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哥达纲领批判》读书笔记.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441316228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1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哥达纲领批判》读书笔记(四)读书笔记1. “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就是说,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离开劳动相反地, 我们现在却看到,任何一种”有益的”劳动都不能离开社会那末也同样可以说,只有在 社会里,无益的,甚至有损公益的劳动才能成为一个职业部门只有在社会里才可以游手 好闲"在这段话中,马克思批判了纲领中关于社会与劳动的关系,但是我却无法理解马克思的思维 在我看来,纲领中的“社会离不开劳动,有益劳动离不开社会”的观点并没有根本性的错误, 因为有益劳动本身就是在社会中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的,离开了社会,就没有“有益”“无 益”之说了所以纲领中所说的“有益的劳动只有在社会里和通过社会才是可能的”这句话 我认为并没有错误,但是马克思的批判让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会提到无益劳动的事情,因 为在纲领中只提到了有益劳动离不开社会,并没有说无益劳动离不开社会,由此说来,马克 思的话是多余的,但是细细品味,又觉得有些道理,但是就是说不出,想不明白2. 属于社会一切成员?也属于不劳动的成员吗?那么,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又在那里呢?只属于社会中劳动的成员吗?那么社会一切成员的“平等的权利”又在那里呢?这段话中,马克思利用反问追问的方式来批判纲领的片面性和不正确性。

      社会的一切成员包 括劳动的和不劳动的所有成员,但是劳动所得,劳动资料是由劳动的成员创造的,如果公平 分配劳动所得,不劳动的社会成员就不应该的到任何劳动资料,但是纲领中又说,一切成员 有平等的权利,这样就前后自相矛盾了,所以纲领写的是很模糊不清的,马克思在这里的批 判是充满激情而又极其有力的3. 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组 成部份存在着于是,”劳动所得”这个由于含意模糊就是现在也不能接受的用语,便失去了 任何意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最大的不同就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化,这就意味着社会成员的劳动不 再属于个人,而属于整个集体但是这并不表示没有劳动所得马克思在这里说劳动是作为 总劳动的组成部分,那么个人劳动所得总还是存在的,但是马克思又说,劳动所得是现在不 能接受的用语,这让我不能理解的是,劳动所得的意义是什么,是依照个人而言的吗?如果 劳动就会有劳动所得,为什么这里又说这是一个荒谬的概念,这是我较为困惑的一点4. 他从社会领得一张凭证,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公共基金而进行的劳动), 他根据这张凭证从社会储存中领得和他所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份消费资料。

      他以一种形 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每个人从社会中所得的就是他所耗费的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这与资本主义社会最根本的 不同是剩余价值的榨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每个人从社会中的获得的与他付出的劳动是不 成比例的,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只有一部分被返还回来,另一部分则作为剩余价值被资本家 所榨取结果是,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资本家越来越富,不劳动便可 获得劳动资料,工人越来越穷,付出的劳动没有返还回来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都是 平等的,劳动者所得到的便是他给予社会的,但是我疑惑不解的是,这样就没有人盈利,每 个人拿走的都是他的劳动应该得到的,那么社会该如何进步,生产力如何发展,如何推动创 新,人民是否会没有生产的积极性,这都是应该想到的问题另外,我还想到了劳动资料分配的问题共产主义社会是按劳分配,按需分配的社会形态 如果我需要一张桌子,但是我没有积攒到一定的劳动量,足够换取一张桌子,我就无法的得 到桌子所以这里还是有很多不公平的因素在的,劳动能力强的就创造更多的财富,得到的 东西就越多,无劳动能力的就无法享受公平待遇了……这些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非常 严重的,只有达到共产主义的最高阶段,这些问题才能彻底解决。

      5. 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 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这是我认为整篇文章中最难理解的一句话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消费资料是指人们日常生活 中所需要的物品,既然是公平分配,即社会主义社会,那么这种分配是有生产条件所决定的 当生产力越高时,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后,同样的劳动时间可以产生更多的生产资料, 那么平均分配给社会成员的便会增多但是生产条件的分配为什么表现了生产方式本身的性 质,这是一个让人非常不解的问题生产方式的性质主要区分于生产的物质条件掌握在谁的 手中在非劳动者手中,便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劳动者手中,便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姑且认 为,若是资本主义社会,榨取剩余价值后,分配显然会变得很少,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这 种榨取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劳动者可以完全占有自己的劳动所得,这也许就是这句话的意 思吧6. 不同的文明国度中的不同的国家,不管它们的形式如何纷繁,却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 建立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基础上,只是这种社会的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罢了所以, 它们具有某些根本的共同特征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谈”现代国家制度”,而未来就不同了, 到那时”现代国家制度”现代的根基即资产阶级社会已经消亡了。

      关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这一章节,我根本没有理解,也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在哥达纲领中说 道,国家是自由的基础,但是,依照马克思的思想来说,现存社会是现存国家的基础,也就 是说现存国家是依赖于现存社会而建立的,而关于哥达纲领中的现代国家和现代社会的概念 是很荒谬的,以马克思的观点来看,现代社会即为存在于一切文明国度中的资本主义社会, 而现代国家是随着国境而异的这里恰恰是我难以理解的地方就当今社会中人们常说的话 来说,现代国家这个概念经常会被提到,但是在这里,马克思却说这是荒谬的,是一种虚构 的概念,我很难理解7. 事实上这不过是从总税收中替上层阶级支付了教育费用而已顺便指出,A项第五条所 要求的”免费诉讼”也是如此.刑事诉讼到处都是免费的;而民事诉讼几乎只涉及财产纠 纷,因而几乎只和有产阶级有关难道它们应当用人民的钱来打官司吗?关于教育是否应该免费的问题,马克思的批判是非常理智的,不得不承认马克思是一个非常 睿智的人用免费教育与免费诉讼类比,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民事诉讼基本是以财产纠纷为 主的,而只有资产阶级才会产生财产纠纷若这种诉讼也是免费的,那么就相当于劳动人民 用自己的劳动为资产阶级买单资本家不仅榨取了工人的剩余价值,设置将魔爪伸向了税收, 这是非常无奈的事情。

      但是这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才存在的问题在哥达纲领中提出的“免 费诉讼”的要求是非常荒谬的同样,免费教育也是一样但我不能理解的是马克思说“应 当把技术学校同国民学校联系起来提出”,我不知道这两者有什么区别,难道以前提出教育 免费是两者分开对待的吗?我不明白8. 普遍禁止童工是和大工业的发展不相容的,所以这是空洞的虔诚的愿望关于禁止儿童劳动,马克思的批判非常好首先,禁止儿童劳动一旦提出,就应该确定一个 正确的年龄的范围,只有在这个年龄范围内的孩子才算是儿童;而这一点在纲领中并没有被 提出,是非常模糊的正如之前所说的,“正常的工作日”,没有明确规定一个时间范围,纲 领是非常不专业的其次,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禁止儿童劳动是同大工业生产的存在不相容 的这也是我不理解的地方所在大工业应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工业大发展 时期但是为什么儿童劳动与之有联系,我想不明白因为在我的思想里,工人的劳动所得 中,有一部分是用来抚养家属的,也就是说儿童不必参加劳动来养活自己,在一定的年龄阶 段,是由父母来抚养的所以,就此而言,禁止儿童劳动是非常合情合理的,而且这是很合 情合理的一个举措,不管是子啊社会主义还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都是很必要的。

      五)总结经过这次阅读马克思著作的活动,我对马克思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以前,我对马克思的 印象仅仅是一个革命家,一个哲学家,但是在亲身接触过他的著作之后,我发现了很多以前 尚未可知的东西,他不仅是一个哲学家,他更多时候是一个战士,永远充满着斗志读马克 思的东西,会发现思路很清晰,我想到的问题,总是会在文章的后来解答我的疑惑,很善解 人意我觉得读马克思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今后如果有机会,我会多接触这 方面的书籍,让自己的精神的到升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