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思想政治教育史.pdf

2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1115659
  • 上传时间:2018-05-2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37.39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第一讲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学本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贡献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的阶段划分教学重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概念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贡献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贡献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的阶段划分09 考研单选 )9、延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实践论》、 《矛盾论》主要是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A、经验主义B、冒险主义C、机会主义D、教条主义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同盟会章程“宣传工作”;列宁布尔什维克党“政治工作”和“政治教育工作”;斯大林联共(布)十七大(1934 年)“思想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多使用“宣传工作”和“政治教育”的概念二)概念的区分:政治工作是这群概念中的最高概念它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 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具体地说,组织工作、干部工作、统战工作、纪检工作等,都属于政治工作的范畴。

      思想工作则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 团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总和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09 考研单选) 10、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党制定和执行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B、公私兼顾、劳资双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D、实现速度、结构、质量的统一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一)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雏形--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商时代--伦理与军事方面的教育殷代推行“尊神” ,把神权思想推向高峰西周时代 --是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在政治制度上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权;在思想政治上为了加强对奴隶的统治,强化以等级观念和天命观为核心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春秋末期,孔子--道德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政”人君子。

      儒家礼教思想--封建社会中占据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用所谓的“三纲五常”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宋明理学 ---“存天理、灭人欲”, “天赋王权” , “君权神授”等理论,系统论证了封建制度的合理性和绝对性封建统治者将道德教育政治化、法律化, 把忠君与孝亲结合起来,提出“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点:(1)思想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2)目标上,修身为本,强调培养具有理想人格的“圣贤”、 “君子”;(3)途径上,强调通过学校、家庭等多种途径;(4)方法上,注重教化与修身的统一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点:( 1)灌输式教育主导方法;( 2)公私德不分;(3)重规范、轻人格二)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外,主要是欧洲,古希腊在公元前5 至 4 世纪,已十分注意对奴隶和自由民进行思想政治控制柏拉图是系统论证奴隶主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鼻祖古罗马的西塞罗, 一方面主张对奴隶残酷镇压,另一方面则进行以宗教作为伪装的思想道德和政治教育中世纪的欧洲实行政教合一14 至 16 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中,资产阶级主张以人为中心,个性解放,提倡自由、平等、博爱,传播新的文化科学知识。

      文艺复兴运动动摇了中世纪欧洲神学统治地位,成为人类思想史上一次伟大的启蒙运动19 世纪末至20 世纪中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1)宣扬本国现行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反对社会主义;(2)宣传资产阶级所需要的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多种“美德”,强调公民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3)对公民进行带有民族沙文主义和种族主义色彩的“爱国主义教育”二战后,教育内容更加“意识形态化”,方式则趋向“中立化”:英国称公民教育;法国称公民道德教育;德国称政治养成教育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资本家更加重视精神激励和学习培训方法的运用,更加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其中可借鉴的有:(1)目标上,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和多方面发展;(2)内容上,坚持以人道主义为基础;(3)方法上,注意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4)过程上,特别注重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展开教育局限性:1、以个人主义思想体系为基础,强调的是个人的需要、利己的动机、金钱的激励、权势地位的满足,是剥削阶级人生观的体现;2、以抽象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为出发点,具有极大的虚伪性和欺骗性09 考研多选) 27、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内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其中错误的有()A.“毕其功于一役”B. 二次革命论C.“无间断革命”D.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09 考研多选) 28、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A.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D. 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马克思恩格斯成功地将“正义者同盟”改造成为“共产主义同盟”的实践,是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又为进一步开展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组织基础。

      1848 年 2 月,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作为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完备周详的党纲,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标志着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式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根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从根本上揭示了人的思想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充分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加强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2)政治与经济关系原理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前,思想革命先于政治革命,思想教育要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大造革命舆论,准备精神条件; 夺取政权后, 思想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3)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从根本上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即从社会关系的总和中,从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的本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4)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的思想,说明人民群众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容就是使人民群众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所在,使人民群众团结起来,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

      列宁等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提出要坚持向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为党的路线和纲领服务在创建布尔什维克党和领导十月革命以及建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坚持向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灌输社会主义意识,重视理论斗争;提出了“政治教育” 的概念, 在新政权里设立了政治教育总委员会,全面开展政治教育工作;及时提出并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正确地阐述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在新形势下指出经济建设是最大的政治;指出“整个宣传工作应该建立在经济建设的政治经验之上”, “需要在实践中说明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 “整个共产主义宣传归根到底要落实到实际指导国家建设重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他在《青年团的任务》的演说中系统论述了青年的教育和学习,第一次提出了“共产主义道德”的概念,并对共产主义道德的本质、特点、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深刻的论述斯大林于1934 年在联共(布)第17 次代表大会上号召“全党加强思想上政治上的工作”,第一次提出了“政治思想工作”的概念,并明确规定了六项具体任务在第 18 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还专门论述了用马列主义教育党员和党员干部的问题,称这对无产阶级事业是“有最严重意义”的事情。

      三、关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发展阶段划分的几种不同观点在国内学术和理论界有不同见解,大致归纳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按历史的线索划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发展阶段;第二种观点是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即创立、 成熟、 发展来划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阶段教材:许启贤主编: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教学参考书:1、张耀灿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民出版社2006 年第二版 . 2、高军 .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1986 年版 . 3、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版 . 4、王东虓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纲.1992 年版 . 课后思考题:1、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与区别2、无产阶级导师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哪些贡献?3、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程4、学政治教育史的目的第二讲五四提出的新课题:用什么思想来教育人民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五四前后中国社会各阶级所宣传的思想政治主张以及十月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和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产生的巨大作用,使学生认识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五四前后中国社会各阶级所宣传的思想政治主张(一)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政治主张1、反复宣传三民主义(08 考研)在孙中山的思想中,“平均地权” 、 “节制资本”属于( ) 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民主主义2、批判封建道德,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观将三民主义与资本主义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观相对照民族主义——自由民权主义——平等民生主义——博爱3、简评:(1) 、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政治主张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体现了近代社会发展的趋向;(2)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反满”口号下,将反封建目标全部聚集于满族封建势力,汉族封建势力几乎未受冲击,以他们为载体的封建专制主义大量地保留下来;(3) 、中国资产阶级软弱的本性,使其思想政治主张难以贯彻下去二)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主张:1、在政治上,攻击和否定民主制,鼓吹君主制;2、在思想上,大造尊孔复古的反动舆论,大力宣扬孔孟之道;简评:这些逆潮流而动的反动思想宣传和教育,虽然猖獗一时,但终将被人民抛弃三) 、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主张1、代表人物 :张继、刘师培、何震、李石、吴稚晖、刘师复、郑彼岸等2、内容:主张无政府主义(anarchism)无政府主义的根本思想就是主张不要政府、不要国家、完全自由。

      简评:1、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在五四运动以前,无政府主义传播比马克思主义广,影响比马克思主义大原因:它们反对封建主义,不要清王朝和北洋军阀政府,主张推翻他们的统治,符合人们的要求和愿望2、无政府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意义十月革命前: 批判和揭露清王朝的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专制思想;批判和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同情工农;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和思想十月革命后: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宣扬复古思想他们把无政府主义思想与老庄联系起来,称老子为“中国无政府主义发明家”94 年单选) 7.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学说的主要根据是( ) A.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程度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C. 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 、十月革命以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情况1、介绍的主体:(1) 、 《万国公报》和《大同学》对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介绍;(2) 、中国人在自己的译著中对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介绍;(3) 、资产阶级改良派对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介绍;(4) 、资产阶级革命派对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介绍;(5) 、无政府主义派对马克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