上的村镇,除了庙宇外,还有商店、学校、旅店、农舍,游人可以在这里住宿,并以此为起点,游览山上的名胜 九华街上的化城寺,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古寺,也是九华山的主寺,寺的建筑依山势布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寺内有一口高一丈有余,重约20xx斤的古钟,铸造精美,声音洪亮,用槌撞击,凝重清扬的钟声,在山谷回荡,往往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化城晚钟”遂成为“九华十景”之一 从九华街往东走不远,有一建在悬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岁宫”其匾额上书有“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十个金字据说,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无暇的和尚,26岁来到九华山,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里苦修了120xx年死后3年,人们才在洞中发现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认为他是活佛转世,遂将尸体装金供奉明崇祯皇帝知道后封他为“应身菩萨”。
于是供奉他的小庙香火日旺,寺庙扩展,成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游人可以在寺里的肉身殿看到这具头戴僧帽,身披红色袈裟,端坐莲台之上的无暇和尚的装金肉身 九华胜景在天台天台峰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从九华街上天台,约15华里山路,沿路经过很多风景点当你气喘吁吁,到达天台正顶,眼前的景色,将使你胸襟开阔,疲劳顿消四周群山匍伏,远望九华街,只有巴掌那么大了极目远眺,天地浑然一体,长江如练隐隐可见清冽的山风送来阵阵松涛、竹喧,令人陶醉周围的岩石,奇形怪状,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间”三字此时此刻,真使人有身临蓬莱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据说其瑰丽景色不亚于在泰山日观峰看日出因此“天台晓日”被列为“九华十景”之一 九华山是令人神往的莲花佛国它以灿烂的佛教文化和奇丽的自然景观为特色,是游览、观赏和开展科学文化活动的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改革开放以来,古老的佛山沐浴盛世朝阳,新姿焕发,活力再现,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九华山坐落在池州市东南境,她是池州旅游业的品牌,是池州人民的骄傲,是安徽”两山一湖”风景区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使名山披锦绣,更快地跻身于国际旅游先进行列,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指导、组织有关部门编写了这本九华山导游词。
九华山佛教文化研究会的同志,尤其是几位老同志退而不休,辛勤笔耕,在很短时间就完成了编撰任务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我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敬意这本书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图文并茂,以模拟导游撰文,准确、鲜明、生动,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颇适合导游人员学习和使用,也可供广大游客阅读和欣赏我相信,这本书的问世将会把你带进九华山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美妙神奇的境界我在池州工作多年,深深热爱九华山我衷心祝贺此书的出版,并乐之为序 “九华天下神”,这是当代诗人严阵今年7月重游九华山时留下的感慨,悠久的佛教历史,秀丽的自然风光,神秘的肉身现象,奇特的地域文化,使千秋名山异彩纷呈,独具魅力 导游词与名山胜景,犹如画龙的点睛之笔,面对九华山这样一座千古名山,一篇好的导游词可以帮助你倾听它历史的回音,追寻它文化的源流,聆听它美妙的传说;可以引领你寻访名士的踪迹,体味佛门的幽深,感受肉身的传奇、总之,,好的 导游词就像窗口和桥梁,通过它,可以增强你的游兴,引导你走进九华山去观光、探胜 然而,长期以来,九华山的导游词花样繁多,层出不穷,有时关于同一个景点的介绍出现几种不同的“版本”,弄得游人、香客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更有甚者,对九华山的历史掌故信手拈来,随意“发挥”,以讹传误,以致于影响了九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