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精美课件.pptx

38页
  • 卖家[上传人]:浅***
  • 文档编号:147389219
  • 上传时间:2020-10-09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801.11KB
  • / 3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秦的统一 启思导学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秦政不失为顺着时代的要求与趋势而为一种进步的政治”,这里钱穆所指的是什么? 思路点拨:中央集权制度1.统一条件 (1)客观条件大势所趋 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2)主观条件秦国的强大 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吏治较为清明 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2.统一过程 (1)建立秦朝: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掉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定都咸阳 (2)统一全国 秦朝又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在北方,秦朝击退了匈奴的进攻,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3.巩固统治 (1)确立皇帝制度 嬴政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 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 (2)推广郡县制 在全国推广郡县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3)推行其他措施,如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4.历史意义 (1)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2)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 (3)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图示图解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二、秦朝的暴政 启思导学秦朝建立后,哪些群体反对秦朝的统治? 思路点拨:人民因为负担沉重、法律严酷反对秦朝的统治;知识分子因为“焚书坑儒”反对秦朝的统治;六国旧贵族企图恢复旧有的权势反对秦朝的统治1.人民群众怨恨:没有顺应人民休养生息的期望 (1)统治者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 (2)秦始皇出外巡游、封禅,征发繁重 (3)秦朝刑法严苛,人民摇手触禁 2.知识分子不满:焚书坑儒 (1)内容: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将非秦国历史的史书,非博士官所掌管的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等焚毁以“或为妖言以乱黔首”的罪名坑杀儒生方士。

      (2)影响:许多珍贵文献毁于一旦,焚书坑儒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3.秦二世残忍昏庸,实行严刑峻法,致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名家论述我国著名史学家孙家洲说:秦王朝统治者不懂得“攻守异势”之理,守天下时,仍偏信武力和刑罚的威慑力量,漠视思想教育的作用,导致了统治根基的削弱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启思导学“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这首诗中反映了项羽的哪一历史活动? 思路点拨:楚汉战争中项羽战败 1.农民起义 (1)爆发: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天下云集响应,起义迅速蔓延 (2)发展:陈胜起义失败,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 2.楚汉战争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约法三章”;项羽刚愎自用,最终被刘邦击败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意义 史料实证 材料一秦朝政治制度图示,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材料二秦朝琅玡台刻石文:维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方伯分职,诸治经易举错必当,莫不如画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读史技巧材料一按照等级展示了秦朝的政治制度,根据图示中的机构名称不难归纳出涉及的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在当时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琅玡台刻石歌颂了秦始皇的功绩,主要涉及制定法律、统一度量衡、文字和实行郡县制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互动探究(1)材料一图示中主要涉及秦朝哪些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举措,并指出秦统一的意义 提示:(1)制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影响: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国家,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被后世历代王朝沿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举措:制定法律;统一度量衡、文字;实行郡县制 意义: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历史解释 全面认识中央集权制度 1.产生条件 (1)经济方面:由于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持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以保护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2)政治方面: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同时长期的分裂割据,也需要中央集权来巩固统一 (3)思想方面: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从理论上提出建立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主张,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为这一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2.特点 (1)皇权至高无上,实行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皇权借助于神权,宣扬“君权神授” (2)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3)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始终伴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3.作用 (1)积极方面:建立在封建生产方式基础之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政治、经济的需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抵御外族入侵有利于大规模社会工程的修建 (2)消极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统治皇帝个人作用对政局影响大,容易产生腐朽和专权,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腐败长期延续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其积极作用日益减少,弊端日益加重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典例剖析 例题1秦始皇在全国进行各项标准化建设,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注意整顿各地风俗习尚。

      这主要借助于() A.君主专制的决策模式 B.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C.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D.分久必合的历史大势 题目立意本题题干的核心是“统一”,着眼于地方,意在考查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和一定的时空观念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解题指导:,答案:B,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争夺民心的较量 史料实证 材料一秦朝民谣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守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材料二乘虚西进的刘邦到达咸阳的灞水,秦王投降刘邦废除秦的苛法,只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深得秦人拥护 项羽听说刘邦已入咸阳,也立即率军入关,赶走刘邦,进入咸阳大肆烧杀掠夺,自立西楚霸王,把自己的亲信封于各王国的善地为王,这样就并立着十八个王国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读史技巧民谣一定程度反映了民生,材料一集中反映了秦朝沉重的徭役、兵役和严酷的法律,这是秦朝社会矛盾的根本所在材料二有两段材料,第一段反映了刘邦的政策“深得秦人拥护”;第二段反映了项羽大肆烧杀,逆历史潮流而动,失去民心,两者对比明显,意在说明汉兴楚败的原因。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互动探究(1)材料一反映了秦朝社会矛盾尖锐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分析汉兴楚败的原因 提示:(1)兵役、徭役、赋税沉重,百姓不堪重负;法律严苛,人民摇手触禁;没有顺应人民休养生息的期望 (2)刘邦废除秦朝苛法,稳定社会秩序,得民心;项羽大肆烧杀,逆历史潮流实行分封,失民心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历史解释 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 (1)“轻罪重罚”的苛政暴政:商鞅之法的特点就是“轻罪重罚”,但刚从长期的战乱状态中挣脱出来的人们,难以适应严苛的法令 (2)沉重的赋税和徭役负担:从北伐匈奴,南征百越,到修筑长城、大兴土木,赋税加徭役,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3)政治腐败:在秦始皇时代,朝政还比较肃整秦二世的无能和腐化,专擅朝政,致使君臣上下相欺,相互残杀 (4)文化的专制与落后:沿用法家思想,实施严酷律法;同时忽视文化对统一的功用,用相对落后的秦文化来兼并和统一先进的六国文化,终为其所累,导致自身灭亡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典例剖析 例题2西汉陆贾说:“秦始皇设刑罚,为车裂之诛,以敛奸邪,筑长城于戎境,以备胡、越,征大吞小,威震天下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

      陆贾认为秦朝灭亡是因为() A.奉行法家,严刑峻法 B.实行郡县,拒绝分封 C.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D.横征暴敛,刑法严酷 题目立意本题要求我们分析陆贾关于秦亡的观点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功底以及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解题指导:,答案:D,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1.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答案:D 解析:战国后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国力增强,并且在地方实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材料中秦国能够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主要是因为国家组织能力强大,故D项正确;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渐发展起来,而不是公田制度完善,故A项错误;铁制生产工具的普及并非只在秦国一地,故B项错误;与其他地区相比,秦国的交通运输网络并没有多大优势,故C项错误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2.秦王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果断地发动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这些战争的主要影响是() A.出现了封建皇帝B.完成了国家统一 C.少数民族入主中原D.万里长城修筑完成 答案:B 解析:从秦王嬴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起,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灭齐止,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

      最大的历史影响在于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故选B项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3.“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皇帝)这种局面开始于() A.夏启 B.周武王 C.秦始皇D.明太祖 答案:C 解析: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自称“始皇帝”,并将国家大权总揽于一人之手故选C项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4.有学者说:“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这一制度”是指() 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 C.御史制度D.郡县制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中央官制之先河”可知“这一制度”为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属于秦朝开创的中央官制,故B项正确;A、C、D三项皆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5.秦统一后,有人提出:“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该观点实质上是主张() A.恢复分封制度B.重建宗法秩序 C.全面推行郡县制D.以严刑峻法立国 答案:C 解析:秦统一后,朝廷内部出现了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的争论材料中的观点是不分封皇子与功臣,而以国税重赏,即给予经济照顾,认为这样易于控制他们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6.中国古代官职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官制发展史上,最早成为中国历史上得以取代地方贵族领主而成为职业官僚的是() A.诸侯王B.郡守、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