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第03课时计算经过的时间(大单元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docx
5页第一单元 第3课时 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设计学 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了解1时=60分 1分=60秒的基础上,会进行有关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2.借助钟表模型能进行数格数计算时间并尝试用多种方法求经过的时间的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体会算法的多样化3.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重 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难 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情分析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困难,有很大程度是不能很好理解生活情境,无法将生活问题转化为相应的数学模型教师要注意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再汇报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根据情况再适时进行点拨和讲解,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教学辅助教学课件、模型钟表教学流程情境导入【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为了考察学生对时、分、秒的掌握程度,以及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为学习计算经过的时间做铺垫1. 提示:边出示课件,钟面上的三根针中,最细最长走得最快的那一根是( )针;秒针走一小格是( )秒,走一圈是( )秒。
2. 预设:最细最长走得最快的那一根是(秒针),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圈是(60)秒3. 提示: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秒针正好走( ),是( )秒,所以1分=( )秒4. 预设:分针走一小格是( 1 )分,秒针正好走(1圈),是(60)秒,所以1分=( 60)秒学习任务一:探究数格数计算时间【设计意图:】借助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教学解决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通过学生讨论的场景,呈现“数格子”“计算”等多种解题策略,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一.学生分组自学,教师观察指导1.提示:你能读出(图一)钟表上的准确时间吗?(图一)2.预设:读作:七点三十分即写作:7:303.提示:你能读出(图二)钟表上的准确时间吗?(图二)4.预设:读作:七点五十分即写作:7:505.提示:观察右图中间经过了多长时间呢?经过20分钟6.预设:20分7.提示: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8.预设:小明离家时间8:05和到校时间8:20.9.提示:讨论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1.预设1:方法一:借助钟面数格子可以直接1小格1小格的从8:05数到8:20,分针共走了15小格,每小格是1分钟。
即1×15=15(分)2.预设2:方法一:借助钟面数格子可以直接1大格1大格的从8:05数到8:20,分针走了3个大格每个大格是5分钟即3×5=15(分)3.总结:计算经过的时间时,可以通过数钟面上的格子数来完成学习任务二:尝试多种方法求经过的时间【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及计算能力明确时间算理之间的关系理解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和连续性一. 学生分组自学,教师观察指导1提示:.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你有什么方法?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二.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1.预设:”方法二:计算用到校的时刻一离家的时刻=路上所用的时间即20-5=15(分)2.提示:你有什么方法?3.预设:用到校的时间减去出门的时间即8时20分-8时05分=15分4.提示:检验我们解答的对不对呢?你认为哪个方法更好?5.预设1:想一想8:05过多久就是8:20了,得出的答案是8:05过15 分钟就是8:20 了因此上面的解答是正确的6.预设2:5+15=20(分), 8:05过15分钟就是8:20 解答正确7.小结:要求经过的时间,就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公式: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学习任务三:达标练习 巩固成果【设计意图:】第1题是解决到达时刻的问题此题是已知开始时刻和经过时间,求结束时刻第2题,通过让学生读出秒表所记录的时间长短,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比较、推理、判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第3题,选择学生熟悉的学校生活的作息时间表,呈现丰富的数学信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与时间有关的问题,渗透合理安排时间的教育第4~5题出现了跨时的计算,较之前的解决问题难度稍加大,均须加以注意作业设计】1.完成教材P8第9~11题;2. 完成《分层作业》板书设计】第3课时 计算经过的时间 计 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算 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 时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间 。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