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健康与医药常识课件10-11章说课材料.ppt
71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 1生命健康与医药常识授课教师:索占伟2010.09开课院系: 药学院第十章 泌尿系统常见病及其防治第一节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类型和特点一、泌尿系统组成及功能 肾脏:肾小体(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输尿管、膀胱、尿道功能: 排泄、内环境稳定内分泌功能(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l 发病率提高、低年龄化l 复合性感染比率增大、反复感染几率大,容易耽误l 病因复杂,病种多(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淋球菌、结核杆菌、病毒、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滴虫)二、泌尿系统疾病的特点u尿量异常l正常人:每日尿量1000-2000ml 平均1500mll少尿: 尿量400ml/24hl无尿: 尿量2500ml/24h四、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u肾前性少尿: 有效血容量不足(休克、失水、失血、心衰、肝硬化) (尿比重高、尿渗透压高,伴皮肤干燥、脱水)u肾性少尿: 肾小球滤过面积下降或肾小管重吸收障碍等 (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竭)u肾后性少尿:非尿液生成减少,尿潴留、下尿路梗阻 (假性少尿结石,尿道感染)n少尿n 多尿u溶质性多尿(有机溶质、电解质排泄增多) 1 糖尿病、急性肾衰多尿期(伴随食欲亢进、体重减轻)2 渗透性多尿(输注高渗葡萄糖、甘露醇)u非溶质性多尿(水摄入过多、肾脏水排泄增加)1 抗利尿激素(ADH)缺乏2 肾小管疾病(肾小管对ADH反应障碍、原发性醛固酮减少症)3 精神性烦渴n尿频、尿急、排尿痛(尿路刺激征或膀胱刺激征)u尿频 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明显超过正常范围 (日间4-6次,夜间0-2次)u尿急:一有尿意即需立刻排尿,常伴有尿失禁。
u尿痛:排尿时会阴部、耻骨上区挛缩样疼痛或尿道烧灼感(结石、肿瘤)u排尿异常u膀胱容量减少: 膀胱病变u膀胱、尿道受激惹: 泌尿系统感染(伴尿道口红肿、脓性分泌物属淋球菌感染;明显尿频伴脓尿属肾、膀胱结核;伴血尿、肾绞痛属结石、肿瘤)u激发于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的疾患(前列腺炎)n尿频、尿急尿液中出现较多的红细胞(肉眼血尿、镜下血尿)u伴疼痛泌尿系结石u无痛全程肉眼血尿肿瘤u伴尿路刺激症状泌尿系感染u伴高热、寒战、腰痛肾盂肾炎u伴水肿、高血压肾小球肾炎u乳糜血尿丝虫病u血尿 突然发作的间断性肾区剧烈疼痛是由于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或输尿管阻塞,内压增高引起痉挛所致.u肾及输尿管结石u血块或肿瘤组织阻塞输尿管u肾绞痛 u水肿 (是肾脏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其程度不一轻者眼睑和面部水肿,重者全身水肿或并有胸水、腹水、甚至体重增加数十公斤)肾性水肿:因肾脏患病致水分不能排出,潴留于体内常见原因: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滤过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使体液进入组织间隙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血容量减少,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 u尿潴留 由于排尿障碍致使尿液滞留在膀胱内1 梗阻性(膀胱颈梗阻、尿路结石、肿瘤及严重感染)2 非梗阻性 (1)神经源性(神经系统病变、颅脑或脊髓损伤、先天性畸形、麻药及药物作用) (2)膀胱疾患或功能障碍 u尿失禁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流出(大脑排尿中枢调节异常、膀胱逼尿肌异常收缩、膀胱过度充盈、尿道括约肌麻痹) 真性尿失禁:由于膀胱逼尿肌张力持续增高/尿道括约肌过度松弛,以致尿液不能控制从膀胱排出 (膀胱及尿道疾病、尿路阻塞性疾病、尿道括约肌松弛) 假性尿失禁:由于下尿路梗阻或膀胱逼尿肌无力,麻痹引起尿潴留,当膀胱内压大于或等于尿道阻力,使尿液持续或间断地流出,所以也称充溢性尿失禁 (下尿路梗阻、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第二节 常见泌尿系统疾病及防治一、肾小球肾炎n定义:是常见的肾脏疾病,又称肾炎,是发生于肾脏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n 特点n好发于414岁儿童n男性多于女性n多继发于链球菌感染(有过咽炎、扁桃体炎等前驱感染) n病因(?)l 感染引发的免疫介导性变态反应 (IgA沉积) l 遗传因素(免疫缺陷)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形成n分类 原发性肾小球病(肾脏的独立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肾脏 ) 继发性肾小球病(全身疾病引起的肾小球损害,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如红斑狼疮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此外血管病变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遗传性肾小球病(遗传基因变异) 注:一般临床所称肾小球肾炎如不加说明常指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小球可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隐匿性肾小球肾炎n症状急性肾小球肾炎(以38岁多见,男女比例约为21) l 急性起病l 多数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 l 少尿、血尿、蛋白尿(尿常规以红细胞为主,轻或中度的蛋白或颗粒管型,早期总补体及C3均下降 ) l 浮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l 高血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快速进展性) l 急性起病l 进展快(在数日、数周或数月内肾功能急剧恶化)l 少尿(无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常伴贫血 l 血尿、蛋白尿l 肺间质炎症和咯血症状(称为肺出血一肾炎综合征) l 肾活检显示肾小球有新月体形成 慢性肾小球肾炎l 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l 时轻时重,肾功能逐步减退 l 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 l 头晕失眠、神疲纳差,不耐疲劳、程度不等的贫血等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 l 无水肿、高血压、肾功损害 l 血尿、蛋白尿n治疗 尚无特异性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 (原则:利尿、降压、预防并发症、保护肾功能 ) l 急性期卧床休息,避免剧烈体力活动; l 饮食:限制盐、水、蛋白质摄入,减轻肾脏负担; l 感染灶治疗(仍有链球菌感染症状者):青霉素等抗生素l 利尿剂应用:噻嗪类无效时可用速尿和利尿酸 l 降压药的应用:常用利血平,口服或肌注;利血平效果不满意时可并用肼苯哒嗪;水肿严重者,静脉快速注滴氯甲苯噻嗪(低压唑,直接扩血管) l 急性期并发症的治疗:急性循环充血(酚妥拉明或硝普钠缓解循环压力;高血压脑病(利尿剂、降压药,止痉药等);l 抗氧化剂应用:应用SOD及大剂量维生素El 透析疗法 血液透析(人工肾) 腹膜透析 l急进性肾炎: 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抗体生成; 应用抗凝剂(低分子量肝素、尿激酶、华福林)控制出血; 透析疗法; 血浆置换法(降低血中抗体或免疫复合物浓度)l中医疗法1风水相搏:眼睑浮肿,皮肤光亮,按之不凹陷,发热恶风,苔薄白,脉浮为证候要点。
治法: 疏风利水 方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 (麻黄宣肺祛邪,连翘清热解毒,赤小豆利水消肿) 2湿热内侵 :面目浮肿,小便短赤,多有血尿,皮肤疮毒,舌红苔黄 ,脉滑数 治法: 清热解毒,淡渗利湿 方剂:五味消毒饮合五皮饮加减 (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蒲公英清热解毒陈皮、桑白皮、生姜皮、大腹皮、五加皮淡渗利湿 ) 3水毒内闭:全身浮肿,尿少或尿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昏迷,舌苔腻,脉弦治法:辛开苦降,辟秽解毒 方剂: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 (大黄、黄芩、黄连辟秽解毒,清泄邪热;附子、干姜温经扶阳;陈皮、半夏燥湿化浊,竹茹、枳实清胆和胃) 二、尿路感染n 定义:由细菌(极少数可由真菌、原虫、病毒)直接侵袭尿路所引起的炎性疾病包括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尿道炎和膀胱炎) n 特点n发病率高n病原复杂多样(大肠杆菌、沙眼衣原体、葡萄球菌、克雷氏杆菌、变性杆菌、白色念珠菌、霉菌 )n反复发作n危害生殖健康n病因l病原l 非复杂性尿路感染:80由大肠杆菌引起;1015由葡萄球菌和克雷白氏杆菌引起;25由变性杆菌所致;l 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谱很广,大肠杆菌仍为主要致病菌;变性杆菌、沙雷菌属、克雷白菌及假单孢菌属等,均可导致复杂性尿路感染;l 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患者霉菌的感染日益增多; n感染方式l 上行感染(绝大多数尿感方式) l 血行感染(比较少见,一旦感染往往严重,扁桃体炎、鼻窦炎等引发,通过肾脏下行感染)l 淋巴道感染l 直接感染(邻近器官组织)l诱因l 梗阻因素:先天性泌尿生殖系异常;结石、肿瘤、狭窄、前列腺增生或神经源性膀胱炎,引起尿液滞留,降低尿路及生殖道上皮防御细菌能力;l 机体抵抗力减弱:糖尿病、妊娠、贫血、慢性肝病、慢性肾病、营养不良、肿瘤及先天性免疫缺陷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等引起;l 医源性因素:如留置导尿管、前列腺穿刺活检、膀肤镜检查等操作;n症状l急性肾盂肾炎1.尿频、尿急、尿痛2.腰痛、肾区不适3.上输尿管点压痛4.肋腰点压痛5.肾区叩击痛6.膀胱区压痛全身症状:起病急骤,寒战、畏寒;发热;全身不适、头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l慢性肾盂肾炎 1.急性发作时与急性肾盂肾炎一样,但轻微,甚至无发热、全身不适、头痛等全身表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也不明显; 2.水肿 3.高血压l尿道炎、膀胱炎 1. 尿频、尿急、尿痛、尿臭和夜间遗尿 2. 尿道黏液性分泌物(尿道炎) 3. 膀胱区疼痛(膀胱炎) 4. 尿液检查有脓细胞、少量红细胞n治疗首先明确:急性还是慢性?上尿路感染还是下尿路感染?何种致病茵引起?致病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如何?药物对肾功能造成多大影响?有无泌尿系统梗阻?治疗原则l 按常见病原茵给予敏感抗生素。
l 治疗前行尿培养,然后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l 选择尿道或靶器官中浓度高的抗生素l 疗程要足够药物使用要持续到症状消失、尿培养转阴后2周l 避免滥用抗生素,特别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l 必须消除诱发因素,尿路畸形或功能异常者,应予以矫正或做相应处理l 加强营养,调整机体免疫功能l 反复发作配合中药巩固治疗预防与保健l 多喝水避免尿路感染(每日维持3000ml以上的水)l 勿憋尿(尤其女性)l 洗澡用淋浴方式l 改变传统观念,正确对待,一有不适,立即检查l 避免刺激性食物,及饮酒或过辛辣l 多摄取含维生素C的水果,橘子、柠檬、梅子汁保持尿液酸性化三、尿石症n 定义:俗称尿结石,中医称 “淋”、“石淋”或“砂淋”是泌尿系统各部位结石病的总称,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通常发生的有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结石n 发病特点n泌尿外科最常见病之一n是引起肾绞痛的主要原因n性别特点:男多于女(31)n地域特点:南方多于北方n部位特点:上尿路多于下尿路n复发率高n年龄特点:20-50岁,男高发年龄30-35岁,女高发年龄30、50岁n与饮食:高蛋白、高精制糖、低纤维素n饮水、高温,及活动n 发病原因与结石形成机制发病原因n已明确病因: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肾小管酸中毒、海绵肾、痛风、长期卧床、梗阻和感染等。
n不明确病因:尚不清楚n形成机制n尿晶体物质过饱和状态的形成n尿量过少n尿中难溶物质的绝对量过多(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和磷酸盐等)n尿pH变化(尿pH下降(5.5)时,尿酸饱和度升高,尿pH升高,磷酸钙、磷酸氨镁和尿酸钠饱和度升高)n晶体抑制物减少(焦磷酸盐抑制磷酸钙结晶形成;粘蛋白、枸橼酸和镁抑制草酸钙结晶形成)n成核作用(正常:同质成核;异质成核促进结石形成,如尿酸钠结晶能促进草酸钙结晶形成和生长)n结石基质(有机基质粘连)n 分类按部位n上尿路结石:肾和输尿管结石n下尿路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按病因n代谢性结石n感染性结石n 引起结石的常见代谢异常n高血钙、尿钙、磷酸盐n高草酸盐(草酸钙)n尿酸盐n胱氨酸异常代谢物质产生过多损伤肾小管尿液基质增多结晶析出结石形成成核作用n 感染性结石细菌分解尿中尿素尿液碱化氨磷酸盐过饱和尿酸铵过饱和加速结石形成和生长提供基质细菌感染析出、沉淀组织损伤n 上尿路结石症状n血尿n疼痛n与活动有关n与结石大小、性质有关n下段输尿管结石,尿频、尿急、尿痛n合并感染,发热、寒颤n堵塞,无尿,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断n症状n检查n血常规n尿常规(血尿、脓尿、晶体尿)n尿生化(钙、磷、肌酐、草酸、镁等)n显影(B超、X光、CT)n输尿管肾镜检查治疗n保守治疗适应症:n纯尿酸、胱氨酸结石n结石直径小于0.6CM治法:n大量饮水n饮食调节:限制高钙、高草酸食品、避免高蛋白、高糖,尿酸结石避免动物内脏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