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学设计2.docx
3页朝花偕趣夕拾香 ——《朝花夕拾》导读课一、 整本书介绍《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一本散文集,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首次出版该文集收录了鲁迅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脉络,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清末民初的社会风貌图二、教学目标:1、借助助读资料,多角度了解鲁迅先生,消除对作者的隔膜2、通过跳读和朗读片段等方式,走进鲁迅笔下的童年,消除对作品的隔膜3、学会自主制定读书计划,完成读书记录卡,初步领会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朗读小学学过的诗歌《有的人》过度:这首诗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写的,他歌颂了鲁迅先生对敌人顽强斗争,对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鲁迅先生一直以革命斗士的形象存在于我们的心中今天我们要阅读一本鲁迅先生晚年写的书,在这本书里,你或许会认识一个不一样的鲁迅,从而愿意和他成为好朋友呢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
毛主席曾评价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二)猜一猜,读一读,比一比1、看目录,猜一猜作者会在哪篇文章中写趣事,会有哪些趣事总结:到底谁跟鲁迅先生心有灵犀,预测准确呢?请大家自己阅读原著,去寻找答案吧2、跳读文章,找到你认为有趣的片段,跟你的同桌合作朗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例:片段一: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片段二: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哪里去了!”总结:不管是雪地捕鸟的快乐,还是背着老师偷偷捉苍蝇喂蚂蚁的紧张刺激,30年后回忆起来,仍然那么清新,那么动人。
书中还有很多有趣的事,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一一找出来,联系自己的童年,品味其中的乐趣3、联系自己,跟鲁迅先生比一比,你的童年是否也做过这些有趣的事儿总结:大家看,在这本书里,鲁迅先生仿佛就是我们的邻家伙伴一样,跟我们一样贪玩、热爱自然、喜欢看具有神话色彩的书籍这本书原名叫《旧事重提》,是他在晚年靠回忆写出来的,写出了我们每个人藏在心中的对童年的依恋之情,也有他独特的感悟,这就是经典的魅力三)把握这本书整体特点,了解整本书阅读方法1.阅读封面,理解书名《朝花夕拾》的含义本书原名《旧事重提》,“朝花”比喻“旧事”,“夕拾”比喻晚年提笔重提这些往事从书名的含义可以知道这是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回忆性散文集”的特点:回忆性——双重视角(小鲁迅的心情和大鲁迅的思考)2.阅读小引,了解鲁迅写作时的心境由小引“寻出一点闲静”来了解全书“温馨的回忆”的感情基调,并初步了解鲁迅写作时复杂的处境和心境3、阅读目录,了解整本书框架和各篇章之间的联系阅读原著时要关注每篇文章所写的鲁迅成长过程中的人、事、情、理4.简略了解《后记》,知道这是对前文插图的解释和对内容的补充5.阅读课本名著导读部分对这本书的相关评价,明确这部书的艺术价值不仅是深情的童年记趣,还有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
示例:《朝花夕拾》在平静朴素的叙述中渗透了作者真挚的感情,在简洁洗练的文笔中有深长地韵味;虽为个人回忆,但有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在为数众多的现代散文创作中,它的艺术成就就是创造性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典范意义 ——王瑶(五)布置作业1.用一周的时间通读《朝花夕拾》,在摘抄本上抄写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2.用一周时间每天细读一到两篇,围绕专题精读有关片段或全文,勾划圈点作旁批凡涉及到自己可能要用的材料,均要作出标记3.随时记下读书心得,到一定的时候即可连缀成文,准备写出读书报告在读书会上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