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时间学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总体构想.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7322683
  • 上传时间:2017-11-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时间学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总体构想制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固然很多,其中的时间学因素是不容忽视和亟待探究的遗憾的是,当下学术理论界关于思政课教学时间学方面的研究却着墨不多,成果屈指可数时间学是一门既有工具价值又有目的价值的科学为了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有必要另辟蹊径,以时间学为维度,多措并举,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一预设目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间效益,锻造主体时间人格,提升主体时间境界将提高教学时间效益作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目的具有多层面的依据一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思政课“05 方案”实施背景下,如何解决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提高教学时间效益是思政课教学改革不可回避且日益凸显的一大难题所谓教学时间效益是指师生通过单位时间的教学活动所获得的身心发展成果与师生耗费于教学活动的时间之比思政课教学改革之所以踯躅不前,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改革偏离了这一主题和轴心,陷于片面追求表面形式而忽略实质内容的形式主义泥淖。

      在客观情势的逼迫和理论逻辑与教学实践的双重呼唤之下,围绕着教学时间效益轴心的思政课教学改革不仅是不可避免,而且是刻不容缓二是思政课教学效益欠佳和无形损耗,妨碍着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背离了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初衷这首先表现在思政课教 学中学生有效的专注学习时间严重不足这与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采用同步教学方式有很大关联在这种方式下,一个教师面对一个由几十个年龄和文化程度基本相近的学生组成的学习班,按统一的要求和规格同时进行教学,快而多地使成批的人同时学到一定的文化和技术,并使教学能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同步教学方式最核心特征就是“同步” ,也就是要求同一个班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里,用同一个速度,同时学完教师规定的同一个学习内容[1]实践证明,不管我们采取何种新式的教学方法,只要没有根本性的摆脱“同步”的时间结构特征,就不可能使教学效益有一个根本性的改观因为同步教学方式存在一个“硬伤”———搞“一刀切” ,没有真正彻底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没有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不同的生理特点、个性心理素质、经验、知识、技能、认识水平和行为习惯以及不同学生理解相同学习内容的速度和深度的不同。

      加之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科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高校思政课堂学生到课率、听课率和抬头率低,学生注意力分散、思维迟缓、情绪倦怠等现象随处可见,导致符合教学目的要求的并有成功体验的专注学习时间损耗严重其次,由于缺乏科学时间观的有效指导,大学生闲暇活动功能层次总体水平偏低其对于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消解和冲抵作用不容小觑现实中“5+2﹤7”即 5 天工作日期间教育的效果被学生在双休日所接受的负面影响而消解、冲抵的现象并不 少见三是思政课教学时间效益是教学时间学网络结构中是一个重要的“纽结” ,是从各个侧面具体探讨教学时间问题的总纲,探讨思政课教学时间的每一个具体问题,诸如教学时间结构与功能、教学时间密度、教学时间节奏、教学时序、教学时机、教学时间管理与时间教育等等,都可在教学时间效益这个总纲之下展开[2]四是《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教社政[2005]5 号)把“不断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列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之中。

      提高思政课教学时间效益,符合上述文件精神教学时间是人发展的特定载体,在教学改革的设计中将时间因素抛诸脑后是不可思议和极端错误的时间学不仅是我们分析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思政课教学实际问题的认识工具,具有工具价值,而且从更深层次上看,时间本来就与教学改革的主体包括教师与学生等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时间同样与教学改革须臾不可分离,在设定教学改革目的时,决不可仅仅将时间学当做工具使用,还应着力发掘被遮蔽了的、容易忽视的目的性的价值,使时间学元素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总体目标中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唯有师生都能够从中分享改革所带来的成果,改革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持续动力因此,从时间学维度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既要强调提高教学时间效益,更要把锻造 主体时间人格,提升主体时间境界作为教改的目标价值取向把锻造主体时间人格,提升主体时间境界作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目的,依据在于:首先,作为人类发展的特定空间,时间是人的存在方式,它不仅是基本心理过程的存在方式,而且也是人格特征的存在方式。

      时间给每个人以相同的机会,但每个人对待时间的态度、看待时间的价值、管理和规划时间却是各不相同的,进而每个人自我发展以及对社会贡献的程度大小也迥然不同通览古今中外杰出的历史人物,不难发现,他们都具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都是时间运筹和利用的高手,都具有崇高的时间人格和时间境界其次,要提高教学时间效益,单凭加强外部控制和技术性分析,还是不能奏效的只有提高师生的时间素质,健全其时间人格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和根本所谓时间人格是指时间语境下的人格特征和个体差异,它是个体对时间情境稳定的适应倾向及能力特征换言之,个体在对待时间的态度、看待时间的价值以及管理和规划时间的方式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人格时间人格表现在不同个体的时间洞察力?、时间定向?、时间管理?、准时性、拖延性、多重性、时间紧迫感、钟表时间意识、节奏感、时间遵从、时间动机等方面[3]所谓时间境界,是人在寻求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对于时间的觉解和把握程度的不同所形成时间学语境下的一种精神状态它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五个层次:实时态(人基本上处于自发的状态) 、载时态(人基本上处于自觉的状态) 、顺时态(人基本上处于自律之中) 、超时态(人基本上处于自觉实践之中) 、无时态(人摆脱了时间的奴役,处于自由状态) 。

      人生的意义在于对时间的超越,人的生活时间态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时态之境[4]人生在世,要想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必须不断地从实时态、载时态、顺时态向超时态跨越和升华,达到无时态的最高境界这种无时态的最高境界,质言之就是人支配时间的理想彼岸时间境界的提升对于个人的事业、成功的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其纳入基于时间学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目标设计中,激发主体对崇高、深邃、丰盈、健全、跃动的真善美和谐统一的时间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不断超越当下,追寻未来,拓展生命的宽度、深度和厚度,实现心灵自由和行动自由,对于发掘教改主体的潜能、增强改革的活力和动力,以及主体成就感、愉悦感大有裨益二现实路径:着力增强教师时间素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间效益的最大化以时间学去观照和拷问当下的思政课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制约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时间学因素这突出地表现在思政课教师对教学时间的认识基本上尚处于感性的阶段,其教学时间行为基本上仍处于自在阶段虽然时间并非陌生字眼,但真正了解掌握和自觉运用时间学的教师寥寥无几时间学及其分支科学的发展成果,为人们认识时间、调遣时间、利用时间提供 了极其宝贵的科学方法。

      尤其是教育时间学所提出的一系列科学范畴,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解释框架和认识工具然而,对时间学闻所未闻或将其束之高阁、弃而不用者并不是少数主动地去系统学习、深刻把握和自觉应用时间学和教育时间学研究成果于教学实践的教师鲜见大多数思政课教师未能深入把握科学的时间学原理和时间运筹利用的规律,更谈不上实际运用正是因为缺乏系统的科学时间观的学习研究和有效实践,不少高校思政课教师时间素质从总体上来说是不高的具体表现在:一是教学时间结构不合理理论教学时间和实践教学时间结构比例失衡,实践教学时间没有可靠保障;教学时间结构松散,授课随意性大,语言冗长啰嗦,东拉西扯,程序紊乱;教师利用最佳时间解决重难点的意识欠缺,舍本逐末,主次不分,喧宾夺主,以致南辕北辙、事半功倍、得不偿失;教师对教学时间的独霸性、垄断性突出,一味讲授和灌输,不知道运用留白艺术,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教学时间使用上主客体二分性特征明显,学生主体地位被遮蔽,主体交互性严重缺乏,一些教师关于“启发” 、 “互动”的解读依然停留在简单呆板的师问生答的低层次上;教学时间结构死板僵化,缺乏弹性与活力;知识传授时间过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方面的时间投入不足;教学时间结构的封闭性特征突出,课堂教学时间总体上得到相当的重视,但是课外时间在一些教师那里已演变成为纯粹的自主支配的时间,对学生课 余生活境况漠不关心,师生之间的交往几乎断绝,深度交流、交心、交融几乎绝迹;学期教学时间分配存在着前紧后松、教学进度的时间安排仅凭个人经验、缺乏科学论证和民主协商等。

      二是教师对于教育时机的捕获和利用意识不强,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宝贵的教育时机实施教学三是教学时间密度不恰当教学信息量失度,松弛失当,难易度把握不准,或者教学时间紧张程度过高,教学内容信息量过多、难度太大,学生难以消化;或者教学时间紧张程度过低,教学内容信息量过少、难度太小,学生难以吃饱四是教学时间节奏过于单调,线性特征明显,缺乏停顿、回复、起伏,吸引力、和谐感和立体感不强五是教学内容陈旧,时代性不强,形式落伍,缺乏时尚感,师生代沟过大六是对大学生的闲暇教育几近空白七是教学时序过于刻板,过多地强调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缺乏必要的跳跃性和针对性八是时间管理能力亟待提高九是对学生的时间教育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以上所列问题表明,不少思政课教师对教学时间的认识总体上尚处于感性的阶段,其教学时间行为基本上仍处于自在阶段,问题的症结在于对教学时间效益问题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应对措施不力、管理督查缺失应当注意的是,教学时间效益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和轴心为了遏制和消除时间学因素对提高思政课教学时间效益的负面影响,必须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对症 下药,找到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正确方法,采取相应的时间学对策。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均是时间的主体,都需要强化自身素质由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所以,全力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时间能力素质,推动其对教学时间的认识从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飞跃,促进其教学时间行为从自在向自为的层次跨越,实现教学时间效益的最大化,是当下广大思政课教师一项极为迫切的重要任务为此,必须着力增强教师时间素质一要扬弃同步教学方式,推行异步教学方式,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异步化二要自觉优化教学时间结构,提升教学时间功能水平三要适当提高教学时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