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反映:应实行“三告知”制度解决群众就诊三难问题.doc
4页基层反映:应实行“三告知”制度解决群众就诊三难问题当前,由于就医患者众多,医疗资源紧张,群众到医疗机构尤其 是大型三甲医院就医时,存在住院难、就诊难、手术难三难问题,影 响医患关系和谐发展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公平,缓解医 患纠纷,打造放心医院,树立医护人员良好的服务形象,基层建议在 各地医疗机构实行“三告知”制度一是实行病床床位告知制度对医疗机构的床位总量、各科室的 床位数量,床位占用情况、剩余床位数量、即将腾出病床的时间等信 息,通过电子显示屏或公告牌,在医疗机构的大门、各科室门口等区 域进行公示同时,应对病床私留或插队现象进行巡查,发现问题, 处理相关医护人员二是实行专家门诊提醒制度改变传统由护士收取挂号单按先后 顺序呼叫患者的作法,而是将每位患者的挂号单进行编号,根据号码 由就诊区的语音提示系统叫号一些医院的专家门诊显示屏虽有人数 提示乃至患者姓名等信息,但仍应完善建议参照银行排队的方法, 将就诊患者号码、等候人员数量、每日专家看病的数量、每位患者大 致就诊时间等提供给患者,让患者根据提示安排自己的时间三是实行手术信息公示制度建议医疗机构采取当天首台手术时 间进行公示制度,同时,将每台手术大致时间、手术医生、麻醉师、 护理人员姓名、病人床号、住院时间等各种信息进行公示。
对于病情 和病人姓名等信息可不公示,对医务人员姓名的公示可体现出对患者 的负责,也便于患者对治疗状况针对性询问’以及发生事故的监督和 追责基层反映:当前乡村建设点改厕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一、 存在问题一是少数村干部对改厕的认识不高,重视不够部分村干部只抓 经济指标,把农村改厕工作当做软任务,认为可抓可不抓,抓不好也 不会影响他们的村里工作成绩,极少数村干部甚至认为改厕是农民的 个人行为,无需村里过问二是改厕与农民的传统的观念和用厕习俗相抵触有的农民为方 便取粪浇菜,把厕所建在庭院外,不愿意将室外厕所或者露天粪坑改 造农村千百年来形成的这一观念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三是农村家庭难以顾及改厕工作多数家庭夫妻双双外出务工现 象越来越多,家中只留有老人和儿童,经济和精神上支持力量不够, 劳动力缺少,无暇顾及农村改厕工作四是改厕施工人员鱼龙混杂由于改厕工作没有一支固定的施工 队伍,施工时都是交给瓦工进行部分施工人员责任感不强,没有按 技术规范要求建设,偷工减料,建造档次低,造成化粪池容量达不到 要求,存在化粪池水泥盖板质量差、蹲便器安装过高等问题,导致农 户改厕积极性不高二、 几点建议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乡镇把农村卫生改厕工作纳入村干部 年终考核内容镇村联动,科学制定方案,加强相关项目和资金的整 合,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改厕任务顺利完成二要广泛宣传,抓好时机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宣传媒介, 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改厕的重要意义,增强广大干部责任感,教 育群众破除传统的用厕习惯和不卫生行为,从而理解和支持改厕行 为改厕宣传的主要对象集中在有决策力的群体,要针对这些外出务 工人员平时远离住所,对其进行改厕信息的传递存在较大困难,宣传 时机尤为重要比如在农忙时、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返乡的人员比 较集中,在这一段时间加大宣传力度三要健全制度,规范建设建立完善改厕管理制度,按照建管并 重的原则,统一招标施工单位,以村为单位,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统 一施工,改厕的相关材料统一购买,加强对改厕人员技术的培训,不 断提高改厕人员的业务素质,力求做到施工、验收层层把关,确保工 程质量到位。