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二轮:第16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ppt
36页核心专题突破,第一部分,专题四 选修专题,,,,第16讲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家,串讲一 中外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和科学家,二、东西方的先哲,三、杰出的科学家,【例题1】 考查对高仙芝的评价 (2016·全国卷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副都护,镇守西域天宝六年(747年),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 天宝八年(749年),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蕃属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怛逻斯城(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 解析:(1)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据材料“唐朝开边拓土”及所处时代,得出其积极的边疆政策;任用少数民族将士体现出开放的民族政策与用人政策;另外,结合所学知识,从唐朝综合国力的强大,民族和对外交往的繁荣等方面分析。
2)高仙芝的功在于,据材料“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可得出维护了唐朝统治和丝绸之路的畅通;他的过在于,据材料“率军征讨,大肆杀掠”“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可得出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 答案:(1)背景: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外贸易繁荣;积极的边疆政策;开放的民族政策与用人政策2)评述:维护唐朝统治;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域稳定做出过贡献;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例题2】 考查《本草纲目》相关内容 (2016·江苏卷,24B)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代表着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一名医生,李时珍非常注重药物名实的考证鉴于历代本草虽屡经修订,仍有不少错误,于是他立志重修本草,经过多年寻访,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生姜是味常用药,可历代药书都强调生姜不可多食、久食,但未提及生姜的害处李时珍便天天食之,结果“眼发热”,后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食姜久,积热患目疾,珍屡试有准 ——摘编自卢嘉锡《中国科学技术史》等,材料二 《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但已谈到接种疫苗以防治天花及今天仍在应用的一些医药用品。
欧洲学者普里高津在论及《本草纲目》等中国古代医药学著作时曾高度评价:“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首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然性,研究协调与协和现代新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李时珍从事药物研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本草纲目》的优点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本草纲目》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特点和地位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作为一名医生,李时珍非常注重药物名实的考证”得出药物研究与行医相结合,据材料一“李时珍便天天食之,结果‘眼发热’,后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食姜久,积热患目疾,珍屡试有准’”得出李时珍重视亲身实践,具有精益求精的态度;第二小问优点,结合所学知识从分类、药物品种、内容以及吸收前任经验等方面得出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涉及多门学科,收集的药物品种丰富,图文并茂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接种疫苗以防治天花及今天仍在应用的一些医药用品”和“首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然性,研究协调与协和”得出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整体性;第二小问地位,据材料二“欧洲学者普里高津在论及《本草纲目》等中国古代医药学著作时曾高度评价”得出古代科技文明在古代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答案:(1)特点:药物研究与行医相结合;重视亲身实践;具有精益求精的态度优点: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涉及多门学科(分类细致);收集的药物品种丰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2)特点: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整体性地位: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16·广东广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1)据材料 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方法总结 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1)评价的方法 ①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舞台,必须将历史人物放在他所生活的特定的历史时代进行评判,否则,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以做出完全不同的评价 ②确定评价标准: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而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 ③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说人无完人,就是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要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考虑其阶级性和时代性④克服英雄史观:历史上有作为的人是时势造就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有一定影响力即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的观点,不能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2)评价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依据是看其历史活动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分清主流与支流的关系 ③正确处理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 ④要正确处理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的关系一、资产阶级政治家,串讲二 近现代的革命领袖,二、“亚洲觉醒”的先驱,三、无产阶级革命家,【例题1】 考查对蔡元培的评价 (2016·全国卷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发现德国大学校长和各科学长都是每年更迭一次,由教授会公选1916年底他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此前的北大,校长独揽大权,一切校务都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等少数几个人办理,连各科学长也无权与闻其事蔡元培接任校长后,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凡大学“立法”均须评议会通过;同时,它又是全校最高权力机构,凡重要事项经评议会审核通过才能付诸执行评议会由评议员组成,校长是当然的议长,评议员包括各科学长、主任教员和各科教授此后,蔡元培又组织选举产生各学科教授会,规划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他聘请教员不拘一格,不问思想流派,只问学问能力1919年3月,《东方杂志》载文称蔡元培“使数年来无声无臭生机殆尽之北京大学挺然特出,褒然独立……学风丕振,声誉日隆” ——据周天度《蔡元培传》,(1)根据材料,指出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校务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大学校务改革的特点,并评价蔡元培的贡献 解析:(1)根据“在德国留学期间……公选”得出借鉴国外教育管理经验;根据“此前的北大,校长独揽大权……无权与闻其事”得出北大原有管理体制存在严重弊端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它又是全校最高权力机构”得出成立相应管理机构、权力下移,根据“评议员包括各科学长、主任教员和各科教授”、“选举产生各学科教授会,规划各科的教学工作”得出教授治校,根据“他聘请教员不拘一格,不问思想流派,只问学问能力”得出兼容并包;第二小问评价,结合材料可知蔡元培力倡并推行改革,根据“使数年来无声无息生机殆尽之北京大学挺然特出……声誉日隆”得出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了北大的声誉,结合所学可知蔡元培的改革使得北大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成为使北大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对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答案:(1)原因:北大原有管理体制存在严重弊端;蔡元培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善于借鉴国外教育管理经验 (2)特点:成立相应管理机构,权力下移;教授治校;兼容并包贡献:力倡并推行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使北大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推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例题2】 考查对吴佩孚的评价 (2016·海南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吴佩孚等在致大总统徐世昌的电报中称:“有北京学生因开会宣讲被逮者数百余人,沪商全体罢市……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平民气,而救危亡 ——摘编自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1923年,吴佩孚镇压京汉铁路工人罢工1927年,在北伐军和冯玉祥国民军的夹击下,吴佩孚彻底失败抗战爆发后,日本特务机关企图以吴佩孚为傀儡建立伪政权,为其所拒绝吴佩乎死后,重庆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一级上将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佩孚发布这一电报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吴佩孚 解析:(1)由材料一“北京学生因开会宣讲被逮者数百余人,沪商全体罢市”可知是五四运动,推导出背景为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2)由材料一“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平民气,而救危亡可得出其维护主权,同情学生的内容,由材料二“镇压京汉铁路工人罢工1927年,在北伐军和冯玉祥国民军的夹击下,吴佩孚彻底失败”可得出军阀的本质,由材料二“抗战爆发后,日本特务机关企图以吴佩孚为傀儡建立伪政权,为其所拒绝”可见其民族气节等答案:(1)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兴起,学生运动受到压制 (2)评价:进行军阀混战给中国带来灾难;镇压工人运动;主张维护国家主权;同情学生爱国运动:抗战时保持民族气节2016·安徽合肥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事实上,工业文明是疾病因为它处处有弊端 土布经济完全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后者不注意人的因素,前者充分关心人 你不可能把非暴力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但可以建立在自足的乡村基础上……我设想的农村经济,完全没有剥削,剥削是暴力的本质 建立在非暴力基础上的社会,只能由以村庄为单位的群体组成,在这样的村庄里,尊严而和平地生存的条件是自愿合作 ——摘自甘地《圣雄箴言录》,材料二 1928年,(印度国大党领导人之一)尼赫鲁在给甘地的信中写道:“我认为你对西方文明作了极其不公正的评价,将它不足之处过于夸大了。
——摘自马克垚《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虽然生为一名印度人,并坚守着一些印度传统,但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 ……最近,对甘地的重新发现已经与大规模的和平主义运动,以及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的自然、环境……等问题联系了起来 ——摘自[意]詹尼·索弗里《甘地与印度》 (1)据材料一,归纳甘地的经济思想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甘地的经济思想方法总结 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领袖人物的评价 (1)对克伦威尔评价:英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在反封建和发展资本主义方面贡献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法律,巩固革命成果 (2)对华盛顿的评价: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赢得民族独立;建立起民主的联邦共和国,颁布1787年宪法;捍卫民主、不迷恋个人权力的人格风范:华盛顿确立了美国的总统制共和政体,尤其是其主张只任两届总统、主动放弃权力的做法华盛顿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建立共和国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领导作用,他的内政外交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美国人为此尊称华盛顿为“国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