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子兵法·虚实篇》.doc
3页《孙子兵法•虚实篇》原文: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 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 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 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 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 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 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 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 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 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 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 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故曰:胜可为也。
敌虽众,可 使无斗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 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 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 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注释:趋战:趋,快步而行趋战,仓促应战致人而不致于人:致,招致人,这里指“敌人”致人,招致敌人,可引 申为调动敌人致于人,被敌人所调动致人而不致于人,能调动敌人而自己却 不被敌人所调动出其所不趋:出,指出兵出其所不趋,我军出击的地方是敌人无法救援的 地方趋其所不意:我军奔袭之处,出乎敌方意料之处微乎:微,微妙乎,语气词为敌之司命:司命,命运的主宰为敌之司命,能主宰敌军,指挥敌军冲其虚:冲,冲击虚,空虚,这里指防守薄弱冲其虚,冲击敌军防守空 虚的地方画地而守:画,界线画地,画出界线,画地而守,据地而守吾所与之地不可知:所与战,指我军将要与敌军作战不可知,之敌军不可 知敌所备者多,备,准备,指兵力防备。
备前则后寡:用兵力防备了前面,后面的兵力便少了使人备己:使别人防 备自己,使敌人防备我军千里而会战:奔赴千里与敌军交战越人之兵虽多:越人之兵,指越国的军队孙武曾被吴王任命为将,当时吴 国与越国正在争雄所以他说越人之兵虽多奚益于胜败:奚,为何益,益处策之而知得失之计:策,策算得失之计,指敌方计谋的得与失形兵之极:形兵,伪装示形于敌之兵极,极点形兵之极,我军伪装示形 于敌军达到了最佳状态应行于无穷:应,适应形,形势,这里可指“敌情”应行于无穷,战术 应适用敌情的变化无穷夫兵形象水:用兵的规律就像水流的规律一样兵无常势:用兵打仗,没有一成不变的态势日有短长,月有生死:一年之中的白天有的长,有的短;月亮在一月之中也 有盈有亏译文:孙子说:凡先到战地而等待敌人的就从容、主动,后到战地而仓碎应战的就 疲劳、被动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能使敌人自己来上钩的,是以小利引诱的结果;能使敌人不能到达其预定地 域的,是以各种方法阻碍的结果所以,敌人休整得好,能设法使它疲劳;敌人 给养充分,能设法使它饥饿;敌军驻扎安稳,能够使它移动出兵要指向敌人无法救援的地方,行动要在敌人意料不到的方向。
行军千里 而不疲困的,是因为行进在没有敌人及其没有设防的地区进攻必然得手的,是 因为攻击敌人不注意防守或不易守往的地方;防守必然巩固的,是因为扼守敌人 不敢攻或不易攻破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能使敌人不知怎样防守;善于防御的,敌人不知道怎样 进攻微妙呀!微妙到看不出一点形迹;神奇呀!神奇到听不出一点声息这样, 就能主宰敌人的命运前进时,敌人无法抵御的,是因为冲击敌人空虚的地方;退却时,敌人无法 追及的,是因为退得迅速使敌人追赶不上所以,我若求战,敌人即使坚守深沟 高垒,也不得不出来与我交战,是由于进攻敌人所必救的地方;我若不想交战, 即使画地而守,敌人也无法和我交战,是因为我设法改变了敌人的进攻方向所以,用示形的办法欺骗敌人,诱使其暴露企图,而自己不露形迹,使敌人 捉摸不定,就能够做到自己兵力集中而使敌人兵力分散;我军兵力集中于一处, 敌人兵力分散于十处,我就能以十倍于敌的兵力打击敌人,造成我众而敌寡的有 利态势;能做到以众击寡,那未与我军直接交战的敌人就少了我们所要进攻的 地方使敌人不知道:不知道,它就要处处防备;敌人防备的地方越多,兵力越分 散,这样,我所直接攻击的敌人就不多了所以,注意防备前面,后面的兵力就薄弱;注意防备后面,前面的兵力就薄 弱;注意防备左翼,右翼的兵力就薄弱;注意防备右翼,左翼的兵力就薄弱;处 处防备,就处处兵力薄弱。
敌人兵力所以少,是由于处处防备的结果;我方兵力 所以多,是由于迫使敌人分兵防我的结果能预料同敌“交战的地点,能预料同敌人交战的时间,就是跋涉千里也可同 敌人交战,如果既不能预料交战的地点,又下能预料交战的日期,就会左不能救 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何况远到几十里,近的也有好几里 呢!依我分析,越国的兵虽多,对于决定战争的胜败又有什么补益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争取到的敌军虽多,也可以使具无法用全部力量与我 交战所以要认真分析判断,以求明了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长短;挑动敌人,以求 了解其行动的规律;示形诱敌,以求摸清其所处地形的有利与不利;进行战斗侦 察,以求探明敌人兵力部署的虚实强弱所以,示形诱敌的方法运用到极妙的程度,能使人们看不出一点形迹,看不 出一点形迹,即使有深藏的间谍,也无法探明我方的虚实,即使很高明的敌人, 也想不出对付我的办法来根据敌情而取胜,把胜利摆在众人面前,众人还是看不出来人们只知道我 是根据敌情变化取胜的,但是不知道我是怎样根据敌情变化取胜的所以每次战 胜,都不是重复老一套的方法,而是适应不同的情况,变化无穷用兵的规律像水,水流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而向低处奔流,用兵的规律是避 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击其虚弱的地方。
水困地势的高下而制约其流向,作战则根 据敌情而决定取胜的方针所以,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方法,就像水流没有 固定的形态一样;能依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称得上用兵如神了用兵的规律就像自然现象一样,“五行”相生相克,四季依次交替,白天有 短有长,月亮有缺有圆,永远处于变化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