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1年劳动就业管理局上半工作总结-劳动就业管理局干嘛的新编精选.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47983082
  • 上传时间:2023-11-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30.84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最好的资料给最好的自己!劳动就业管理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新编):劳动就业管理局干嘛的时间:20XX年X月X日劳动就业管理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劳动就业管理局干嘛的 时间:2021-07-01【摘要】:2021年上半年,我市劳动就业工作以国务院、省、市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大力破解大龄特困群体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城乡就业一体化三大工作难点,深入推进就业服务“新三化”、拓宽灵活就业渠 2021年上半年,我市劳动就业工作以国务院、省、市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大力破解大龄特困群体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城乡就业一体化三大工作难点,深入推进就业服务“新三化”、拓宽灵活就业渠道、发展全方位职介服务、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等四项服务,有力确保了我市劳动就业工作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顺利过半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876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3.9%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492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1.4%;其中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698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23%;“4050”人员再就业11815人;帮助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再就业2178户。

      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11142人,全市现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466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就业再就业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为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5184本,发放范围扩大到了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等6类人员;发放商贸、服务型企业认定证明25家;为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和符合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条件的企业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275.2万元,减免税收2145.8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1人,共计贷款106万元;享受社保援助和社保补贴12021人、“以奖代补”5000人,补贴金额1654万元 ――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劳动者就业竞争力全市共组织再就业培训11536人,占年目标的57.7%,培训再就业率达到61%;创业培训1804人,完成年目标的69.4%;就业前培训3067人,占年目标的76.7%;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9329人,完成年目标的77.7%,培训布局更加合理,全市已联办了8个再就业培训基地,新办了定向培训基地1个 ――失业保险扩面征收力度加大全市失业保险扩面306家,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人员9590人,占全年扩面任务的65.7%;征收失业保险费2719.32万元,占年目标任务的53.3%。

      今年上半年新接受失业人员1535名,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5415名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保障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劳动保障代理和劳务派遣促进灵活就业劳动保障代理劳动关系代理总数达到7.4万份,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劳动关系代理1589人,办理劳动关系及养老保险关系转接1201人;全市已有2569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劳务派遣实现了灵活就业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开展政策宣传,大力营造良好就业再就业环境 1、率先出台市政府1号文件国务院36号文件和省人民政府1号文件下发后,我局高度重视,把制订出台贯彻意见和配套政策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组织了各县(市)区业务骨干进行文件草拟工作,数易其稿后,于年初送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讨论最后由肖旭明市长、朱中华副市长亲自修改定稿,并于2月24日在全省地(市)、州中率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黄政发[2021]1号)文件为了尽快地将全部政策落实到位,按照省配套文件的发文情况,我们还配合各有关部门于4月27日之前出台了《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等七项配套政策,由于政策出台快,社会反响非常好 2、组织开展就业再就业政策业务知识培训。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36号及省、市人民政府1号文件,我们分三个阶段开展了政策学习宣传活动:第一阶段下发了《关于加强就业再就业政策学习宣传工作的通知》,制订了11项深入切实的宣传措施,规划了整个宣传工作的安排,确保了任务到科室,责任到人转入第二阶段后,我们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城区基层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人员进行了两期就业再就业新政策及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四月中旬,我们邀请了省厅领导为全市劳动保障系统的干部全面讲授了新出台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及相关配套文件规定第三阶段,我们利用公休两天时间,组织了全局干部职工开展封闭学习,进行了闭卷考试,评出了前三名,并给予了奖励;4月28日,我市贯彻落实省、市政府1号文件暨就业工作联席现场会在大冶市召开通过三个阶段的学习培训,我市从劳动保障系统干部到广大社区专干均扎实掌握了政策精髓,熟知了操作程序,明确了工作任务 3、大力开展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从三月上旬起,我市就在各类媒介上开辟了专版专栏、通过制作专题系列节目、开展访谈等形式,对国务院、省、市政府出台的新政策进行广泛宣传进入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月后,我们积极配合市委宣传部,突出宣传月活动主题,扎实有效地宣传了当前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面临的形势及最新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主要内容等,并联合新闻单位对省、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及典型事例进行了跟踪报道。

      据统计,在学习宣传国务院、省、市文件精神工作中,我市共刊登专栏12期,刊发各类就业再就业新政策宣传稿件60多篇,就业再就业新政策宣传已深入人心 (二)优化服务质量,多途径有效促进就业再就业 1、围绕企业项目建设,做好协同就业服务文章为服务项目建设中心工作,今年上半年我局制订出台了《配合政府项目建设加强就业协同服务方案》,通过服务项目建设,增加岗位促进就业一是把引资与就业相结合,通过招商办厂新办企业,开发出一大批就业岗位上半年全市新开工和改、扩建、技改项目近148个,新增就业14371人如铁山区台资企业鹿峰集团扩大生产规模,一次性招收鞋帽制作工达700人二是激发企业潜能,扩大生产吸纳就业我们配合经贸、工商、总工会等部门,利用企业改革改制,新、改(扩)建项目扩大生产的机遇,主动送工送政策上门,安置就业5815人在今年5月举行的“民营企业招聘周”上,我们共向125家民营企业推介就业2631人三是为项目企业定向培训合格员工以新开工,改、扩建,技改项目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依托培训中心和定向培训基地,采取就地就近办班等形式,为新开工,改、扩建,技改项目企业开展“订单式”培训,上半年共为企业定向培训推荐上岗1125人。

      今年四月份,我们联合美尔雅集团在阳新县建立了“黄石市农村劳动力定向培训基地”,目前培训学员已有两期共40人在美尔雅集团实现上岗就业 2、推进“三个结合”,充分发挥就业服务功能坚持定期集市与专项集市相结合、大型集市与小型活动相结合、进场求职与送岗位上门相结合,在日常集市的同时,大力开展针对不同特困就业群体的专项集市我们相继召开了帮扶困难群体的“再就业援助月”活动、帮扶农民工就业的“春风行动”以及“民营企业招聘周”、“迎三八”妇女专场招聘会、与团市委联合到阳新县开展“四送”活动、“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党员”等15次专场招聘活动,共提供就业岗位38320个,安置就业10705人在六月底举行的“下岗失业党员”专场招聘会中,共提供岗位4007个,进场6000多人,1036名求职者在这次招聘会上与用人单位达成意向协议,其中下岗失业党员122人有力地缓解了我市下岗失业党员就业难的问题,进一步促进了我市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赢得了基层党组织与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下岗失业党员的良好反响 3、狠抓基层服务,努力突破“两类人员”就业难题帮助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农户”实现就业和培训转移是今年省委、省政府确立的一件大事。

      为了使“两类人员”早日实现就业,我们一方面对全市企事业单位用工情况进行了调查登记,另一方面积极与外地劳动部门加强联系,广泛收集用工信息,同时在社区和农村开发各类便民岗位在安置和转移就业过程中,根据“零就业”家庭和“零转移农户”的要求和其自身特点,我们一是采取举办大型专场招聘会和送岗上门相结合的就业服务方式,积极联系全市各用人单位和企业,以劳务洽谈会的形式提供岗位借“再就业援助活动月”和“春风行动”的东风,一季度我们在全市5个城区、18个街道和22个社区召开了小型专场招聘会,安置冶钢集团“零就业”家庭人员717人,转移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1962人,其中“零转移农户”216人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我们制定了两周一次劳务输出的工作计划,安排专人组织洽谈和对外输送人员,今年我们还新开辟了浙江嘉兴市、海盐县等一批新的劳务输出基地,共帮助“零转移农户”实现定向转移2155人三是对年龄偏大、特困无技能的“零就业”家庭人员实行托底安置针对他们的需求,我们联系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部门,开发一批保绿、保洁、社区治安等公益性岗位,今年上半年全市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的“零就业”家庭人员达550人。

      (三)强化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能力 1、创新机制强化管理,激发训练中心活力为使市就业训练中心的办学模式更合理,管理更规范,我们一改多年来与他人联合办中心的模式为就业训练中心独立办学体制和管理手段的创新给训练中心带来了更大的活力一是加强中心的科学化、制度化建设,狠抓了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一方面重新建立了《市就业训练中心教职员工新工资标准实施方案》、《黄石市就业训练中心岗位职责及人员配备》、《教师和学员守则》、《中心人事聘用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对原中心教师组织学习、考核,根据考核情况重整了队伍,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即:每学期有教学计划、每周有教学安排,每月有教学检查,管理人员随堂听课,教师的讲课水平、业绩与工资、奖励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教师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与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目前,中心管理规范有序,教学质量和学员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二是狠抓中心生源,在过去鼓励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推荐介绍生源的基础上,我们又发动全局和全中心的工作人员参与招生工作通过充分酝酿和反复修改,出台了《招生奖励暂行办法》,极大地调动了中心员工和全局工作人员介绍生源的积极性,目前通过工作人员推荐介绍来的学员达300多人。

      此办法的执行,为扩大中心生源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上半年中心再就业培训自培人数达4520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403人 2、合理布局巧建基地,扩充就业培训力量为了最大限度地整合我市行业及企业现有的培训设施和师资力量,我们一是加大了对两年前已建立的六个再就业培训基地的管理与指导,规范了基地培训行为和申报程序如重型汽车配件厂,通过他们的申报和我们的实地调查,为其电焊专业更换了废旧的设备对开展培训工作不理想的基地也不是撒销了事,而是帮助他们查找问题、拓展思路,并在培训业务上提出具体要求和指导性意见,促使其培训工作正常运转上半年,六个基地的培训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累计培训人数达892人,创挂牌以来同期的最高记录二是抓住契机,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一方面在阳新县建立了我市首家农村劳动力定向培训基地利用阳新县空置的厂房和美尔雅集团闲置的设备,整合阳新县就业训练中心的管理和教师资源,就近培训阳新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解决了阳新县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同时向美尔雅集团定向输入了紧缺的电机缝制工目前培训班已有两期结业学员在美尔雅集团实现了转移就业,同时,该基地还为阳新县富兴公司输送了101名合格的织布档车工、验布工、机修钳工。

      另一方面是指导再就业训练基地开展农民工定向培训黄石美岛集团和一棉是服装和纺织行业,是我们在2021年就挂牌的就业训练基地,一直以来,他们对培训工作如何开展没有计划和措施,也没有行动年初,我们根据政府一号文件精神,结合两个企业的实际用工需求情况,指导他们在周边农村招收农民工进行电机缝纫专业的培训,然后充实到本厂的各条生产线,既让农民工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