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理论及实践心得体会(共3页).doc
3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林梅钦 2015年12月通过,我知道了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课改之上的值得与的,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追求的目标,一、正确理解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同的效率观各有不同的结果,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率的课堂?不会学,能不能创造性解决问题?思考的广度与深度怎么样?学生的程度是不一样的,答案的正确与否,不是一个是与不是,更重要的是好与不好同时,我们应该明确好的课堂不仅有质,而且有量,如果教师一节课讲多了,而学生还是知之甚少,言之无序、无物,就不是好的课堂;如果一节课只是让学生学习一个小问题,完不成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也不能算是好课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既能完成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进行教学讲解问题不在多少而在精要,组织讨论不在哨而在实用,互动不能趟河而要多联系教材等二、提前布置学生预习事半功倍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能力,而这种要求尤其在课外的预习环节,学生通过相关的学习,从搜集到整理,阅读与思考,可以获得与文本相关的大量信息,为学习课文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预习过程中,学生熟读课文,学习生词,理解词句意思,课堂教学中减少了大量的时间,教师先要进行纠正、引导、巩固等,就可以实现教学的目标,真是事半功倍。
三、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效率的含义是指时间内完成的量和取得的收获其实,一节课40分钟,一个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钟左右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讲课的时候要突出重点的原因,也是现在课堂教学逐渐调整的原因因为,我们发现孩子不能够集中40分钟的精力,那么每个孩子效率最高的20分钟出现在哪个时间段呢?这20分钟是集中出现还是分散的呢?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要100%地集中40分钟的注意力,而是根据孩子注意力的能力让她在有效的20分钟里发挥她的潜力这和老师的教学安排有关,所以在设计教学预案时注意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我们应该注重设置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知识、形式能力和提高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合理分配教师活动和学生动在一堂课中的时间教师满堂灌,或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都是在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四、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就要讲究动(“动”是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解答、讨论静(教师讲,学生安静的听)互补有人讲一堂课能使学生“静”的时候“动”起来,“动”的时候“静”下来,这堂课大体便了我觉得此话颇有动”和“静”就像音乐中的高低音组合,两种音组合的好,才能产生出美妙的乐章。
只有“静”,教学成了老师的或表演,学生就会被动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动”,也不是成功的教学所以教师在每讲一个内容时,要给学生留有相互探讨,积极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古人在论及画的构图技巧时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意思是说留下的空白,可以用来跑马,用墨多的地方连风也吹不过去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也应讲究“疏”与“密”的技巧,对非重点的内容,学生自己可以学得懂的部分,则或放手,或以读代讲,是教学上的粗线条,是写意;而对重点部分,特别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部分,则必须是“工笔画”,浓墨重彩,认真描画同时,要讲究“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有致”专心---专注---专业。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