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清官文化和其反腐倡廉现实意义.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04687006
  • 上传时间:2021-10-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4.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清官文化和其反腐倡廉现实意义摘要:中国的清官文化是中国政治文明发展中的 本土资源中国人对清官可谓情有独钟,多少世纪以来,无 论是朝代政权更替还是社会形态变迁,无论是上层精英还是 基层民众,清官文化一直是国人心底挥之不去的理想情结当 然具有独特内涵和丰富外延的清官文化,不是一天之内形成 的,而是有着其内在的成因,把握到清官文化的整体发展态 势,从清官出现的体制入手,结合其背景剖解,分析其诞生、 发展的过程与态势,可以看到,清官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 种文化,是因为其有着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文化发展的必然 性清正廉明是清官的外在,是清官在历史中、政治舞台上 最主流的形态所以,掌握好中国的清官文化对反腐倡廉也 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关键词:清官文化;反腐倡廉;清官;现实意义 发表时请注明“2013年西南政法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活动资助项目”・只要社会中阶层存在,就必然存在着官僚这一个特殊的 群体;基于不同的政治土壤、文化传统与社会发展模式,古 今中外对于官员的管理与约束也有着不同的方法,尤其是在 发挥官员自身信仰及自身能力进行约束的方向上,中西文化 状态下,有着不同方法与路径西方传统理论一般是从政治 学的角度来探讨如何防范腐败问题的出现,而中国则更多的强调官员的道德自律,加强对清官标榜的树 立。

      因此,可以说,清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问 题,也是中国史学界、哲学界和文学界探讨了数十年的重大 课题,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存留下来的特殊文化构成一、中国的清官文化的成因清官文化的诞生有其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文化发展的必 然性、被传播与再创造的可能性等多重原因,但其诞生到逐 步成型是需要一个进化的过程因此,必然从清官精神、清官 崇拜、清官形象三个方面进行剖解,并对这三个方面作用于 清官文化成型中的过程进行分析(一) 清官精神的三重约束透过对清官文化的整体文化剖析,可以看到清官文化的 核心内容就在于清官精神,而清官精神的综合表现就在于: 忠君、爱民、无私三个理念忠君、爱民、无私”是清官 能够立足于封建吏治集团中的重要保证,也是促使清官文化 进一步成型的重要内因而这三个理念的形成要归因于三重 约束即清官们所受的教育、清官们的职业忠诚、清官们的 精神自律二) 清官崇拜的双向叠加清官崇拜的形成和清官文化一样,不是一瞅而就的,而 是不断推崇、不断完善的,“在权威人物中,当然是君主为 首位但天高皇帝远,辽阔的地域限制了对君主的直接膜拜, 自然而然,民众把希望就寄托在直接管辖他们的官吏身上, 对清官加以颂扬,希望清官重民、爱民、富民,担负起为民 众造福的责任,尤其是在政治黑暗时,民众就会自然而然地 怀念曾经为民请命、为民做主的清官,希望他们再生,为自 己办实事,替自己当家作主” [1]。

      具体而言包括了百姓推 崇、历史推崇两个方面,双向叠加而造成了具有丰富内涵和 持久作用的清官崇拜三)清官形象的三度塑造从清官精神到清官行为,从清官行为再到清官形象,清 官文化的整体成型由内而外,不断扩展,但其总是脱离不了 “忠君、爱国、无私”的清官理念,从核心的精神再到作为 外壳而存的清官形象,清官文化的成因变得丰富清官一 般都具有这样的特点:政治上忠君,经济上廉洁,生活上俭 朴,工作上勤奋,性格刚直,执法严厉,敢于为民请命” [2]从清官形象的“清正廉明”来看,其形象的塑造也需要 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清官的自我塑造、清官形象的故 事化、清官形象的神化三个过程二、中国清官文化的价值理解中国清官文化的价值,应该从价值批判的角度看, 我们对待清官文化的态度也应当是辩证性的,在当代中国社 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进程中,传统清官文化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双重价值效应一)中国清官文化的积极意义在传统世界或者民间社会中,人们往往对清官寄托了太 多的期许和渴望,并赋予了种种正面意义的价值符号,是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圣贤,是万世敬仰的道德楷模,是 为民请命的救世主,是整饬贪墨的活阎罗,甚至可以凭借超 自然神秘力量进行神明裁判。

      在当代中国,官方与民间兴办 的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几乎都无一例外地注入各种形式的清 官文化元素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清官文化对当代中国的法 治文明建设的确具有积极作用二)传统清官文化的负面效应尽管清官情结在中国民众的心里有着太多迷人的光环, 但是传统清官文化毕竟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无法摆脱时代的 局限性,以现代政治文明的眼光&特别是以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与法治国家建设的要求来看,清官文化又承载着自身无法 承受的历史之重,事实上,它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容忽视的 负面效应第一,助长了人治主义之风,削弱了法治主义权 威第二,陷入了父爱主义的官本位模式,偏离了民主政治 的民本位模式三、中国的清官文化对反腐倡廉的现实意义对传统清官文化的辩证认识有助于我们培育现代意义 上的清官文化有人认为,只要不贪污不贿赂、不吃拿卡要、 不落私人腰包,就能称得上清官了这种理解只能说是停留 在一种初级水平上从现代政治文明意义上讲,理想的清官 文化应当是一种发展型模式,包含三种递进的境界:廉政- 勤政-善政一)廉政境界所谓廉政,就是廉洁从政,要求所有官员奉公守法,杜 绝一切私心杂念,凡是法律制度、财经纪律、道德规范所禁 止的腐败行为都不应为之。

      它是判断一个官员是否是清官的最基本条件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因为廉政其实只是反映官员在政治治理过程中的一种应然性的消极不作为状态,如不贪不贿、不拿不要等,而没有对官员的积极作为方面提出要求所以,廉政只是为官的最底线标准和要求,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官员虽然可以称得上清官,但充其量也只 是一名具有初级资质的清官停留在这种水平上的清官甚至 不一定就是好官二)勤政境界这是清官文化的高层次境界所谓勤政,就是勤勉从政, 指由一系列原则、规范、程序有机构成的,能够激励和鞭策 所有官员积极主动、勤勤恳恳地依法履行职责的政治运作规 则及其状态它进一步对官员应然性的积极作为提出要求, 能更好地为人民的各项利益服务,促进每个社会成员自由地 发展,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有效地实现政府的工作目标和 宗旨在此,清正廉洁固然重要,但针对党和国家为人民服 务的宗旨而言,显然勤勉从政才是第一位的三)善政境界这是清官文化的最高境界所谓善政, 就是善于从政,树立科学治理理念,秉持科学治理方略,达 至理想治理效果它要求所有官员要有清醒的政治头脑、清明 的发展眼光和清正的处事风格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顺 应时代潮流,遵循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依法治国和 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这实际上对我们的领导干部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做现代意义上的清官。

      这其中关键是要 实现观念上的转变:从为民作主转化为作民公仆当前, 也还有一些干部,不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公仆,而把自己看 作是人民的主人”[3]这是封建人治思想的反映我们国 家一切权力归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的干部,不论 职位多高、权力多大,都是国家公务员,是人民的服务员传统意义上的清官文化带有官本位的烙印和人治主义 色彩,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社会政治文明的历史局限 性,这与我们当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还有相当距 离所以我们对清官文化的态度应该是批判地继承,拂拭其 身上的历史灰尘,吸收其合理成份,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 涵尽管清官文化属于一种传统产品,但当代中国的现代化 建设并不排斥清官,只是对于清官素质条件的诉求已经远远 超出了不贪不腐的传统层面,而是要结合传统性与现代 性,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有益元素,在法治精神与德治理念有 机统一的基础上,按照“廉政-勤政-善政”的递进模式重塑 当代中国的清官形象,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清官文化参考文献[1] 胡杰华,《谈民众的清官意识》,《理论前沿》,2008 年第10期[2] 齐涛主编,朋星著:《人结局:中国清官的归宿》, 齐鲁书社1999年版,绪论,第1⑶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