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天津市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docx
47页2024年天津市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下列有关乙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时有浓厚的黑烟B.实验室制乙炔时可用CuSO4除杂质气体C.为了减缓电石和水的反应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来代替D.乙炔的收集方法可用排空气法收集【答案】 D2、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就地焚烧B.发酵后作农家肥C.加工成精饲料D.制造沼气【答案】 A3、下列有关中学化学教科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教科书是教师教学参考之一,教学不必完全依照教科书B.教科书设置各种栏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C.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其内容学生都应该掌握D.教科书中习题是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的主要依据【答案】 A4、( )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省、教学体验、教学监控等方式,辩证地否定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行为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A.他人听评课B.教学反思C.校本教研活动D.批改学生作业【答案】 B5、CO分子的偶极矩较小,几乎为零,是因为( )A.碳和氧的电负性差值小B.碳原子存在孤对电子C.氧原子是π配健电子对接受体D.氧原子既吸引σ键电子对、又是π配健电子对的给予体,使氧原子略带正电荷【答案】 D6、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B.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固体的颜色由红色变黑色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答案】 D7、高中化学课程中,侧重体现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是( )。
A.有机化学基础B.化学与生活C.化学反应原理D.物质结构与性质【答案】 B8、下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球掉人铁水中不会熔化B.在一216℃时,氧是固态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的温度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答案】 D9、某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化工厂对社会、环境的影响,设计了“在某市郊建立化工厂的利弊”的议题,并让学生分别以化工厂法定代表人、当地居民、政府官员、经济学家、环保志愿者等身份,就问题发表各自的观点这种教学活动属于( )A.科学探究B.社会调查C.角色扮演D.小组讨论【答案】 C10、下列对教学设计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有利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B.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C.有利于教师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D.是提高教师科学知识水平的有效方法【答案】 D11、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铝合金、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在这种电池中(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答案】 A12、教学设计中,最终能够使抽象的教学理论变成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是( )。
A.教学目标设计B.教学内容设计C.教学方法和策略设计D.教学过程和活动设计【答案】 D13、下列各选项中,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O2B.Cl-C.2HD.Fe【答案】 D14、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级顺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 )A.轨道能量逐渐降低,但能级顺序不变B.轨道能量基本不变,但能级顺序改变C.轨道能量逐渐增加,能级顺序不变D.轨道能量逐渐降低,能级顺序也会改变【答案】 D15、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A.酸碱滴定过程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B.比较硫与碳的非金属性强弱,用玻璃棒分别蘸取相同浓度的Na2CO3、Na2SO3,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pHC.检测某种绿色溶液中含有Fe2+:取该溶液少许向其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色,再向其中滴加氯水,溶液变为红色D.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当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口流出后,及时关闭活塞,然后更换一个接收器,打开活塞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放出【答案】 C16、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是( )A.组织教学B.导入新课C.讲授新课D.总结练习【答案】 C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为烃类物质B.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C.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D.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 B18、下列关于“硫酸”这一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是( )A.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实验的手段,了解探究硫酸强氧化性的方法B.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硫酸的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等性质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对比,学习“量变质变规律”和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原则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答案】 C19、( )测验也称标准参照测验,是以具体的教学目标为标准,用以检查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因此,还可将其称为达标性考试或资格考试利用这种测验可以具体了解学生从某一阶段的教学中究竟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等A.常模参照B.目标参照C.诊断性D.形成性【答案】 B20、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变为原来的60%,则(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减小了D.a>B【答案】 B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葡萄糖能水解成2 mol CH3CH2OH和2 mol CO2B.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的硫酸钠、硫酸铜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C.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l mo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l mol甘油和3 mol高级脂肪酸D.欲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可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答案】 C22、科学研究证明,固态PCI5的空间构型由正四面体和正八面体两种离子构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CI5晶体由[PCI4]+和[PCI6]-构成,且离子数目之比为1:1B.PCI5晶体由[PCI3]2+和[PCI2]2-构成,且离子数目之比为1:1C.固态的PCI5全部都是共价键,可看作是离子晶体D.固态的PCI5具有导电性【答案】 A23、教师根据“铜是一种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延展性,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铁也是一种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延展性,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得出结论“铁也可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这一逻辑思维方法属于( )A.归纳B.演绎C.类比D.分类【答案】 C24、我国新一轮课改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在学习方式上特别强调和提倡( )A.接受式学习B.探索式学习C.研究性学习D.自主学习【答案】 D25、化学课堂上,有些同学只喜欢观看教师所做的演示实验,这种兴趣属于()。
A.感知兴趣B.操作兴趣C.探究兴趣D.创造兴趣【答案】 A26、以学生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分科课程【答案】 B27、某化学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和原理时,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只给学生一些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该化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程序教学法B.发现教学法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答案】 B28、下列高中化学体验性学习目标的学习行为所对应的学习水平最高的是( )A.经历B.讨论C.认同D.形成【答案】 D29、《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应该体现( ),这是由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特点决定的A.实用性B.理论性C.基础性D.探究性【答案】 C30、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A.谈话法B.演示法C.讨论法D.讲授法【答案】 D31、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有突出贡献的化学家是( )A.门捷列夫B.拉瓦锡C.道尔顿D.阿伏加德罗【答案】 A32、“化学与生活”课程模块的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以及( )等活动。
切实感受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A.调查访问B.实验探究C.参观讨论D.以上都对【答案】 D33、下列有关纯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熔点比生铁的低B.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比生铁的快C.在潮湿空气中比生铁容易被腐蚀D.在冷的浓硫酸中可钝化【答案】 D34、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污垢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答案】 A35、下列关于活动表现评价表述正确的是( )A.活动表现评价主要形式是自我评价B.活动表现评价既评价学生的过程表现又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C.活动表现评价主要形式是教师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只能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开展【答案】 B36、关于化学课程与教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材和课本是一回事情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