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ppt

65页
  • 卖家[上传人]:没有****飞上
  • 文档编号:260550740
  • 上传时间:2022-02-2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67MB
  • / 6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u 动荡与融合动荡与融合uu 法典编纂的进步法典编纂的进步uu 法律儒家化法律儒家化uu 司法与审判司法与审判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uu 动荡与融合动荡与融合-政治分裂与民族融合政治分裂与民族融合-文化多元与融合(儒玄佛道)文化多元与融合(儒玄佛道)-竞争与选择竞争与选择-法律儒家化法律儒家化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三国三国(魏:(魏:220265220265)(蜀:(蜀:221263221263)(吴:(吴:222280222280)西晋(西晋(265316265316)( (西晋统一西晋统一3636年)年)东晋十六国(东晋十六国(317420317420)南北朝(南北朝(420589420589)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280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西晋统一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西晋统一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法制特点法制特点1. 1. 法典散佚,出土文献不足法典散佚,出土文献不足2.2. 法制不统一,传统与创新:北方主要为汉律法制不统一,传统与创新:北方主要为汉律传统,南方为晋律传统传统,南方为晋律传统3.3. 北方重典章制度,南方重艺术宗教北方重典章制度,南方重艺术宗教4.4. 北方文化融合,南方则无北方文化融合,南方则无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立法概况立法概况一、三国的立法一、三国的立法1.1.曹魏立法曹魏立法曹操:曹操:甲子科甲子科曹丕:曹丕:魏律魏律( (新律新律) )以汉律为基础,将以汉律为基础,将九章律九章律中中具律具律改为改为刑刑名名,兴律兴律改为改为擅兴擅兴,厩律厩律改为改为邮邮驿令驿令置于律外,增置于律外,增诈伪诈伪请赇请赇偿赃偿赃等等1313篇,统为篇,统为1818篇。

      篇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立法概况立法概况一、三国的立法一、三国的立法1.1.曹魏立法曹魏立法魏律魏律特点特点-增加篇目(增加篇目(1818篇)篇)-规范体例规范体例 具律具律改为改为刑名刑名,位于律首,位于律首晋书晋书刑法志刑法志: :“旧律(旧律(九章律九章律)因)因法法经经,就增三篇,而,就增三篇,而具律具律不移,因在第六,罪不移,因在第六,罪条之例既不在始,又不在终,非篇章之义条之例既不在始,又不在终,非篇章之义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立法概况立法概况一、三国的立法一、三国的立法1.1.曹魏立法曹魏立法魏律魏律特点特点-改革刑罚,刑罚制度进一步规范化改革刑罚,刑罚制度进一步规范化 取消宫刑,将刑罚定为死、髡、完、作、赎取消宫刑,将刑罚定为死、髡、完、作、赎、罚金、杂抵罪、罚金、杂抵罪 -“-“八议八议”入律,礼律融合入律,礼律融合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立法概况立法概况一、三国的立法一、三国的立法曹操曹操1.1.“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拨乱之政,以刑为先”2.2.“惟才是举惟才是举”, ,“选明达选明达法理者,使持典刑法理者,使持典刑”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立法概况立法概况一、三国的立法一、三国的立法2.2.蜀立法蜀立法诸葛亮等制诸葛亮等制蜀科蜀科“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用心平而劝戒明也诸葛亮诸葛亮: :1.1.审势立法,厉行法治审势立法,厉行法治2.2.“科教严明,赏罚必信科教严明,赏罚必信”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立法概况立法概况一、三国的立法一、三国的立法3. 3. 孙吴立法孙吴立法基本沿用基本沿用汉律汉律 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立法概况立法概况二、两晋的立法二、两晋的立法1.1.晋律晋律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四年(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四年(268268年)颁行,亦称年)颁行,亦称“泰始律泰始律”(2020篇,篇,620620条)条)“就汉九章增十一篇,仍其族类,正其体号,改旧就汉九章增十一篇,仍其族类,正其体号,改旧律为律为刑名刑名法例法例,辨,辨囚律囚律为为告劾告劾系讯系讯断狱断狱,分,分盗律盗律为为请赇请赇诈伪诈伪水火水火毁亡毁亡,因事类为,因事类为卫宫卫宫违制违制,撰撰周官周官为为诸侯律诸侯律,合二十篇,六百二十条,合二十篇,六百二十条,二万七千六百五十七言,二万七千六百五十七言凡律令合二千九百二凡律令合二千九百二十六条,十二万六千三百言,六十卷,故事三十卷十六条,十二万六千三百言,六十卷,故事三十卷。

      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立法概况立法概况二、两晋的立法二、两晋的立法张斐、杜预张斐、杜预“兼采汉世律家诸说兼采汉世律家诸说之长,期于折衷至当之长,期于折衷至当”,对晋律,对晋律进行注释疏义,亦下诏颁行,亦进行注释疏义,亦下诏颁行,亦称称“张杜律张杜律” “礼乐崇于上礼乐崇于上”,“刑法闲于下刑法闲于下”-立法立法“必审刑名必审刑名”,“以理统法以理统法”,“以礼率律以礼率律”-“论罪须以理审情论罪须以理审情”,“执法当执法当变通循理变通循理”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立法概况立法概况二、两晋的立法二、两晋的立法2.2.晋律晋律特点特点(1)(1)体例设置更合理体例设置更合理 将将刑名刑名篇分为篇分为刑名刑名法例法例:张斐:刑名张斐:刑名“所以经略罪法之轻重,正加减之等差,明所以经略罪法之轻重,正加减之等差,明发众篇之多义,补其章条之不足,较举上下纲领发众篇之多义,补其章条之不足,较举上下纲领用刑的原则与依据用刑的原则与依据-各篇宗旨各篇宗旨-对律文中未涉的内容作原则性规定对律文中未涉的内容作原则性规定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立法概况立法概况二、两晋的立法二、两晋的立法2.2.晋律晋律特点特点(2)(2)概念明确、规范概念明确、规范区分律与令的性质区分律与令的性质(汉武帝:(汉武帝:“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张斐、杜预注律:张斐、杜预注律:“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律:定罪量刑律:定罪量刑令:典章制度令:典章制度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立法概况立法概况二、两晋的立法二、两晋的立法2.2.晋律晋律举要举要 其知而犯之谓之故,意以为然谓之失,其知而犯之谓之故,意以为然谓之失, 违忠欺上谓之谩,背信藏巧谓之诈,违忠欺上谓之谩,背信藏巧谓之诈, 亏礼废节谓之不敬,无变斩击谓之贼,亏礼废节谓之不敬,无变斩击谓之贼, 不意误犯谓之过失,唱首先言谓之造意,不意误犯谓之过失,唱首先言谓之造意, 二人对议谓之谋,不和谓之强,二人对议谓之谋,不和谓之强, 三人,谓之群。

      三人,谓之群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立法概况立法概况二、两晋的立法二、两晋的立法2.2.晋律晋律特点特点(3 3)律文简要,)律文简要,“刑宽禁简刑宽禁简”删除繁杂内容,删除繁杂内容,“违令有罪则入律违令有罪则入律”“蠲其苛秽,存其清约,事从中典,归于益时蠲其苛秽,存其清约,事从中典,归于益时4 4)规定新五刑制度)规定新五刑制度死、髡、赎、罚金、杂抵(取消魏律的完与作)死、髡、赎、罚金、杂抵(取消魏律的完与作)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立法概况立法概况二、两晋的立法二、两晋的立法2.2.晋律晋律特点特点(5 5)礼律进一步融合)礼律进一步融合-确立确立“准五服以制罪准五服以制罪”原则原则-“杂抵罪杂抵罪”(贵族官员可用夺爵、除名、免(贵族官员可用夺爵、除名、免官等抵罪)官等抵罪)晋律晋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唯一施行全国的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唯一施行全国的律典典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立法概况立法概况三、南北朝的立法三、南北朝的立法1.1.南朝立法南朝立法宋:沿用宋:沿用晋律晋律齐:齐:永明律永明律,但未正式实施,仍沿用,但未正式实施,仍沿用晋律晋律梁:梁:梁律梁律,为南朝最大规模的立法活动,为南朝最大规模的立法活动,但仅在篇目上改动,但仅在篇目上改动晋律晋律 ( (梁武帝:梁武帝:“几可谓以佛法治国几可谓以佛法治国”)陈:陈:陈律陈律,但不成功,唯,但不成功,唯“官当官当”之制之制为后世所承为后世所承特点:拘于晋律,无甚建树特点:拘于晋律,无甚建树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立法概况立法概况三、南北朝的立法三、南北朝的立法1.1.南朝立法南朝立法梁高祖武皇帝萧衍(梁高祖武皇帝萧衍(464464年年549549年年)统治期间,佛教几乎被抬至国教)统治期间,佛教几乎被抬至国教的高度。

      他不但修造了大量佛寺佛的高度他不但修造了大量佛寺佛像,而且还翻译和撰写了大量佛教像,而且还翻译和撰写了大量佛教著作,亲自召集佛法大会讲经说法著作,亲自召集佛法大会讲经说法 南史南史郭祖深传郭祖深传:“时帝大弘时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在郡县,不可胜言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立法概况立法概况三、南北朝的立法三、南北朝的立法2. 2. 北朝立法北朝立法北魏北魏北魏律北魏律 东魏东魏麟趾格麟趾格 北齐北齐北齐律北齐律 西魏西魏大统式大统式 北周北周 大律大律北齐律北齐律(1212篇篇949949条)条)将晋将晋刑名刑名法例法例合为合为名例名例,将,将盗盗贼贼合为合为贼盗贼盗,将,将捕亡捕亡断狱断狱合为合为捕捕断断,将,将卫宫卫宫改为改为禁卫禁卫,删去,删去系讯系讯关市关市等等 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立法概况立法概况三、南北朝的立法三、南北朝的立法北齐律北齐律 :“法令明审,科条简要法令明审,科条简要”(1 1)确立)确立“重罪十条重罪十条”,奠定,奠定“十恶十恶”(2 2)合)合刑名刑名法例法例为为名例名例(3 3)律典篇目确定为)律典篇目确定为1212篇篇(4 4)确立死、流、徒、杖、鞭五刑)确立死、流、徒、杖、鞭五刑-上承汉魏律之精神,下开隋唐律之先河上承汉魏律之精神,下开隋唐律之先河第六章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220589589)立法概况立法概况三、南北朝的立法三、南北朝的立法北齐律北齐律 程树德程树德九朝律考九朝律考:“唐宋以来相沿之律,皆属北系,而寻流溯源唐宋以来相沿之律,皆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