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分析在可疑人员盘查中的应用.pdf
14页刑事司法心理研究 心理分析在可疑人员 盘查中的应用 陆大朋① 对可疑人员盘查是警察的日常勤务《人民警察法》第九条规 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 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当场盘问检查警察根据现实的情境对可 疑人员进行盘问和检查,以便发现犯罪的嫌疑警察主要是根据案 件的需要对通缉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身份的辨析和证据的搜集对可 疑人员盘查是警察依法对可疑人员进行盘问和检查,其目的是发现 犯罪嫌疑人已有的犯罪行为( 事实) 或将要进行的犯罪行为,体现警 察运用法律的约束力、震慑力,起到打击和预防犯罪的作用 人民警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 谐社会”首先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治安秩序,而良好的社会治安秩 序需要人民警察的不懈努力来争取 人民警察如何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通过盘查去发现犯罪嫌疑 人? 犯罪嫌疑人是不会主动告诉我们他是犯罪嫌疑人让我们轻而易 举地抓获的心理分析理论的运用可以帮助警察在对可疑人员的盘 查过程中,去发现或识别犯罪嫌疑人 ①陆大朋,男,江苏警官学院2 0 0 2 级治安本科二区队学生( 本文指导教师:江苏警 官学院周朝英副教授) ,邮编:2 1 0 0 1 2 。
一、心理分析在对可疑人员盘查时的理论支持 ( 一)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 p s y c h o a n a l y s i s ) 来称呼自己的学说及 其心理治疗体系在西方国家的各种治安机构中,从事心理分析的 专家们一般都很熟悉并且信奉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弗 洛伊德认为,任何心理现象如正常人的偶然错误到心理失常的背后 都隐藏着更重要的更富有深远意义的精神作用,因而可以通过深入 的精神分析来揭露这些隐藏在人的心灵深处的精神作用弗洛伊德 通过分析研究将人的心理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部分潜意 识主要是被压抑的欲望和本能,由于压抑的作用而不能进入意识;前 意识则介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受压抑的强度不大,较容易再度进入 意识;意识是我们觉察到的心理内容,也是我们心理存在的表层,弗 洛伊德及其理论的解释者,往往用浮现水面的“冰山一角”来形容我 们的意识,而把潜伏水下的庞大的冰山根基作为潜意识而前意识 似乎就是介于水面上下的一种“中间存在”①人们的行为都受着连 自己都毫不觉察的潜意识的支配,而人的潜意识则是起源于人的原 始本能和早年的生活经历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具有冲动性、无道 德性、反社会性、非理性、非逻辑性、非时间性、非语言性和不可知性 等重要特征。
这部分内容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宗教法律所不容, 当其出现时,就会在意识中唤起焦虑、羞耻感和罪恶感,因此被个体 压抑到精神生活的最底层,所以潜意识中的内容是我们平时所意识 不到的尽管如此,这些被压抑的东西并没有消失,而是在潜意识中 积极活动,强有力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潜意识是心理底层的基础 和人类生活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行为弗洛伊德 将潜意识看成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动力,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 就是人的潜意识因此,警察在对可疑人员进行心理分析时,常常需 ①申荷永: ,三联书店2 0 0 5 年版,第6 8 页 刑事司法心理研究 要追溯支配犯罪行为产生的潜意识,以及构成犯罪潜意识的早年所 受的心理创伤这是因为潜意识能够引导人地行为,这是其本人所 不能觉察到的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及人格发展理论使警察在对可疑人员 的盘查中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由本我、 自我和超我所构成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它是 由先天的、人性中最接近兽性的一些本能和欲望组成本我是无意 识的、非道德的,完全受“快乐”原则所支配,代表着直接追求和绝对 满足生物性本能的人格方面;自我既要满足本我的本能需要,又要控 制和压抑自我的冲动,是一种有意识的、理智遵循着“现实”原则的 行动;而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社会期望,处于人格的最高层,它遵 循“至善原则”行动即循良心做事,当自我无法控制本我并向自我妥 协而违背了良心,而良心是超我的部分,个体就会产生内疚感、罪恶 感。
自我和超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但自我是按现实条件来控制 本我的盲目激情,而超我则按社会道德规则扼杀本我的欲望冲动 在对罪犯的人格结构分析中,能够很清晰地认识到罪犯本我的强大, 以及自我和超我的弱小罪犯的犯罪动机大都出于本能的欲望和冲 动①例如,强奸罪犯对性欲望的变态渴求,抢劫罪犯对财、物的过 分看重等因自我的弱小,自我便不能很好地根据现实条件调节本 我满足的方式,于是不顾一切地寻找满足本能欲望的机会;因超我的 弱小,导致罪犯的道德良知低下,同情心极其淡薄而犯罪行为却极其 残忍由此可以看出罪犯与普通公民相比,二者在人格结构上的差 异弗洛伊德将人格的发展划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 和生殖期五个阶段人格在这五个阶段中如果有一个阶段不能得到 充分的发展,就会对人格的发展产生很重要的影响例如成人中有 所谓的“肛门性格者”,在行为上表现出冷酷、顽固、刚愎、吝啬等,可 能是在肛门期父母对儿童大小便训练过早过严所致在精神分析的 ①章恩友: ,中国物价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3 1 5 页 第三部分刑事司法心理评估 人格发展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个体的早期经验在人格发展 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警察深刻理解和认识可疑人员人格成 长的历史和原因。
只有了解可疑人员的成长史、幼年时期的重大生 活事件和心理创伤,才能深刻理解可疑人员的种种行为表现,并推知 此人未来可能作出的行为 ( 二) 心理学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研究的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 应的组合,这些行为的目的就是肌肉运动或腺体分泌,它们证明了有 机体具有以不同的方式来反映其周围环境的能力警察对可疑人员 盘查是具体的行为,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对被盘查者 的刺激作用引起可疑人员的心理变化所谓刺激,是指一般环境中 的任何客体或者由于动物生理状况而在组织内发生的任何变化有 机体是不断地受到作用于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的刺激袭 击同时有机体内也同样受到由于组织本身的变化而引起的刺激 所谓的反应是指动物作出的任何一种活动,反应可以按照常识分成 两类:内部反应和外部反应外部反应是指人类通常所表现的可见 行为,而内部反应则限于体内的肌肉和腺体系统行为主义者谋求 发现这些刺激在单独呈现或组合起来呈现时将起到哪种反应当改 变刺激呈现时的组合方式,也就会改变刺激发挥作用的强度 警察在对可疑人员进行盘查时,使可疑人员的心理上受到刺激, 警察则通过观察可疑人员受到刺激后的反应来发现或识别犯罪嫌疑 人.这就是警察在对可疑人员盘查时常用的刺激一反应模式。
警察 的职责是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不法侵害因此 警察对于犯罪嫌疑人来说具有法律的震慑作用警察在对可疑人员 进行盘查时,由于警察的职责构成了刺激源,对犯罪嫌疑人来说具有 强刺激作用这种强刺激作用于犯罪嫌疑人的心理上,导致犯罪嫌 疑人的肌肉、内分泌发生变化,使犯罪嫌疑人出现了潜意识的异常行 为,这些来自于犯罪嫌疑人的外部反应,给警察判断可疑人员的心理 提供了理论依据警察通过可疑人员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外部2 3 7 的反应来推测可疑人员的心理刺激一反应模式在我们警察对可疑 人员盘查实践中是经常使用的例如,南京某治安检查站警察对一 辆省际过境大巴进行例行检查,当警察上车后宣布例行检查的事项, 发现有一个乘客将鸭舌帽檐向下拉,这一微小的动作被警察注意到 了警察于是就加强了对该乘客盘问和检查,发现其有嫌疑,后确认 是一名通缉犯 ( 三) 心理学情绪理论 所谓情绪,是指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情绪 状态的发生,虽然能被个体体验到,但是对其引起的生理变化与行为 反应,却不易被个体本身所控制,因此会对个体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 响作用情绪的产生虽然与个人的认知有关,但在情绪状态下伴随 产生的生理变化与行为反应,当事人却是无法控制的。
①情绪是被 刺激所引起的,是主观的意识经验而由于情绪状态是不易被自我 控制的,所以警察在对可疑人员进行盘查时,通常可以通过观察可疑 人员的情绪变化来识别 警察观察可疑人员的情绪变化,具体来说是通过观察情绪表达 方式的变化来识别的所谓情绪表达,是指个体将其情绪经验,经由 行为活动表露于外,从而显现其心理感受,并借以表达与外在沟通的 目的情绪表达的方式有很多,如面部表情、语言文字、图画符号、肢 体语言等,警察则通过可疑人员表情与肢体语言的变化来识别嫌疑 人情绪的表达以面部的肌肉活动为主,因警察要学会对一个人的 面孔的解读来识别面部表情所表达的情绪状态肢体语言经由身体 的各种动作,代替语言以达到表情达意沟通的目的肢体语言同样 可以显现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也为警察识别可疑人员提供了依据 ( 四) A ·阿德勒( A l f r e dA d l e r ) 的个体心理学理论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中心思想是“自卑情结”,认为人类的行 为都是出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自卑感是面对困难情 ①张春兴著: 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5 8 页 第三部分刑事司法心理评估 恐惧、兴奋会使人的瞳孔扩大,此外如果一个近视的人没戴眼镜,瞳 孔也会扩大,这是警察在解读可疑人员的瞳孔时不得不考虑的 因素。
① 眼睛的形状往往与一定性格类型的人有关,“斜视眼”的人总是 以谨慎的态度对待周围的环境但又不愿让别人观察其内心的感 情,他们竭力隐藏内心的真实感情,用戒备的目光去评估周围的环 境,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眼睛外侧的放射性皱纹被称为“友好的 微笑”,它是由于长期微笑形成的如果一个成年人脸上没有这样 的皱纹,则说明这个人冷淡或缺乏表情,是一个不友好的人 2 .对可疑人员的眉毛进行解读眉毛的变化表示了一个人的 不同的情绪如皱眉表示听不懂、困惑、不愉快、不赞成,眉毛上扬表 示惊讶,眉开眼笑表示喜悦,横眉立目表示愤怒,挤眉弄眼表示调皮 人的眉毛的形状一般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一是眉毛里端 向下,外侧向上呈倾斜状,像答对的钩号一样对称分布,这样的眉毛 显示的是愤怒和邪恶的人二是眉毛呈里端向上外侧向下的歪斜 状,表示的是那种容易感到糊涂、茫然不知所措、焦虑或失望感的人 三是眉毛呈平直状或两边相对平直的,表示的是那种冷静、情绪稳定 的人四是皱眉肌把眉毛牵拉在一起呈现“紧锁的眉头”形状的人, 常常为烦恼所困扰,心理压力过大 3 .对可疑人员的口部、嘴唇进行解读薄嘴唇常常( 但不总是) 意味着这个人吝啬,具有严厉或执拗的特性;而厚嘴唇容易受感动, 为人比较热情;如果一片嘴唇绷紧,而另一片嘴唇松弛丰满,这很可 能表示此人具有相互矛盾的性格因素。
下垂的嘴唇和两边嘴唇下挂 意味着这是由于长期的悲观厌世、生气、不愉快造成的——与之相反 的是那种乐观的,活泼快活的性格,其两边嘴角的嘴唇是向上提起 的绷紧卷曲的嘴唇通常与残忍或严厉、盛气凌人的性格有关有 ①[ 美] 利奥波德·贝拉克,萨姆·辛克莱尔·贝克著: ,载( 中国刑事警察 ,2 0 0 5 年第1 期 察在对可疑人员使用试探式的语言讯问以观察对方反应时,要集中 精力捕捉它,对这脸部微小变化的表情进行解读,从而分析可疑人员 的心理活动 ( 二) 对可疑人员体态特征所显示出的心理活动进行盘查 人的心理活动总是通过各种方式表露出来,其中最主要的是人 的体态动作比如,谈话投机时会进行手势比画,轻松悠闲的时候跷 起二郎腿,高兴快乐时手舞足蹈,愤怒紧张时握紧双手,心里有事时 坐立不安等人的心理情绪一定会转变成外表的姿势和动作,将内 心的信息在交往中传达出来这些体态特征都是在潜意识的支配下 完成的,是不被当事人所控制的体态特征是人体语言的重要组成 部分体态特征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适应性动作,为了适应客观条 件或身体需要而出现的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