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精****档
  • 文档编号:43833954
  • 上传时间:2018-06-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4.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江西师大鹰潭分院教育系 2013 届毕业论文1编号: 学生姓名:刘丽芳学 号:7010120422指导日期: 2013 年 04 月 27 日系 别: 教育系专 业:语文教育班 级:10 语教 4 班指导教师:徐冬香老师江西师大鹰潭分院教育系 2013 届毕业论文2目目 录录摘要……………………………………………………………………3关键词…………………………………………………………………3一、辩证的理论思维…………………………………………………4(一)微观和宏观的统一………………………………………………………4(二)历史和现实的统一 ……………………………………………………4(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 …………………………………………4(四)“破坏”与“建设”的统一 …………………………………………4二、议论的形象化 …………………………………………………4三、议论的理趣化 …………………………………………………6四、议论的抒情化 …………………………………………………7五、结语 ……………………………………………………………8参考文献………………………………………………………………9后记 …………………………………………………………………10江西师大鹰潭分院教育系 2013 届毕业论文3摘摘 要要提到鲁迅,我们不仅会想到《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及其笔下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还会想到他那战斗力极强的杂文。

      鲁迅一生共出版杂文集 16 部,近 700 篇,计 140 万字,而这些杂文的形式又是多样的,除了辩论形式外,有的用抒情形式,鲁迅的杂文是一座难于跨越而至今还无人能够跨越的高峰,他开创了杂文创作的一个崭新的时代,在他的影响下,现代杂文在 30 年代就进入繁荣期,“左联”的刊物和其他许多进步的文学刊物,都刊登了大量的鲁迅杂文作品,以他为旗帜,在当时左翼文坛上涌现了一大批追随他效法他的左翼杂文作家群他们的杂文创作风格相似这种文学现象,一些学者文人称之为“鲁迅风”,可以说,鲁迅的杂文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无论是语言、形式、内容还是标题的使用,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关键词关键词:鲁迅;杂文;艺术特色江西师大鹰潭分院教育系 2013 届毕业论文4论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论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鲁迅的杂文,无疑是他无与伦比的独创的思想天才和艺术天才的结晶关于鲁迅杂文的 思维特点,是鲁迅研究专家早就注意了的问题徐懋庸和毛泽东曾分别指出唯物辩证法在鲁 迅杂文中的出色运用;冯雪峰认为鲁迅杂文是“诗与政论的结合唐弢认为鲁迅杂文是逻 辑和形象思维与具体材料和统一我们认为更确切的说法是,鲁迅杂文是辩证的理论思维和 情感形象的审美思维的完美统一。

      一、辩证的理论思维(一)微观和宏观的统一鲁迅杂文内容是极其广泛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大到整个“社会”,整个“文明” 作批评对象,小到寻常的社会现象,但又“以小见大”,“借一斑而略窥全豹,以一目而尽 传精神”这种分析和综合相结合,鲁迅曾在《准风月谈•后记》[1]中,有很好的说明: “我的杂文,所写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但合起来,已几乎是或一形象的全体 (二)历史和现实的统一在鲁迅杂文中,有单纯的历史考察和单纯的现实解剖的出色篇章,但大多数是历史的反 思和现实剖析相统一的,这是鲁迅杂文辩证的理论思维的重要特征鲁迅这类杂文,善于从 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中勾画出事物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出事物发展的历史规律,鲁迅的杂文, 包容我们民族的整部历史,充满丰厚有历史感和深刻的历史预见性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鲁迅的博识是无与伦比的他精通自然科学中的生物学、医学、地质学,也有丰富的文 学、绘、历史、哲学、宗教、道德、法律、民俗、考证等使他的杂文在进行社会批评和文 明批评时,总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地调动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知识四)“破坏”与“建设”的统一鲁迅的杂文,是不留情面,坚忍不拔地“暴露”和“攻打”旧社会和旧文明的匕首和投 枪,充满着批判和战斗的激情。

      别林斯基说过:“任何否定,如果要成为生动的,诗意的, 都应当是为了理想而否定的” 杂文家的鲁迅,既是尖锐的社会批评家,又是伟大的社会 改革家,既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又是热烈的理想主义者,他杂文中的“任何否定”都是 “为了理想而否定的” 因此,鲁迅的杂文是以议论为主的文学散文,是辩证的理论思维和情感形象的审美思维的互 相统一和有机的融合,这一思维的根本特定,决定了鲁迅杂文带有鲜明的艺术特质:即集中 表现了议论的形象化、议论的理趣化和议论的抒情化二、议论的形象化鲁迅曾对自己杂文的艺术手法有一个基本的说明:“我的坏处,是论时事不留面子,砭 锢弊常取类型”,因此,他的杂文并不局限于描写这一个具体的人与事,而使它具有历史的 概括性和普通性,成为这一类人和事的图象和标本,这就是鲁迅所说的“常取类型”这也 是要求作家杂文创作时,议论要形象化而议论形象化的途径和方法很多,首先是借助想象、江西师大鹰潭分院教育系 2013 届毕业论文5联想创造出那些带有比喻和象征性的形象和意象,如“落水狗”、“叭儿狗”、“夏三虫”、 “二丑”等形象,创造的意象如“黑色的染缸”,“小摆设”等单就“叭儿狗”类型形象 的创造,就让人拍案叫绝,不仅在早期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2]一文中得到充 分的刻划。

      而且鲁迅与形形色色的“叭儿狗”长期战斗中,不断地画出了其种种变幻,如 “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狗主人的意旨或使嗾”,“比它的主人 更严厉的‘叭儿狗’”;“即使无人豢养,饿得精疲”,《而已集•小杂感》[3]变成了野狗 了,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丧家犬”,曾经是激烈的狼, 现已“被驯服”,失去了“野性的”狗,“地位虽在主人之下,但总在别的统治者之上的” “殖民地上的洋大人”的“宠犬”,“岌岌不可终日”,《二心集•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 命运》[4],“一有变化,它们就另换一付面目”的“不忠实”的狗等等《二心集•上海文 艺之一瞥》[5]将鲁迅随着中国社会历史的演变,陆续勾勒下的“狗相”合起来看,现代中 国半封建半殖民社会“走狗”的类型形象,都得到了充分的刻划与表现又如 1932 年,《二丑艺术》[6],“二丑”乃是戏剧里“二花脸”,鲁迅说这是由于 “小百姓看透了这一种,提出精华来,制定了的脚色鲁迅认为二丑的本领在于他们有帮 闲之才,“懂得些琴棋书画,也来得行令猜谜”并以“小骂大帮忙”为目的比如对主子 说“老爷,人家的衣服多么干净,您老人家的可有些脏,应该洗一洗。

      在帮凶或帮忙,也 显得特别的阴险,尽量不露痕迹,“有谁被压迫了,他就来冷笑几声”“有谁被陷害了,他 又去吓唬一下,吆喝几声”,然后转过脸来,对看客指出主子的缺点,一面摇着头装起鬼脸 说:“你看这家伙,这回可要倒楣哩!”这后一手的二丑的特色,也是他们的绝招,他们既 要不失主子的宠幸,又为自己留下一条退路其次是起绰号或漫画,鲁迅曾在《五论“文人相轻”——明术》[7]中说:“果弋里夸 俄国人之善于给别人起名字——或者也是自夸——说是名号一出,就是你跑天涯海角,它也 要跟着你走,怎么也摆不脱鲁迅很赞赏“五四”时期钱玄同创造的“桐城谬种”和“选 学妖孽”,认为只有他自己创造的“革命小贩”和“洋声恶少”,差可匹敌革命小贩” 是骂杨邨人的,这位曾加入共产党,28 年参加太阳社,叛变革命之后,竟在《现代》[8]杂 志,公开揭起“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之旗,攻击鲁迅等对“第三种人”的批判是错误的 所以鲁迅在《答杨邨人公信的公开信》[9],揭露杨邨人是“革命声中的一位小贩”,“革 命与否以亲之苦乐为转移”,为做稳,“第三种人”起见,“总得一点零星的忏悔,对于统 治者,其实是颇有些用处的”洋场恶少”指的是施蛰存,这是一位《现代》杂志主编。

      向青年推荐《庄子》、《文选》,鲁迅发表了《重三感旧》一文,进行了恳切的批评但施 蛰存立即写《〈庄子〉与〈文选〉》进行反驳,说鲁迅文章如没有古文学的修养,决不会写 到现在那样好,还讽刺鲁迅用骈体文为《淑姿的信》作序,因鲁是“素昧平生,无话可说, 以骈文含胡之针对施不良倾向和态度,鲁迅又写下《“感旧”以后》(上)、(下)、 《扑空》、《答兼云》等许多杂文,明确揭示这“虽为书目所引起,问题是不专在个人的, 这是时代思潮的一部”,“是一大群遗少群的风气”鲁迅还严正批评对手在论争中的表现:“无端的诬赖”,“猜测,撒娇,装傻”,这就 不仅是“遗少”的问题,还现出“洋场恶少”的本相了除此之外,还有“捐班文人”、 “粪帚文人”、“商定文豪”等,也都是“寥寥几笔”,就把对象“形神毕肖”勾画出来, 让他们逃到天涯海角也甩不掉的再次是描摹人物的动作、声口、心理例如陈西滢和徐志摩的互相吹捧,徐志摩说陈西 滢学法朗士的文章当得起“有根”,只有他才当得起“学者”的名词,陈西滢则说徐志摩在江西师大鹰潭分院教育系 2013 届毕业论文6新文学家中“尤其”特出,鲁迅嘲弄说,现在中国的“有根”学者和“尤其”的“诗人”是 “互相选出”了(《无花的蔷薇》)三十年代初胡适转向反动,去拜谒“废帝”溥仪,鲁迅 在《二心集•知难行难》 [10]中引了谒见后胡适对人说起他们当时的对话:“他叫我先生, 我叫他皇上”,仅此一句,就将胡适的反动和无耻写尽了。

      又如刘半农 1933 年参与北京大 学招考,在阅卷中,有考生把“昌明文化”写成“倡明文化”,这本来不是什么了不得的错 误,可是刘无聊透顶,自己写起自批自注的打油诗,发表在《论语》上,对比大加嘲笑: “倡即‘娼’字,凡文化发达之处,娼妓必多,谓文化由娼妓而明……”等等鲁迅见了很 反感便著文《“感旧以下”》(下),把考生的字和刘半农的自批自注的打油诗放在一起, 刘半农的浅薄相就暴露无余(教授),并且说《诗经》里有“倡予和女”,至今还没有人解 作“自己也做了婊子来应和别人”的,有理有据地反驳了刘半农以上几种方法,均为鲁迅杂文写人的灵魂方法鲁迅杂文中人物形象的刻划自然同小说 或纯文学散文不同的,带有片断的、漫画夸张的性质,同时它是直接逻辑评论服务的德国 诗人海涅在《论德国宗教与哲学》[11]的历史中评论莱辛的一段名言,有助于我们理解鲁迅 杂文形象创造的意义在那里,海涅说:“他(莱辛)用他才气纵横的讽刺和极可贵的幽默 网住了许多渺小的作家,他们象昆虫封闭在琥珀中一样,被永远地保住在莱辛的著作里,他 处死了他的敌人,但同时也使得他们不朽鲁迅和下的许多杂文形象,确有“不朽”的思 想和艺术价值 三、议论的理趣化朱自清在《鲁迅先生的杂感》[12]中说:“鲁迅先生的《随感录》……还有一些‘杂 感’,在笔者也是‘百读不厌’的。

      这里吸引我的,一方面固然也是幽默,一方面却还有别 的,就是那传统的称为‘理趣’,现在我们可以说是‘理智的结晶’的,而这也就是诗 鲁迅非常强调杂文要有“趣味”能引人发“笑”,能给读者以“愉快和休息”,鲁迅也反对 为“笑”而“笑”,为“幽默”而“幽默”,为“滑稽”而“滑稽”,反对把“肉麻当有趣” 的庸俗低级“趣味”,鲁迅的这一切主张贯彻在他的杂文创作里鲁迅无疑是一位卓绝于古 的“笑”的大师罗马诗人贺拉斯曾说一句名言即“含笑读真理,又有何妨?”作为杂文大 师的鲁迅,不仅是勇猛无畏地狙击中国的旧社会和旧文明的“霹雳手”,他还是“含笑谈真 理”的讽刺和幽默大师含笑谈真理”是鲁迅杂文思想和艺术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鲁 迅杂文为读者长久喜爱、传诵不衰的一个奥秘所在例如《隐士》[13]隐士尽管“泰山崩,黄河溢”,却“目无见,耳无闻”,但“苟有议 及自己或他的一伙的,则虽千里之外,半句之微,他便耳聪目明,奋袂而起”又如《病后 杂谈》[14],揭发反动统治者施行“仁政”,鼓吹“君子远疱厨”自欺欺人的实质君子 非吃牛肉不可,然而他慈悲,不忍见牛的临死的”觳觫,于是走开,等到烧成牛排,然后慢 慢的来咀嚼牛排是决不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