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pdf
12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19 世纪西方头号工业强国是英国1839 年 6 月 3 日,林则徐广州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鸦片战争:1840 年 6 月1842 年 8 月;结果: 南京条约: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割地(香港岛)、赔款、关税影响: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课 劫难中的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年 10 月1860 年 10 月签订北京条约1860 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制造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沙俄趁机割占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最多一次1858 年瑷珲条约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1851 年洪秀全金田起义, 1853 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1862 年在太仓激战中 ,活捉洋枪队副领队不久在浙江慈溪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左宗棠收复新疆: 19 世纪 60 年代阿古柏入侵新疆, 1871 俄国出兵侵占伊犁。
1876 年左宗棠采取“缓进急战”的战术打败阿古柏,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广大地区1881 年中国收回伊犁, 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第三课 甲午中日战争1894 年 7 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历史上称为甲午中日战争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牺牲此战后,清军主帅李鸿章采取“避战保船”战术 1895年日军发动威海卫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马关条约 1895 年李鸿章同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内容: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赔款、通商(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开厂与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赔款数量增大,割地范围扩大,开放通商口岸深入内地,并增开厂一目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第四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 世纪末,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直隶兴起1900 年 6 月,俄英美日德法意奥英国西摩尔辛丑条约:1901 年 9 月,李鸿章。
经济上, 4.5 亿两赔款将使清政府完全受制于列强;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侵略者可以长驱直入到清王朝的中心地带,中国在军事上也失去了自主权;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它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外交上,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完全被列强控制,使馆区成为列强控制清政府的公开场所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主权遭到空前破坏,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帝国主义完成了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六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19 世纪 6090自强求富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近代海军(北洋、南洋、福建);人才影响: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872 年上海轮船招商局,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之一1880 年天津电报总局1880 年,唐山至胥各庄铁路,中国开始拥有自己的铁路1893 年东西延长后成为当时中国最长的一条铁路1909 年,詹天佑京张铁路通车,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状元实业家张謇第七课 维新变法运动公车上书: 1895 年春,康有为、梁启超没达到目的,但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严复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百日维新(戊戌变法):1898 年 6 月,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 变法内容:发展工商业; 训练新式陆海军; 创办报刊, 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第八课 辛亥革命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1894 年,檀香山,兴中会, “振兴中华”1905 年 8 月,日本东京,中国同盟会,总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思想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孙中山的精神: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的爱国精神,大无畏、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高贵品质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武昌起义: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新军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中华民国的成立: 1912 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采用公元纪年(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换算加减1911,如民国三十八年为 38+1911=1949即公元 1949 年)辛亥革命意义: 推翻了清朝统治,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第九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新文化运动开始标志: 1915 年 9 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不久迁到北京代表人物:李大钊;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鲁迅狂人日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旗帜: “民主”“ 科学”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意义: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第 10 课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京师大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惟一成果 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废除科举制度, 1905 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申报 ,19 世纪 70 年代,上海,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先驱商务印书馆, 1897 年,上海,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第 11 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照相术 19 世纪 40年代传入中国1896 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1905 年,自己拍摄了第一部影片京剧记录片定军山 ,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后逐渐从无声默片发展成为有声电影辛亥革命后,剪发辨改称呼,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西服成为男士在正式场合的首选服装 中山装是这一时期最有特色的服装女士高领服装逐渐流行, 是现代中式旗袍的雏形第 13 课 伟大的开端五四运动: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合理提案遭拒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经过: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学生; 6 月 5 日,上海,工人结果:免职(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拒签;放人五四精神:爱国、民主、科学、和平、自由、追求真理等怎样发扬五四精神: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关心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热爱科学,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究,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遵守学习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国家法律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在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 从此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青年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 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伟大力量, 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共一大上海浙江嘉兴南湖出席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13 人代表全国 50 多名党员大会内容: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党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当前的任务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意义: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不同:能坚持武装斗争;以马列主义为理论指导;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第 14 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1924年 5 月,孙中山在中共建议和帮助下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特点: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北伐战争: 1926年 7 月,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目的: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统一中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方针:集中兵力、各个歼敌先锋: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铁军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结果:在两湖战场打跨了吴佩孚的军队,在江西战场歼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半年之内,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7 年 4 蒋介石四一二政变 4 月 18 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国共第一次合作原因:当时在中国的中外反动势力很强大工人阶级的力量还相对弱小,单靠工人阶级的孤军奋战无法战胜强大敌人,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国共合作的可能:国共双方在当时有共同的敌人、共同的革命任务:反对列强除军阀孙中山是真正的爱国者,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成为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北伐胜利进军原因: 一是国共合作, 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二是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先打两湖,再打江西,然后挥师北上;三是北伐将士的英勇作战;四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叶挺独立团的壮举等; 五是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北伐军所到之处, 工农革命运动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因此北伐战争是天时地利人和,胜利是必然的。
没有最终完成预定目的的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了革命第 15 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一南昌起义: 1927年 8 月 1 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 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它在中共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井冈山根据地: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秋收起义后创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