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内经》理论治疗癌症的临证体会.doc
4页应用《内经》理论治疗癌症的临证体会【摘要】癌症是一类古老疾病,早在《内经》中既有记载,中医认 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虚则外邪乘虚而入,侵及机体而日久发 病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癌症被认为是正虚邪实、邪盛正衰的一 类疾病,按照《内经》理论应给予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治疗原则,做到 “治实为顾虚,补虚勿忘实”关键词】癌症;内经;扶正祛邪癌症在世界范围内均为多发病,居常见死亡原因的首位,现代医学在 治疗方面无完全根治的方法,放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虽可抑制肿瘤细胞的 生长,因副作用大无法长期进行而中医传统医学兼顾了患者的特殊体质、 肿瘤的特点,副作用小,能使肿瘤患者得到长期治疗,甚至达到长期无病 生存的目的笔者通过《内经》肿瘤理论的研究浅谈一下治疗癌症的临证 体会1《内经》关于癌症的理论记载《内经》虽未记载癌症病名,但详细论述了积证分述了积证的发病 部位、病机、治疗时机等冇记载:黄帝问于岐伯曰:“治之何如?岐伯 H:石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以留止, 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可见二千多年以前,中医就己经 有了关于肿瘤的记述详述了由于寒邪侵袭,气滞血瘀,未及时给予破血 消?,以致留邪于机体,肿瘤日渐增大。
2癌症的病因病机《灵枢?百病始生》中说“…血脉凝涩则寒气上于肠胃,入于肠胃则 胀,…日以成积;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 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 散而积成矣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此段话说出积证的病因有 寒邪外侵,暴饮暴食,忧伤焦虑或气恼愤怒都会对内部产生损伤,扰乱气 机,使其上逆,使六经气血无法正常运行,阳气不行,无法温暖血液而使 血液凝结,导致气滞、痰凝、湿滞、血瘀、毒聚,日久气血阴阳皆虚老 年人体质木身虚弱,易感受外邪,常为肿瘤的好发人群3癌症的治疗体会3.1《内经》治疗原则 《内经》治疗重视辨证论治,协调阴阳,无 论扶正祛邪都应适度,対于虚实夹杂之症尤为审慎《素问?上古天真论》 说“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虚邪贼风,避之冇 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 重养生,从饮食、情志、劳欲方面进行疾病的防护3.2治以“扶正祛邪”《索问?百病始生》说“察其所痛,以知其应, 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勿逆天时,是谓至治”说明在补虚攻 邪的基础上要遵循四季气候和脏腑间的关系。
《素问?阴阳气象大论》说“形 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 泻Z于内根据邪气的虚实,遣方用药方法不同,给予利气、通导、活 血化瘀、化痰软坚、清热解毒等方法,清热解毒药大多选用半枝莲、半边 莲、白花蛇舌草等;活血化瘀药常应用桃仁、红花、丹参、五灵脂等;软 坚散结约常选用夏枯草、鳖甲、海藻、昆布等现代约理研究表明,口花 蛇舌草具有抗肿瘤增殖,调节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在多种肿瘤的应用中都 显示较好的中药抗肿瘤作用[1]补虚,在于补气血阴阳,肾为先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木,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在癌症治疗中,注重补益脾肾,临 床常予黄罠、人参、白术健脾益气,杜仲、鹿角胶、生地黄补益肾气现 代夯理研究表明,人参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 肿瘤细胞侵袭转移及肿瘤血管生成,逆转肿瘤多药耐药、影响肿瘤信号转 导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强肿瘤化放疗患者免疫力等[2]3.3注重精神心理的调节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是以志闲而少 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癌症患者大多存在心理压力 大,对自身病情恐惧,保持患者身心愉悦至关重要《素问?上古天真论》 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因此,对于癌症患者,临床应给予适当 的心理疏导,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适当接触大自然,让患者增加对抗 疾病的信心,延长患者的生存率总Z,治疗癌症时,要审时度因,辨证论治,做到攻补兼施,扶正之 法主要是根据止虚侧重的不同,并结合主要病变脏腑而分别采用补气、补 血、补阴、补阳的治法;祛邪主要针对病变采用理气行气、化痰散结、活 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法做好预防对减少发病冇重要意义,既病之后加强 饮食调养,调畅情志,注意休息,有利于癌症的康复参考文献[1]周际昌•中晚期肿瘤病人的处理及其疼痛的治疗•中华内科杂志,2010, 33 (11): B7721.[2] 刘美娟•应用背俞穴治疗内脏疾病的研究•中国针灸,2009, 16(3) : B1391・[3]吴滨•针刺治疗对肿瘤患者细胞免疫调节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 16 (3): B13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