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彬县双高双普工作汇报().docx
17页彬县双高双普工作汇报() 彬县“双高双普”工作汇报 中共彬县县委 彬县人民政府 (2022年6月21日) 敬重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首先,欢迎并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双高双普”工作下面,我就彬县“双高双普”工作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作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指责指正 一、基本状况 彬县位于咸阳市西北部,辖13个镇3个社区发展服务中心247个行政村,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总人口34.85万人,是中国果品之乡、全国煤炭生产重点县2022年,实现生产总值80.17亿元,人均24538元;财政总收入15.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9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6亿元;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51元,农夫人均纯收入5121元在2022年度全省县域经济社会综合监测评比中,我县位居第九位,顺当进入了全省“十强县”行列;在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中,我县被评为2008-2009年度全国县域经济最具成长性百县(市)之一,在第十一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被评为首届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县(市、区)之一。
近年来,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教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化工作,坚持把教化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彬”战略,全面 实行中、省教化工作会议和省、市有关“双高双普”文件精神,全力推动“双高双普”工作,教化改革不断深化,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校内面貌明显改观,教化管理日趋规范,全县教化事业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双高双普”各项指标基本达到省定标准要求目前,全县拥有各类中小学校69所,其中一般中学2所,职教中心1所,初级中学17所,小学49所;教职工3894名、学生54606名;现有公办幼儿园1所,在建公办幼儿园7所,各乡镇共有民办幼儿园39所,全县入园幼儿10698名;成立镇成人技校16所、村级成人技校247所现有省级素养教化优秀学校1所、市级4所;省级平安校内3所,市级13所;省级示范成人技校4所我县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化先进县、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县、全省远程教化先进县、咸阳市幼儿教化先进县;龙高等6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教化强乡镇,底店等11个乡镇被命名为市级教化强乡镇 二、“双高双普”达标状况 在教化管理方面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化工作,将教化工作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县政府年度工作安排之中,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之中,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支配、同落实。
一是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由县教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完小由乡镇政府与教化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管理二是建立中小学经费预算制度将学生公用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分别根据45元和65元的标准列入财政预算,中小学办学经费明显增加三是全面加强 校内平安先后为中小学配备安保器械1480台(件);为城区10所学校安装了电子监控,并与110报警指挥中心实现了联网;为各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保安90名,有效提高了学校平安防范实力 在经费投入方面我县充分发挥财政对教化投入的主渠道作用,主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持续加大教化投入,确保了教化事业的健康发展2008—2022年,预算内教化拨款分别为23481万元、33531万元和47111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69.97%、42.8%和40.5%,增长比例均高于地方财政常常性收入增长比例;近三年义务教化阶段生均预算内教化事业费小学分别为2906元、3859元、6430元,初中分别为2960元、4563元、5135元,达到了逐年增长的政策要求2008—2022年,县本级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生均分别为40元、42元和45元;初中生均分别为60元、62元和65元,达到了逐年增长的要求。
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依据《彬县教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根据“合理布局、优化配置、适当撤并、扩大规模、整合资源”的原则,从2005年起先,先后进行了3次较大规模的中小学校布点调整,全县学校总数从201所调减到69所,中小学校布局基本趋于合理全力实施了灾后复原重建、中小学危房改造、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校舍平安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彻底消退了危漏校舍,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农村小学、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分别达到9.85和10.13平方米,城镇达到8.9和10.61平方米中小学部室设施均达到了省颁一类标准中、小学生 均图书分别达到45册、36册,图书借阅和运用率均达到了100%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近年来,我县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倾力打造骨干老师群体,师资水平明显提高全县现有小学专任老师1669 人,大专以上学历达到87.8%;初中专任老师1059人,本科以上学历达到76.7%;中学专任老师350人;幼儿园专任老师894人中小学、幼儿园专任老师学历合格率、岗位合格率均达到100%中小学校长岗位合格率达到100% 在普及义务教化方面严格根据义务教化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全力保证义务教化阶段适龄儿童按时就近入学,接受义务教化。
全县义务教化阶段学生入学率达到100%;小学无辍学,初中辍学率限制在了1%以内 在普及学前教化方面遵循“因地制宜、创建条件、稳步发展”的原则,投资950万元,扩建了县幼儿园,装配了内部设施同时实行实惠政策,激励支持社会力气兴办民办幼儿园39所目前,全县公民办幼儿园已经发展到40所,基本实现了每个乡镇有1-3所幼儿园的目标,学前三年、二年、一年入园率分别达到79.02%、85.4%、92.3%今年,我县正在加紧建设1所县办和6所建制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并安排赶2022年年底前在其余乡镇各建成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力争使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95%,学前二年入园率达到90%,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5% 在普及中学教化方面2008年,撤并了北极中学、新民中学中学部,新建了彬县中学综合试验楼,范公中学标准 塑胶跑道彬县中学、范公中学先后被命名为省级标准化中学2022年,全县中学阶段入学率达到99.93%,高考二本上线率达到了28.1%,较2009年提高了15.8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在发展职业教化方面2008年以来,先后投资3200多万元,实施了彬县职教中心师生食堂、学生公寓改造等工程,建成了国家煤矿平安培训中心和电大网络教化平台,进一步改善了职业教化办学条件。
目前,投资1.8亿元的彬县职教中心新校区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年内可部分投入运用职业教化学生就业率达到98.7%,彬县职教中心被国家教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在推动素养教化方面严格执行《教化法》规定,根据《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纲要》,仔细落实新课程安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大力开展素养教化活动全县中小学普遍开设了劳技课和社会综合实践课,80%以上的学校开发出了校本教材和探讨性作业,在全面推动素养教化中,创出了各自特色全县中小学体质健康达标率达到98%,学生健康学问知晓率达到95%,视力不良率得到有效限制县政法系统为各中小学配置了法制副校长,法制教化得到切实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达到99.6%,无犯罪现象全面普及了中小学试验教学,学生的试验操作实力和动手实践实力得到提高文化课水平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初中毕业生合格率分别达到100%和99.6%,初中毕业生试验、计算机操作合格率分别达到91.3%和93.8%,音乐、美术合格率均达到100%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统筹支配“双高双普”工作一是加强领导为了切实加强对全县“双高双普”工作的领导,县上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任副组长,教化、发改、人劳、财政、住建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双高双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双高双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建立了教化工作县委常委会议和政府常务会议专项议事制度,县人大、政协专项调研和定期视察教化制度,县级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形成了县委决策,政府实施,人大、政协监督的县级四套班子齐抓共管工作机制明确了县长、乡镇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实行了教化工作目标责任制,并与各乡镇和各相关部门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同时,建立了县级领导和部门领导包乡联校、乡镇领导包片联校的包乡包片负责制,为顺当开展“双高双普”工作供应了坚毅的组织保障二是广泛宣扬为了赢得全社会对“双高双普”工作的关切、重视和支持,全县逐层召开了“双高双普”工作动员会,统一了思想,提高了相识,增加了各级领导和干部群众抓好“双高双普”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通过电视、公众信息网、宣扬栏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扬“双高双普”;实行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等方式,进一步激发了全县干部群众主动投身“双高双普”的热忱,营造了全社会共同推动“双高双普”的良好氛围三是统筹支配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召开了两次全县基础教化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彬县教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关于加强教化工作的确定》、 《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化工作的确定》、《关于大力加强职业教化的确定》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并制定印发了《彬县加快推动“双高双普”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工作的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双高双普”攻坚工作。
四是部门联动县财政部门坚持把教化经费作为财政保障的重中之重,依法落实财政性教化经费的“三个增长”,想方设法保障教化经费投入,设立了教化资金财政专户,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县文体部门仔细落实校内特殊管护区制度,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加大对校内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力度,依法取缔了校内周边违规违法经营的摊点、网吧和消遣场所,校内周边环境明显改善县委政法委牵头,安监、公安、教化等部门协作,多次深化全县各校区检查校内平安,各校大力开展“平安校内”创建活动,切实保证了学校教学秩序平安稳定县教化部门不断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创新工作机制,加强教化管理,推动素养教化深化开展县文明办、司法、国土、住建、交通、环保、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部门也在法制教化、校舍建设、交通平安、文明学校和绿色学校创建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化等方面发挥各自的主动作用,形成了全县上下共同参加“双高双普”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加大投入,改善条件,提升“双高双普”工作水平根据“校舍标准化、设施配套化”的思路,坚持以危房改造、配套设施建设、校内环境美化为重点,主动争取项目支持,不断加大教化投入,全力改善办学条件一是全力推动校舍建设2008年以来,全县累计投资4.85亿元,其中县财政 投资2.63亿元,先后在98所学校实施了灾后复原重建、中小学危房改造、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校舍平安工程、生活设施改造工程、侨爱项目、学校室外工程等10大类72项教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累计新建、改建单体建筑153幢,新增校舍面积36.37万平方米,彻底消退了危漏校舍,基本实现了楼房化目标。
二是努力完善配套设施在学校自配自购的基础上,县财政投资2266万元,新装配试验室82个,音乐、美术、卫生保健室72个,添置各类试验仪器和体音美卫器材、教具16.17万台(件)、仪器柜608个,课桌凳1907套,图书55.74万册,图书柜557个同时,县财政先后投资2675万元,实施了38所学校供温煦12所初中校舍改造项目学校生活设施配套工程,进一步优化了学校办学条件三是倾力打造教化园区针对布点调整后乡村学校生源锐减,城区学校增容较快、就学压力过大的现状,2009年,县委、县政府确定投资3.68亿元,在县城新区划拨土地416亩,根据“统一规划、资源共享”的原则,起先兴建教化园区,着力培育新的优质教化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