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52.doc
23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九年级 化学(满分:7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分数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O-16 S-32 K-39 Mn-5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标号填在题后括号内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做法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 深埋废铅蓄电池 B. 生活垃圾要分类,便于回收再利用C. 开发太阳能等清洁新能源 D. 使用可降解塑料2. 氮元素形成的物质种类较多。
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A. N2 B. HNO3 C. NH3 D. NO23.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木炭在空气和在氧气中燃烧时,会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过程中,逐渐减少的气体和逐渐增多的物质是( )A. CO2、C B. O2、CO2 C. C、CO2 D. O2、C4.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下列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 如果身上着火,不可乱跑,应就地打滚,使火熄火B. 室内发生火灾时,应打开所有门窗通风C. 处理燃气罐着火时,先用浸湿的被褥盖灭,然后关闭阀门,再转移到安全地方D. 逃离火灾现场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5. 已知H2S是一种生命体系信号分子,它在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X是( )A. SO2 B. SO3 C. O2 D. H26. 正确的实验操作不仅可以保证实验的安全性,还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7. 生活中常见的大蒜,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大蒜辣素(化学式:C6H10S2),可抑制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的繁殖,并且对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有明显的抑制杀灭作用。
下列有关大蒜辣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一个大蒜辣素分子中C、H、S原子的个数比为3:5:1B. 大蒜辣素中C、H元素质量比为3:5C. 大蒜辣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大蒜辣素由三种元素组成8. 硒是人体内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有防癌、抗癌的作用,被誉为“抗癌大王”,可以改善免疫功能,增加机体抵抗力,根据如图提供的硒的有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x=4B.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78.96gC. 硒属于金属元素,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D. 硒原子的质子数是34 ,硒元素位于第四周期9. “84消毒液”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主要用于各种物体表面和环境的消毒,下面的微观示意图是“84消毒液”在光照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生成两种新物质 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D. 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增多了10. 取甲、乙两份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向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 二氧化锰可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B. 甲、乙两份溶液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同C. 反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D. a线表示甲溶液生成氧气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二、生活、生产应用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
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11.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山西要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修养,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改革文化体制,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为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新引擎、培育新动能三晋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遍布于地上、地下的文物古迹有如镶嵌于历史长卷中的颗颗明珠,流光溢彩,熠熠生辉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就相关问题表达观点,完成下面小题1)西侯度遗址为目前中国境内已知的最古老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是目前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曾为全国二青会圣火采集留下了举国关注的佳话圣火采集选用天然气作为清洁燃料,圣火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山西博物院,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山西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其中,青铜、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画、书画等颇具特色 ①北魏木板漆画年代久远,但漆画内容仍清晰可见、色彩鲜艳,说明书写绘画所用材料具有___________化学性质②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环保理念就已经深入人心,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西汉时期的彩绘雁鱼铜灯就是古人环保理念的缩影雁鱼铜灯”由上至下分别是衔鱼的雁首、雁颈、雁身、灯罩及灯盘,备部分能拆卸。
由于整只鸿雁都是中空而相通的,灯油点亮后产生的油烟会顺着大雁颈部导入大雁的腹内,雁腹盛有清水,清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3)云冈石窟是中国第一个规模巨大的石窟群,它是东方石雕艺术的精魂,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代表着公元5-6世纪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石窟中的雕像容易受到酸雨腐蚀,写出能形成酸雨的一种气体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写出一种能减少酸雨形成的举措_______4)山西着力推进煤炭行业转型,不断改善空气质量①生活生产离不开化石燃料提供的能量化石燃料属于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 不可再生”)能源②煤炭“去产能”是指为了解决煤炭生产过剩,从而对企业生产能力进行整改下列做法有利于煤矿行业“去产能”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关闭一些技术落后的小煤矿业,减少煤炭产量B.将一些煤矿企业转型为新能源企业C.全面禁止生产煤炭③为了综合利用煤炭,可以将煤气化,即在高温下煤和水蒸气作用得到一氧化碳、氢气等气体,得到的气体可作为燃料或化工原料煤气化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12. 轻质碳酸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油漆、水性涂料以及造纸等行业,某同学设计流程以石灰石(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为原料制取轻质碳酸钙。
(1)写出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写出第②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三、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7分)13 碳达峰和碳中和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为什么要提出碳中和?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外,我国作为“世界工厂”,产业链日渐完善,国产制造加工能力与日俱增,同时碳排放量加速攀升但我国油气资源相对圆乏,发展低碳经济,重塑能源体系具有重要安全意义,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碳减排,主动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积极布局碳中和。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和我们每个个体都息息相关只要你学会做减法:减排、减污、减负、减欲、减速,就能为碳中和、碳减排贡献自己的力量阅读文本,回答问题:(1)“碳达峰”和“碳中和”中的“碳”是指 A. 一氧化碳 B. 单质碳 C. 二氧化碳 D. 碳元素(2)二氧化碳溶于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作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4)作为一名学生,为了减少碳排放,请写出一种低碳生活方式___________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氢气被认为是理想、清洁的高能燃料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四、物质组成与变化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如图,已知奥运五环中相连环内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C的固体常作制冷剂,组成A、C、D、E的元素最多有两种,且其中有一种元素相同请回答: 14. 分析1:A与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15. 分析2:B与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16. 分析3:物质D是 _____;E的物质类别是 _____五、定量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5分)17. 在一次作业批改中,老师发现4位同学在同一题中出现了不同的错误,为帮大家理清思路,老师将错误的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1)仔细观察:你发现解题过程中的错误有___________处实验室用15.8g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解:设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x=3.2g(2)纠正错误:老师点拨后,请将正确的解题过程写在下面_____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基本实验】18.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仪器装置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2)可以选用装置C收集氧气,理由是_______,装满氧气后要_______(选填“正”或“倒”)放在实验桌上待用3)装置A或B都可以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装置B相对于装置A的优点是____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4)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收集二氧化碳(装置D),验满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的____(选填“a或“b”)端,如果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科学探究】19.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四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实验A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实验B中,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石灰石小块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______偏转,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如图C所示的小实验(已知金属铜与氧气反应会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为黑色固体),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10cm长的粗铜线,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1~2分钟冷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4)如图D所示的小实验先在托盘天平上称量一小段洁净的镁条的质量,在空气中点燃后再称量燃烧产物的质量观察到反应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