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黑龙江省绥滨县第一中学17—18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ha****a
  • 文档编号:117834308
  • 上传时间:2020-03-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1.54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7-2018学年度绥滨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试卷1、 现代文阅读(35分)(1)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棵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儿身,愿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因此一事,便引出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毫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红楼梦》中的这块顽石,到底生于何方何地呢?作者说是本于“大荒山,无稽崖”,用脂砚斋评说的话来说,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和评批者有意让读者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它应当是真有其处的依据相关材料揆情度理,我认为,它应当是我国东北部的长白山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山为“大荒山”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肃慎,位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不咸,蒙语即神仙的意思;不咸山,即仙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补天石”。

      绛珠仙草”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人参常被称为“神草”或“仙草”,长着对生的绿叶,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上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透这样看来,这个“绛珠仙草”不是人参又是什么呢?“神瑛侍者”呢?他似是“神鹰”的谐音很早以前,满族人中间流传着一个神话:有三个仙女在长白山天池里洗澡,有一只神鸟(也有称说神鹰的)噙来一颗绛红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仙女吞下红果后生个男孩,便是清世祖先布库里雍顺因此,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曹雪芹只不过是将其巧妙地改造了一番,且完全不露一点痕迹为什么曹雪芹要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来牵引出这部百年望族的兴衰史呢?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因此曹雪芹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开篇,这与他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有着直接的关系曹雪芹生于末世,当年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唯独他结庐在荒凉的西郊荒野村,穷困潦倒,怎能不产生“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呢?曹雪芹在一首《画中诗》中说:“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

      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这里明明点出这块顽石的来历,它的根源本来尊贵,详溯其源当是出自太古的大荒山(即长白山)山巅,遥想当年是何等的荣耀,只是今日才蒙蔽尘埃,埋没于蓬蒿之中现虽欲返璞归真,但又不愿去攀结那些豪门权贵,只能是“自怨自愧,日夜悲哀”而已!并于万般无奈之中,才求诸笔墨文字,冀图得到诸如《红楼梦》中的空空道人之类的仙人去传述其一番历历可数的心迹罢了1.下列几种说法中,不符合本文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 《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绛珠仙草”,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被人们称为神草或仙草的人参B. 《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当年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那块石头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大荒山,无稽崖”,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C. 《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神瑛侍者”,“神瑛”似是“神鹰”的谐音,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D. 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红楼梦》的开篇神话故事表现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念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本文作者认为《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大荒山即是我国东北的长白山,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称此长白山为“大荒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块巨大山石名为“补天石”。

      B. 满族人神话中神鸟(或神鹰)与绛红珠果的兰因絮果缔结在三生石畔的故事,被曹雪芹妙若无痕地运用到了《红楼梦》中C. 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而曹雪芹虽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却穷困潦倒,所以让他产生“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D. 本文作者认为“绛珠仙草”即人参,因为人参长着对生的绿叶,中间花柱头上结着一串串宝石似的珠果,与《红楼梦》描写的“绛珠仙草”很像3.以下对于文章相关自然段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纵观全文,作者对《红楼梦》的开篇神话中涉及的主要事物一一作了考证,说明作者对满族历史及满族风情非常熟悉B. 在第②自然段,作者援引脂砚斋评说红楼梦的话,意在证明“大荒山”就是今天的长白山,引用《山海经》中的句子,是为了证明“绛珠仙草”就是人参C. 在第③自然段,作者引用满族人中间流传一个神话,是为了证明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D. 在第④自然段,通过追溯曹氏家族兴衰,剖析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4分)传 承卢生强草长莺飞的时节,细雨润物无声路上,儿子越想越来气,这多大的事儿啊,害我又要牺牲个节假日。

      就这两天,里,父亲的语气似十万火急样,弄得儿子心烦意乱父亲说:“你无论如何都得回趟家,就是天王老子找你也没用,我在家好好等着你呢儿子还在死磕:“爸啊,我真没时间啊,抽不开身呀你小子就别找借口了不是规定的节假日吗?你能有什么事?你必须回来一趟!”父亲说得斩钉截铁爸,这多大的事儿啊,你就雇个人搭把手不就得了,何必非让我路途迢迢地赶一趟?”父亲生气了,声音高分贝地传过来:“你说什么?这么大的事你还说多大的事?我看你真的忘了本了你小子轻飘飘了不是?你现在真就忘乎所以啊臭小子,你得给我回趟家,否则我真的找你去了最近父亲与他通话,总是呛了火药似的,噼里啪啦一阵急风暴雨儿子在想:我春风得意的事,怎么在父亲这儿就一股子嫉妒的味儿?哪儿不对劲儿呢?早年前,儿子对父亲还是言听计从,渐渐地,儿子羽毛渐丰,就不把父亲的话当回事了特别是最近,儿子路途坦荡了,就有些飘飘然儿子想,再这么永远长不大,会被同事耻笑的车子驶进老家的集市儿子打问:“爸,家里都准备了没有?要不要我买现成的东西?”父亲回话:“早准备好啦,你们人回来就行了 爸,就我们俩去吗?”“怎么?你不带你媳妇回来?你儿子呢?”父亲颇感意外,满是失落嗨,我老婆回她爸那儿了,你孙子准备中考呢,在争分夺秒咧。

      父亲想了想,只好说:“好吧,那就我们俩吧儿子说:“爸,我除了带我司机,还想雇个人帮忙,我怕就我们俩忙不过来什么啊,这事你好意思雇别人干?说出去你不怕别人笑掉大牙啊?不妥不妥绝对不妥父亲坚决反对,头摇得似拨浪鼓儿子觉得父亲太过迂腐守旧了,呵呵地笑道:“哎呀老爸,这有什么呀,这在我们城里早就时兴让人代劳了现在时代不同了,有钱能使鬼推磨哦钱钱钱,你小子早晚掉进钱眼儿里去一提到钱,父亲特别激动,过于敏感了儿子觉得好笑,心想:父亲许是一生清贫惯了,以至当儿子的每次送钱,父亲总是接得犹犹豫豫,总要盘问几许,好像儿子的钱沾了什么毒似的父亲总说:“有口粗茶淡饭,有件布衣遮体就行了,人过日子,就得像山泉般清清爽爽地淌想着父亲的话,儿子摇摇头儿子让司机把车停下,雇了个人,一起往家赶他们来到一座“豪华”的坟茔前,周围杂草丛生去年他们送的花圈、纸品虽然遗落了,但是那些骨架还傲然地竖在那儿呢四个人齐动手,满头大汗之后,父亲让儿子把祭品摆上,父亲说:“清明节不是有国家规定的假日吗?人人都忙着回家祭拜祖先,你倒好,满嘴借口 我问问你,你能有什么事比这事还急?”儿子呵呵一笑其实儿子就想跟城里人学,掏钱请人代劳路途迢迢又难走,实在是懒得回来。

      父亲问:“臭小子,你不会忘了你爷爷生前是干什么的了吧?”儿子说:“怎么可能忘?不过呀,你这话都听得我耳朵生出茧子来了我爷爷当年是公社书记呢这不,每个清明节都有别人送的花圈父亲说:“是啊,你爷爷生前也是赫赫有名的,你看乡亲们为你爷爷造的坟就是不一样告诉你,生前再怎样奢侈,终归是一撮黄土为伴,倒是名气源远流长,你看看,你爷爷的墓前,哪年少了别人的花圈?”儿子默默无语好名气是我们为官的根本啊,我们就求赤裸裸地来,赤裸裸地去在我们家,只有坦荡做事的人,百年后才能归位祖宗墓地当年我刚升县长时,你爷爷就是这样告诫我的才升为区长的儿子,虔诚地给爷爷祭拜着…… 4、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题目“传承”是小说叙述的中心:爷爷把良好的家风传给父亲,父亲将其传给儿子,希望儿子很好地传承下去B. 开头的景物描写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后文的“清明节”相呼应,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令背景C. 儿子每次给父亲钱的时候,父亲“总是接得犹犹豫豫,总要盘问几许”,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有点不放心,他唯恐这钱来路不正D. 对于父亲无数遍地讲爷爷的事迹,儿子早已心生厌烦,只是碍于孝道,唯恐父亲生气才特意装出喜欢听的样子。

      5.小说中的“父亲”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5分)6.小说结尾写父亲向儿子叙说爷爷的事情,这一情节安排有多重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材料一: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建立优秀的家风不用好大喜功,能够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为原则,从细微处着眼,从点滴小事做起,就能让好家风变成无言的教导代代相传,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传承正能量摘编自《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弘扬社会正能量》,2017年4月17日台儿庄新闻网)材料二: 弘扬践行优秀家风,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之落细、落小、落实。

      以家谱为重要内容的根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不仅延续着家族血脉,更传承着优良家风家训,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具有强大维系力、凝聚力、感召力和亲和力编修家谱可以使优秀的家风和宝贵的家训重回人们视野、重归百姓家庭,达到以家风促民风带政风、涵养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同时,开展和传承好家风系列活动,也能使优秀的家风和宝贵的家训重归百姓家庭,达到以家风促民风带政风、涵养核心价值观的效果摘编自《以修志编谱传承历史文脉优良家风》2016年12月29日光明日报)材料三:(摘编自张琳、陈延斌《当前我国家风家教现状的实证调查与思考》)材料四: 牵起妈妈的手,牵起的也是孝亲敬老的好家风每逢佳节倍思亲,思念发自眷恋亲朋的心灵感触,也源自注重孝亲、注重家庭的文化自觉家风传统、亲情牵挂、故土情结、孝悌观念,这些传统文化中宝贵的道德因子,不仅并未因为现代浪潮的冲击而沉没,反而愈发显示出反哺个人、黏合家庭、软化社会的强大魅力团聚最喜悦,团圆最幸福,团结最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科版 (33).doc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5 铁生锈了|教科版 (6).doc 2020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建议.docx 2017-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年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物理试题 (解析版).doc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 趣味游乐园 ▏人教版新课标(2014秋).doc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9飞天 |浙教版( 2014秋).doc 2017-2018年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21古诗三首 一课一练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年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 后屏过热器管材及壁温计算.doc 循环水电解制次氯酸设备检修工艺规程.doc 部编版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初三课件: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pptx 部编版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初三课件: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pptx 2017-2018年安徽省黄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doc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高中数学常见题型解法归纳——第24招 三角函数解析式的求法.doc 一年级上册数学试题-质量检测 人教新课标(2014秋)(含答案).doc 六年级下册英语试题6B Unit 3A healthy diet 译林版 (含答案).docx 2019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语文试卷.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